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老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 王君散步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故事导入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名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叮嘱学生抄写下来)

师:孩子们,记住,这是古希腊三位最著名的哲学家。他们是三代师徒。他们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讲讲他们的故事啊。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塑料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生笑)

师:再讲一个;柏拉图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曾经,柏拉图讲述自己对人的含义的定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于是,亚里士多德便想出了办法来推翻老师的谬论。他将一只公鸡的毛全部拔光立于众人面前,和他的老师开了一个玩笑:“这就是老师的‘人’!”有人说亚里斯多德对老师不尊重,亚里斯多德就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师板书。请学生抄)
王君老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 王君散步课堂实录
师:其实类似的话我们的古书中也有。讲过的。比如尽信书则──

生:不如无书。

师:那好。记住这些话。这是我们学习的原则。现在请大家谈谈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初读印象。

第二部分:课文“体检”

生:我觉得主题很好,这篇文章能够拓宽我们的思路。

师:同感。这文章在思想上对我们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生:比较吸引我的是开头,很精彩。

生: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很受教育,他讲的观点我赞成。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儿杂乱。

生:我觉得也是。开头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但写着写着好像又不是写这个的。

……

(师板书:杂乱)

师:看来大家有褒也有贬。褒的是文章的主题,贬的是写法。那这样,我们来给文章做个体检。体检懂吗?

(生笑,说“懂”)

师:我们体检可以检查出身体的问题,课文也该体检。它们是不是好文章呢?不一定哟!怎么体检?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理清各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咱们做第一个事情。弄明白这文章到底想讲什么问题?请读题目。

(生读)

师:文章是在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问题吗?先看文章开头的这个例子,用了四个段落,很长的,什么地方做总结了?找出来。

生: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和4自然段。

生:3段末尾,读……

(生读)

师:关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的问题,后文还提到了吗?找!

生:没有!没有!

师:这就怪了。读4段──

师:这个小段落的核心句是哪句?读──

(生读: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师:这叫做议论文的“中心论题”。请勾画批注。

师:看来,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题并不在题目中。我们进一步,为了对这个中心论题进行论述,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呢?我们一般可以在哪里去找?

生:结尾!

师:聪明!一般来说,写文章也好,做报告也好,演讲也好,辩论也好,正常的情况下,作者都一定会在结尾进行梳理性的总结。看结尾。读!

(生朗读)

师:谁告诉我,分论点有几点?文段中有什么标志没有?

生:三点!两个分号就是标志。

师:聪明!聪明!现在我要请一个更聪明的孩子,把这三点归纳提炼出来,用四五个字。概括是语文能力中的高层次能力,很难。谁来?

(请了一个基础比较好的孩子)

生:第一点是经常保持好奇心。

师:你把这句话读一遍,再说。

(生读: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生:哦哦哦,该归纳为“积累知识”更好。

师:为什么?

生:“积累知识”是目的,“保持好奇心”是原因。

师:这就是优秀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很强!赞赞赞!

生:第二点是运用知识!

师:好!

生:第三点是……

师:这个句子字数多,归纳很难。教你一个方法,可以把各个分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进行整合。

生:发展小灵感!

师:漂亮!漂亮!

(师板书: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发展小灵感)

师:好,我们继续体检。现在分别找出和这三个小分论点相对应的段落。

生:讲“积累知识”的是第五自然段。

生:讲“运用知识”的是6、7、8自然段。

生:讲“发展小灵感”的是9段到12段。

生:6段和9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

师:非常好。请把“承上启下”这四个字旁批在这两个段落的旁边。

(师板书。叮嘱学生不要写错)

师:读6自然段,告诉我,哪一个词提醒我们这个段落要承上启下,但主要任务是“启下”呢?

(生齐读)

生:“但”字!

师:好!理一理,对于启下,作者有几个方面的意思?

生: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二是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

师:好。那请静静地读7、8段,这是两个事例论证段,你来评价一下,这两个事例能够证明6段中的分论点吗?

(生静静读)

生:我觉得能证明,挺好的!

生:我觉得这两个例子都只能证明“要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不能够证明“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的。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甚至还说“此后不久”,难道他没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吗?

生:这两个例子比较重复,可以举出不同性质的例子出来。

师:同意!最严重的问题是观点和事例不能完全呼应。作者对事例的阐释重心略微偏离了。如果强调“持之以恒地进行尝试”,那么,段落与段落之间就更加严丝合缝了。这是杂乱的原因之一啊。

师:我们再看第三点。第三个分论点讲的是“发展小灵感”的问题,但请同学们找找,课文到底是从哪一段开始才讲这个问题的?

生:是从11段的末尾最后一句才开始的。

师:那9段、10段、11段在讲啥呢?

生:讲的是“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之分”的问题。

师:你怎么看作者这么安排?

生:我觉得跑题了。不好!

生:我认为这是我们感觉“杂乱”的原因所在。作者好像悄悄改变了论题,扯了半天才扯了回来。

师: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就好像我们在一条主轨道上跑步,跑着跑着,跑没了,跑到另外一条道上去了。玩了半天,又回来了。这叫啥?叫跑偏了。

(师一边表演一边说,全班同学狂乐)

第三部分:总结

师:好了,孩子们,大家很聪慧,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通过体检,我们发现这课文确实有些毛病。我们可以给作者开出药方,建议作者作如下修改:1、缩短“开头的引子”,努力三言两语即可,不要喧宾夺主。2、调整第二个分论点的表述或者调整两个事例的表述,使其对应。3、重新考虑9、10、11段的位置。或者删去。4、重新拟标题。

师:好,那现在我们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作为议论文,标题直接就是论点或者点明论题是比较合适的。

生: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思维的人

生: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要素?

生:创造性思维要素探幽

……

师:希望这节课给大家一些启示。有一位大诗人说,孩子们,你们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课本,因为这些课本是从老课本那儿抄来的。而老课本又是从更老的课本抄来的……记住亚里斯多德的话──

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师:记住,尽信书──

生:不如无书!

师:下课!

(课中花絮:当我讲到“塑料苹果”的时候,陈一戈使劲举手起来指瑕,说古代不可能有“塑料苹果”。全班大笑。我也大笑。改之。不是塑料苹果,乃蜡苹果也。是我的口误。孩子真聪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5035.html

更多阅读

《愤怒的小鸟:季节版》金蛋所处位置及取得方法

金蛋获得方法:《愤怒的小鸟:季节版》金蛋所处位置及取得方法——步骤/方法《愤怒的小鸟:季节版》金蛋所处位置及取得方法 1、Trick or Treat(万圣节) 4号蛋所处关卡:1-32取得方法:将蓝鸟往左上方向弹出,垂直距离略高于金蛋,然后回旋取得

伤痕无心滑过---听《多情的人不该相遇》有感 多情的人最无情

闭眼用心聆听冷漠的《多情的人不该相遇》,心在不停的颤抖,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伤痕,一次次无心地滑过我不想流浪的心迹。这个早晨,脑海里不断浮现曾经的点点滴滴,正如歌词所说,“在你的唇边我听懂未说的话语”。从你那些忧郁的眼神里,我

《我的爱人叫胤禛》十 再见了我的爱人

本人郑重声明:以下内容来自互联网,本人比较喜欢穿越文,故从互联网上摘取发表在此,仅供同好交流,不进行任何商业行为!《我的爱人叫胤禛》(十)作者:诡丽废  储  我低呼一声,从床上腾地坐起来,身上汗湿底衣。四周一片漆黑,正如我心阴霾无光

质疑小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最早对小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提出质疑的是湖北省安陆市乡村老师廖忠明,其后网上有大量的讨论帖子,质疑不断完善。我的学生吴伟鹏说他们读小学时,就邱少云一动不动跟老师发生争执,可见这篇文章的漏洞甚多,并且明显。然而,不挑破,又觉得

声明:《王君老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 王君散步课堂实录》为网友久经风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