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昆虫知识 幼儿园昆虫手工图片

http://mkd.lyge.cn/zhanzheng/a12/044.htm(转载)1
夜空中的荧光

  中国古代有个名叫车胤的少年,他很喜欢读书,但因为家里穷,没钱买油点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成小口袋,再捉来很多萤火虫儿放在里面。到了晚上,车胤就用这袋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儿照明读书。这就是有名的“囊萤照读”的故事。
  世界上大约有1000多种萤火虫儿,全都有一闪一闪发光的本领,这种有趣的动物行为,使它和人类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晚上出门时,把萤火虫儿缚在脚趾上,用来照亮脚下的路;泰国沿海边的红树林里,聚集着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儿,它们常常会一起闪亮、一起熄灭,旅游者可以坐船沿河观看这种奇特的夜景;还有在战场上,军医用萤火虫儿照明来为伤员做手术,这样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
  萤火虫儿的确很有趣,但它为什么要发光呢?
  萤火虫儿的尾部有个发光器,里面装满一种叫荧光素的东西。当它在呼吸时,荧光素遇到空气,就会氧化而发出点点荧光。不过,萤火虫儿发出荧光,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雌虫和雄虫相互吸引的“信号”。
  雌性和雄性的萤火虫儿,会通过发出不同亮度、不同节奏的荧光来取得“联系”:雌萤火虫儿静静地停在树上,发出微弱的“亮——灭、亮——灭”的光,飞舞的雄虫得到这种“灯语”后,就会一边飞来,一边“积极”地用“亮——灭、亮——灭”的信号作回答。最后,闪闪荧光使它们飞聚在一起进行交配。
  有些雄萤火虫儿会在其他萤火虫儿“灯语对话”的时候,突然插进去,发出强烈荧光进行干扰。更有甚者,有种凶悍的雌萤火虫儿,会用荧光来“欺骗”雄虫,结果,受荧光引诱而来的雄萤火虫儿,被雌萤火虫儿当成美餐吃掉了。
  不同的萤火虫儿除了能用荧光的明或暗来传递信息,还能发出深绿、淡黄、橘红等不同颜色的荧光。有种萤火虫儿的尾巴上能发出绿光,而头上居然还有一盏“红灯”,只不过在它身上,“红灯”表示平安。“绿灯”却表示危险。
  神奇的萤火虫儿,发出的是一种神奇的“冷光”。这种几乎没有热量的光,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或许有一天,小小萤火虫儿能为改进发热的电灯做出贡献呢!
好斗的蟋蟀

  秋天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光带来一片静谧。这时,草丛中、墙角边,常常会传来一阵阵的叫声,清亮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这种好听的声音是蟋蟀发出来的。蟋蟀又叫蛐蛐儿,它是一种喜欢鸣叫的昆虫,而它更出名的却是好斗的习性。有关斗蟋蟀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聊斋故事》里的“促织”就是讲的蟋蟀,还有广为流传的“济公斗蛐蛐”的传说。
  两个雄蟋蟀相遇时,一场恶战常常是免不了的。这时,它们会振翅鸣叫,好像打仗前吹起的冲锋号。然后,蟋蟀就会龇牙咧嘴地扑向对手,撕咬顶踢无所不用,一直打到一方被甩到一边,或者断了腿脚败下阵来。获胜者常常昂首振翅,响亮而长久地鸣叫;而被打败的蟋蟀有时居然也会又轻又短地“哼”上两声,听上去显得有气无力。
  很多人以为,蟋蟀叫起来特别响亮,它的嗓子一定很发达;还有人以为,蟋蟀长着一对大门牙,天生就是喜欢“打架”的料……
  蟋蟀的“叫声”根本就不是从嘴里发出来的,每当它鸣叫时,它那两片半透明的翅膀就会翘起来,相互摩擦。蟋蟀的翅膀就像一把琴,左翅是“琴弦”,右翅是“弓”,两片薄膜翅膀不断摩擦,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蟋蟀不但“嗓门”长在翅膀上,它的“耳朵”居然长在前腿上,可以听到同类发出的鸣叫声。
  蟋蟀打斗前和获胜后的鸣叫,其实并不只是向对手“宣战”的表示,而是向雌蟋蟀表示自己的强壮威猛,以获取它们的青睐,这种情形在很多动物中都能看到。
  很多人都知道,只有两根尾须的雄蟋蟀才好斗,而长着三根“须”的雌蟋蟀从来就不参与“打架”,尽管它们也长着宽大的门牙。雌蟋蟀中间的那根长“须”,实际上是它的产卵管。有趣的是,打斗获胜的雄蟋蟀,刚才还气势汹汹、神气十足,但只要遇到雌蟋蟀,就会轻声地鸣叫,还会转过身去用腿轻轻地弹几下,一副讨好的样子。“好斗分子”一转眼变得“温柔”起来了。
  不说不知道,喜欢鸣叫和打斗的蟋蟀原来还有这些小秘密。
虱子的报复

  19世纪初,一批西班牙殖民军在非洲大陆烧杀抢掠,疯狂地奴役当地人民。一天,在殖民军驻地的一些人开始发高烧,打寒战,神志不安,昏睡不醒。到了第五天,在这些人的身上出现一些暗红的肿块,渗出血水。这种病传染极快,当时又没有办法医治,使那些穷凶极恶的殖民军大批死亡。当地人对殖民军中所发生的疾病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直到1909年法国的一个细菌学家尼科尔发现这种叫做斑疹伤塞的传染病,是由寄生在人身体上的虱子传播的,是虱子对人的报复。
  预防斑疹伤寒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消灭虱子,使斑疹伤寒无法传播。
蜻  蜓

  蜻蜓一生要经过卵、稚虫和成虫3个时期,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和成虫都是肉食性,能捕食孑孓、蚊子、苍蝇和蛾类等,有益于人类,被称为“益虫”。一只蜻蜓(成虫)一小时能捕食蚊蝇20只左右。
  怎样捕捉
  初夏,无论在池塘边或小溪旁,常有蜻蜓在穿梭不息地飞翔。特别是在临降雨之前或雨过天晴的时候,蜻蜓更多。这时候是捕捉蜻蜓的好时机,用昆虫网兜捕,即可捕获。
  怎样饲养
  捕获得的蜻蜓,可用红扎住其胸部,以长线系住饲养,观察它的飞行活动。也可用铁丝笼作饲养器进行饲养。笼内放一个水槽,平时,笼底放少量鱼头等腥物,以招诱苍蝇,供蜻蜓为食。
  水虿在水里生活1-2年后,才能羽化成虫。
  细心观察
  观察水虿捕食很有趣。捕食之前,水虿静候不动,当猎物游近时,突然伸出老虎钳式的“脸盖”,几乎百发百中地捕住猎物,然后很快地送到嘴里吃掉。有时,水虿主动追赶小动物,这时水虿6只足快速划动,配合腹部摆动和尾端喷水,游泳的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能捕获孑孓、小虫,甚至蝌蚪和小鱼也逃脱不了被水虿吃掉的厄运。
  在饲养水虿的过程,会发现水虿有蜕皮现象。它的身体每长大一点就要蜕一次皮,先后共需蜕皮11-15次。最后一次蜕皮时,它沿会条爬出水面,固定在适当物体上,从胸背裂开一直到头部,然后成虫的头和胸部都脱出来。刚羽化出来的成虫身体还很柔弱,翅折叠一团,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就成了一只展翅飞行的蜻蜓了。
  在每年5-6月份,是蜻蜓的生殖季节。在池塘边或水溪旁常常看到有些蜻蜓相互追逐飞翔,突然间,两只蜻蜓抱住在一起,这是蜻蜓交尾。
  有趣的是,有时可见蜻蜓在水面上不时地用尾巴一下一下地浸水,这就是所谓“蜻蜓点水”,看起来好像是在做游戏,其实是雌蜻蜓受精以后在产卵的动作。
  蜻蜓与飞机
  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叫颤振的现象,它是飞机翼在飞行中的有害振动。飞机飞得太快时,这种颤振往往会造成翼折人亡事故。但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有一种对抗颤振的措施。你捉一只蜻蜓仔细观察,发现翅末端前缘一翅痣。如果把翅痣剪掉,蜻蜓飞起来就会荡来荡去。翅痣就是蜻蜓对抗颤振的装置。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前缘也有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颤振现象。
  人们曾造出模仿昆虫的飞机,机翼模仿蜻蜓的翅膀,装上2千瓦的发动机,成功地飞上了天空。通过无线电操纵昆虫飞机,进行航空摄影等。
蟋  蟀

  怎样捕捉
  在捕捉的季节里,白天捕捉时间一般为中午至下3点钟为好,因为这时候,雌雄蟋蟀都在洞中,可按“琴声”寻找巢穴,然后捕捉;夜间捕捉时间一般为晚间8-9点钟至第二天拂晓,这时候是蟋蟀鸣叫最热闹的时候。
有趣的昆虫知识 幼儿园昆虫手工图片
  蟋蟀的栖息地与蟋蟀质量优劣有关。住宅前后、垃圾堆、畜舍附近,一般没有好蟋蟀;场地、菜园也无强者;而瓜地、豆田等处则往往能捉到上品;还有荒冢、古庙、河边大树下等人迹罕到之处,常常可获大将。
  1听声音选择在白天捕捉,应静听“琴声”。早秋时节,“琴声”略慢、略带沙哑者个大,多为上品。“琴声”急促,其声清脆者个小,劣品居多。在夜间捕捉,应静听雄蟋蟀鸣叫呼雌声。早秋之时,选择声苍劲刚烈者为佳;若其声抑扬顿挫,并有间歇者则更佳;如其声宽大、沙哑,也不能放弃,反之,鸣声尖小,连续不断者,往往个儿小,绝非“将军”。中秋时节,鸣声响亮刚烈为好,鸣声沙哑着往往是苍老蟋蟀。
  2洞口捕捉 不论是白天或黑夜,寻声察洞时,举步必须轻捷,防止震动,不让蟋蟀受惊。
  白天雌雄蟋蟀都在洞内,前后“门户”皆以泥粒作“沙窗”。捕捉时一手先用网罩住一个洞口,然后用另一手的食指戳破另一个洞口的“沙窗”,顺槽捅进洞,雌雄蟋蟀便先后向有网的洞口逃去,最后跳出洞口落网被捉。
  黑夜只有雄虫守洞,彻夜鸣叫呼雌,走近洞口时,可用手电筒探照,会发现它探头于洞外,此时应把小电筒咬在嘴里,用光柱对准洞口,取罩罩住,另一手捅进另一洞口,把它赶出洞外落网。
  怎样饲养
  蟋蟀饲养的好坏,对蟋蟀的斗性有密切关系。
  1住什么饲养蟋蟀,最好选用泥盆,早秋宜用古旧直桶大盆,因早秋余暑猛烈,虫性畏热,用数十年陈旧大盆,凉爽非常,蟋蟀住在里面,有利于安心养性。若能每日用冷茶水浸湿两次,为它降温,效果更佳。晚秋天气寒冷,此时可用新盆,以小型花鼓墩盆适宜,并把盆放在避风处。冬天,宜用热水增温。
  2吃什么饮食十分重要。蟋蟀在田野里觅食,不免带泥进肚。所以新捉来的蟋蟀必须先喂青菜叶一小片,以泻去泥土,有利于日后收缩肚裆。还须事先准备荷叶露一大瓶,作为蟋蟀的长期饮料。早秋之虫,在一周之内,须令其服用消暑、强筋、壮神之妙药。可以用茯苓、旱莲草各5克,用清洁的池水(或将自来水放置一天后使用)2.5公斤浸泡,然后用些荷叶露掺兑即成。三秋养虫均不应断水,短期断水会影响斗性,二三天断水会造成死亡。
  食物要多样化,早秋以煮烂的米饭为主,每天用量以一粒米饭粒为宜。中秋仍以米饭为主,用量以一粒饭为宜。晚秋,蟋蟀食量渐减,可轮换喂以生冬瓜瓤或嚼烂的生芝麻和饭粒,还可以用熟毛豆、熟扁豆、熟栗子及甜苹果等喂食,每天用量均不超过一粒饭粒大小为好。晚秋至隆冬,蟋蟀进入衰老阶段,进一步厌食,这时可将淡河虾、淡海虾、淡鳗肉、熟蟹腿肉等与米粒搅匀喂之,以后也可以光喂肉。
  3常洗澡刚捉到蟋蟀,要洗去身上的泥垢。然后每隔3-5天洗一次澡,有得它的变色和定色。洗澡的方法:用深缸一只,内贮池水或去氯的自来水大半缸,先投入甘草50克,待水色微黄时,以竹竿搅水,使水旋转,待发生旋涡时,即把蟋蟀投入水中,任其随水旋转,去其油垢,随即捞起。
  蟋蟀在水中不宜过久,否则会患病,丧失斗性,重的还会死亡。
  细心观察
  蟋蟀的鸣叫声,是用嘴巴吗?你仔细观察它的翼翅,就明白了。蟋蟀的翼翅分为左翼翅和右翼翅,一般右翼翅盖在左翼翅上面,紧贴着身体,而“音锉”就生在接近翼翅基部的地方。如果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音锉上面有一行很细小的齿突,每当蟋蟀鸣叫时,翼翅扬起,互相振动,也带动了音锉的拉锯式的磨擦,从而发出声音。
  蟋蟀的脾气
  蟋蟀的有许多其他昆虫所没有的特性。
  蟋蟀善斗,而且蟋蟀也像人一样,得胜了就骄傲,失败了就气馁。两只蟋蟀格斗,胜利者扬起翼翅,高声鸣叫,失败者紧缩翼翅,黯然无声。单这一点就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
  蟋蟀还是一个跳跃健将,弹跳力特别强,力气特别大。如按它的体重和体型来看,堪称跳远冠军和大力士。最猛烈的蟋蟀一跃,能跃出1米多远,一般的蟋蟀也能跃出60厘米以外的距离。如果人按这个比例计算的话,简直可以从天安门广场的这一边跃到那一边。
  有趣的实验
  捉两只活的蟋蟀,分别放进两个盛满冷开水的小口瓶的瓶颈里。一只是把头完全浸没在冷开水里,另一只是把腹部和胸部完全浸在冷开水中而露出头部。
  大约经过1-2个小时以后,胸、腹部浸到冷开水里的蟋蟀已经闷死了,而头部浸在冷开水里的蟋蟀却还活着。这一结果清楚地告诉我们:蟋蟀不是用嘴巴呼吸,而是用胸、腹部进行呼吸的。
  蟋蟀的胸、腹部可以在两侧找到一行排列很整齐的小孔,那就是气门。蟋蟀的气门户从胸到腹部第八节,每一节都有一对,共计10对。
  蟋蟀的力气有多大?
  把蟋蟀放在一根狭小的、只能容它前进、后退的玻璃管里,在它的头部放置一个超过其体重15-20倍的物体,并在后边驱赶它,蟋蟀就会很轻易地推动物体前进。

七星瓢虫

  瓢虫是一类小甲虫,全世界已发现有3800多种,我国已知的近300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体形像半瓣黄豆,鞘翅呈橙红色,上面有七个黑色斑点。民间称七星瓢虫为“花大姐”。
  野外捕捉
  七星瓢虫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场所不一样。冬天,七星瓢虫在小麦和油菜的根茎间越冬,也有的在向阳的土块、土缝中过冬。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植物,如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有时甚至出现大批七星瓢虫聚集的景象。秋天,田间七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它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这时候,早晚的气温较低,七星瓢虫往往隐蔽起来,不易发现,需在上午7点钟以后至太阳下山之前采集。
  越冬的七星瓢虫不食不动,只要找到,捕捉很方便,用手就能捉住。其他季节的七星瓢虫善爬能飞,可以利用它的假死习性,用塑料袋迅速套住栖息着七星瓢虫的枝条,抖动一下,七星瓢虫立即掉落在袋里,接着,把枝条抽出,扎紧口袋,就可以带回实验室。
  人工饲养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可以到野外采集天然饲料——蚜虫,但这种方法费工多,有时还不易采到。所以用人工培养大量蚜虫,满足七星瓢虫食用。可用蚕豆苗人工培养蚜虫。当分栽的蚕豆苗长出3-4厘米高时,把野外采集的少量蚜虫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培养10-15天,蚜虫就能大量繁殖,这时就可用蚜虫作七星瓢虫的饲料。
  把七星瓢虫放在玻璃瓶里,瓶底垫一张草纸,纸上放一个盛湿药棉球的小瓶盖,以保持瓶内的湿度,瓶口盖上纱布,并用橡皮筋系紧。每瓶放进七星瓢虫1-2对,每天投一次饲料,它们就能正常生活,并能繁殖后代。
  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温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田间释放
  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后,可以放到田间,帮助人类消灭蚜虫和蚧虫。如棉田出现大量蚜虫危害,这时可以把七星瓢虫散放到棉田里,它就能将蚜虫吃掉。
  散发时,在棉田边走边放七星瓢虫,走几步放几只,为求散放均匀。
  1掌握好散放时间,以傍晚时散放为宜。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不易迁飞。
  2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3散发前一天停止喂食,再进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
  4散放后两天内,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
  有趣的实验
  1捉一只七星瓢虫,用手指头轻轻捏一下,手指头马上就会沾一滴黄水,这是它的血,闻一闻气味很难闻。七星瓢虫遇到敌人侵袭的时候,就立即分泌这种难闻的黄水,使敌人闻而生畏,仓皇逃走。
  2七星瓢虫还有伪装本领,当它遇强敌感到危险时,立即从树上掉落地面,把它那三对细足收缩起来,像“失去知觉”一动不动,装死躺下,瞒过敌人。根据七星瓢虫的假死习性,你突然摇动植物枝条,地面往往有装死的七星瓢虫。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在野外寻找七星瓢虫。
  3刚从蛹壳钻出的七星瓢虫,呆在蛹壳一动不动。这时候,你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手指头突然推它掉下来,吓唬一下,过了一天多,七星瓢虫鞘翅逐渐变硬,但是七个斑点始终不能出现,成为一只“无斑点”的七星瓢虫。
蚂  蚁

  蚂蚁是膜翅目蚁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已发现15000多种,我国已知200种左右。我们的祖早在3000多年前就发现蚂蚁有治病健身的功效。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股蚂蚁开发热,各种蚂蚁营养保健品纷纷上市,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蚂蚁的家庭
  蚂蚁的特点是体型较小,头、胸、腹3部分区分明显,触角呈膝状弯曲,腹部球形或卵形,前端1-2节显著收缩变细与胸部连接形成“细腰”,因而有“细腰昆虫”之称。蚂蚁是社会性群居生活的昆虫,大多数种类挖土筑巢,栖息土下,有的就在树枝的孔穴或朽木内营巢,巢内隧道众多,结构复杂,每一蚁群由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等组成,它们的形态不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维护蚁群的生存与繁荣。
  蚁后是生殖器官发达的雌蚁,体型最大,专门产卵,繁殖后代,是蚁群的核心。雄蚁的身体较蚁后小,生殖器官发达,在蚁群中的使命,就是与蚁后交尾,授精。蚁后和雄蚁胸部都有两对薄翅,能在空中飞行。它们平时潜伏巢内,每当生殖季节才出巢飞行,在飞行中进行交尾。这样的飞行,称为“婚飞”。交尾完成后,雄蚁不久死亡,蚁后则降落地面,翅脱落,进入蚁巢产卵。工蚁身体最小,翅退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是没有飞行能力和生殖能力的雌蚁。它们的数量最多,是构成蚁群的主体,在蚁群中担负着寻觅食物、修筑蚁巢、照料蚁后、搬运蚁卵、哺育幼蚁等任务。通常在地面上见到的,忙忙碌碌奔爬觅食的蚂蚁,都是工蚁。兵蚁由工蚁分化而成,也是没有翅,不能飞,不能生殖的雌蚁,但身体较大,上颚特别发达,成为与外敌作战的武器。兵蚁的数量不多,约占蚁群3%-5%,是蚁群的保卫者。
  野外采集
  采集蚂蚁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诱集器捕捉取一段竹筒,把一端的节打通,另一端的节保留,倒入少量糕饼碎屑作诱饵,便成了一只蚂蚁诱集器。使用时,把诱集器放在蚁巢附近,然后把蚁巢铲松或灌水破坏,迫使蚁群受惊而迅速逃离蚁巢,趁机把蚂蚁诱人诱集器里带回。
  2诱饵捕捉用动物的骨头或沾糖液的草纸作诱饵,把诱饵放在蚂蚁经常出没处或蚁巢旁,过了片刻,蚂蚁会成群结队前来取食,待诱饵上爬满蚂蚁,便把诱饵连同蚂蚁一起放进塑料袋里,扎紧袋口带回。
  3收取蚁巢此法适用于在树枝上营巢的蚂蚁。选择大而老的蚁巢,先清除蚁巢旁边的障碍物,再用塑料袋套取蚁巢。这种方法,可将蚁群中的各个成员和蚁卵、蚁蛹一起收捕,采集的效果较好。
  人工饲养
  蚂蚁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快,容易饲养管理。
  1配制饲养土取些土,洒少量水,搅拌均匀,使土壤中含水量达到20%左右,即用手握紧土成团,在1米高处放手后,泥团落地即松散。如果饲养土含水量过多,会粘结成团,透气性差,不利于蚂蚁生长发育,甚至窒息而死;饲养土含水量过少,蚂蚁钻进后,体内水分消耗过多,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2制备饲养器大玻璃缸、大广口瓶都可作饲养器。把饲养土松散地倒入容器后略加压实,深度不能少于10厘米,稍深些更好。如果饲养土深度不足,蚂蚁栖息时就不安宁。饲养时,为了防止蚂蚁外逃,要将饲养器放入盛水的容器内,容器内水深3-5厘米,用水隔离,使蚂蚁无法逃走。
  3投喂食料蚂蚁的食性既杂又广,糕饼碎屑、饭粒、死昆虫、鱼、肉骨头、瓜果皮等都很爱吃,饲养容易解决。蚂蚁的耐饥能力很强,在适宜的饲养土里,1-2月不喂食也不会死亡。人工饲养蚂蚁,一般几天投饵一次即可,投食量不要过多,吃光再投。
  观察和实验
  人工饲养蚂蚁,可以在饲养器内对蚂蚁进行许多观察和实验,了解蚂蚁生活中的奥秘。
  1蚂蚁的“语言”蚂蚁身上生有许多很细的毛,它可以接受温度、化学物质等刺激,探知外界传来的信息,还能向同伴传递信息,协调蚁群的行动。在饲养器边缘放一只死昆虫,不久就能把蚂蚁引来。先来的蚂蚁发现这只死虫,试图搬运死虫未能成功时,就返回蚁巢,若途中碰到同伴,可见它们相互用触角碰几下,就领着同伴,沿原来爬过的路线,回到死虫处,搬运死虫。这时,你用镊子夹住死虫,几只蚂蚁还是搬不动,就会用同样的办法,从蚁巢领来大群蚂蚁,而且这浩浩荡荡的搬运大军,都循着原来那只蚂蚁所爬行的路线往返。这就证明蚂蚁会用触角传递信息,触角的相互碰撞,就是它们“语言”。而同伴之所以能依着发现者爬过的道路找到食物,正是因为蚂蚁在爬行过的道路上,留下了一种化学物质,给同伴作“路标”,使同伴能够循着这一痕迹跟踪而来。这种释放出来给同伴指示路径的化学物质,就是追踪信息素。
  2蚂蚁的图案取一块大小适当的铁皮,用毛笔沾取蜂蜜或浓的糖液,在铁皮上任意画一幅简单的图案(写字也行),并把铁皮搁置在饲养器上面,但不能把饲养器完全盖住,要让蚂蚁能爬上铁皮。待蚂蚁爬上铁皮,找到甜物后,会表现得很活跃,并急于返回饲养土,不一会,土中的蚂蚁就争先恐后离巢而出,成群结队地接踵爬上铁皮,铁皮上很快呈现一幅由蚂蚁组成的图案或文字。这时,用镊子夹着浸酒精的药棉球,在铁皮下点火,稍微加热,蚂蚁四散逃走,图案立即消失,迅速潜入饲养土内。过一会,铁皮冷却,从饲养土内钻出的蚂蚁,又会爬到铁皮上来探虚实,在铁皮上来回爬行几圈,觉得太平无事时,又马上爬回巢去。很快,大群蚂蚁又蜂拥而来,铁皮上重新出现蚂蚁图。这样的实验,可以反复多次,效果仍然很好。
  3蚂蚁观测天气谚语说“蚂蚁搬家,必有雨下”。你注意观察饲养器中的蚂蚁活动情况,会发现大雨来临的前夕,蚂蚁常三五成群在饲养土表面乱爬,有的还搬运泥土,堵塞出入的洞口。仔细观察这些乱爬的蚂蚁,还会发现它来回摆动着触角,显得十分烦躁不安。原因是大雨来临以前,气压明显下降,湿度增大,蚂蚁能感受到这种气象因素的变化,从而在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这条谚语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掌握蚂蚁行为与气候变化相应关系的规律,就可根据饲养器中蚂蚁行为的变化,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
  蚂蚁愚弄楚霸王
  “汉天下,蚂蚁助成”,这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据说,楚霸王项羽被汉高祖刘邦逼得走投无路,退兵乌江,准备东渡。项羽到了乌江,在江边上发现了“项羽自刎乌江”6个大字。他仔细一看,这6个大字并不是用墨汁写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蚂蚁组成的。项羽大吃一惊,暗想:“难道我楚霸王竟是如此下场吗?天不容人,连蚂蚁也羞辱我了!”他又气又恼,于是就在乌江边上拔剑自刎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2393.html

更多阅读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 数码相机基本组成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步骤/方法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 1、工作原理数码相机是以电子存储设备作为摄像记录载体,通过光学镜头在光圈和快门的控制下,实现在电子存储设备上的曝光,完成被摄影像的记录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简介简介 本文是宝盒合成相关知识介绍的下集,接着上次的进行。上次已经介绍了装备的若干基本知识,以及升级装备的方法。这次着重介绍给装备加凹槽、手工合成橙色装备以及随机改变蓝色

已经绝迹的昆虫怎么做 怎么看绝迹直播

已经绝迹的昆虫怎么做——简介诺顿大师又闲不住了,这不为了研究绝迹的昆虫,特意让我们去寻找一些泥土样本。已经绝迹的昆虫怎么做——工具/原料泥土样本已经绝迹的昆虫怎么做——问题的由来:已经绝迹的昆虫怎么做 1、天啊,悲鸣蚂蚁!他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3:刷装备下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3:刷装备下——简介引言 本文继续上篇没说完的说。首先我要介绍很多新手不知道的单机双开方法,也就是让你自己建的不同人物都进入游戏组队,这样你可以实现增加pp数、大号带小号通关、实现BUG杀等等;然

茶叶基础知识1 茶叶的基础知识

中国人民素来爱茶,茶的基础知识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小编班门弄斧,整一整说一说茶的基本知识。1、茶叶的划分茶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中国主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色泽、加工工艺以及发酵程度来分。按照茶叶的色泽、加工工艺可以将茶

声明:《有趣的昆虫知识 幼儿园昆虫手工图片》为网友心高气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