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重难点突破策略
作者:蔡全坤地址:山东省莒县夏庄中心初中邮编:276514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同时也是跳跃教学中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由于该项目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把握好该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依据重点和难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是学生高效掌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背越式跳高重难点的确立
背越式跳高的整个技术环节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从整个技术环节来看,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是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和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它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因此把助跑和起跳的结合作为背越式跳高的重点。通过日常体育教学的观察和学生的调访,过杆技术是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环节,因此把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作为难点。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通常采用先练习助跑起跳-----再进行过杆技术的练习-----最后进行完整技术的练习的顺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使重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并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及跳高时产生的心理影响因素等,对背越式跳高整个的教学技术流程做了如下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难点前置(先练过杆 技术)-----重点练习(再练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最后进行完整技术练习的倒叙教学法。
二、巧用倒叙法妙解重难点
在教学中运用倒序教学法来解决背越式跳高重难点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难点前置------做好“引”“挺”、“收”、“甩”是关键。
虽然过杆技术作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难点,但作为学生来说,对背越式跳高最感兴趣的技术环节就是过杆,笔者恰恰紧紧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兴奋点进行组织教学,采用难点前置的做法对于学生技能的掌握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害怕后倒的心理障碍,又防止屈髋和元宝状过杆的错误动作,同时能通过增加过杆的练习次数而提高过杆技术的质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过杆的“引”、“挺”、“收”、“甩”技术动作。这里的引-----指的是人体起跳到达最高点时引肩;挺-----挺髋,身体在杆上成桥型;收------收腹;甩-----甩小腿。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解决“引”的练习方法:背对放置软海绵垫的跳马站立,原地双脚用力起跳,坐上跳马,同时展臂引肩后倒,肩背着垫。
2、解决“挺”的练习方法:(1)仰卧在垫子上,双手抓住收起小腿的脚踝处做挺髋练习或由肩肘倒立接收腿后倒双脚落垫成背桥。(2)利用踏跳板在海绵垫前原地跳起后倒挺髋,肩背先着垫。(3)原地跳起跃上较高的垫子挺髋。(4)两人背向相对,肘关节相挎背起对方体会挺髋;或背对肋木架,双手正握肋木,向前引肩屈膝挺髋动作。
3、解决“收”、“甩”的练习方法:背对搭放垫子的跳马站立,提起脚跟,肩向后伸展,做背越式过杆动作,顺垫向后落下,做收腹和甩小腿练习。
(二)、重点练习------做到“三快”是前提
掌握了作为教学难点的过杆技术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进行作为教学重点的助跑和起跳练习,由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弧线助跑,所以应多做弧线跑练习,同时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住“三快”,这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关键,这里的“三快”指的是助跑快、起跳快、摆动快。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原地做起跳和摆动动作的结合练习。
(2)8-10步弧线快速助跑在跳高横杆前跑进,要求弧线的半径为6米并与横杆成30度的夹角。
(3)在直径20米的圆周上做1—3步助跑的起跳练习,强调摆动腿和双臂的摆动用力快速并且一致,迈步蹬地积极,摆动腿屈膝收小腿快速高摆,双臂屈肘快速高摆过头顶。
(4)在圆周上快速助跑起跳后,手或头触高物并做单手反手投篮动作。
(5)8-10步快速助跑在跳高横杆前快速起跳。
(三)、完整练习------做到“两稳”是保证
搞好了重点和难点的技术练习后,就可以进行半程助跑和全程助跑的完整技术练习,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关注重难点技术细节和环节的衔接外,还应做好“两稳”,即助跑和起跳要平稳,起跳后身体在空中要平稳。助跑和起跳要平稳指的是:助跑的节奏感要强,助跑步点和起跳点稳定;起跳后身体在空中要平稳指的是:无论杆的高度怎样,杆上的动作不能变形,自始至终保持平稳过杆的技术动作。进行这一阶段练习时,可让学生在画好的J线上进行反复做8—12步助跑起跳练习或在篮球场三分线上进行助跑起跳的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使助跑速度、步点、及起跳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练习起跳后身体在空中的稳定性可先用橡皮筋代替横杆,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过杆的顾虑,又可以减少横杆的损坏,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压杆受伤的现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轻松体会身体在空中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提高平稳过杆技术能力,当过杆技术动作熟练后再用横杆进行练习。
总之,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中准确确立重难点后,紧紧把握教学和训练的重难点,并采用难点前置---重点练习----完整练习的教学流程和策略可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加。此文发表于《运动杂志》2013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