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I型旅沪级驱逐舰—112号哈尔滨舰 052型导弹驱逐舰

052型哈尔滨级(北约称旅沪级)驱逐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海军瞄准世界海军发展趋势,决定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海军装备新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引进部分世界上的先进装备,研制一型完全新型的驱逐舰。这就是后来被西方称之为“旅沪”级的驱逐舰。

在该型舰的设计中已融入了我国国内和国际上现代舰艇的设计思路。首先,在外形设计上已使上层建筑侧壁内倾,加上主船体的外飘,组成了减小雷达截面积的隐身外形;其次,在减小水下辐射噪声和抑制红外辐射方面也作了许多努力;三是舰员居住性有明显改善,无论从居住面积、生活设施、工作条件方面,还是从空调、照明等设备配备和舱室布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人-机-环工程要求,使舰员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在设计该型舰时摆脱了过份强调某项性能的影响,做到了综合平衡,求得全面的性能兼优。在适航性方面比“旅大”级有明显改进,在出访美洲横渡太平洋时大风浪中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旅沪”级舰为高平甲板型,主船体具有折角线和圆弧形船舷的船型。设有艏、舯、艉三段上层建筑,其侧壁内倾,艉部上层建筑带有直升机库,可停放2架直升机,1号甲板艉部为直升机起降平台,起降平台下的2号甲板上设有综合声纳拖曳部分的全套装置。前桅为四脚桁架桅,后桅为筒形桅,在桅杆上和上层建筑上安装了各种天线。
该级舰长132米,宽14.5米。在武器配置方面,是以对海和反潜为主,兼顾防空自卫。舰上装备有舰舰导弹、舰空导弹、舰炮、鱼雷、反潜直升机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电子干扰系统,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探测设备、火控系统和作战情报指挥系统。该级舰的作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设备齐全的作战指挥室为指挥员在战斗中的指挥,以及与下一级指挥员的协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该级舰共建造了2艘,112号哈尔滨舰和113号青岛舰。

112号哈尔滨舰

112舰是052型旅沪级导弹驱逐舰首舰,1989年9月8日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制造,1990年5月29日江南造船厂举行上船台仪式,1991年8月22日下水,1992年11月29日首舰预试航结束,1994年5月8日服役于北海舰队。

早期涂装的112舰

我国第一代及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潘镜芙

2002年,哈尔滨舰接受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用鹰击-82(C-802)换下原来的鹰击-81(C-801)反舰导弹,将原来的100毫米炮塔换成了隐身炮塔。2009年,哈尔滨舰进行信息化改装,修改了主动力排烟系统,耗时近3年后,装备升级完成。

设计代号:052-I型开工:1989年9月8日下水:1991年8月28日

入役:1994年5月8日建造周期:57个月

排水量:4200吨(标准)4800吨(满载)总长:长144米
水线长:132.0米型宽:15.60米水线宽:14.5米
型深:9.2米吃水:4.25米

动力:柴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
2台美制GE LM2500型燃气轮机,55000马力,双轴,可调螺距螺旋桨。
2台德制 MTU 12V1163TB83型柴油机,8840马力
航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自持力:15昼夜
舰员:270人(其中军官40人)

反舰导弹:
4座国产7200型双联装反舰导弹发射箱
国产鹰击8A型反舰导弹,主动雷达制导,射程4[]0公里(22海里),0.9马赫 战斗部165公斤;(早期)
国产鹰击83型反舰导弹,主动雷达制导,射程120公里(66海里),0.9马赫,战斗部165公斤(改装后)

防空导弹:
052-I型旅沪级驱逐舰—112号哈尔滨舰 052型导弹驱逐舰
1座法国Thomsom-CSF型“海响尾蛇”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4枚法制“海响尾蛇”型防空导弹备弹,无线电指令制导,射程13公里(7海里),2.4马赫,战斗部14公斤。(改装前)
1座国产HHQ-7A型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改装后)

舰炮:
1座国产H/PJ33A型(又称712-2型)79A式双联装100毫米全自动舰炮,85度仰角,射程22公里(12海里),射速为24发-30发/分钟,弹重15公斤;
4座国产76A型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舰炮,85度仰角,射程8.5公里,发射率180发/分,弹重1.42公斤(改装前)
2座H/PJ12型7管30毫米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改装后)

鱼雷:
2座意大利Whitehead B515型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16枚意大利WhiteheadA244S型反潜鱼雷,主/被动制导,射程6公里(3.3海里),航速30节,战斗部34公斤(112)

反潜火箭:2座国产75式12管204毫米火箭发射装置(改装前)87式六管反潜深弹火箭发射器(改装后)

雷达
1座国产518型(REL-2)海鹰远程对空搜索雷达或“神眼”,G波段;
1座国产362型对海/低空警戒雷达(347S的定型型号),I 波段;
1座法制Thomson-CSF TSR3004“海虎”Mk.2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即363型,仅在112舰和109舰上使用),E/F波段(改装前);360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改装后)
2座英制RacalDecca 1290型导航雷达,I 波段
火控系统
1座国产344型火控雷达,用于反舰导弹及100毫米舰炮,I 波段;
2座国产347G(EFR-1)型火控雷达,用于37毫米舰炮,I 波段;
1座法制Thomson-CSF “海狸”2C型火控雷达,用于防空导弹,I/J 波段

声纳
1套国产SJD-9(DUBV-23)型舰壳声纳,主动搜索/攻击,中频。数字式;
1套国产ESS-1(DUBV-43)型拖曳式变深声纳,主动攻击,中频。(改装前)线列阵拖曳声纳(改装后)

电子对抗:
2套国产826C型电子对抗系统
2座国产824型电子对抗系统
2座国产825型电子对抗系统
敌我识别天线:高杆A敌我识别天线
电子支援/电子对抗:BM-8610,侦听和干扰机。
对抗装置:2座国产946型15管无源干扰发射装置

作战指挥系统:
国产ZKJ-4B型(即汤姆逊-CSFTAVI-TAC),主动数据控制;英制SNTI-240型卫星通信系统
光电装置:2套国产630型光电跟踪仪(GDG-755光电指挥仪)

着舰系统:1套法制DCN SAMAHE 着舰牵引系统
直升机:2架,2架直-9A

1996年7月26日至30日,中国海军112号导弹驱逐舰到达俄罗斯远东军港海参崴,参加俄罗斯海军创建300周纪念活动。
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南仓”号补给舰编队出访美国夏威夷和圣迭戈、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秘鲁卡亚俄和智利瓦尔帕莱索四国五港。

2001年5月2日至6月14日,人民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编队访问了巴基斯坦、印度两国。
2007年10月2日,由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张学增少将率领的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舰艇编队,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外海的南太平洋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海军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2009年,哈尔滨舰开始进行信息化改装,修改了主动力排烟系统,耗时近3年后,装备升级完成。

正在接受改装的112舰,注意舰艉的变化。
2013年2月16日,由海军北海舰队哈尔滨(112)号导弹驱逐舰、绵阳(528)号导弹护卫舰、微山湖号(887)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我国第14批护航编队在青岛某军港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13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2013年3月3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中国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驶入卡拉奇海港。当地时间3日11时,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编队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参加由巴基斯坦海军倡导组织的“和平-13”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0692.html

更多阅读

053H1-715型江湖Ⅱ级护卫舰—555号昭通舰 053h3型护卫舰

555号昭通舰555昭通舰于1985年8月3日开工,1986年9月7日下水,1987年3月24日服役于南海舰队。1988年8月20日,广州造船厂与海军共同签订改装053型护卫舰的合同。12月8日,海军555舰进广州造船厂维修、改装。555号昭通舰改装,主要改装

054A型江凯Ⅱ级护卫舰—571号运城舰 24艘054a护卫舰全家福

571号运城舰571号运城舰,054A型护卫舰,黄埔造船厂制造,2008年8月命名,2009年2月8日下水,2010年服役于南海舰队。鉴于从此舰开始舰首重新修改为054型护卫舰的舰首式样,前甲板舷墙内折以及一些细节修改,一般又将此舰开始的后续批次舰称为054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伯克3型驱逐舰参数

百科名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阿利·伯克”(Arleigh Burke)级为“宙斯盾”驱逐舰,顾名思义为装备“宙斯盾”(Aegis)武器系统的驱逐舰。首舰舷号为DDG5I,所以亦称为DDG5I级。DDG51级策划于70年代中期,研制这级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替换从1

051C型导弹驱逐舰的前生今世 055型导弹驱逐舰

051C型首舰“沈阳”号小白利用现在已公开的文献和时间表试着解释在052C型导弹驱逐舰已经下水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建造看似落后的051C型导弹驱逐舰,限于资料来源,错漏之处还请各位有料之人指点。在与西方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抛弃了前

声明:《052-I型旅沪级驱逐舰—112号哈尔滨舰 052型导弹驱逐舰》为网友满腔热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