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使春节成了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隆重且承续最久的节日就成了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其精致的程度几至空前绝后。当我们回望这些曾经的仪式,真不知道是我们的现代生活精致,还是过去的我们更精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实际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老南京的年节甚至要到正月十八落灯才算结束,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为高潮。在北方的民间,其实整个腊月和正月的两个月时间里,都只有一个词,就是“年”。如此旷日持久的“过年”,该是何等的重视亦或“奢侈”?雾松飞鹤的博客
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就开始忙年,置办年货或者清算一年的经济往来是重要的内容,等“对外”的事情结束以后,人们开始安心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最为普及的说法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祭灶);腊月二十四,除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三十日,买酒包饺子,合家守岁”。
年三十早晨(或阴历二十八),先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挂千,然后置供桌。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祭祖在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
到了正月,更是说法颇多。年初一祭拜天地;年初二祭拜祖宗;年初三初四:走亲访友,媳妇回娘家;年初五“破五”祭财神;年初六百无禁忌,出门活动筋骨;年初七吃面条,祝长寿;年初八凌晨拜天公;年初九玉皇大帝登场;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最后记得回归清淡;年十四准备闹元宵;年十五吃元宵看灯火……还有一种说法是,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乃至正月十五过元宵节,期间的活动和讲究层出不穷,让人敬畏之余感受一个节日的隆重,而所有对于一年的期待也在一系列的仪式里完成最朴素的祈祷。雾松飞鹤的博客
整个春节期间究竟有多少规矩,实在是无法说清。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简单点说就可分为4类: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教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节,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与此同时,还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大年
祭灶日是春节正式进入倒计时的日子。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他,好把灶王爷的牙齿黏住,使他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春节,是一系列仪式的堆叠,而正是这样的“讲究”,我们的春节是那样的精致和精彩,丰收着安闲和一年的快乐。有人戏言,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这话不假。但春节里精心制作的食品实在太多,已经不再是为了果腹,而是一种文化的吞咽,在春节里次第亮相的食品,让我们感受到的一定不是“肚子不饿”这样的粗浅,而是“吉利祥瑞”这样的精深。雾松飞鹤的博客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在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经风行。贾思勰《齐民要术》甚至完整地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一件小食,也能精彩纷呈。饺子更是妙趣横生。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全国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黏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正月十五不吃汤圆是断然不算过节的,这样的讲究其实是一种仪式,融入血液而绵绵不绝。春饼亦然,立春之时吃春饼也是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春饼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可谓意趣盎然。……在众多繁杂的讲究和仪式里,我们看到的是对美好生活有着天生期待的朴素与纯真,当日子可以这样精心的安排,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精致,虽然我们可以用品质生活来形容现代生活,但是,年在我们手上已经越来越粗糙,我们愿意重归传统吗?回归也好,渐行渐远也罢,回望传统,需要承继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用精致的心来编排我们的生活,日子就可以精彩纷呈。好好过年!雾松飞鹤的博客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端午我们会想到粽子,中秋会想到月饼,而春节的“道具”却不是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爆竹、年画、窗花、饺子、年糕、元宵、花灯、舞龙……不一而足,几乎全部的喜庆手段都扎堆在春节推出,让人眼花缭乱。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每一种道具,都承载着一种希望和期待,让人心生敬畏和尊崇。
首先说门神。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雾松飞鹤的博客
再如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明孝陵里躺着的朱元璋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需要说明的是,红纸并不是春联的唯一用纸,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但不管怎样的复杂,春联的内容永远写满主人对于新年的期待。
如果说春联、年画、窗花等是春节的身影的话,那爆竹无疑是春节的声音。古人焚竹发声,称为“爆竹”。由于火药的发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炮竹编成串,成为“编炮”,因其声响清脆如鞭,故也称为“鞭炮”。随着民间工艺的进化,在鞭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又出现了烟火。鞭炮听声,烟火看彩,有生有色。过年期间放鞭炮,主要是在祭灶、接神、祭财神、顺星、开市送神等仪式上。即表示送旧布新,除祟迎祥,又象征新年的到来。在不同的仪式上,放爆竹也讲究颇多,比如大年初一的开门炮就是一例,非三声不可,遭遇爆竹燃而不响,那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在选择爆竹时必须精挑细选,确保“惊天动地”。所有的仪式,可以归结为一种心愿的承载,即使东西碎了,也要高喊“岁岁平安”。这样的“殚精竭虑”,或许是曾经的我们用心生活的生动佐证,而精致的生活,是断然离不开这样的“良苦用心”的。雾松飞鹤的博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祭天祈年成了春节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春节凸显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强烈渴求,春节是中国人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全民佳节。雾松飞鹤的博客
贴年画
传统年画
桃符
贴窗花
传统窗花
祭灶三阳开泰
打年糕
金鸡报晓推磨豆腐
挂灯笼迎财神
贴桃符守岁
放爆竹
贴春联
闹元宵
耍花灯
踩高跷
舞狮子
辞旧迎新
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