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的选择
[思路点拨1]
从“过快”的根源来看,既是外部世界节奏加快竞争增强对人类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本身的急功近利思想的体现。现代人追求“快”的实质,在于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利益就是一切”的价值观,太注重物质而忽视精神,太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
从“过快”产生的问题来看,对个体来说,一味求快,不知松弛有度,既累身,更累心,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变得疲惫和浮躁;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说,对快的追求就是对功利的追求,人际关系容易变得紧张而冷漠。对物质生产来说,一味追求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品质的下降,造成各个环节发展的不平衡等;对精神生产来说,很多本可以更纯粹更伟大的东西,迫于时间的压迫,金钱的诱惑,变成缺乏营养多吃无益的快餐文化、速成科学等。……
如何摆脱“过快”。心理学家的建议已经给了我们提示:“把追求的脚步放慢一些,把对利益的索取放缓一些”。慢下来,静下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多注重过程的美,和谐的美。
[思路点拨2]
“快与慢”这个话题很宽泛,快——可写快速发展给人带来的种种好处,也可以写快节奏的生活给人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慢——可写“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也可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习,稳稳当当的工作”的沉稳,以及“水流心不竞,云在俱意迟”的从容;但,“快与慢”是关系型的话题,最好要围绕其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等等,最好写成议论文或散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对象合并在一起,用“和”“与”“对”等连词或介词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话题,这就是“关系”类话题。
面对此类话题,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否则就有可能偏离题意。从何处着手呢?搞清各自所属的领域或范畴,搞清各自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这两者在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下有何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是显性关系,还是隐性关系,是偶然联系,还是必然联系;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甚至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搞清关系之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准确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并以此来构思作文。
本题属于“矛盾关系”的关系类话题作文。矛盾关系是指话题中往往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在写作时要学会辨证分析,对这两个矛盾的概念要突出重点,强调弊中有利或利中有弊。本话题是针对当前社会追求速度、普遍求快的心理而出的一道题。“快”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一味的求快,却可能失去很多的东西,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文革时期的“赶英超美”,“放卫星”,这带我们民族带来了灾难。和“快”相比,“慢”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慢”却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财富,比如说“慢工出细活”,只有慢火才能熬出好汤。但是“慢”就一定好吗?也不尽然。所以,我们在构思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突出“快”,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都要很明显的表示出来,不要含糊。其次,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辨证,不能绝对化。避免绝对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论述的时候,首先给自己预设一个前提,比如重点是谈“慢”,你可以把观点建立在当前人们普遍求快这个前提上,借此反思,提出在某些时候慢下来,这样的观点就比较辨证,也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从本道题的命题意图来看,尽管是以“快与慢”为话题,似乎“快”“慢”均可,但是从它的题目看来,命题者更倾向于“慢”,从迎合命题者的角度来说,谈“慢的好处”似乎更切合题意。
[思路点拨3]
1、“慢”的长处在于可以以“慢”打“快”。武打小说中每描述高手对垒时,常有精彩的刻画,有以快制慢的,也有以慢打快的。快在于迅雷不及掩耳,速战速决,短时间内几招便置敌于死地,痛快淋漓,不着痕迹;慢则在于控制大局,避其锋芒,冷静观察对手的弱点与不足,从而抓住战机克敌制胜。文武之道,其实相通。
2、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流水低回缓慢,富有诗情画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的水澎湃奔腾,犹如天上来,气势非凡,充满历史的沧桑和悲壮。
3、俗话说:兵贵神速,打仗是要讲究速度的,速度要快,否则就会贻误战机。俗话也说:慢工出细活。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去做,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却能够出精品,值得。关于画画也有这样的说法一天画三幅,三年卖不出;三年画一幅,一天卖出。这里也有快和慢的辨证。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一味求快,而忽视事物发展的规律。成语里说:拔苗助长。想让禾苗快快长大,结果恰好相反,禾苗死了,因为没有遵守生长规律。
【注意】:
一、审题与论述过程绝不能武断。材料中提出的是“过快的负面”,所以不能反对一切“快”,我们应该反对的是“一味求快””;当然也不能变成鼓吹“慢吞吞”,慢下来不是要人去偷懒,不是要人拖延时间,慢是一种态度,慢是一种生活。作者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快与慢”有清醒的认识。
二、注意拟题。可以拟论题型的标题,也可以拟论点型的标题。但要注意响应论点,在中肯的基础上再追求新颖。
[名言提示]
1、欲速则不达。
慢工出细货 慢工出巧匠
慢火煮出好麦芽粮(英国)
2、要登高的人,开头时必须慢慢地走(英国)
慢些,我们就会更快(欧洲)
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兼程----(伊朗)
胜利者不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能耐久的人(非洲)
走得慢点,走得远些(俄罗斯)
慢而坚持,获得胜利(希腊)
稳定慢行也能走远(德国)
3、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培根
4、缓慢就是稳妥。——托•德雷克斯
5、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纪伯伦
⒍ 慢慢走,欣赏啊! ——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事例举隅]
1、很多人都以为,皮肤病是因为皮肤长不好,所以才出现了问题。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生长得过快而导致。皮肤的代谢周期一般是二十四天,但免疫系统的破坏会改变皮肤的正常生长周期,不少皮肤病患者的代谢周期缩短到了七天,甚至三天,最快的只要一天,快得让人吃惊。因此,旧的皮肤还没有长好,就被新的皮肤破坏,而新皮肤又被更新的皮肤所破坏,周而复始——皮肤永远无法痊愈。长期以来,皮肤专家一直都在与这种古怪的“快”现象做斗争,只要治愈了这种“快”,皮肤病就会被彻底根治,这个“快”就是患者与研究者的大敌。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的白条鸡生长速度从半年缩短到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最后美国人发现,他们的技术足可以使一只小鸡在十几天里长到五斤以上。相当可怕,那已经不再是鸡,而像是一块放在笼子里膨胀的肉。鸡肉的味道全被削损。而淡水鱼在生长素的催促下,二十天就能长到三斤重,人吃了难免要患上种种怪病。于是美国人停止了这些领域里的继续探索,他们开始研究快速肉食对人的危害。由于生长得过快,鸡和鱼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沦为垃圾食品。人们感慨,鸡长得太快了,鱼长得太快了!如同世
3、舍恩《科学》系列论文造假——明日之星的陨落
“舍恩事件”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2002年11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美国物理学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撤销2000年至2001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这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内容涉及有机晶体管、超导装置和分子半导体等成果。时年32岁的舍恩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一度被认为是诺贝尔的侯选获奖者。但舍恩的研究结果遭到一些同行质疑,贝尔实验室为此邀请5名专家进行调查。专家们得了的调查结论认为,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舍恩大规模造假的原因在于他有强烈的名利心,希望通过以最快速度抢先发表一些猜想而获得荣誉,最终身败名裂。
4、《中国青年报》7月12日电,目前,海南省的海防林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公开的数据显示,海南省有海岸线1528公里,但近10多年来,受自然灾害和人为影响,海南的海防林断带229公里,海防林带宽缩小616公里,退化老化、残缺不全的有689公里。由于海防林退化,海南出现了上百万亩的湿地沙化面积,减弱了抵御台风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致使沿海地区频频受灾。
海南省的海防林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全岛海防林基本合拢,为海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海防林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果来之不易,可为什么在90年代反倒开始走向破坏了呢?究其原因,正是在对海南的开发中违反国家法规,受利益驱动,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果。
5.很多国家海岸线上的红树林,应该是最好的一道堤坝,但几百年前这个地方生长的原本不是这个物种,而是一种浮萍树。这种树以每年两倍的速度扩张,以至于大片的海岸和农田被吞噬,居住在海岸线上的居民苦不堪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浮萍树将会覆盖整个世界。于是,这些国家都在海岸线上砍阀浮萍树。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和改良,迅猛扩张的浮萍树终于消失了。浮萍树原是人类的一笔巨大财富,但就是因为生长过快,反而被灭绝。
6.越南有一种野稻米,一年四季都在疯长。不用浇水施肥。但它像许多物种一样,由于生长得过快,机体里囤积了大量的有毒物质,使它成了无法食用的废物。不过科学家发现,只要控制住它的生长速度,让它缓慢下来,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毒素就会被它的自身排除,野稻米从此变为金米粒。于是,如何使这种野稻米的生长速度慢下来,成了越南人研究的一大课题。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从来就不是越快越好,过快的速度不但没有令我们受益,还造成了很多危害。
[素材应用]
1、在墨西哥工作的外国科学家雇了山地民族的搬运工搬运行李,在搬运途中,搬运工每走一段路,不管累不累,都要停下来歇一下,这让几个外国科学家颇为不解,问及原因,搬运工说这是他们山地民族的传统,身体行走得太快,灵魂会赶不上来。
当我们忙于工作,却说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当日子天天飞驰,却记不起年少时曾经为之激动的理想现在在哪里,我们是否要暂停一下脚步,好让灵魂赶上来?.....
以上是我在一张小报上看到的。题目叫:稍息,是一种境界。它之所以吸引我的眼球,我想是它揭示了我的想法,并使这一想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境界。文章还有很多很哲理性的表述,句句都夯实和坚定着我虽然当初显得并不明智的做法。它说:稍息不是生活的尾声,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这需要一种勇气。在忙忙碌碌的浮华世界中很可能经历:几度夕阳红后,只落得“万事转头空”。
的确,人生需要驿站,需要整理思绪,需要回顾调整。稍息,是自我完善的片断。稍息,是肢体暂时并不优美的外在表现。累了,从心理和生理上说都需要休息,稍息一下又何妨?
[赏析]这篇短文由一个精短的故事生发对“稍息”这种“境界”的认识。是呀,“身体行走太快,灵魂会赶不上来”。正如周国平所说,“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的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慢,看似一个简单的人生行为,其实是更高境界的追求,更是向生命自身的主动回归。
2、风格与耐性
记得一位著名建筑师向一些作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的古建筑是用石头建造的而我们的古建筑都是用的木头?这是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在建筑界曾经引起过一些专家们的思考。我曾翻阅过有关资料,大多是从建筑材料和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的。因为我们古时的建筑都在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是没有石料的,所以按照就地取材的方便就选用了木材。西方的古城则建在有石料的地方,他们自然就选用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但是,我在那次会上回答这个问题时,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民族的耐性或者说统治者的耐性谈了自己的看法。
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总是要焚毁一些宫殿而重新建造自己的宫殿。一个皇帝的在位时间最长也不过几十年。作为皇帝要登基时必须得建好宫殿,而在位期间又要建好陵园。这么繁重的建筑只有木制结构才可以完成。而西方的石头建筑是极费时日的,圣彼得广场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锤声不断,巴黎圣母院从动工到结束用了三百年的时间,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耐性。莫非我们的民族就一定比西方缺少耐性吗?说到底,还是一个为什么而建筑的问题。我们是为人而建筑,西方是为神而建筑,为神的建筑就比为人而建筑有着更多的耐性。这里边有一个崇高感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意大利生产一种著名的小提琴,那是以阿马蒂家族命名的。从中世纪至今,他们一直恪守着制作工艺:备料选料一二十年,制琴大师亲自深入深山老林选树、砍伐、晾干、锯板、再晾干,起码也得十年才能使用。每把小提琴制作过程得一两年。
再看看维也纳的伯森多费尔钢琴,当初出自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因为李斯特使他们扬名。成为名牌后一百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生产一台专用三角钢琴工艺流程需要六十二个星期。我国近年来兴起的钢琴狂热,一个早晨就可以冒出几十上百家钢琴厂,而年生产几百几千台的厂家也并不稀奇。对比一下,也是一个“为什么而造”的问题,一个是为了商业和音乐的崇高永恒;一个是为了纯粹的经济效益,多赚快赚。
一个人没有耐性那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人,一个民族缺乏了耐性那就是一个不健康的民族。我们现在比历史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耐性!
[赏析]这篇文章如当头棒喝,重重地敲击在我们的心头。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扪心自问后无地自容。当金钱与利益逐渐成为衡量价值的惟一的标尺时,我们的时代不能不变得浮躁起来。选择“快”还是选择“慢”,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3、车窗外(周国平)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或者毋宁说,我有点喜欢这一种无聊。在长途车上,我不感到必须有一个伴陪我闲聊,或者必须有一种娱乐让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就因为贪图车窗前的这一份享受,凡出门旅行,我宁愿坐火车。飞机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来不及寂寞,因而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我会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样。航行江海,我也会宁愿搭乘着普通轮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涛万古流涌,而不喜欢坐封闭的豪华快艇,当别人心满意足地靠在舒适地软椅上看录像时,我痛苦地盯着舱壁上那一个个窄小地密封窗口,真觉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我明白,这些仅是我的个人癖性,或者还是过了时的癖性。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缩减为零,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令我不解地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如果把人生比做长途旅行,那么,现代人搭乘地这趟列车就好像是由工作车厢和娱乐车厢组成地,而他们的惯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地风光,倾听内心地音乐,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赏析]有一句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周国平通过清新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韵味深远的人生哲理:真的不必走得那样匆忙,单调的人生旅程需要用心的感悟来润色。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细细品尝生命过程中的一切滋味,生命的真谛在于享受现在享受今天,享受那些微小的细节。而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醉人的细节就失去了生活的趣味,我们就会在追赶别人中迷失自己。在快速运动的社会机器里,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能不能慢下来,不但是素质的体现,更是文化定力的使然。
[精彩论段节选]
1、“慢”的长处在于可以以“慢”打“快”。武打小说中每描述高手对垒时,常有精彩的刻画,有以快制慢的,也有以慢打快的。快在于迅雷不及掩耳,速战速决,短时间内几招便置敌于死地。痛快淋漓,不着痕迹;慢则在于控制大局,避其锋芒,冷静观察对手的弱点与不足,从而抓住战机克敌制胜。文武之道,其实相通。
2、“快”,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那种拥有天生的“快”的禀赋的人是有的,但“天才”毕竟是不多见的,绝大多数还是靠后天训练、不断摸索,是辛勤耕耘、反复磨练的结果。事实上,很多快手也是先慢后快,从慢发展而来的。一位新闻界前辈就坦承,自己年轻时经常为写一篇千字文小稿熬上几天,硬是写不出。也就是这样的一次次磨炼,开始由慢而快,逐渐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快手”。
3、《富尔曼诺夫的快与慢》前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曾写过著名的《恰巴耶夫》,他写书有个特点,就是小说脱稿后送去出版时,总是很慢。有一次,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向富尔曼诺夫约稿:富尔曼诺夫同志,你完稿的小说给我吧,我可以尽快地给您出版。”可富尔曼诺夫却摇摇头说道:“不行,写小说的时候当然是要快,但送去出版却要慢。”“这是为什么呀?”编辑吃惊地问,他觉得眼前的这位作家真是很特别。富尔曼诺夫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风趣地说:“你知道吗,这个小说啊就像酒一样,收藏得越久越好,只有一点是不同的,酒是放着不能动,不能总打开,这样香味酒气就会散失。而小说却不同,它需要你常常地抚弄它,翻开看一看、摸一摸。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一次看的时候都有你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一直等到你觉得问心无愧了,到那时候再送去出版。”听了这番话,那位编辑打心底里敬佩起这位作家,他很想为富尔曼诺夫帮点忙,于是又说:“那,就请你需要誊清时找我。”但令人不解的是,富尔曼诺夫又摇了摇头,用感激的目光注视着那位编辑,笑着说:“谢谢你的一番好意,我必须自己抄写。因为这最后一遍抄写,绝不是简单的抄,而是最后加以润笔啊!”
4、古人曾说过:“玉不磨,不成器。”玉乃天成,往往生在山中人未识,只有经过玉匠的精心打磨,方才熠熠生辉成为稀世宝物。这生辉的过程就从慢中来,慢中见璞玉。
5、生活也像琢玉,慢以致远,在悠闲中才能品位生活的情趣,感悟生命的真谛。古人好喝茶,一杯茶往往就是最好的休闲,“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以至于喝茶喝出了文化,茶的种类成千上万,倒茶的茶技也有门派之别,品茗也各有讲究。以陆羽的《茶经》为脉,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古老文化的根,这不得不得益于闲人杯中的“慢茶”。
可是,工业时代的生活节奏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成了人们心中不落的太阳,炙烧着每个人的心。停下手中的活,休息片刻也被认为是奢侈,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身心疲惫,无暇他顾,如果你一旦在工作上慢上半拍,就会遭到世人冷漠的嘲讽。
每每走过城市广场的钟鼓楼,听见那古老的钟声随尘埃一起漂浮、落定,都会产生一种敬畏感,它高高在上,有俯视苍生、洞察世事的威严。在钟声中看见匆匆的人群,不由得感叹,现代事物瞬息万变,知识在爆炸,我们的脉搏也随之牵动,在追赶时效的今日,我们赢得了时间却失去了生活。
7、“红笺小字,写尽平生意”的带着幽幽墨香的书信已被虚无的email取代,有了鼠标轻点的方便快捷,却失去了等信与看信时的无限韵味;清闲散步看漫道的乐趣也被飞驰的车轮碾在身后,古代商船要航行数日才能到达另一个国家,现代人出行有汽车、飞机可乘,出国也只是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如此一来,方便是方便了,但不知那些坐在机舱中的人,是否能领略到“星垂平野阔”的古典意境。
外国哲人曾说,情感是人生最大的归宿,只有在温情中才能感到生命的存在。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人都匆忙地只能通过电视、网络进行速配式的恋爱,那么我想你一定会怀念青梅竹马的年代的,因为只有慢品生活,你才能尝到其中的真味。
8、快和慢,是两种速度,两种节奏,它们并不冲突,正如整齐和凌乱,感性和理性,宁静和喧嚣,妥协和抗争,主流和另类,是彼此依存的,缺少了谁都不会完美。我们当然得有效率地办好事情,正如地铁的速度及计算。我们有时也应该搭搭电车,慢慢看过周围的风景,才不会迷失在速度的快感,让我们以为只有一种角度一个方向一处目的地。缓慢也是一种速度。
9、音乐节奏有快和慢,快的时候表达一种欢快喜悦激动兴奋的情感,慢的时候表达一种柔和抒情哀怨悲伤深情等等的情感。节奏的快和慢谱写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10、球场上有句话:“谁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谁就控制了整场比赛。”而节奏的控制关键就在速度的把握,该快则快,快如闪电;该慢则慢,慢得让对手心焦。让对手跟着你的节奏打,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尤文图斯能取得意甲冠军,原因在于他有强大的中场,善于控制比赛的节奏,穷于应付,从而嬴得胜利。
11、同样是沟通,做生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打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这很快,叫工作有效率,如果和家人沟通或者想爱人表达你的感情,那我们选择的是写信,虽然慢,因为写信更能够体现你的感情和真诚,更让家人回味。快慢在时间方面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成语:度日如年和度年如日。在这里时间的快慢是一个人心态好坏的间接反映。
12、记得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到:电话是懒人和文化水平低之人交际的好办法。他说:“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而来。”
13、俗话说:兵贵神速,打仗是要讲究速度的,速度要快,否则就会贻误战机。俗话也说:慢工出细活。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去做,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却能够出精品,值得。关于画画也有这样的说法一天画三幅,三年卖不出;三年画一幅,一天卖出。这里也有快和慢的辨证。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一味求快,而忽视事物发展的规律。成语里说:拔苗助长。想让禾苗快快长大,结果恰好相反,禾苗死了,因为没有遵守生长规律。
14、生活中,快使人活泼、反映敏捷、做事迅速,不拖泥带水,但往往还会使人毛躁、粗心,失误连连。慢使人沉稳、细心,做事有条不紊,但会使人死板、拖拉,错失时机。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控制节奏,该慢的时候就要慢,该快时一定要快,这样才能在人生中游刃有余,获取更多的成功。
【范文示例】
放慢脚步,世界原来别样
“汽车刚驶出高速地段,车里的乘客有的无聊地听着随身听,有的不耐烦地看着报纸,有的干脆扶着前面的座位瞅着,妻子坐在我的身边,无精打采地看着地面。我坐在窗口,突然一地鲜花映入我的眼帘,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于是我请示司机停车并答应只要采一束花的时间就够了。刹车一拉,全车人诧异地看着我,待我从路边采来一束美丽的花给妻子时,她开心极了,他随即将它们分给车里的每一个人,顿时车里春意盎然……”
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它给我启发很大,也因此想起了席慕容的一段话: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朦胧的幸福也总会变成明日朦胧的伤悲,今日的拥有总也赎回不了昨日的过错。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努力而认真的生活过了。
努力而认真的生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浮光掠影,挤身于知识快速、信息高速,一切飞速的新时代,我们还会有上文中那位年轻人的“停下来慢慢欣赏”的经历吗?
所以,我想在我们的时代,访放慢一些速度,有的地方也许一生只会到过一次,不慢慢欣赏周围的事物,该会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纪伯伦有句名言: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上也写道:“慢慢走,欣赏啊!”
社会的竞争,生活水平的提高,总让我们更加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车轮。于是我们给自己一个劲儿地鼓气:快些,再快些。如果遇到这一个时候,我建议主,让我们先暂且放一放高速,慢些,再慢些,欣赏一下周围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点滴。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侯鸟由南飞到北,又由北飞到南是为了经历四季的更替……”
当一切都将变成高速,出门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打开电脑更可以几分钟内“网尽天下”时,请记得放慢一下脚步,那时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有多少别样的滋味。
快与慢
在当今时代,“快餐文化”已成为一道标志性的风景线。而俗语有云:“慢工出细活”。那么,在而今的生活中,究竟是“快”是真,“慢”是假,还是“快”是虚,“慢”是实?
快与慢如影随形,没有“慢”的基础,就没有“快”的动力。人人都知道,瑞士人的生活向来是快节奏并且精准的,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份对时间近乎苛刻的要求,才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瑞士手表。但同时,瑞士人享受生活的程度也是不亚于法国人的。他们比美国人讲究吃,愿意用心并且仔细地花费时间准备丰盛而营养的餐饭;他们也比美国人讲究穿,愿意花费时间来慢慢挑选一件考究的晚宴礼服。因此,瑞士人是既快又慢,这样他们才会有着充实却又不乏惬意的生活。
快与慢环环相扣,没有“慢”的塑形,就没有“快”的雕琢。一个孩子想要捉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几次都不得要领,受了惊动的花蝴蝶便从花朵上翩然起飞,孩子记得向妈妈哭闹起来。旁边的一位老者见了,慈祥地笑着说:“孩子,捉蝴蝶心要慢,手要快。”只见他静静将双手移向花朵上一只白蝶的翅后,不慌不忙,然后却猛然一阖双手——白蝶的翅膀便在手心轻微地扇动。“心要慢,手要快”——正是因为有了平和而不急躁的心,才有手掌那准确而又迅速的一阖,才有了最终如同那美丽的蝶儿一样精美而又真实的成果。
快与慢彼此相融,没有“慢”的调和,就没有“快”的驰骋。有人说“快即是慢”,初见这句话,总觉得似一个谬论般。但其实,快与慢不仅能独立存在,同时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时候,确实“快即是慢”,而有时候,则是无快也无慢,慢是最慢的快,它在一定条件下,不仅有着慢所带来的平和、精准、细腻,这有着快所具有的高效、迅捷、便利。同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快也是最快的慢。这时的快与慢相辅相成,无法从中剥离出绝对的快,更无法从中剥离出绝对的慢。
因此,快与慢并不是绝对的,相互分离的。只有你把握了快与慢的准确结合,有效地支配你的时间,这样你才把握了生活的速度,思想的速度,生命的速度。
快与慢
快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慢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精神;快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慢则是一种追求闲适的精神;快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慢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快与慢一起构筑我们精彩的人生。
快能使人眼界开阔,拥有一颗永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慢则使人心灵简单,学会珍惜现有的一切事物。
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他似乎永不满足于现有的东西,他总是不停地忙碌着,发明完电灯又去办实业,以求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灵感,终获得“发明大王”的称号;孟德尔这辈子好像没干别的事,就是去研究他的豌豆,他细心观察生活中最平凡的植物,却发现了著名的遗传定律。无论是马不停蹄地搞发明的爱迪生还是一生只研究豌豆的孟德尔,都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快能使人志存高远,永远积极进取;慢则使人内心宁静,追求闲适。
袁隆平在乡间教书的时候,并未满足于书本,而是亲自下地干活,认真研究水稻的杂交,不断试验新品种、新方法,锐意创新,最后成功研制“灿型一号”;然而享誉世界的他并未在世界大舞台上踊跃活动,而是回到曾经的田地里继续做一位农民,守着那块土地,过着安宁平静的生活。袁隆平的一生是快与慢的结合,他不仅拥有远大的志向,积极创新,而且功成名就后守住心灵的宁静,享受闲适的生活。
快能使人斗志昂扬,力争上游;慢则使人悠然自得,安贫乐道。
汉代董仲舒可谓一生都在为“独尊儒术”做不懈努力,不仅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而且极受汉武帝重用;而晋代陶渊明则“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去,在南山下煮一壶酒,细细赏菊,悠然自得。他们分别用自己的生活解释了快与慢的真谛,至于两者谁更好,留予世人评说。
快与慢是一首和谐动人的歌曲,快是高音,慢是低音,都不可或缺,一起构筑我们精彩的人生。
慢慢欣赏
记得有一位学者曾提出一个口号:比慢。
在当今生活越来越快的时候,快餐、快递、快车才是一种时尚,慢怎么行?
但就是慢,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
八十年代曾流行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句歌词:“马儿啊,你慢些走呃慢些走呃,请让我把这美丽景色看个够。”是啊,慢些走吧,让我们慢慢欣赏。
可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生活节奏却越来越快了。
生活节奏快,本来是一件好事,问题在于,在我们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并没有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你看,天空越来越暗了,河水越来越黑了,空气越来越臭了,树木越来越矮,鱼虾越来越小……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引起,快到我们没有来得及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
所以,我们可以说,慢也是一种智慧。
自古带兵打仗,讲的是“兵贵神速”,可是司马懿却慢慢腾腾地拖啊拖,哪怕是诸葛亮送去妇人的衣服,司马懿也只是微笑着问诸葛亮每天吃多少饭,休息了多少时间。诸葛亮求快胜,司马懿却偏偏慢慢来,最后的结局谁都知道:诸葛亮累死了,司马家的后代得了天下。
太极拳慢吧,慢悠悠的,可是好多快拳高手败于太极拳师手下。这是张三丰几十年武术的最高境界。
是“慢”成就了司马懿和张三丰,慢不仅是一种智慧。慢还是一种豁达。
天下雨了,大家都在跑,只有一个人在慢慢走,别人催促他,他却说前面一样有雨,何必快跑。这是一种豁达。只有在看透了世事的时候,才会有这样一种淡然。
这种豁达在苏轼的词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在《定风波》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来了,并不急,他有一种慢的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慢,是一种豁达,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了解生活,热爱生活,看到生活中的种不顺和种得意,就对生活有一种慢慢享受的态度,从而变得豁达而宽厚。
慢也是一种享受。在智慧与豁达的前提下,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人写诗也是够慢的了,与现在文人动不动一天数万字,哪一种创作更是一种享受,从神态上都可以看出,捻须而吟,在慢慢地品味中,去吟安一个字,他说是一种苦,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当我们今天读唐诗时,那一种欣赏与陶醉已成为中国人一出生就能够体味到的乐趣。如果唐人像今天一样一天几万字,创作速度快是快了,但会不会让我们今天还能够享受呢?
一本《本草纲目》二十年,一部《资治通鉴》十九年,一本《红楼梦》十年,慢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精品,才是后人的一种享受。当然后人享受时也要慢慢来,如果一天就将《红楼梦》读完,那也就没有乐趣了。《本草纲目》能够滋润中华民族上千年,而《红楼梦》养活了成千红学家,这都是得益于慢。
慢是一种智慧,慢是一种豁达,慢更是一种享受。对生活有透彻的理解,拥有豁达的胸怀,就可以好好地欣赏生活、享受生活了。
人生路上,请慢慢走,慢慢欣赏,看一路春暖花开。
快则胜
时代的发展是加速度的,一百年前,电灯、汽车、绝对没有现在发达,而网络通信还没有产生。社会发展,谁快谁就赢得先机。
慢则挨打,快则胜,我国十九世纪,民族资本家开始发展时,就已经让我们的社会在物质上丰富了不少,可惜速度远不及欧洲,结果我们的近代几乎是一部屈辱史,慢则落后,慢则挨打。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扩张,且获得胜利,主要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让它们有了强大的实力。
小到一场战斗,也是靠速度取胜。飞夺泸定桥,凭双脚一天行走200百里,这样的速度让对方失去先机,结果红军从此走出包围,走向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取胜之道也是一天一夜急行军百余里,他亲率一支小部队,直扑乌巢,放火烧粮草,让袁绍失去所有的后勤供应,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快,是取胜法宝,还可以创造奇迹。
小时候我们玩打水漂游戏,就知道,要想石头在水面上不沉下去而飞得更远,只有快速前进。
奥运会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人类追求速度,快是第一的,体育竞技场上,第二已失去意义。刘翔之快,让中国人高兴的同时,也证明“快”才是硬道理。
现代生活的节奏一天比一天快,吃饭有快餐,送信有快递,走路有快车。火车一再提速,高速公路几乎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快,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香港人的步速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香港的繁荣与生活之安定也是世界一流的。广州人的步速为世界第四,广州这几年的变化也是令人惊叹的。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让广州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谁快,谁就赢得世界。贝尔电话的发明,贝尔只比第二名快了120分种,但发明专利只属于贝尔;体育竞技场上,第一名往往只比第二名快零点几秒,但金牌只颁发给快零点几秒的人,第二名已失去意义。
“快”,让我们国家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许多技术赶上了发达国家,“快”,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安定,有房住,温饱不愁。只要想一想1980年以前,我们国家的情形就知道,如果不是快速发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社会是一个加速度发展的社会,只有快,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世界
不能承受的心态之“快”
所谓“时间就是金钱”。
又所谓“在这个世界,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由上述可得,珍惜时间就是珍惜钱,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时间。
——于是,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快”便成为人们疯狂追求的对象,用瞬息万变来形容这个世界当真不错。不知道在过去那一夜里,有多少人破产多少人暴富,有多少个生命多少个逝去。也许只要那么一瞬,我们便恍如烂柯人。
因为快,我们进入有史以来科技发展最快的时代;因为快,有人发明出能使人连续三天工作不需休息的药;因为快,韩国首席科学家发表假论文;因为快,所以我们没有空放自己的假,不能让那张满弓暂停发箭,更不能让那颗被速度追赶得疲惫不堪的心稍作休息。
不由得想起《骗局》里美国航天局为挽回声誉,而在冰层下安放的那颗“人造陨石”。多快呀,瞧!那本应经漫长探索后方能得到证实的猜想,在今天就能实现了。殊不知在盲目追求速度的同时,也失去了我们人类的尊严。
古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限制了生产的速度。因为交通工具的不便,玄奘需经历好几年漫长的步行方能到达印度;过去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现在只空余“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落寞;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只能靠鹊桥一年见面一次;杨贵妃想吃荔枝不知鞭死了多少人马。
但也因为古代的慢,造就了多少隐士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辛弃疾“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种不紧不慢的悠闲心态,现代人岂能感受得到?
莫非真要“此情只能成追忆,人心当下不由己”?
孔子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说得很明白,这“速”是“欲”的问题。觉得被速度压得喘不过气来,是你“欲速”。一个全心全意追求速度的人,即便到了深山野林里,也能听见车鸣,看见在面前诱惑着他的利益,更不用说那股硝烟味了。
我并不是说反对世界的快节奏化,毕竟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只是,我们在这个表面追求速度,实质追求效率的世界里,行动可以被带动,但心不能!
怀着“慢”的心态“快”地行动,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想对人类的指示。
世事风云,我心本固。
以慢条斯理的心态快节奏地生活
求快,还是求慢?
当今社会,办什么事都讲究个速度。出门奔高速公路,吃饭吃快餐,送信要快递……快,就一定是最好的吗?这点我不敢苟同。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慢并非是差也,慢也有其诱人的地方,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得慢走,品味一篇佳作得细品,吃饭要香得细嚼慢咽……如此说来,慢,也非一无是处。
对于我们这年纪的人来说,青春是一种活力的象征,是奔跑而并非散步的年龄。有首歌叫《加速度》,我们是翔飞于蓝天的雏鹰,只有不断飞翔,不断博击风雨,不断加速才可使我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更加坚韧有力。是啊,快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企求。进入高三,我们只有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加速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迎风直上,站在前列,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慢一步,你会永远被落下;慢一拍,你就很难跟上集体的节奏。一百一十米跨栏奥运冠军刘翔正因他快速飞跑而使外国人惊叹。由此而言,快,确定应当为世人所亲睐,所追求的了。
诚然,快是一种挑战极限,那么慢则是一种稳抓稳打。就拿这会来说,离考试结束也不过只剩下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我所在考场中,已经有一大部分人做完了试卷,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在睡觉。相比而言,我承认他们速度比我快多了,但这样真的是好的吗?如果能做既快又好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呢,与其错误一大堆等到后来复查,还不如做的时候细心认真呢!慢一点,你或许可以更仔细一点,避免一些无谓的失误,那样不也是赢得成功的方法之一吗!有句话叫:追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记得一篇文章里写到一个博士生出来工作,他没有选择一步登天,直升高级职位,而是让从基层慢慢做起,让老板一步步地发现了他的超常的能力。他也因此更加熟实业务,更加能够了解工作,使日后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最终稳稳地坐上副总的职位。
有人喜欢骑摩托,追求风一般的感觉;
有的人喜欢散步,向往安逸闲适的心境……
其实,快与慢,只在于你的选择。生活中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当快则快,该慢则慢。我们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却也不可以一味地散慢拖拉!
我们应当拥有一个有快亦有慢,快慢适度的人生,那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品味人生
快速向前,一切美好消逝在身后;慢步欣赏,留一颗心结自己,一切美好铭记于心。
每个人不过是人生过客,短短数十载,又何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太过匆忙的步伐只会令你失去很多,不妨放慢脚步,甚至停一停,坐下来,同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漫谈,品味人生的真谛。
和珅人人皆知。他的一生总在“忙碌”着,不停地追逐名利、金钱,快速前进的步伐未曾停过,然而,他却是孤独空虚的,他没有推心置腹的朋友,没有真情至善的亲情……都是因为他过于匆忙和快速,无视身旁的一切,一生辛苦追逐,却换来后人的唾弃,千古的罪名。
一味地向前,快速向前,有时会使你失去一切。
囫囵吞枣,我们不会有所收获;含英咀华,却使我们大受禆益。
总是求快,冷却了人与人之间的热情,稀释了多少人间的温馨。
亲情也需我们慢慢品味。
小时候,路口有条小沟,那时的我是可以跃过去的,但每次哥哥总会蹲下来背我。我并不拒绝,哥哥背着我,慢慢地跨过小沟。经过小沟时,我都会放慢脚步,然后哥稳稳当当的背上我。
这就是亲情,包含着哥哥对小妹的疼爱,小妹对哥哥的信赖。
如果,每次我都快步走在哥哥前头,而跃过小沟,也就没有机会体会到哥哥对我的疼爱。
慢慢地体会那是一种享受。
追踪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不停地追逐的人是漠视一切的。
我们都需要停一停,无论你是多么的匆忙,注意身边曾经漠视的一切,你将会发现,原来天如此蔚蓝,树木如此苍绿,父母已如此憔悴……
匆匆一生,你将后悔自己:什么也未曾带走,什么也未曾留下。
生活需要快和慢相益结合,人生更是如此。
辩证地看待快与慢
在当今社会,是选择快节奏的生活还是慢节奏的享受,就如同问你“未来和明天拿一个先到一样”,既浅显又深奥。所以让我们辩证地看待快与慢。
体会快节奏的充实,拒绝慢节奏的拖沓。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什么都得讲快。吃饭快、写作业快、背单词快和各种快,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天24个小时,除去8小时的睡觉,还有16个小时。原本的16个小时可以听8节课和写作业,仅此而已。但若压缩时间,进入高速运行状态,除了听课和写作业,我们可以看些书,听会儿歌,画点画儿亦或弹下钢琴。快节奏带给我们的是工作之外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慢节奏的生活,更多的是苦闷和烦恼,给人留下的是浪费时间的悔恨。用快节奏打破人的不安与彷徨,远离慢节奏带来的遗失。
享受慢节奏的乐趣,拒绝快节奏的压抑。
“慢工出细活”这是古人们的经验,只有放慢自己的步子才可以有好的结果或作品。素描的创作,一张好的素描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和刻画。曲子的谱写,一曲优美的调子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调整和对比。素描和谱曲不可急于求成,只有慢慢的才可以出精品。梵高的《鸢尾花》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都是反复比对才流传后世。在快节奏的今天,因为省事倒大量漂白粉做卫生纸的事件频频发生;因为紧迫的就职岗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频繁偷盗;因为各类快餐的出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身体素质直线下降。7·23动车事件,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是时候放缓脚步了。
辩证地将快慢结合,从实际选择快慢节奏。
快节奏有如效率,慢节奏有如质量,只有将效率和质量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要去适应,去接受。同时在充实的快节奏生活之余,学会停下奔跑的脚步,换成游赏风景的散步,感悟下在工作中无法获得的幸福。快、慢的中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成长在这个社会中。
看待快慢,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处境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快慢生活方式,这个社会才适合你。
二子悟人生
千军万马,两军对垒;楚河汉界,剑拔弩张。在千军万马中,你们肩负相同的使命,身负不同的绝技;你们一快一慢,在血腥的沙场上交错着,厮杀着……
卒
你是一个无名小卒,慢悠悠地游走在田埂上,幻想终有一天为国效力。无奈,你的慢性子决定你无法成为一员大将,在楚河汉界上,你只能听着“将”的指挥,走一步是一步,并且你还得时时提防被马踏、被炮轰的厄运。这有啥办法呢?还不是因为你慢嘛!然而,你却在“慢”中领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当你们踏过楚河聚在一起时,马和炮也只能干瞪眼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记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你们能迈着如此悠闲的步伐,笑看人生,不走寻常路。慢又何如?你在“慢”中领略了生命的精彩,迸出了智慧的火花。
车
你天生血气方刚,身带一股浩然正气。速度就是你的生命,你在“快”中领略着生命的真谛。两军交战,你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你率先冲入敌方阵营,大喝一声“将军!”对方便立刻臣服在你的脚下。然而,这个世界上诱惑实在太多了,也许那唾手可得的胜利,正是敌方将领为你而设的天罗地网,而你过分地相信你的“快”,最终让你身陷囹圄。也许,你要冷静地分析,静观形势,等待时机成熟,你便伺机出动,以出其不意之势,夺取最后的胜利。你的优点也许会变为你的致命弱点,而当你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又有一个动静结合的别致人生,在快与慢的节奏中沐浴生命的阳光。
无论你是卒还是车,无论你是快还是慢,在肩负重要使命的同时,都应心怀“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般的闲情逸致,在快与慢的节奏中调整你的别样人生。
乡 下
晨跑者原来住在乡下。每天清晨他都去跑步。乡间公路上,影影绰绰地有农人、老牛和拖拉机在晨曦中缓缓前行。晨跑者将这些当作目标,一个个地超过,晨跑者每天享受着目标的喜悦。
城 市
晨跑者现在疲于奔命。他搬到了城里。面对着一条繁忙的高架路,一辆辆汽车从他身边超过,绝尘而去。晨跑者跑在路上,慌若梦游。在城市中,晨跑者每天被超越。
太 极
那个打太极拳的老者,一袭白衣,站在绿草地上。在高架桥的拐弯处,晨跑者怔在那儿远远地看着。那个老者凝神聚气,一招一式,举重若轻。在高架桥上拐弯的车子就在离老者不远的地方,呼啸着盘旋而下。老人所在的那块绿草地仿佛一个漩涡的中心,波澜不惊,异常的安详。在高架桥的拐弯处,晨跑者停下了脚步。
影 子
这个故事是那个老者说的:“有一个人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他每天都不停地跑,可是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的影子总是在他身后。没过多久,他竟然力竭而死了。其实要甩掉自己的影子很容易。”那个老者缓缓地说,“只要找片绿萌坐下来歇歇就行了。”晨跑者听了,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快慢交响曲
快与慢是节奏不一的两种交响曲,快是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慢则是平稳舒缓,心旷神怡的。正是这样两种风格迥异的交响曲,交织成人生中一篇篇波澜壮阔的乐章。——题记
序曲
我生活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从小在父母铺设的轨道上前进,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为我计划的未来蓝图就是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可他们不知道,我心所向往的却是安静闲适,波澜不惊的生活。
第一乐章:快
为了父母欣慰的笑容,为了别人艳羡的目光,为了亲朋好友心中我应有的宏伟蓝图,我拼命了。
每天当别人还在梦乡中时,我便要起床读书,因为我知道即使父母在睡梦中听到琅琅书声也会露出笑容。一天之中上下午甚至是晚上的课程都排的满满的。刚走了数学,英语接踵而至,才去了英语,语文便迎面而来,语文方毕,理化生等学科又劈头盖脸的砸将过来。即使学校领导偶尔大发慈悲赏赐一两天假期,也被各式各样的补习辅导班强夺硬占。夜晚当我披着满天星斗赶回家中,还顾不得从妈妈手中接过一杯热牛奶,就要做回桌旁,畅游于书山题海之中。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时,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心中埋藏很深很深的梦想,那就是……
第二乐章:慢
当我从床上坐起的时候,清晨清新的阳光已经撒满我的被子。窗外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静画卷,坐在室内,可以抚琴萧歌,诗文为伴,走到室外,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风景。每至月夜,可以蟾宫为伴,遥想古人。远离喧嚣的尘世,终于找回了内心的宁静,不需再去顾虑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只要能做回自己就最好。这就是我一直所向往的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在浮躁的尘世好象是不现实的,可我心中仍然朦胧着这样一种梦想……
结束曲
每天依旧穿行于繁忙之中,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便没有什么可抱怨。快与慢的旋律终不可分开,我相信并期待有一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旋律能融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简评:本文是一篇成功的优秀作文,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
众所周知,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无数的体育健儿为了这个目标,在他们的起跑线上一次次拼搏,挑战人类的极限。“快”的理念似乎从他们的脚下不知不觉跑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地迎来了一个“快”的时代——快餐、快递、快车,衣食住行无一不快。当年令人惊叹不已的“深圳速度”而今早已是见怪不怪,曾经的沧海桑田在现代人的弹指一瞬间天翻地覆。快,成了时代的代名词。诚然,快,带给了我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可生活在这样一个快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里,压力、烦躁,甚至于“过劳死”也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们的机体以如此快节奏运作,是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好,可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不能在繁忙中抽身给自己的心灵以小憩了?我们有多久为了工作而不能看望亲人以共享天伦之乐了?我们又有多久不为了“以后”拼命工作而尽享当下的欢乐呢?
没有时间。当我们吐出这句话时,请不要忘了,时不待人,错过的美好也就没有时间去回味。
我们都行走在各自的旅途中。人生这场旅行,没有回头路。为了终点的美好,埋头匆匆赶路的人错过了多少沿途的风景,没有人知道。而我们是来领悟山河秀丽感怀人生际遇的,不是走马观花为赶路而行走的,何必太匆匆?
印第安有谚语云: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走得太快的人反而容易弄丢自己的心。不如停一停,放慢匆匆的脚步,寻一处桃源,沏一壶清茶,从容地坐下,敬循“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听耳畔昆曲婉转荡人心,赏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任东风融日消解心头的熙攘纷杂,凭清溪流水洗涤沾染浮尘的心境,以期一份心灵的从容与淡定。唯“二句三年得”者,方使人“一吟双泪流”。慢节奏的生活,更使我们能剔除浮躁求得真意;慢节奏的生活,更使人体悟世间温情传承星火;慢节奏的生活,与灵魂同行,叹世间悠悠,吾自徐行。
请停一停,给心灵一个小憩的时间;请停一停,给情感一个宣泄的空间;请停一停,给灵魂一个思索的机会。磨刀不误砍柴工,唯有当我们打点好心情,确定前进的坐标之后,我们才能快步前行,所向披靡!
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
【点评】:本文切合题意。以谚语作为标题和立意的中心,合适。材料运用上,有时代感,如奥运会的口号、“深圳速度”、时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等。语言上,能体现议论性散文的特征,注意句式的多样化。第6段是亮点。
快慢——流年
我不知道怎样才叫“快”,只感到耳畔刮过一阵呼啸的风。此时的我,站在灯光明亮的站台上,面对着匆匆而过的地下铁。灯光幻影,永恒不变。
我也不知道怎样才叫“慢”,只觉得眼前的桃红柳绿一点点地离我远去了。此时的我,站在悠然划船的渔夫身旁,小舟底下泛着纤细荡漾的波浪。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哪样才是我所经历的朝暮华年?
似乎“快”才是现今,“慢”只是回忆。我可以慢慢地翻看泛黄的老照片,却无法挽留时针,让它停歇。似乎“快”就是现实,“慢”才是浪漫。没有面包填饱肚子,饥饿便在霎时如潮水泛滥。有了玫瑰香气四溢,甜蜜总能掩盖时光的流逝。似乎“快”才是科学,“慢”更适合文学,机器轰隆,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磨墨挥毫,任好文章随墨香在纸上蔓延。
“快”与“慢”,其实是巴黎塞纳河的左岸和右岸。有右岸的繁华喧闹,相对就有左岸的悠然宁静;有右岸的蓬勃奢侈,相对就有左岸的沧桑朴素;有右岸的轻盈欢快,相对就有左岸的凝重感伤。右岸是生活的缩影,左岸是艺术的代言。
我的生活似乎也是这样,“快”与“慢”像两个互不打扰的影子,一个总在奔跑追逐,一个总是闲庭信步。有时,我抱着课本在各个实验室中穿梭,和蜷曲的纸带、不知疲倦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冰凉的试管、陌生的没有感情的化学试剂标签一一打交道。有时,我扶着下巴在每页书里流连,和唐诗宋词元曲、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一会面。我拂过生活的风铃,“快”与“慢”便交互碰撞,发出悦人的清响。
“快”与“慢”的影子,像在进行一场重叠的永不停止的接力,一直到彼岸花落,再到彼岸花开。
在纷繁反复的大千世界里,一个渺小的我,竟会茫然四顾,不知所措。我的心该放在天平的
哪一边?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在大海一样翻滚的涛涛笑声中,我仿佛听到了答案。
生活纷杂错乱,我一样可以找到平衡点。节奏快时,便任由它快吧,我便调整自己的步伐,尽情挥洒,让心灵彻底地狂欢一下;节奏慢时,便任由它慢吧,我便放松自己的心情,自由舒缓,让心灵舒服地休息一下。我不必奢求什么,不必追逐什么,也不必放弃什么,我只做平凡快乐的我,我只过快慢由己的生活。
生活亦快亦慢,有快意,也有悠闲。
快,白驹过隙,惊鸿一现。
慢,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点评】:作者构思新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谈“快”好还是“慢”好,而是用富有哲思的句子指出“快”“慢”是流年的两种状态。该“快”还是该“慢”,茫然于其中的“我”最终寻找到了答案:即快慢随意,只做平凡快乐的我,立意高人一筹。文章句式错落有秩,整散结合,文采斐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该快当快,该慢当慢
中国有句俗话:“快刀斩乱麻。”
中国还有句俗话:“慢工出细活。”
现代生活灯红酒绿,高速向前,每个人都在追求高速度、高效率,信奉“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至理名言。于是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甚至于未必记得刚刚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的模样。
可有些事是急不得的。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才能出味的。就像工夫茶,一遍水下去,是喝不得的,那是洗涤茶叶上的微尘的。只有到第二遍、第三遍,茶叶经过沸水的洗礼,在沉沉浮浮之后慢慢舒展开来,那时,清香四溢,唇齿间茶香缠绕,这才是品茶的绝佳时机,才有可能品出茶之韵,茶之魂。
所以,放慢脚步吧!
放慢脚步,置身于自然,感受心情自由的舒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安宁。
放慢脚步,流连于戏剧,领略那举手投足水袖轻拂间的缠绵悱恻和心灵的情感释放后的回荡。
放慢脚步,驻足于书海,感悟人生的哲学,穿越时空与先人交流。
可慢就一定意味着踏实吗?
不一定。有的人慢是因为犹豫,是因为逃避,是因为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当他遇到问题时,他选择慢,让时间来决定一切,来解决一切,无论何种后果,他两手一拍,肩头一耸,一脸无辜:“这是顺其自然,我也没办法。”他真的无办法吗?不,他有办法,但他不去实施,因为他害怕承担,承担后果,承担责任,所以他推托,以“时间”为借口,将本应挑起的担子推得一干二净。这种慢,是无勇无能的表现,是缺乏责任感、缺乏魄力的表现。
非典来临,是那一声声果断的命令,一道道快速拉起的隔离带,一个个匆匆忙忙的身影,才控制住了病情的发展,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
洪水暴发,是那一艘艘如离弦之箭在水上穿梭的冲锋舟,一个个矫健而迅速的救人动作,一道道飞速摞起的沙包围墙,才保护了家园,最大程度地保住了人民的财产。
在某些方面,快,意味着匆忙与失去乐趣;慢,意味着充实与升华。而在另一些时候,快,意味着果断与效率;慢,意味着犹豫与胆小。在该快的时候,请勇敢地向前大步迈进!在该慢的时候,请轻轻地放慢脚步流连一下!
【点评】本文能正确理解“快”与“慢”的关系,分析入理,如对定“有的人慢”一段,在生动的描述中,指出了这类人“慢”的实质。材料运用有特色且具体,如工夫茶、非典等。语言有变化。
快慢交响曲
快与慢是节奏不一的两种交响曲,快是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慢则是平稳舒缓,心旷神怡的。正是这样两种风格迥异的交响曲,交织成人生中一篇篇波澜壮阔的乐章。——题记
序曲
我生活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从小在父母铺设的轨道上前进,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为我计划的未来蓝图就是轰轰烈烈,出人头地。可他们不知道,我心所向往的却是安静闲适,波澜不惊的生活。
第一乐章:快
为了父母欣慰的笑容,为了别人艳羡的目光,为了亲朋好友心中我应有的宏伟蓝图,我拼命了。
每天当别人还在梦乡中时,我便要起床读书,因为我知道即使父母在睡梦中听到琅琅书声也会露出笑容。一天之中上下午甚至是晚上的课程都排的满满的。刚走了数学,英语接踵而至,才去了英语,语文便迎面而来,语文方毕,理化生等学科又劈头盖脸的砸将过来。即使学校领导偶尔大发慈悲赏赐一两天假期,也被各式各样的补习辅导班强夺硬占。夜晚当我披着满天星斗赶回家中,还顾不得从妈妈手中接过一杯热牛奶,就要做回桌旁,畅游于书山题海之中。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时,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心中埋藏很深很深的梦想,那就是……
第二乐章:慢
当我从床上坐起的时候,清晨清新的阳光已经撒满我的被子。窗外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静画卷,坐在室内,可以抚琴萧歌,诗文为伴,走到室外,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风景。每至月夜,可以蟾宫为伴,遥想古人。远离喧嚣的尘世,终于找回了内心的宁静,不需再去顾虑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只要能做回自己就最好。这就是我一直所向往的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在浮躁的尘世好象是不现实的,可我心中仍然朦胧着这样一种梦想……
结束曲
每天依旧穿行于繁忙之中,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便没有什么可抱怨。快与慢的旋律终不可分开,我相信并期待有一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旋律能融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简评】:本文是一篇成功的优秀作文,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妙恰当的拟题。文章以《快慢交响曲》为题目,不仅紧扣话题,点明主旨,而且新颖别致。
2.自然浑圆的结构。全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次通过题记、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结束曲来引线串珠,叙说了对快节奏生活的无奈,对慢节奏生活的奢望。结构完整,主旨鲜明。
3.生动真实的语言。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真实感人,表达出一个高三学生的真实心声,快节奏的学校生活,各科繁重学习的任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之重,以及对恬适生活的向往都表达的真切自然。总之,本文用语之精巧,构思 之巧妙,角度之新颖,感情之真挚,令人拍案叫绝乃至叹为观止。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写作训练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3、培养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写法指导
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
这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话题是“解读时间”。“时间”这个对象本身很玄妙,难以捉摸,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对它作横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习作时可以借助别的话题来做补充练习。正如新教材的主编顾振彪老师在《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例如:
1、《说“思”》: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
2、《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
(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
(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3、《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五、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得到更好的,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请大家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出分论点。
例如: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进取开拓的精神;
(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炼分论点。
我们再来看一道作文题:
做人和处事,如果凡事追求圆满,事事工于算计,互不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那么,应该怎么去留缝隙呢?请同学们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写出作文的提纲。
可以这样拟定分论点:
(1)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的生活。
(2)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
(3)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
(4)给他人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其许多不同的侧面,揭示这些要素和侧面,也就揭示了整个事物。因此,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是有多种的,还有如“因果分析法”、“意义分析法”等,我们可以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较快地打开思路,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
其一是横向比较。在论证中往往少不了横向的比较,或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各国之间对同一个事情采用不同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比较……从而有力地论证作者自己提出的论点。这种讨论问题的角度便于打开论证的思路。
其次是由此及彼。横向比较讲的是同一事物的横向联系,由此及彼是指某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这一事物的发展或静止对他事物的影响。如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联系到企业,即人对企业的影响,再进一步联系到社会,即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联系,你会发现:教育决定了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企业的效益又与社会安定、物质文明不无关系。有了这样的联系,你在讨论问题时,就可以广泛地伸出触角,做一番全面的论证。
其三是正反论证。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备正、反两面的因素,当读者完全认识事物的正反面时,就会做出最正确(即作者所主张)的选择。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可考虑从正反两面打开思路。
六、以“时间”话题为文,采用横向并列结构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孔子说:“逝者如斯夫。”鲁迅说:“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无端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朱自清曾用《匆匆》来表达他对霎时间的感受,李大钊用《今》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高尔基借《时钟》的“嘀嗒”之声揭示生命的历程,刘墉则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中阐释“瞬间”和“永恒”的辩证关系。还有的人用诗来表述:
丑陋是需要世间解读的美丽,沉默是需要时间聆听的声音;
矮小是需要时间衡量的高大,肥胖是需要时间欣赏的苗条;
贫穷是需要时间开发的财富,落魄是需要时间勉励的雄心;
欲求是需要时间升华的奉献,急躁是需要时间锻炼的从容;
愚昧是需要时间启迪的智慧,骄傲是需要时间修炼的谦逊;
挫折是需要时间等待的成就,苦难是需要时间回味的甘霖。
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悲秋伤春、怨天恨水,哀叹韶光易逝,悲愤时间不再。其实,岁月是挺公平的,它带走一些东西,也带来另一些。怎么让自己在岁月匆忙溜走中越变越好?人不是定期存款,不会自动升值。有人活得像佳酿,越老越醇,有人活得像牛奶,新鲜可口,但不耐久。你会是美酒还是仅仅是牛奶?累积了经验却丧失了真情,练就了智慧又耗尽勇气,这是悲剧。在人生里,人应当坚持自己的理想,唯有如此,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向走人生路,才不会被世事的狂潮卷走,才能不会随波逐流,时间会让我们分辨出世间的永恒与短暂。通过对“时间”的分析,我们会明白活在过去,那是徒劳;活在未来,那是虚幻;惟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当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又无法掌握未来时,就应好好地把握与珍惜现在,不让它白白流逝,活出自我,活在当下!
“时间”的确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抽象的话题。我们可以仔细阅读“话题探讨”部分和“写法借鉴”部分,将关于“时间”的一些说法加以概括,要注意那些引起我们的兴趣、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说法,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以此来活跃我们的思路。“写作练习”部分提供了五道作文题目,是供我们自由选择的。
[例文评析]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厚度。——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我们要能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瞄准着理想目标,时时刻刻把握着时间,付出行动。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将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
[简评]:
本文为某校学生习作,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点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横向并列结构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