中国未来的“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以及30多个物流城市节点,将会成为经济驱动力的核心区域。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但是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我们更擅长的是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建”经济模式,俗称“铁(路)公(路)基(基础设)”的经济拉动方式。2009年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几近90%。毫无疑问,这样的方式是无法持续运用的,基础建设的发展是为了保证经济运行的基础,建出来的最终通过使用方可发生作用。
“铁公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全国物流网建设上,以高铁为例,我国计划3年内建设高铁里程三万公里,预计投入资金达4.5万亿元人民币之多。物流网的建设在2012年开始会逐步展现成效,从而弥补我国物流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的缺点。下一步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利用建好的物流网络,让“流”经济模式逐步发挥效力。所以在即将出炉的“十二五”规划中,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进入前期选题之中。同时我国也已将物流产业振兴列入了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规划中。
依照2009年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物流布局将主要由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及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组成。区域经济板块“抱团式”发展的新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提速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将一个个区域经济连接起来,将中国经济营养贯通交融,是对我国目前物流布局的一大挑战。
9大物流区域与物流城市节点的结合
中国自古就有“九州”之分,无独有偶,今天的中国被划分为九大物流区域。物流区域打破了行政划分,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以全国性物流节点为中心。总体分为华北物流区域(北京、天津)、东北物流区域(沈阳、大连)、山东半岛物流区域(青岛)、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上海、南京、宁波)、东南沿海物流区域(厦门)、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广州、深圳)、中部物流区域(武汉、郑州)、西北物流区域(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南物流区域(重庆、成都、南宁)等9个。
贯通区域经济的10大物流通道
区域经济不是从空间上分割中国经济,而是空间集聚与规模化经济发展最终成就了的经济空间。可以将区域经济看作经济体中的空间组织,而物流通道则不仅将空间组织内部聚合起来,而且将九大区域贯穿链接而形成国民经济的空间组织系统。例如: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和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是将我国东西贯通的东西走廊;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和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则是我国南北经济联系的物流纽带;内蒙古、山西的煤炭资源将通过煤炭物流通道走向全国;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则以水域布局链接沿途地区;对于内陆地区的进出口则有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和进出口物流通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