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帝国后裔之莫卧儿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后裔

帖木儿帝国后裔之莫卧儿王朝(1526~1857)

巴布尔、胡马雍父子

巴布尔(中亚费尔干那(大宛)统治者乌玛尔·沙伊赫·米札尔之子)

1494年,巴布尔继费尔干纳王位。

1497年,巴布尔夺取帖木儿王朝首府撒马尔罕,但与乌兹别克族酋长昔班尼汗发生冲突。

1501年,昔班尼汗在萨里普尔和阿克西两次战役中,打败了年青的巴布尔,将其驱逐出中亚

1504年,巴布尔在其余众支持下南进,占领喀布尔。

1507年,巴布尔占领坎大哈。不久,昔班尼汗进攻喀布尔,巴布尔被迫向南亚撤退。昔班尼汗因本土发生叛乱撤回撒马尔罕,于是巴布尔返回喀布尔称王。

1510年12月,昔班尼汗南下呼罗珊,准备配合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东西夹击新兴的萨非王朝,但兵败阵亡。巴布尔趁机向波斯人赠送礼物,要求与萨非王朝伊斯玛仪一世的红头军结盟,复以恢复在中亚势力。波斯人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将被萨伊巴尼汗霸占去的妹妹归还给他。巴布尔十分感激。

1511年10月,借助波斯军援助,巴布尔收复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但由于巴布尔屈服于波斯什叶派,得不到逊尼派河中人民拥护,不久就被反攻的乌兹别克人打败。巴布尔再退往喀布尔。这样他就成了一个流浪者。此后三年内的生活,正如他在自传里所说:“象在棋盘上一样,在格子之间移来移去。”

1514年,巴布尔支持表弟素丹·赛义德汗打回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叶尔羌汗国

1516年至1519年,巴布尔忙于整编部队,生产火器,伺机进攻印度。

1519年,巴布尔发动第一次征服印度战争,翌年又远征旁遮普。原旁遮普总督莱特·汗·洛提,因不满易卜拉欣·洛提残暴和不断剥夺他的权力而归顺巴布尔。巴布尔自称是蒙古人后裔,以帖木儿继承人名义,占领旁遮普。

帖木儿帝国后裔之莫卧儿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后裔

1524年,巴布尔通过开伯尔山口,横渡杰卢姆河和杰纳布河(巴基斯坦境内),进入拉合尔。在莱特·汗·洛提等人合作下,继续向德里方向推进。后因莱特·汗·洛提倒戈,巴布尔战败,不得不退回喀布尔。

1525年11月,巴布尔率领一支12000人军队,再次攻入旁遮普,大败道莱顿·汗·洛提守军。

1526年初,巴布尔进而向德里进军。年轻的洛提王朝国王易卜拉欣·洛提亲率大军40000人,勇敢的从德里出发迎战。

1526年,帕尼巴特战役,巴布尔大破德里苏丹军

1526年4月21日,两军在德里北帕尼帕特遭遇,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巴布尔以其军比洛提军少,面露惧色,他却对部下宣扬,对面那个孩子进攻挤成一团,退却不讲章法,凭那点可以同昔班尼汗和伊斯玛仪的军队相提并论。帕尼帕特一带地势平坦,适于使用骑兵和运用侧翼进攻战术。战斗开始时,密集的洛提军向巴布尔进攻,为巴布尔的火器提供了极好射击目标。巴布尔命两个火器专家操纵火器,用一道战车加强了防线,把阿富汗人牵制在一道漫长的防线上。然后命骑兵迂回到敌军侧翼,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受过训练的骑兵与火器的有效配合,使巴布尔获得辉煌的胜利。易卜拉欣战死,德里和亚格拉随即被占领。

1526年4月27日,大清真寺礼拜仪式上,巴布尔自行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以德里作为新首都,结束了德里素丹国在印度320年统治,建立莫卧儿帝国。帕尼帕特之战是一个转折点,为巴布尔征服整个北印度奠定了基础

1527年3月,巴布尔同拉其普特同盟在亚格拉以西的坎奴村进行决战。巴布尔发表了演说,他砸碎了金杯,对自己的部下说:“拥有荣誉,即使我死了,我也感到满足。我的身体既然属于死神,那么请让荣誉属于我。”这次演说使军心涣散的巴布尔军队又一次团结起来,经过10小时的激烈战斗,拉其普特人抵挡不住莫卧尔军的猛烈炮火,饮恨败北。

1527年,巴布尔在亚格拉以西击溃印度的诸侯联军

1528年,巴布尔以重大代价夺取拉其普特人堡垒钱德里,尽杀守军。

1529年,巴布尔取道阿拉哈巴德、贝拿勒斯(瓦拉纳西市)、伽齐帕尔,向东方进军,占领比哈尔全部。

1529年5月6日,巴布尔军队在炮火掩护下,强渡哥格拉河,再次运用侧击战术消灭了盘踞在孟加拉的阿富汗人,赢得了第三次也是他最后一次重大胜利,接着又回军西进,歼灭据有拉合尔的阿富汗反叛部落。到此时为止,巴布尔已经征服整个印度斯坦,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

1529年,巴布尔在巴特那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首领,最终建立莫卧儿帝国

1530年12月26日,巴布尔患疟疾卒于德里。遵照他生前愿望,葬于喀布尔,长子胡马雍继位。

1540年,胡马雍在曲女城战役中为比哈尔阿富汗酋长舍尔沙击败,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暂告中断。

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莫卧儿王朝在印度的统治

阿克巴大帝

1556年,13岁的阿克巴在卡拉瑙尔继皇帝位,由培拉姆汗摄政,当时莫卧儿王朝政权不稳固,其辖地只限于旁遮普及德里附近地区。阿克巴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1556年,阿克巴和培拉姆汗向德里进军,企图消灭喜穆军队。当时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喜穆有骑兵5万人,战象1000头,大炮51门;莫卧尔军仅有骑兵1万人。但莫卧尔军却有一支由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射骑队。

1556年11月5日,两军在德里北90公里处的帕尼帕特发生激战。30年前巴布尔曾在此大败阿富汗人,因而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战斗开始时,莫卧尔军因受喜穆战象猛力冲击,显得有点慌乱,但莫卧尔军“侧翼进攻”方法很快发生了效力。射骑队也发挥了极大作用。战斗结果,喜穆军死伤惨重,喜穆本人也中箭被俘。据说,当喜穆被带到阿克巴面前时,培拉姆汗请求将他杀死,阿克巴不同意。于是培拉姆汗抽出自己的宝剑,砍下了喜穆的头。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的胜利,使莫卧尔军威大振

1560年3月,培拉姆汗专权,阿克巴采取果断措施,宣布解除培拉姆汗宰相职务,亲自掌握大权。然而,阿克巴毕竟十分年轻,还不得不任用一批旧伊斯兰贵族和印度教徒官吏管理行政和军事。由于这批人之间矛盾很大,因此在罢黜培拉姆汗之后几年里,宫廷斗争十分激烈。阿克巴巧妙地处理了贵族之间的争斗,逐步发展自己的势力。

1562年,阿克巴开始亲自处理行政、军事大事,确立了他作为一个专制君主的统治地位。

阿克巴名言:“一个帝王应该专心于征略,否则,他的邻国就会起兵打他。”这句话一直是后代莫卧尔王朝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1562年,阿姆培尔(印度斋普尔)地方拉其普特王公比哈里·乌尔不战而降,他和两个儿子受到阿克巴重用,阿克巴还娶了他的女儿,借以维持同拉其普特人的友好关系。很多拉其普特酋长归顺阿克巴,当上莫卧尔帝国“曼达尔沙”(军事首领)。帝国骑兵中有三分之一是拉其普特人。开明政策使剽悍的敌人变成了帝国最忠诚的战士。

1565年,阿克巴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政府中也任用很多印度教徒。

1567年10月,阿克巴攻打拉其普特人要塞——齐图。这次围攻持续了4个月。阿克巴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高度的指挥才能,他围绕齐图城挖一条很深的壕沟,以掩蔽士兵;命士兵每人手持可转动盾牌,以挡敌人刀箭;他在城外筑一座很高的建筑物,以俯瞰全城,指挥战斗。最后,莫卧尔军用炮火猛轰城堡,阿克巴射死守将查马尔,攻陷齐图。守城的拉其普特士兵全部战死。阿克巴为这种顽强的抵抗所激怒,进城大规模屠杀非战斗人员。

1570年,阿克巴攻占另外两个拉其普特要塞,从此基本上解除了拉其普特人的威胁。

1572年,西部古吉拉特王国发生内乱,总督伊马德汗请求阿克巴出兵。

1573年,古吉拉特归莫卧尔管辖。但不久这里发生叛乱,远在千里之外的阿克巴率3000骑兵回师平叛,一举打垮数万叛军。

1575年,孟加拉王公宣布脱离莫卧尔独立,阿克巴赶往孟加拉平定了叛乱。同年,收复比哈尔。但不久,驻扎军队哗变,阿克巴用了三年时间才镇压下去。

1576年,阿克巴采纳大臣法齐尔建议,在法特普尔·西克里修建一座礼拜堂(意为信仰之殿),挑选各种宗教思想的代表在这里举行宗教辩论,阿克巴还亲自主持过辩论会。

1579年9月,阿克巴宣布自己为“苏坦尼·阿迪尔”(意为正义之王),是伊斯兰法律的最高解释者。这使他具有了解决伊斯兰教一切问题的最高权力。

1580年,阿克巴招请基督教牧师布道。这些做法引起正统的穆斯林贵族的不满,成为1580年孟加拉、比哈尔穆斯林贵族叛乱的主要原因。阿克巴坚决地镇压了叛乱,继续推行宽容的宗教政策。

1582年,为了统一各宗教,特别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 矛盾,阿克巴创立一种叫“丁-伊-伊拉希”的宗教。主要教义是:一神论,阿克巴为最高僧侣;不食肉,对一切人行“善”;崇拜太阳等。它揉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拜火教一些内容。然而这不是一种群众性宗教,教徒是精心挑选的,据说包括阿克巴在内仅18名。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阿克巴政权得到大多数印度教徒支持,并促进了印度各种文化融合。他还注意到革除印度教社会陋习,下令允许寡妇改嫁、废除“萨提”(寡妇殉葬)制度。这些都具有进步意义。

1582—1585年,帝国内部相对稳定,阿克巴集中力量从事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他尽可能将穆斯林大贵族的采邑(贾吉尔)收归国有,改付他们以薪金。德里苏丹时期,普遍实行包税制度,阿克巴予以废除。

1582年,阿克巴任命托达尔·马尔为财政大臣,委托他进行改革税制。首先,政府确定统一的度量衡制,然后开始对全国土地进行丈量,按照肥沃程度将土地分为四等,并规定每一等级土地的税收标准。税收总额有所减少,但由于开支也相应减少,政府净收入能保持不变。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帝国的首都亚格拉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1585—1587年,阿克巴兼并克什米尔。

1587年,西北地区阿富汗部族骚扰喀布尔,阿克巴派军队攻打他们,结果全军复没。阿克巴又另派了一支部队,才消灭了他们。

1591年,阿克巴借口平息内部纠纷,侵入信德南部。

1591年,阿克巴派四个使臣出使坎德什、阿德纳伽尔等几个德干苏丹王国。坎德什王公慑于莫卧尔力量而投降。阿马德纳伽尔等则顽强抵抗。

1592年,阿克巴征服逃到奥利萨的阿富汗人残部。此时,阿克巴不仅恢复了巴布尔时代帝国的疆界,还把统治扩张到西部印度

1594年,阿克巴从波斯人手中夺回坎大哈,大大巩固了印度斯坦西北部的统治。

1595年,阿克巴派次子穆拉德围攻阿马德纳伽尔,未能攻下该城。

1599年,阿克巴向德干进军,阿马德纳伽尔守军杀了苏丹王,献城乞降。接着,又包围坎德什王公继承者防守的阿西尔伽尔城堡。

1601年,阿克巴攻陷阿西尔伽尔城堡。这时,他留在北方的儿子萨利姆,在伊斯兰贵族唆使下,趁阿克巴南征之际,在阿拉哈巴德组织一个新朝廷,并以皇帝名义发布诏谕。阿克巴急忙赶回印度斯坦。回来后,在亚格拉修建凯旋门,以纪念征服德干的胜利。

1603年,阿克巴与萨利姆和解,萨利姆受封在比哈尔·奥利萨地方,但在那里仍继续闹独立。阿克巴决定废除萨利姆王位继承人的权利。

1604年,阿克巴生病,宫廷内围绕继承人问题斗争激烈。由于大多数贵族支持萨利姆继承王位,阿克巴不得不让步。

贾汉吉尔、沙贾汗父子

1605年10月17日,阿克巴卒于亚格拉。萨利姆王子即位,称贾汉·吉尔。

贾汉吉尔(1569~1627年)是个杰出的鉴赏家和艺术批评家以及画家。此外,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花卉,而且多情。他曾经为一个叫阿纳尔卡莉的宫女修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上面镌着深情款款的题词:“啊!如若再得一见我爱之面容,我当感激真主直至复活之日。”也许正因为多情,一个波斯移民的女儿才能以其妩媚容颜吸引了贾汉吉尔的目光,最终成为皇后,然而她并不是一位好皇后,从而导致了外戚专权、宫廷内讧加剧的局面。

最后,在平定了这次叛乱之后,贾汉吉尔病故在由克什米尔回京的途中。临终前,他表示死后要葬在皇后在迪尔库沙的花园里,让这位美貌出众、多才多艺并且野心勃勃的爱妻时时慰藉自己寂寞的灵魂。真可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1622年,沙贾汗起兵企图夺取其父贾汉吉尔的王位,兵败后颠沛流离达7年之久。

1628年,贾汉吉尔死后,沙贾汗在阿格拉称帝。他统治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扩建军队,平定了德干各公国的叛乱,任命其子奥朗则布为德干总督。

1631年,沙贾汗命孟加拉总督镇压该地葡萄牙人。

1636年,沙贾汗吞并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称臣纳贡。长期与伊朗萨法维王朝战争,争夺阿富汗。

1638年,沙贾汗派重兵迫使伊朗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

1646年,沙贾汗占领巴达赫尚和巴尔赫。

1657年,沙贾汗卧病,4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斗争(1657年,沙贾汉得了重病,他的几个儿子开始夺权。二儿子沙舒贾,宣布自己为孟加拉皇帝,奥朗则布也开始挑战父亲和皇太子兼皇兄达拉舒科。尽管沙贾汉后来病愈并给与达拉舒科充分支持,并且达拉舒科也打败了在孟加拉称帝的二弟沙舒贾,奥朗则布还是最终击败了皇兄达拉舒科。达拉舒科原打算重整旗鼓,再战奥朗则布,但手下背叛了他并将他交给奥朗则布。奥朗则布则以异教徒罪名将大哥砍了头,并把首级送给沙贾汉。奥朗则布甚至杀死了兄弟穆德拉,尽管穆德拉在奥朗则布和达拉舒科的战争中间支持过奥朗则布;奥朗则布获取权力之后,沙贾汉被软禁在阿格拉堡一间能够看到泰姬陵的房间里,被拘禁了5年,只有大女儿JahanaraBegum陪伴沙贾汗,相传沙贾汉曾经口渴想喝水,奥朗则布让他饮用墨水)。

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

1658年,沙贾汗第四子奥朗则布得胜,宣布称帝(1658—1707年),并将父亲沙·贾汗软禁在阿格拉城堡,以诵读《古兰经》、祈祷度过余生。奥朗则布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将自己作所穆斯林君主的典范,他认为遵守教规就是他的准则,企图按照《可兰经》信条把一个根深蒂固的印度教大国变成逊尼派伊斯兰教帝国,他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推行伊斯兰教法,主持编纂有《奥朗则布法特瓦汇编》,广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赞助伊斯兰学术文化。曾下令禁止穆斯林采用印度教的习俗,不准在钱币上铸造“清真言”,宣布恢复使用伊斯兰教历。他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宗教自由政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

1665年,奥朗则布加重印度教商人的关税。

1666年,沙贾汉去世于阿格拉堡,死后和他的妻子Mumtaz Mahal合葬于泰姬玛哈陵。

1667-1675年,帕坦人在印度与阿富汗边境起义;

1669年,奥朗则布谕令摧毁印度教寺庙和学校;并在原址上修建新的清真寺。

1672年,印度教徒萨特纳米教派农民起义;

1675年,奥朗则布以煽动暴乱罪处死锡克教领袖得格·巴哈都尔,遭到锡克人的不断反抗。他还恢复了非伊斯兰教教徒人头税,并且在其他的税收里,印度教教徒所交的税是穆斯林的两倍,这样的举措无疑遭到了印度教臣民的憎恨。

1679年,德里印度教徒聚集于大清真寺抗议。特别是困扰晚年奥朗则布的是西瓦吉领导的马拉塔人起义,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点燃了起义火焰,源源不断进攻莫卧儿王朝,成为莫卧儿帝国劲敌。西瓦吉虽然是个文盲,但他善于用人,精于游击战术,军队纪律严明,对伊斯兰教采取宽容态度,因而他曾于1664年和1670年屡败莫卧儿军队。

1679年,奥朗则布重征印度教徒人头税。

1681年,奥朗则布亲自率领军队来到德干地区,灭掉了最后两个独立王国。莫卧儿军队首先进攻比贾普尔王国,围困比贾普尔长达18个月,这座在德干拥有最先进、最开放的城市最终被攻破。仅6个星期后,奥朗则布又把目标对准了最后一个在德干的独立王国高康达,莫卧儿军队首先占领了以富饶和奢华而闻名古印度的海德拉巴,之后又围困住了印度南部最坚固的堡垒城市高康达,围困了9个月,使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攻破这座城市,奥朗则布最终采取反间计,从内部攻破了这座城市,高康达最终也停止反抗,这次战争使整个南印度归顺了帝国,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鼎盛。

1681年,奥朗则布离开首都,从未北回,进行了26年(1681-1707)的德干战争,其中后20年是同马拉塔人战争。莫卧儿军队长期在干旱沙漠里对付马拉塔人的游击战,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奥朗则布在处死了西瓦吉继承者桑布以后,仍然遇到了马拉塔人出乎意料出乎意外的长期有组织抵抗。奥朗则布耗费了大量时间、军力、金钱去夺取马拉塔人要塞,而马拉塔人被灭掉后,又卷土重来,这样换来的只是士气低落,士兵们抱怨这是在和苍蝇作战。而且其他地区马拉塔人又发起反攻,并夺去了莫卧儿人领土。

1687年,莫卧儿帝国版图西起波斯,东至孟加拉,北达克什米尔,南至科佛里河。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几乎全部统一在莫卧儿帝国政权之下,帝国发展到了极盛。

1695年,奥朗则布禁止印度教徒骑马、乘象等。

1700年以后,德干许多地区成为了马拉塔人的附庸。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耗尽了奥朗则布国库。奥朗则布因长久留在南部,还导致了帝国北部政治腐败,部分人开始拥兵自立,大贵族也都纷纷巩固自己的地位。帝国离心力日趋发展。奥朗则布最后被迫从德干撤退,途中患病。

1707年2月20日,89岁的老皇帝奥朗则布死于阿马德纳加尔。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塔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的双刃剑

印度莫卧儿王朝第六任君主奥朗则布,自称“世界主宰”。他成长于莫卧儿王朝的“盛世”时代,在激烈的皇位继承战争中击败了3个兄弟,并囚禁了父亲,终于成为帝国的总舵手。他在位早期采用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手段,将帝国版图扩大到除最南端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和阿富汗,但晚期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德干战争,亲临前线20多年,但始终未能完全征服印度南方,反而耗尽了国力。奥朗则布舍弃了阿克巴大帝以来的宗教宽容国策,对国内的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把他们从官僚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莫卧儿帝国在他死后很快就分崩离析,从此在英国人的紧逼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奥朗则布是一个勤勉的政治家,英勇善战的将军以及虔诚的穆斯林。但他性情偏激,作风粗暴,而且对除了伊斯兰教以外的印度宗教都实行不宽容压迫政策。他在位期间,虽然帝国表面盛极一时,但其实已经埋下了分裂和衰落的种子。奥朗则布是印度殖民化之前最强盛时代的君主,而且可能是最能干的君主,他拥有巨大的野心和魄力,且十分勤政节俭,这同他在政治上的失败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印度有土邦自治的传统,缺乏中央集权的国家观念,而且已面临欧洲殖民者的步步紧逼,奥朗则布的政策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也许只是加速了帝国的分裂和殖民化,而不是改变了历史进程。

奥朗则布的拖鞋

奥朗则布一登上王位,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地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奇怪的是他发动侵略战争时,即不发布宣战通牒,也不派出一兵一卒,只是把自己穿的一只黄色的拖鞋送到要攻打的国家去。如果那个国家接受了这只拖鞋,就表明该国已经臣服。有的国家刚开始时对此不以为然,结果遭到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强大攻击,不仅亡国,百姓也惨遭屠戮。这样一来。其他弱小的国家再也不敢怠慢这只拖鞋了。作为统治和权力的象征,奥朗则布的拖鞋通常被放在装饰华丽的象背上,由大象驮着越过国境,一直到达目的地。大象所到国家的国王为了表示愿意接受奥朗则布的统治,必须光着脚跑出来,并带领群臣低头平身迎接,把大象一直引入皇宫后,再从大象背上郑重地取下拖鞋,放在王座上。这样,邻国的国王就被认为已经臣服了奥朗则布皇帝,而那个国家也就成了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当时,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接受了这只黄色拖鞋,就表示那个国家已经灭亡。就这样,奥朗则布皇帝兵不刃血,只用这只拖鞋就一连征服了17个国家

莫卧儿王朝最后的落日

1739年,波斯人纳迪尔·沙率军入侵莫卧儿帝国,攻占并洗劫德里。  

1740~1761年期间,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汗人及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

1753年,普拉西战役。诡计多端的克莱武,事先买通了孟加拉军队将领米尔·贾法尔作为英国内奸。战役打响后,适逢一场倾盆大雨,孟加拉军和法军枪炮火药受潮,失去效力,而英军枪炮火药都预先盖上了防水布,保持完好,因此,当孟加拉军队向前冲锋时,遭到英军枪炮密集射击,死伤甚众。印奸贾法尔按兵不动,其他孟加拉军队也心怀异图,许多驻军对英国人很少甚至不加抵抗,从而使孟加拉军队变成一群乌合之众。英军几度大炮齐发,孟加拉军队惊慌失措,印奸米尔·贾法尔率领骑兵转到克莱武方面,孟加拉军队就在一场大屠杀中被歼灭了。

普拉西战役简直不是会战,英国人只以死伤72人的代价(22人死亡,53人受伤),击溃了孟加拉7万大军(死伤500余人),战败的西拉杰·乌德·达乌拉被处死,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即建立起以米尔·贾法尔为纳瓦卜的傀儡政权。东印度公司由此获得了一大笔钱,克莱武和他的同僚都得到了大量报酬。普拉西战役虽然只是一个小仗,但结果却比世界上许多最大的战役还重要,它为英国人征服孟加拉,以至最后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这次战役还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加强了英国作战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彻底打败法国在印度势力奠定最后的基础。

普拉西战役的胜利,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权。之后英国人又将矛头转向法国,并在随后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中将法国势力从印度彻底清除;自此,印度开始逐渐成为英国殖民地。

1760年,伯拉里加特战役。1月9日,阿富汗人为了控制北印度,突然进攻蒙兀儿帝国,并与境内马拉塔人发生激烈战斗。阿卜达利于1759年8月进入旁遮普,逐走马拉塔总督。接著他从拉合尔进军德里,并派出一小支分队,迎战正在往锡尔欣途中的达塔吉•信希亚。在德里以北16公里的伯拉里加特打败并杀死达塔吉,随後占领德里。

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萨尔战役中投降英国东印度公司,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附庸,名义上存在到1858年。

1764年,莫卧儿皇帝阿拉姆沙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

1842年,拉克希米·巴依嫁给章西王,为王后。1853年,丈夫章西王去世后,因无子嗣,拉克希米·巴依以养子监护人身分登基。

1854年,英国殖民当局以“绝嗣丧权”为由兼并占西王国。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揭竿而起反对英国殖民者统治的印度军民们攻占了德里,并攻击莫卧儿皇宫红堡,杀掉5名英国人,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不久德里陷落,巴哈杜尔·沙二世向英军投降。印度大起义延缓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亚洲的速度;它和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义、日本明治维新一起构成了亚洲革命风暴,显示了亚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占西女王巴依于6月4日在占西发动起义。

1858年3~4月,占西女王指挥起义军保卫占西。她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失败后退往加尔比,与唐底亚·托比率领的起义军会合。6月1日夺取瓜廖尔后,整顿军队,部署城防,负责防守东门。6月17~18日指挥抗击英军进攻,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牺牲。

1858年,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至缅甸仰光,1862年于仰光大金寺去世。

1858年,英国女王获“印度皇帝”的称号,莫卧儿王朝正式灭亡。

帝王世系

六大皇帝:

  巴布尔(1526年-1530年)

  胡马雍(1530年-1556年,巴布尔之子)

  阿克巴(1556年-1605年,胡马雍之子)

  贾汉·吉尔(1605-1627年,阿克巴之子)

沙·贾汉(1627年-1658年,贾汉吉尔之子)

奥朗则布(1658年-1707年,沙贾汗四子)

后期莫卧儿:

  巴哈都尔·沙 (1707年-1712年)

  贾汗达尔·沙 (1712年-1713年)

  法鲁赫·西亚尔 (1713年-1719年)

  拉菲·乌德·达拉贾特 (1719年)

  拉菲·乌德·道拉 (1719年)

  穆罕默德·易卜拉欣 (1720年)

  穆罕默德·沙 (1719年-1748年)

  艾哈默德·(1748年-1754年)

  阿拉姆吉尔二世 (1754年-1759年)

  沙·阿拉姆二世 (1759年-1806年)

  阿克巴二世 (1806年-1837年)

穆罕默德·巴哈都尔沙 (巴哈杜尔·沙二世,阿巴克·沙二世之子)(1837年-1857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4609.html

更多阅读

跛子帖木儿列传 作者 跛子

第一篇:创业在光荣的成吉思汗四中,战斗力最强的史实人物是谁?玩过这个游戏的都知道:理查一世和帖木儿,战斗力98,战斗技能全会。狮心王理查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这位帖木儿,有些朋友可能就只知其名,未闻其实了,其人到底如何?待我慢慢道来。成吉思汗

八字十天干之甲木 八字十天干之癸水

甲木为雷。雷者,阳气之嘘也,甲木属阳,故取象于雷焉。稽诸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甲木旺,即其验也,况雷奋于地,木生于地,其理又无不同者。甲木至申而遂绝,以雷声至申而渐收也。凡命属甲日,主喜值春天,或类象,或趋干,或遥巳,或拱贵,俱大吉;运不喜西方。

俄国末代沙皇一家生死之谜 俄罗斯末代沙皇

俄国末代沙皇一家生死之谜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他赶出了冬宫,囚禁在皇村一座冷宫里。起初,他们对沙皇实行单独看守,后

声明:《帖木儿帝国后裔之莫卧儿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后裔》为网友留不住的是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