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 PM2.5 大气环境标准
根据哈佛大学和美国癌症协会等机构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 年发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要求PM2.5 的平均浓度为 10 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 25 微克/立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PM2.5 小于 10 是安全的。同时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国家提供阶段性目标,分别是年平均 35 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和 15 微克/立方米。
欧盟
2008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指令》,设定了PM2.5标准和达标日期,该指令是基于欧盟委员会 2005年所提出的提高欧盟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作出的。根据该指令,到2015 年,PM2.5 年平均浓度控制在 25 微克/立方米以下。到 2020 年,PM2.5 年平均浓度控制在 20 微克/立方米以下。
美国
二十世纪 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倡导发起了“哈佛 6 城市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率与PM2.5 浓度呈现线性正比。基于调查报告,1997 年美国设定了 PM2.5 限值标准,即年平均值15 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 65 微克/立方米,成为第一个制定 PM2.5 浓度标准并开始检测的国家。2006 年,美国修订 PM2.5 标准,年平均值仍为 15 微克/立方米,但要求 24 小时平均值降低到 35 微克/立方米。
日本
1999 年日本环境省可是进行“PM2.5 暴露影响调查研究”,经过近 10 年的研究,认定 PM2.5危害人类健 康。据此,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大气环境部提出设定 PM2.5 的指导值及测定方法。日本于 2009 年 9 月 9日正式公布了 PM2.5 环境标准,即年平均值15 微克/立方米,24 小时平均值 35 微克/立方米。
英国
1952 年,伦敦空气污染导致 1.2 万人丧生,造成震惊世界的“雾都却难”。英国政府吸取惨痛教训,在1952年通过“清洁空气法案”,控制空气污染,数十年间不断更新完善。2007年,英国修订《空气质量战略》,将 PM2.5 纳入检测范围,并提出在 2020 年前将 PM2.5 平均值控制在 25 微克/立方米以下,即使是高污染区域也不得超过这一限值,对于乡村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将实行更严格的标准。
印度
近年来,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将 PM2.5 纳入检测范围。1994 年印度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开始对总悬浮颗粒物和 PM10 进行检测,2009 年新标准修订后,废除了总悬浮颗粒物指标,增加了 PM2.5,要求工业区、居住区、农村等地的年平均值和24 小时平均值都在 40 微克/立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