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勇敢与坚韧的故事,勇敢在于挑战强权,坚韧在于扛起命运。
当一个人所要守护的记忆、尊严和信仰与威权下的国家安全发生冲突时,是该委曲顺从还是奋起反抗?前者总是湮没于历史的车辙,后者常常被标记为伟大。但是《柠檬树》的主角:萨玛,只是巴勒斯坦一个普通的妇女。丈夫早逝,依靠从父亲处继承的柠檬园为生把儿女抚养大,儿女离家后于长工胡升一同经营果园,日子艰难但也简单平静。
直到搬来了新邻居——以色列新任国防部部长,打破了这一份平静。故事由此逆转直下。先是,架起的瞭望台、设立的感应器、围起的栅栏、派驻的军队扰乱了萨玛的安宁,然 后在一个大雨天,一份要求砍掉柠檬树的通知被送到了萨玛手中,摧毁了这份平静。为了守护脑海深处与父亲有关的温馨记忆;为了守护即使是在被占领和统治下的领土也不容践踏的尊严;为了守护对本民族自主人权的坚持,萨玛在律师齐哈德的帮助下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起诉之路。
柠檬树生长的边界:以色列与约旦河西岸,是在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那些树已经存在那里50年了,一直远离战火与争端。但是这些无意识与生命的树却成了巴以两国之间民族冲突牺牲。在影片中,萨玛申诉、上诉都是经过以色列办事机构,以色列长期以来对巴领土的占领使巴司法制度极端不完善,存在极度的不公与麻木。所以影片最后的结局,以色列最高法院作出判决:不必砍树,但是要将50%的树修剪到30公分。在影片中,不时穿插有柠檬掉落在地的镜头,仿佛也在暗示着其最后的结局。
面对判决,萨玛不服,她在庭上质问:“你们已经筑起了墙,还不够吗?”确实,巴以两国之间确实存在这样一堵墙,一堵无形的墙,一堵混合了鲜血、争端、战争的墙,把人性的至善至美隔绝在两端。结局称不上是圆满的,但萨玛却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在强权政治下的挣扎,代表了巴勒斯坦民族在另一种政治模式下的胜利。
萨玛面临的困难不光来自外族,甚至有本民族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当她因为看不懂文件上的希伯来文时,不得不到平日里只允许男人进入的场所找看的懂的长者翻译时,屋里一下沉默无声,每个人都用冷眼旁观,没有人给予对弱者应有的同情心,反而提醒她不能收以色列当局的补偿金。在萨玛抗争的过程中,没有关注事物的进展,反而三番四次地要求她注意与齐哈德律师的距离,免做他人谈资。
作为一个在男权主义夹缝中生存的弱势个体,萨玛的内心该是有多强大,才迸发出与一个国家抗争的力量?
总觉得,这样一个因勇敢与坚韧而美丽的女人该得到一份爱的。影片中萨玛与齐哈德互生情愫,但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注定了将是一场无结果的爱,随着案子的结束便理智地结束了。齐哈德不过只是世俗里一个庸常男子,他有热情、有爱情能够给予,但也有摇摆、有顾虑而成为阻碍。所以最后他说:“我要是能有你一半的勇敢就好了。”是的,他没有勇气抛下现在的一切,没有勇气不顾世俗的眼光去爱……人们常说爱是不一定要有原因的,但无疾而终的爱却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
片中不得不提的还有另外一个女子:蜜拉,国防部长夫人。与萨玛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地位,但却存在镜像般的生活。两个同样寂寞的女子,一个因爱却无终而寂寞;一个因爱得太低而寂寞。却是同样美丽的女子,一个在生命的困境中彰显坚韧,一个在生活的倦怠中坚守本我;也是同样勇敢的女子,一个同国家的强权战斗,守护自己的记忆与尊严,一个同丈夫的迷失竞争,捍卫家庭的温馨与完整。
影片中分别有两人流泪的场景,都是因为对生活的不知所措,还有数度眼神交汇的场景。庭审过后在法院门口,两人眼神交汇,沉重的往事都被放下,两人对今后的打算都有了更加坚定的选择。萨玛清空衣柜,把齐哈德借宿时穿过的衣服连同丈夫的付之一炬,就连那份宣布律师已订婚的报纸也一并扔到了火中,对一直把自己当亲人的胡升说:“我没事的。”蜜拉选择了离开丈夫独自生活,彻底摆脱了政治家夫人光环下的生活,转向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去。结局的圆满在于两个女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新的生活。
影片结尾使用了巨大的反差对比。部长独自坐在黑暗中,当窗帘缓慢升起,阳光照射进来,却让人觉得他的世界仍处在黑暗中。就如《圣经》上所说:“那光照进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边界上筑起了高墙,高墙的另一头萨玛穿梭在被修剪得荒凉的树丛中,转身离开时回眸,深深看了一眼那堵象征着巴以民族间难以调和且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与隔阂。
最令我难忘的是片中一处细节,当萨玛偷偷翻过围栏去给柠檬树浇水时,守卫的士兵发现了,好心的叫萨玛快回去,但是萨玛听不懂希伯来语。士兵用仅知的阿拉伯语问萨玛的名字,萨玛也用他能听得懂的话说起幼时往事:“小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带我到以色列的集市上卖柠檬。”此处简单的对话象征了象征了历史与政治文明差异下的不同种族、民族、人民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暗含并寄予了导演对巴以未来发展的希冀。
诚然,一个长久面临战争威胁的国家,衡量事物的标准总是会陷入政治目的优先的枷锁,但影片告诉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人的自主权利不该被强权剥夺,民族尊严也是不容践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