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彝” 燃烧的篮球 君彝 小说

◎陈 健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实它的本名是“夷族”,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谓时,由于“夷”容易叫人联想到“华夷”之别,有人提议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糸)”,即有吃有穿有住,象征兴旺发达。这显然是对“彝”字的结构、含义做出的全新的诠释。追溯字源可发现,“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血淋淋的历史。首先来看《说文解字》对“彝”的阐释:“彝,宗庙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廾持米,器中宝也。彑声。”所谓“宗庙常器”,就是宗庙祭祀时用的青铜礼器。其实,“彝”还可以泛指各种青铜器,如“彝鼎”“彝斝”“彝簋”“鸾彝”“钟彝”“宗彝”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社会祭祀被视为“国之根本”,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彝”引申出了“常”“常规”“一成不变的法度”等义。古代典籍中,有不少以这种义项的“彝”构成的语言单位,比如彝教、彝伦、彝训、彝典、彝法、彝理、彝言、彝命、秉彝……将“夷族”改名“彝族”,可以说是其来有自。“彝”确实有通“夷”的用法,比如“蛮夷”也作“蛮彝”,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总论》:“蜀地僻陋,有蛮彝风。”那么,为什么说“彝”的背后有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冲破《说文》的藩篱,从“彝”字的初文入手。甲骨文中的“彝”字形体,早期的研究者们认为,是双手拿着一只鸡的样子。郭沫若先生说:“鸡在六畜中应是最先为人所畜用之物,故祭器通用的彝字竟为鸡所专用也。就是最初用的牺牲是鸡的表现。”但我们仔细看字形,哪里看得出“鸡”的样子呢?这恐怕是一种误读。其实,“彝”字的构形说起来颇为残酷。根据学者詹鄞鑫的考证,其上部所从,不是“鸡”而是“人”形。具体地说,是一个双手被反缚的俘虏。上面的一横,象征着被砍掉的头颅。而下部的双手“廾”,表示进献。因此“彝”字就是双手进献被砍掉头颅的俘虏。金文“彝”作,人颈上没有了人头,而加上了一把有钩刃的刑具,旁边淋漓的数点,好像溅出来的鲜血。这种被屠杀的俘虏,往往是作为牺牲,用在祭祀中的。人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其时处于野蛮阶段,生产力低下。凡俘虏,通常妇女娶为妻;儿童或收养,或杀害;男子则杀祭于祖先或神灵前,以告胜利。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其中有五至十岁儿童骸骨。殷墟卜辞中有不少关于这种人祭的记载,最多的可达三五百人。杀人牲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如伐(以戈砍头)、刿(割杀)、焚(焚烧人牲)、陷(填埋人牲)等。《左传·昭公十五年》也有记载:“献俘,始用人于亳社。”春 秋以后,人们对“人”的价值认识提高,儒家“仁义”之说也随之兴起,人祭现象大量减少。但将敌方首领杀祭的情况,仍然存在。此后,聚众起事、发兵出师等活动也有用人头盟祭者。云南少数民族自古有人祭的野蛮习俗,考古发现的滇王铜鼓,其上即刻有杀人祭铜柱的场面,其俗一直保持到近代。所以,将“夷族”改成“彝族”,着眼于古人类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彝族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与汉民族一样,早已走出“人祭”的野蛮时代,对“彝”字做出新的解释,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说“彝” 燃烧的篮球 君彝 小说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4年第11期。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60878392订购。或在淘宝网搜索“咬文嚼字”选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466.html

更多阅读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用一万次的顾盼来换与你的不期而遇。———题记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芸芸众生为生活而熙熙攘攘;逸海情天,红尘滚滚,痴心儿女为

佳片U约 日本电影:《激情燃烧的零式战机》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日本电影:《激情燃烧的零式战机》[海报剧照][热诚推荐]“零戦燃ゆ”一片是1984年由东宝公司投资制作,由舛田利雄担任导演所拍摄的一部战争电影。这部电影试

声明:《说“彝” 燃烧的篮球 君彝 小说》为网友仅存姿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