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五收到那个病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肌酸激酶升高,症状为有点发烧38摄氏度左右,右下肺少许感染病灶,入院时主管医生考虑横纹肌溶解可能性大,但依据还挺不足的。近年由于一些自然灾害中造成的挤压综合征、人们喜食的小龙虾也有导致横纹肌溶解等方面新闻的影响,导致诊断过程中有点先入为主的感觉,在写了上一篇关于横纹肌溶解相关的内容后,感觉应该先大方向的以肌酸激酶升高作为最主要的一个信息,大体的做下鉴别诊断,因此查询了下该酶升高的临床意义。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的系统命名为三磷酸腺苷:肌酸磷酸转移酶。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
CK升高见于很多疾病。因此,当发现CK升高时候,不用急忙下结论。很多情况下,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结合医学科普知识,很容易判断是那个系统的疾病。不同的疾病的CK升高的幅度不同。一般分轻度(正常值的5倍以下),中度(6-10倍),重度升高(10倍以上)。一般情况下,CK轻度升高意义不太大,需要进一步观察或复查。但是中-重度升高时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CK升高与疾病的关系:
1、骨骼肌系统疾病:由于骨骼肌中CK单位含量极高,且其全身总量大大超过心肌,所以在各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粘液性水肿)时,CK极度升高,活性常高于参考数值数十至数百倍。
2、心脏疾病:CK升高对诊断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临床上常规检查心肌酶谱中CK是主要的指标之一。检查CK与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如下优缺点: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2 ~4 天后就可恢复正常。所以如用此酶诊断心肌梗死,一定要注意病程时间。发病时间较长的病例,应测定能较长维持增高的酶活力的乳酸脱氢酶,此时肌酸激酶活性正常并不能否定心肌梗死诊断。血清CK开始升高最早为2小时,达峰值时间最早为24小时,最迟为72小时,根据CK 同工酶分离监测记录,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 上升先于总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一般认为,此法血清CK-MB≥总活力的3%,即阳性,最高值可达12%~38%。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疾病:肌酸激酶升高见于脑梗死、脑膜炎、脑炎等。可能与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另外,发作性疾病中也可见CK升高,例如癫痫、破伤风等。
4、肝脏系统:肝脏中没有CK,所有高CK不考虑肝脏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骨骼肌的破坏伴随着肝酶的升高。因此,很多医生容易误诊肌肉病和肝脏系统疾病。
5、在体检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也会使肌酸激酶增高。服用药物也会导致肌酸激酶增高如秋水仙碱片、安理申、盐酸多奈哌齐片等
附: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l5小时,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的数倍,很少超过的30倍。2.如果在AMI后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时,梗塞区心肌细胞中的CK就会被冲洗出来,导致CK成倍增加,使达峰时间提前。故CK测定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后是否出现。但总CK活性测定仅有中度敏感,不能检出很早期的。如在发病4小时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心脏插管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导致CK总活性升高的同时,可以引起CK-MM同工酶的升高,但CK-MB同工酶的活性上升并不明显。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5.生理性增高人体在运动后将导致CK活性明显增高,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活性上升的幅度越大,通常在运动后l2~20小时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小时。一般而言,对于较少运动的人,运动时间越长、幅度越剧烈,则CK上升的幅度越高;而对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则CK在同等条件下增高的幅度有限;也有报道,怀孕妇女通常在14~26周时出现CK活性降低,而后又逐渐增高,分娩时CK升高。6.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