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学习心得之一
余广武
《数学方法论》是郑毓信教授1996年的著作,出版至今已有17个年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这本书的很多观点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该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论述了波利亚的数学启发法、数学发现的逻辑与关系映射反演方法、数学抽象的方法与抽象度分析法、数学美与数学直觉、数学活动论与数学文化论等主题,集中地反映了国内外在数学方法论研究上的成果,以及作者独特的见解,体现了数学方法论与数学哲学、数学史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
正如书中总序顾明远老先生所讲,“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高深的学问,不懂教育规律,没有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课就上不好,或者事倍功半。”近十年来,取消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交由大专院校,然而,很多小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了,水平却没有因此而提升。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个别地区,在去年我们华东考察时,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我们考察的一所小学的校长也指出,在学校里水平高的教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到目前恰好已过成熟期,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理所当然的,刚毕业或者是毕业几年的大专生,在经验方面与老教师是没有可比性的。二是现在小学教师所聘用的大专生,其高考入学的成绩并不是很高的,相比本科院校,要低的多,这直接造成生源的整体素质低下,学习能力不强。三是部分大专院校表面上虽然升格了,实质上还是原有的水平。一些由中师升格为大专的学校,名为师范学院,其专业水平反而不及中师。特别是在专任教师这一块,没有合适的教材教法的专业教师,也没有合适的教材。有些师范学院没有把“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当成主要的内容,让学生自习教材,也不组织相关的考试,直接导致学生在教育理论方面很薄弱。我有一个学生是读“小学教育”专业的,听他讲,他们读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都是初中的。虽然教育是相通的,大专生可以触类旁通,有可能应用初中的理论来解决小学的问题;但是,当过中、小学教师的人都知道,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在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很强的差异性。记得我们读中师那会儿,《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与教法》都是比较贴近教学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学会基础理论,而且结合实例,学习整个小学数学内容体系及其教学方法。如果没有专业理论的指导,一节数学课就是一笔糊涂账。
顾明远教授还指出:“学科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学科的教学理论问题,而且要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从培养人的高度来讨论学科教育的问题。它不仅要提示学科教学的教学规 律,还要提示学科教学培养人的规律。学科教育学不仅要讨论该门学科如何设置课程,如何编制教材,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本门学科在培养人的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学校中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