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误解
我们做老师的,经常使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名言,不过常常是拆开来使用的。对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学而不厌”;对自己,则要求“诲人不倦”。于是这两个成语,便成了对师生分别的要求。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师生之间就有了如下关系:
一是并列。学生要“学而不厌”,教师要“诲人不倦”。这样理解,就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对教与学双方的要求,即学生要热爱学习努力读书,教师要认真教学热情辅导,大家一起为教育事业而努力。这个理解应该是流传最广的版本了。
二是承接或者条件。学生先得“学而不厌”,教师才愿意“诲人不倦”。即学生先得愿意好好学,毫不松懈和厌倦,老师看到这种可喜的现象,就会忍不住多指点给学生一点,以协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成绩。这样理解教与学就有了先后次序。
我倾向于第二种。
为什么我要这样理解为呢?因为我认为,学生读书,首先要培养的是自己的责任意识。一个学生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责任心不强,那么,在现阶段教育形式之下,他就有可能出现厌倦情绪。现不少学生厌学,以为学习是为家长为老师为学校而读的,全然不懂得学习首先是为了自己,为自己成为一个掌握一定的知识,拥有一定本领的有用之人。读书,上大学,找好工作,将来成为某方面的行家,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是家长、老师和学校所能替代的。而现在我们常将孩子们抱得太紧管得太宽,什么都为他们安排好了,生怕他们学不了知识,于是他们要么产生了依赖性,要么就以为是我们逼迫的而不肯主动努力。而我们呢,就算学生不好学,很厌倦,也要强行要求,生怕自己没有“诲人不倦”。其实这样做,颇有些强人所难、对牛弹琴的意思了。我以为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其实孔子就没有强求自己一定要对学生“诲人不倦”,《侍坐章》中记载,孔子赞赏曾皙的理想,曾皙特意留下来,询问孔子如何看待其他同学的理想,孔子敷衍道:“亦各言其志而已矣。”然而曾皙穷究不已,做到了“好学不厌”,孔子才详细给他讲明了原因,才“诲人不倦”的。而其他几位同学呢,下课就走了,孔子何曾叫他们停下来一起听听对他们的评价呢?——孔子对于不愿意深入探究(不厌)的学生,没有做到“诲人不倦”吧?
再如宰予白天睡大觉,或许就是上课打瞌睡吧,孔子十分生气,直接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后一句是说“粪土的墙面不值得涂抹”),哪有“诲人不倦”的意思在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宰予先不肯好好学习啊。
所以,我宁愿将学生的“学而不厌”看成我们教师“诲人不倦”的前提条件,愿意好好学的,我们一定尽力;实在不爱读这种书的,我们何妨学习圣人的做法呢?
二、正确解释
然而,无论是社会流行的解释,还是我的理解,它们是否符合孔子的本意呢?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认真一点,查查《论语·学而》中的这个句子,就会恍然明白,我们都错了。请看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当然,这个句子现代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便有两种翻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第一种理解是孔子的反思。他反思自己在学习知识和教育学生方面都没有做好,展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第二种理解是孔子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师者的要求。教师在自己学习知识(包括修养身心)和教育学生方面,如果能做到“不厌”“不倦”,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这应该是孔子对自己在修养身心以及教育学生上做得不够好的一种反思,更应该是孔子对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的一种要求。
因此,无论怎么理解,“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对象都只能是一个——做教师的人。实在没有学生什么事儿。我们现在的理解,其实是完全违背孔子原意的。
看来圣人就是圣人,他反思的永远是自己,而绝不是别人。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圣人,就因为我们总在指责、管束或强迫他人,而不会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积极修养自己的心身。因而,做老师的就要真心学习孔子,努力完善自我,再去教育学生。我认为,没有“学而不厌”的精神,我们拿什么去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传”),使他们愿意去学习去探究呢?而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做老师的又拿什么去“诲人不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