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20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朱成英“名师大讲堂”市实小站 2112.11.29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会写“舍”、“君”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3、4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预设过程:
课前交流:
1、同学们喜欢听歌儿吗?我这儿有一首传唱已久的歌曲,叫《送别》,是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写的。想听吗?仔细听听,看能听出什么样的滋味?
2、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别人的送别都有送别的具体的人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是谁送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谁送谁?而这首送别,李叔同却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的觉悟。它不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且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难怪有人说“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呢
一、导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诗
看老师写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板书:王维)
1、自由读题:谁送谁?去哪里?“使”?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师介绍“安西”及元二:安西是当时的朝廷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来统领西域各国的,元二------王维的好朋友,奉命出使安西,为国家守边重镇,在当时可是一大壮举啊!王维从长安赶到渭城。第二天为元二饯行,以酒相送。
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齐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4、你知道王维吗?生交流。总结出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也很精通。王维大约在40岁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在山水田园之间弹琴赋诗,过得悠闲自在。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
二、读
1、一读: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同学们先来读诗,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指读,正音,通句
课件出示:朝(变红) “更尽”指导读
舍(书写田字格要注意什么?),“舍”是象形字,看看它的演变过程,上部分是什么?下面的“口”像什么?
3、写“舍”、“君”字,引导把字写美观,并引导找寻笔画规律,让学生学字学得有趣、有效。
3、把生字、多音字放进诗文里再来读读看
4、古诗除去要读 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七言绝句的一般停顿是这样的,(出示节奏诗)自己打节奏读读看,注意字断音连。
5、指优生读(自打节奏)(有板有眼)
6、我们合作读:一生读前四个字,余生读后三个字
女读一句,男读一句。
7带着这种感觉齐读全诗。
三、释
1、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这,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结合注释和书上的插图,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交流: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雨”: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小,蒙蒙细雨)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理解“yi”、轻尘)
这是一场湿润灰尘的小雨,读---渭城…轻尘
这不正是渭城的一幅朝雨图吗?(板书:朝雨)
(2)“柳”:你还看到了什么景物?怎样的柳?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描绘吗?
我在你们的描绘中仿佛看到了客舍青青、细雨霏霏、杨柳依依。一幅新柳图。板书:新柳
平常这里是出塞要道,车水马龙,柳树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然而此时的柳和平常的柳有什么不同?(焕然一新)
朝雨的洗礼---让这柳---(更加翠绿)读吧---客舍青青柳色新
幻:“雨柳图”
客舍青青,伤离别。
A、拓“柳文化”
同学们,你想在客舍的周围不会只有“柳”这一种景物,可能还会有(花、草、树木)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独独只看到这柳?自由读读折柳相送的资料。
出示,生读。你明白了什么?
这雨就像---泪。
细雨菲菲,愁更愁。
这柳就像---挽留的手。
柳-留
B、拓诗句
难怪古人有这样的诗句。幻示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风雨中的杨柳,万千绿丝绦,在微风吹拂下,经过细雨的洗涤,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千娇百媚。是善于发现的人们眼里和心中最美的风景,可入诗入画,亦如诗如画。
(3)“劝酒”:
除了这朝雨、新柳图,你的眼前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板书:劝酒
师:同学们,你看---读着读着,我们把这首诗读成了一幅幅的画,这叫---“诗中有画”。
四、悟
这一幅幅的画卷中最能让你感受到王维送别好友元二,不忍相别的是哪幅?示劝酒图
看着这幅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两行诗(男)---你读(女)---你仿佛看到了哪两行诗(男)---你们看到了(齐)“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叫“画中有诗”。
1、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同学们,你可知元二此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有多远吗?出示古地图,师:从渭城(现陕西咸阳市)至阳关(现甘肃敦煌县),到安西(现新疆库车县),此行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要走半年多。你感受到什么?(远)
你读出远来---西出阳关无故人
横贯大半个中国的远啊,你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马车要走半年多的远呀,你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2、师:我听出了你们的惊叹!同学们,不仅仅是路程远啊,出阳关就是塞外,这是怎样的塞外哪---课件配乐展示“荒凉戈壁图”及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生读诗句)
那又是怎样的“安西”呀,看:出示自读:安西(新疆库车)地处荒远,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是中原人眼中的蛮荒之地。
元二孤身一人,在这样的路途上行走半年多,他可能都会感到……?(孤独、危险、艰难……)
2、悟“劝酒词”
师:所以在饯行宴上,当王维想到好友元二将经历的种种种种,端起这杯酒深情地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离别的酒,喝一杯,够吗?(一生答)
喝两杯,够吗?(一生答)不够
一杯又一杯,一杯再一杯,---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假如你就是王维,在这即将分别之时,定有千言万语涌心头,是吗?你想说什么?你呢?那就把它写出来吧。(生写师巡视指导:你的话也许是祝福,也许是叮咛,也许是牵挂,也许是……
出示写话要求和资料再现以资写话。
师:假如我就是元二,你是王维,端起这杯酒,你会怎样劝我?这是一杯( )的酒。(干)
师:王维,你说吧---这是一杯()的酒。(再尽一杯)
师:王兄,今日一别,再见无期,这是一杯( )的酒。(更尽一杯)
师:此时的千言万语、千叮万嘱,都化作两行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升华:四读全诗
一读:望着元二的的马车渐行渐远,王维的内心盛满------不舍。
师:带着这份不舍的情齐读全诗
二读:世事难料,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没想到此次离别竟成了诀别。(叠读全诗)
三读:别离容易相见难,一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记下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全体起立,背诵全诗。(课件示劝酒图,配乐,生背)
四读:唱读。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当时乐府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千百年来,久唱不衰。就让咱们来听听这《阳关》第四声。
听---跟唱---放声唱
五拓唱送别诗《山中送别》(游子吟曲伴奏)、《芙蓉楼送辛渐》(涛声依旧曲伴奏)
六回唱《阳关三叠》后
结课:相信在这吟诵间,在这唱和里,这首《送元二使安西》的千古绝唱已深深地烙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朝雨
新柳 友
劝酒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