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D灯泡的两根引脚上施加直流电压,它就能立即“发光”,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会发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不可含混过去。
请看以下示意图:
从上图可见,LED的核心“芯片”(即P-N结合部,称之为“半导体颗粒”,semiconductordie)分为两个部分:上面的部分是“空穴”(h+,holes)占据优势,所谓“空穴”就是缺少电子的位置(带正电荷的原子);下面的部分是电子(e-)占据优势,这部分有许多电子存在。上、下两部分被一种分隔层(Junction)所隔离。如果将该“芯片”接入一个电流回路,下面的电子e-就被推过(pushinto)分隔层(所谓“穿越”)进入上面的“空穴”区域。此时,电子e-遇到“空穴”h+,就相互结合,同时放出一个“光子”(Photon),也就是”发光“。这就是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结构定律(1905年)。在电路中,电子向一个方向流动,老”空穴“被填补了,新的“空穴“又产生了,......如此反复不断(当然要消耗电能),使LED灯泡不断地放出光子,发出明亮的光芒,照耀着我们人间。
LED的”芯片“释放出什么颜色的光线,依赖于”芯片“材质的物理性质。从历史上来看,最早是发现LED发出红光(Red)的材料(1927),后来是日本科学家发现的蓝光(Blue)材料(1993),紧接着就发现了致使LED发白光(Whitelight)的材料(1997)。此时,如同马拉松 赛跑到达终点,全球科学界为之热烈欢呼!这是人类节能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发现LED”芯片“加压能够发出蓝光的材质(镓元素的氮化物)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世界上如果不存在镓元素(Gallium),我们就不能高唱LED这场”大戏“了。LED灯泡发出类白炽光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科学研究成果。至此,人类在节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阳光电池与LED灯泡都涉及”光、电“转换效应,一正一反,难兄难弟。我们应该知道一个历史事实:LED白炽灯泡来之不易也。
说明:LED灯泡”空穴“的产生与光子的放出都是纳米事件,都是在纳米世界里面发生的故事。电子与光子,看似很抽象,实际上,却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学习纳米知识绝不是荒废时光。遇到问题,喜欢刨根究底,不含混过去,这是人生的一大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