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时。
教材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第六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化学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由“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组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部分化学变化,但是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这节课主要通过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回顾前几课所学的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再次理一下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新课认识化学变化所伴随现象作准备。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所有方法的开端和基础,是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让学生在化学反应前后观察描述记录硫酸铜溶液的外观特征及铁钉进入溶液后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不仅是一种趣味,而是一种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耐心敏锐的观察能力。
第二环节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一些实验,进一步了解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等,使学生形成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三环节,科学课的魅力在于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得出结论并不是研究问题的终止,相反,又是新问题研究的开始。当学生有时会认为颜色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就是化学变化时,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并给学生一些提示,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让学生知道从一些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中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而真正地确定这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还要进一步去研究。]
教学目标: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3、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4、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习过的化学变化,引入新的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今天还要来研究一些物质的变化。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出示硫酸铜溶液)谈话: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铜晶体溶解于水得到的溶液。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你为什么会将它和铁锈联系在一起?
(现象是: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杯底有沉淀物出现。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会逐渐变为红褐色。)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
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溶液不是硫酸铜溶液,或者说硫酸铜的含量已经减少,有另外的物质形成了,这是一个证据。)
铁钉上的红色物质是怎么来的?没有浸入溶液的铁钉没有附着红色物质,说明红色物质是溶液中析出来的,它是铁吗?我们平常看到的铁是灰白色的,铜是红色的,那么铁钉上的红色物质可能就是铜了,这是另一个证据。根据这两个证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谈话:我们再来重温一些化学变化,看看在这些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出现了哪些现象?
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提示学生注意,不要将药品洒到试管外。)
板书: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这是化学变化,颜色变了,出现了沉淀。
4、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课件出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 | 伴随的主要现象 | 本质特征 |
1 | ||
2 | ||
3 | ||
4 | ||
5 |
小结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引起的。人们也往往依据物质发生变化时出现的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当然最终还要经过检测来确定到底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以及产生的什么新物质。
三、知识拓展
1、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许多气泡 热开水杯子上方冒出大量的热气
这两个图片中都有气体产生,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不都是,开水冒出大量的热气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 发热的现象。
4、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5、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不对,开水冒气是物理变化。
6、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板书设计: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产生了新物质
﹜颜色变了--------------------→ 化学变化
铁 钉
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颜色变了产生沉淀 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到这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教学开始,提出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激起学生回忆做过的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归纳这些产生的现象,寻找证据证实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一部分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课前我认真地准备材料,用瓶子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了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特征。当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呢?教学后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浅等等(这些猜想一方面直接来自与书本,一方面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给予合理的猜测。)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书本上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
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2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并且这种暗红色会随着时间逐渐变的更暗,几乎看不出红色。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把生锈的铁放置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是铁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被我吊起来了,他们有些急切想知道,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我拿出一根粗的导线,把绝缘皮拨开,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铜。这部分铜从何而来,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迅速地知道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快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比较,如果溶质中铜的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增强探究的有效性,才能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教师一定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生的潜能,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与自 己想法不同的地方,敢于质疑,使学生思维相互撞击,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