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1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动能定理》

银川六中王雯雯

《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1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尽量多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争取以教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稳步实现这一过渡。

本节课用拍摄学生生活中的活动录像引入,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和动能与速度及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更深刻地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将物理生活化、将生活物理化的另一教学目标。这也顺应了新课标关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的要求。

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应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在本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都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考虑到高一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动手能力尚需锻炼的特点,在实验探究环节我设计成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设计然后根据已有知识选择易于操作、误差较小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得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做完实验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利用已有知识对动能定理进行推导的环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力学知识体系再认识的一次理论升华,同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大体分析:

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具体操作为“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和“从牛顿第二定律 导出动能定理。”

《动能、动能定理》属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的内容。要求在本节中(1)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3)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根据课标要求本节教材创造性地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然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高一年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时由于抽象思维刚刚起步所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采取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而且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适度的理性思维训练也会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使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3)能设计并会利用实验进行探究物理规律。

(4)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论推导。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实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与论证,得到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

(3)通过理论应用使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3) 通过理论应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动能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能定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资源:多媒体方面有四段录像片段、PowerPoint课件,分组用实验器材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气垫导轨、计数器、重锤、钩码、纸带、刻度尺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6220.html

更多阅读

获奖论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宣城市2009—2010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参评案例”《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绩溪县适之中学 张一、教学设计思路:针对九年

转载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作者:狗尾草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话,语言凝炼典雅,抑扬顿挫,内涵丰富,堪称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中的经典,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感受艺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夸夸我自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中山市实验小学 卢小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能用具体的事例真心实意地夸奖同学。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技工学校的学生,都为十六、七岁的年龄,有梦想但缺乏规划;有些成熟但又有些稚有激情但缺少坚持。

声明:《《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1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为网友亲爱我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