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走进桃花源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注意立意选材,写出真情实感。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2005年长沙市中考作文题)走进桃花源(新闻特写)阵阵春风随客到,朵朵桃花向阳开。2005年3月28日,桃花源——这个花的世界,成了人的海洋。500多名身着节日盛装的中小学生,与来自天津、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数万名游客,拉开了“中国湖南桃花节”的序幕。 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的桃花源,近年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景区。她的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花草芬芳。桃花山、秦人村是桃花源的心脏,桃花溪、秦人古洞等70余处景点是她的经脉。脚下之路,尽是曲折石阶;入眼之景,处处生机盎然。人在溪边走,宛若画中游。 走进桃花源,成片的桃花林映入眼帘。与往年桃花节不同的是,今年的桃花并没有盛装迎客,而是枝枝桃花含苞待放。据桃花源风景管理处介绍,要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已是桃花灿烂了,今年由于天气比较寒冷,桃花要比往年迟开一段时间。 开幕式后,桃花源景区还举办了“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源里尽开颜”“秦人楚韵秦人村,桃花源里可耕田”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游客们笑容满面地参加了“桃花林中留真情”“遇仙桥上遇仙人”“人鸽共舞祈和平”等主题活动。在最原始、最古老的部落村庄——秦人村,游客身着秦楚服装参加了古式秦人婚嫁活动,亲身体验了耕田、打鱼、打铁、做擂茶、车水等田园生活。 如果说城市能激起人们创造的欲望,那么桃花源的山水便能净化我们的情感。一位游客说:“在城市生活久了,更感到山川绿色的珍贵,桃花源的绿树青山,桃花源的万竿翠竹,桃花源的幽涧呜泉,都能在游客心中烙上一幅幅抹之不去的美画。”【简评】昨天,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今天,桃花源成了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文章从开幕式盛况写起,形象生动;接着以地理位置、景区风光为背景材料入文,让读者对桃花源有了整体印象;主体部分,既交代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又点明了今年桃花节的特别之处;最后用一位游客的话作为结语,真实自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语言既自然朴实,又精练有味。“脚下之路,尽是曲折石阶;入眼之景,处处生机盎然。”在一以“散句”为主的作文中,点缀一些经过提炼的整齐文句,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果说城市能激起人们创造的欲望,那么桃花源山水便能净化我们的情感。”以对比手法必表现不同的感受,点明桃花源的独特价值。“桃花源的红树青山,桃花源的万竿翠竹,桃花源的幽涧鸣泉,都能在游客心中烙上一幅幅抹之不去的美画。”以整齐的排比结束,印象鲜明。走进桃花源(散文)三月的湖南,是多雨的季节,我们一家就在这蒙蒙细雨中走进桃花源。汽车缓缓驶进景区,山色慢慢从身边拉近,景物一页页在眼前展开。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心中一直萌动着到“桃花源”一游的梦想。尤其是每次朗读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文句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幅绝美的画面。我们慢慢前行,美丽的风光不断扑面而来。桃花源的山真美啊!放眼望取,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中幽谷深深,一条条弯曲的小涧潺潺而来。这里的山没有张家界的挺拔,平实中却蕴含着秀美;这里的山没有黄山的险峻,雄浑中却满含着灵性,颇有“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的幽深意境。桃花源的水真美啊!看,一条幽碧神秘的小河擦山脚流来,经过桃花山纵横交错,在水源洞前又跌入桃花潭,而后又沿:“真面目岩”蜿蜒飞泻,经过方竹亭后潜入地下数十米,最后冒出成溪。望着这一泓碧水,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桃花源无无尽的活力。难怪诗人张旭不由发出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赞叹。桃花源的花真美啊!沿路而上,是桃林环抱如镜一般的桃湖,在湖面的倒影上,让人体会到“水上桃花红欲燃”的美感。这里的桃花花色艳丽,颜色众多,其中几株较为罕见的白色桃花,深受游客的青睐。传说孙悟空就相中了这里,偷来蟠桃育出了蟠桃树;也有人说,桃花仙子是桃花神,特爱桃花,所以这里的桃花漫山遍野,特别美丽。当我沉浸在一幅幅美景中的时候,导游笑着对我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桃源人生活的写照;‘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也体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性格。”望着一张张笑脸,我不由感叹:“是啊,山美水美人更美!要不,小小桃花源何以能迷倒一代又一代的骚客游人呢?”【简评】这篇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结构美,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犹如三首动人的诗歌,形式美丽整齐,各自绽放着一异彩;二、语言美,文章以《桃花源记》里的语句导入,以贴切美丽的诗句展开,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字里行间洋溢着诱人的文采;三、主题美,文章由表入里、由景及情,从山美、水美、花美,自然地延伸到“人更美”,主题巧妙地得到了升华。一篇游记,能有如此多的亮点,自然会脱颖而出。走进桃花源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在桃花源里,画家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片刻之间,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到桃树下,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采,不待多时,一幅色彩艳丽的桃花图便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画面。热爱事业的设计师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胸中萌生。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世外仙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桃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有人说,肯定是接待规格不够高;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对桃花源根本就没有感情。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一打开,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不知为何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封长长的信露了出来。这是三位客人留下的话: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束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作家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读完三位客人的信,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走进桃花源(诗歌)许多年前的一个梦 带我来寻桃花源 你说你是前世的花 为我开放到今天 许多年前的一个约 带我走进桃花源 你说你是痴心的等 相逢只为一段缘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你为我留下的那只船 能否让我回到从前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你为我留下的那支歌 我会把它唱到永远 |
桃花源后记
渔人出了桃花源之后,找到自己的船,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并且沿途做着标记。忽然听到周围有轻微的说话声,他紧张地往四周望了望,没发现什么人,又疑惑地转够身继续前进。
过了许久,终于到了武陵。渔人下了船,一回头发现竟有两个年轻的陌生男子一路在跟着他。渔人问:“你们是谁?”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些的说:“我们是桃花源中的人,我叫小王,他是我兄弟小文。听你说了外面的世界,我们感到好奇,想出来看看。对了,你一路上做记号是为了什么呀?”渔人望了望四周,确定没人在偷听,就低声说:“老实说,我听羡慕你们的生活,所以我想搬到你们村去住,生怕找不着,就做了记号。”“哎,这儿冷,咱们到家中再谈吧!”说罢,一行三人便匆匆离开。
这天晚上,月亮特别皎洁圆润,群星围绕在她的旁边,似乎在听她讲故事。屋檐下,一盏油灯亮着,三个人还在一起谈话。第二天清晨,渔人领着兄弟二人上了集市。桃花源是没有集市的,此二人看到这番热闹非凡的景象,不免有些激动。红润的冰糖葫芦,好吃又好玩的糖人,风味独特的小吃……各种好玩的、好吃的应有尽有,这使得从桃花来的二人大开眼界。小文终于禁不起诱惑,冲上前去要了一串糖葫芦。正想放到嘴里的时候,被商贩呵斥道:“钱呢?付钱呀!”“什么?钱?钱是什么东西呢?”“好小子,想抵赖,走走走,见官去!”说完,便拉着小文走。渔人这才回过头来,看见小文有麻烦,赶紧上前解围:“哎哎哎,这位兄弟,这是我亲弟弟,他不懂事,给,钱在这儿。”小贩这才松了手。小文疑惑地看着那小贩走远,问渔人:“钱是做什么的呀?”渔人回答说:“钱是……是可以用来交换吃的、喝的或穿的一种东西,就是这种小铜板。”渔人边说边拿出一些铜钱来。“那你是不是有很多钱呢?”“不,我是个穷人,没有很多钱,钱大都在皇帝和一些贪官的手里。这世道,人人都可以为了钱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呢!”小文听了连连点头,嘀咕道:“还是自己村好!”渔人望了望四周,没看见小王,就和小文一起去找。找了半天,发现小王正和一位身穿艳丽华服,腰挂玉佩和香袋的人在争吵。渔人还没看明白,小文已经冲了上去,加入了争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渔人看不对劲,便走过去拉着兄弟二人的手就走,只听得那人还在骂骂咧咧“死穷鬼,没有一点钱,也敢来我酒楼,告诉你门都没有,知不知道我家主人跟县太爷是什么关系?吓死你……”回到路边,兄弟二人还在气愤,“为什么拉着我们,明明是他不讲理嘛!”“唉,别说了,人家酒楼老板和当地官员交情深得很,跟他理论,咱们惹不起呀!”渔人看着稍微有些平静的二人又说道:“别生气了,不值得为这些人渣动怒。走,去跟我买些东西,你们还是明天就回桃花源去,远离这是非之地。”
走着走着,渔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酒店的掌柜带着一帮人马追了过来,渔人对兄弟二人说:“小王、小文快逃。”可还没等他们反应,三人已被捆绑起来,然后被扔进一间破屋子里关起来。掌柜开始审问了:“刚才跟本大爷争吵的时候,发现玉佩不见了,我怀疑就是你们偷的,是不是!”“不,不是我们”渔人摇头说。“不是?给我打,狠狠地打!”说完,几个人便用鞭子轮番抽打他们。那种鞭子又细又长,一碰到身体就会皮开肉绽。那群人足足抽了他们好几个时辰。在这期间,只听得鞭子的抽打声和凄厉的惨叫声。那些人终于打累了,把三人拖到路上。
三人都已半死不活,只顾着喊痛,好不容易才怕到了家。回想起一天的遭遇,小王说:“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们还是早点回桃花源吧。”养好了伤,三人便回到了桃花源。就这样,渔人成了桃花源最后的光临者。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到过这世外桃源。
第二篇:
晋太源中,武陵捕鱼人误入桃花源,村中人宰牛烹羊,盛情款待了他,要他‘不足为外人道’。谁知小人见利忘义,欲以此作礼献媚於太守。谁知竟一无所获,欺官之罪捕鱼人吃了太守五十大板。此后虽有高尚之士刘子骥之流欣然前往,终未果,桃花源遂在世间消失千馀年。
话说到了二十一世纪某年,有刘子骥之传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费不了多大的劲,桃花源就给找到了,麻烦也就随之而至。
首先是归属权问题,由於桃花源位於甲乙丙三地交汇处,因此三地都提出归属权。甲地认为桃花源中的水源自甲,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亲;乙地认为桃花源中人与己同姓,虽非近亲,也该同宗;经济发达的丙则以实力雄厚有力开发为由力争。官司打了几年,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由上级裁定为三方共有、合股开发,问题才得以解决。
发现桃花源,举世皆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国内外四方?客纷至沓来,欲一睹为快。但因交通十分不便,?客的汽车只能停在十数公里外的小镇。入村山路崎岖,险象环生,入口处极窄,只通一人,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人的需要。因此三方决定炸山开道,铺路架桥,不盈一月,一条六车道的通衢大道直抵村中;考虑到村子距城市太远,?客食宿诸多不便,缺乏娱乐项目,开发商斥资数亿,兴建了几座星级宾馆以及?乐场、保龄球馆、舞厅、美容中心等现代化设施,旅?硬件日臻完善。
桃花源人千年一觉桃源梦,醒来方惊世界殊。初看电视,有声有影不见人,以为见了鬼,吓得老人紧掩柴扉不敢出门。还是那些后生‘初生之犊不怕虎’,不但不怕,反而有点喜欢上那些东西了。尤让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自家的尿壶痰罐,破盆烂瓦,坛坛罐罐,直把那些金蓝眼的洋人迷死了,争相掏出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叽哩哇啦’比划着要买。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些破玩艺叫做啥文物,这东西谁家没有十箩八筐的,因此他们很快就富了起来。盖了楼,通了电,有了电视、自来水,骑上了摩托车。后生人再也不想鸡犬相闻,往来耕作了。
后来的?客,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他们说桃花源不过是一个现代化新农村而已。
桃花源记(改写) 文段选
|
残留的桃花
——续写《桃花源记》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耳畔除了那整齐的叔步伐声再无其它,天空偶有几片白云飘过,却也显得寂寞。
我呆呆地凝望着车窗外高大挺直的白桦,心里不免有丝愧疚,快到了吧。若自己当初不慕名利,世人又怎会得知如此美丽的桃花源,又怎会挑起这场血腥的战争?望望后面的军队,士兵的脸上那般坚定,无所畏惧。可我知道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有妻儿父母的人,战斗一打响,他们定会有人死去,他们的孩子将失去父亲,他们的妻子将失去丈夫,他们的父母将失去儿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想到这里我的心就猛一抽。
天空如此晴朗,犹如半年前一样。曾记得也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迷迷糊糊中走进了桃花源……
我本是武陵人,靠捕鱼为生,或许是老天养眷顾,竟让我在“忘路之远近”的情况下走进了桃花源,那纷繁茂盛的桃花至今令我震惊,我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艳、这么纯的桃花!进了山洞之后,村人对我很热情,“设酒杀鸡作食”,盛情款待。出洞之后,我“处处志之”,希望以后还能再进桃花源。在回家途中,忽有桃花纷纷落下,我不忍心让它们都“零落成泥,碾作尘”便伸手接住,也好留个纪念而不枉此行。我把它保存得很好,每时每刻都带在身上,原本谨记村中人的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却在听信谗言后,“诣太守,说如此”。不料此事惊动了皇上,命我为钦差大臣,强占桃花源……
我摊开手心,那桃花早已枯萎,花色已暗淡,没有了水分,却依然香如故。
我把头探出窗外,快到了。我攥紧了手中的花……
“上!”“杀!”“射!”早已没了知觉的我像个木偶指挥着大军……
毫无疑问地,我们赢了,那一片片腥红灼伤了我的双眼。我拿了些吃的让小卒拿去给村人吃,我无颜见他们:曾经他们热情款待,现在我却“恩将仇报”。试问,我“情何以堪”?我关照狱头好好对待村人,尽管我知道狱中再怎么关照也不会自由幸福,可我还是一再叮嘱,因为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就算是补偿赎罪吧!
我走出桃花源村,因为战争,花,已不复存在;树,也伤痕累累。不经意间,手被树枝划伤了很深很深的一道口。
“大人,你的手!”一个小兵惊恐地告诉我。我才发现,血顺着指尖流下,染红了我的衣衫滴在地上,形成一个大大的“?”
大殿上。
“爱卿战敌有功,特赏黄金万两,官爵加升为二品户部侍郎。爱卿,你可满意?”
“我已知足,谢皇上!”不知为什么我却高兴不起来,脑中满是村人愤怒的眼神。我摇了摇头,让自己不去想太多。
走出大殿,伸出手,手中残留的花朵早已没了芳香,这恐怕是桃林最后的一朵花了吧。
一阵风吹来,枯黄的花瓣卷入风里,随风而逝。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桃花源记》之我见
本文乃东晋名士、一代隐士陶渊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憧憬着一个环境幽雅无战火烦扰、平等、自由、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从口入”“豁然开朗”,一个人间仙境就呈现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担心从此外人会纷至沓来,打扰他们清静、幸福的生活,临别之余,谆谆叮嘱;可不曾想,渔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激动?口里唯唯诺诺,但早已留心,一路细致的留下记号,立马回郡报告太守。太守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派人随渔人前去,却如堕迷宫,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这事马上传开了。一时间,全国各地人情振奋,人头攒动,前来寻访桃花源的人络绎不绝,却个个高兴而来,失意而归,根本就找不到所谓的桃林。南阳郡有一位名动天下的读书人,名叫刘子骥,也听说了这回事,心想:天降奇宝,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岂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于是踌躇满志,想赶往桃花源。哪知这仙境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找不着了。刘公不甘心,潜心寻访,但终究入境无门,郁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寻不着吗?非也,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虚构的,当时何来这么好的宝地?倒是现如今,如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于乱世中还有这番梦想,很难得。但这梦想,单靠你陶先生是“隐”不来的。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晋孝武帝统治之时,一个捕鱼人因迷失方向,而错投桃花林。说来真是“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这一错投,却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渔人漫步在桃花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颗颗桃花树似迎宾一般站得整整齐齐,那盛开的桃花喜笑颜开。微风一吹,仿佛在与桃花细语。一瓣瓣桃花从树上落下,漫天飞舞,整个世界似乎突然都变成了红色,让人陶醉…… 一声尖叫打断了他的美好憧憬。他定睛一看,一个小孩满脸恐惧,眼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小孩的母亲闻声而来,一把把孩子抱到怀里,不停地安慰,好不容易才把小孩的眼泪抵御在了最后防线。她抬头一看,突然看见了打鱼人,也大吃一惊,吓得一下坐在了地上。打鱼人不知所措,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我是小偷还是强盗?他们竟如此害怕,真是莫名其妙!然后又用无助的目光看着这队母女,好久好久,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母亲终于大胆地问道:“你……你……从哪里……哪里来的?”“我就是沿着那个洞口而来啊。”渔人用手指指着远方的一个洞口说道。转眼一看,却只见疑惑的目光和一头雾水的神情。打鱼人不得不重头到尾,一点一滴地将事情叙述了一遍。说得口干舌燥,这个妇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并杀鸡拿酒给他吃喝。这时,所有人都听说这个消息了,于是都赶了过来,渔人乘此时机,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如此美丽?”一个长者答道:“我们的老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便率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就隐居在里面,再也不出去了。也不知现在秦朝怎么样了?”渔人楞了楞:“秦朝早已灭绝了,现已是东晋时期了。”百闻不如一见,若不是亲眼所见,有何人相信这世上竟有人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晋了。于是渔人将自己所知道的事全部告诉了那些桃园人,他们叹了叹气,或许是为世间的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而感到伤感痛惜吧。说完大家都摆出了酒食,盛情地款待渔人。渔人停留了几天,便准备离去。大家对他说道:“你可千万不能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别人啊!”渔人点点头答应了。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个人间仙境。那里的人在桃花的陶冶下淳朴热情,永远和谐快乐地生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