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忧心起彷徨——于浩成的感时伤怀 触目伤怀

中秋忧心起彷徨——于浩成的感时伤怀 触目伤怀

中秋忧心起彷徨——于浩成的感时伤怀

史义军

1988年于浩成在家中写作。
2010年同张显扬先生在家中合影。史义军摄影。
2014年9月同李洪林先生共庆90岁生日。史义军摄影。

8月26日上午7点多我就到了于老家,我们聊起了他的家族和中国抗战。早在1940年代,他的家就是中共的秘密联络点。那时候,他的父亲董鲁安是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主任。1942年于浩成在北平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地下工作,是中共外围组织“萤火社”的负责人之一,这一段历史在北京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大事记1919——1949》第301页有记载:

已升入初中的原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于浩成、王纪刚、冷林、沈毅、许植等,出于对日伪统治的憎恨,组成了小型的秘密读书会“萤火社”。传阅进步书籍,讨论学习心得,学习新文学,并出过两期手抄本《萤火》杂志。1941年底,于浩成与北平地下党取得联系。

关于这一段历史我问过于老。不过那时他不叫于浩成,而叫董葆和,1943年7月经党组织调动进入晋察冀后改名于浩成。

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大事记1919——1949》第326页还有记载:

“萤火社”成员于浩成离开北平去抗日根据地后,该社其他成员因与地下党失去联系而异常苦闷。冷林、王纪刚、许植、沈毅等商定,发起成立社团,出版油印文艺刊物,组织读书活动,把中学里渴望进步的青年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寻求光明,探索真理。1943年夏末,冷林等10余人在景山公园开会,正式成立“海燕社”,并出版《海燕》月刊。会上商定,许植负责组织、发行,林璇负责联络,沈毅负责总务,冷林、王纪刚、沈毅负责刊物总编,蓝英负责美术设计。中共北平地下党的王若君通过已参加地下工作的甘英领导海燕社,指导活动,提供书籍,帮助分析问题等。

通过这两段记载,可以清楚了解于浩成与萤火社、海燕社的关系。可以说于浩成也是一位老革命。

我在和于老聊天时,他说:1943年刚一进入晋察冀边区时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主办的宣传队学习,后来到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陆军中学任文化教员。这期间参加了三个月的反扫荡。他说,那时候枪都不会打,领导就给了三颗手榴弹,一次在战斗中,我清楚地听到伪军高喊瞄准那个八路头打,就是那个戴眼镜的。

于老自豪地说,我也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说那时候,我们二分校的校长是孙毅。

那都是70多年前的事情了。

他和他的家族很值得研究。

他的父亲董鲁安先生就是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中那位大义凛然的钱先生的原型。当年,他的母亲也随董鲁安先生投奔了解放区。他的哥哥、他的妹妹、他的嫂子都是中共党员。后来他的嫂子嫁给柯庆施。


1940年代末董鲁安先生和夫人关竞在河北保定合影。

这个家族是有故事的家族。

因为8月26日这一天,公安部老干部办公室要给于老送慰问金和纪念章。我就提前告辞了。

大阅兵后,我们几位朋友到于老家庆贺他91岁生日,他即兴吟诵了他的自寿诗。后来我写成了一篇《于浩成和他的自寿诗》发到了我的博客上。严家祺、高皋、陈奎德、鲍朴等先生读到他的诗后,发信庆贺于老91岁生日。严家祺、高皋还在信中说:

你的旧体诗,诗情画意,含义深遂。“旧体诗理论”也超越前人,既讲规范,又重自由。

浩成老友,在你91岁生日时,你是“慈祥、宽厚、公正、博闻”的典范,祝你和晓微健康长寿。

信中提到的晓微是于老的老伴。

陈奎德也在信中说:

我相信我一定能等到回国与先生见面的一天的。

老友们的祝贺,让于老非常高兴。几十年风风雨雨,同是天涯沦落人,别时容易见时难啊!他很伤感,非常思念那些健在的漂泊海外的八十年代的老朋友们。

9月16日,他感慨系之,又写了一首诗:

新诗海外流传遍,国内获颁抗战章。

诸友赞扬增愧作,未有涓埃保国强。

耀武扬威诚不智,轻启战端更荒唐。

军国主义前车鉴,中秋忧心起彷徨。

于老的诗是他心境的反映,是他内心苦闷的自然流露,他总想给后人留下什么,所以他感时伤怀。

中秋将至,我祝于老节日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234.html

更多阅读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 风起青萍末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出自楚国宋玉的《风赋》宋玉在《风赋》中,与楚襄王谈论风的起末,宋玉说:“大王之风,庶人安得而共之!”,说大王之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而庶人

感时伤怀 感时伤怀的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这个略显伤感的题目,确实是成长了,确实是变了。今天起床的时间比昨日早了两个小时,睡觉的时间一次提前,其实还是很有规律的。看看书,写写字,淡淡的,静静地,又是我的一天,我喜欢的日子,没有波澜平静的日子。昨天和朋友出门

关于川端康成的文学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

主题:川端康成•新感觉—《雪国》、《山音》、《千只鹤》分享会全文实录。时间:2013年8月29日地点:日本文化交流中心嘉宾:李长声、毛丹青主持人:各位读者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川端康成新感觉读书分享会。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

声明:《中秋忧心起彷徨——于浩成的感时伤怀 触目伤怀》为网友不安分的小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