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是女儿被北大录取后,根据招办的要求家长写的家庭教育心得。收录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我送孩子上北大》一书,有删改。
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2011年高考,女儿在没有任何加分的情况下,考入北京大学,读她心仪的中文系。在期待中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和女儿一样兴奋与激动。因为还是在不知道北大分数线的情况下放弃了港大的录取,那是多么的忐忑啊。
女儿在北大幼儿园度过了三年幸福的童年,也正因为此,她对北大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从小就梦想去北大读书。为此,她高三阶段的每个周末都在北大自习室度过,提前感受北大学习的氛围,并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梦”。
在陪伴女儿“追梦”的18年,我感觉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回想18年对女儿的教育,我觉得整个历程充满了一个字,那就是“爱”。
一,爱人。爱自己,爱亲人,爱邻居,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只有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自己的心态非常阳光,才能与人和谐相处。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很自我,只考虑自己而忽视别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精神,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我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于是对女儿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只要有机会就走出家门,与小朋友打成一片玩在一起;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分享她的玩具图书,一起在家里吃饭,尽管是“独生”但我们尽量避免“独处”。慢慢就养成了乐于分享善于合作的好习惯,几乎没有“独”的毛病。同样,她也很受小伙伴们的喜欢,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小到大,她在班里都是人缘最好的同学之一。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她都平等对待,都会成为她的好朋友,最可贵的是她骨子就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高中分科以后,学了文科的她还为一个初中的同学补化学课,就是因为那个同学的化学考试挂了科。对她的这些行为,我们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只要同学来家,妈妈都会做好吃的给她们,因为我们为孩子有这么好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而高兴。
其实孩子从小都有“合群”的社会性,都喜欢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作为父母要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支持,多创造机会,使孩子充分享受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当然,家长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会耽误自己的工作,但既然你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来支撑孩子将来的发展。
养育孩子就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生长阶段有特定的养分需要,家长必须适时提供孩子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不同“养分”,才能保障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一些机会错失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了,孩子成长不会等你有了时间的。教育孩子不仅要“因地(人)制宜”更要强调“因时制宜”,一些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比如我们孩子在音乐方面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一是我们夫妻二人本身就五音不全,年轻的我们也不懂给孩子营造环境,家里缺乏氛围;二是在孩子对音乐敏感的时候(小学之前吧)没有进行适度的开发,这个真的是我们永远的遗憾。还有孩子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但我们也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给孩子适度的开发与呵护,尽管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宣传委员经常画点小画,但她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她曾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画家。她也已经表态了,在大学期间要学素描与音乐,想补补,但我们知道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孩子不孝敬父母、反目成仇,这真是匪夷所思。其实只要追溯孩子的教育与生长环境都可以发现一些缺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示范,特别是在小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的行为来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善”念,潜移默化中孩子必然懂得感恩、珍惜亲情。
小学的时候,她在看到妈妈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姥爷时,在日记中写到:“……我很感动。想如果有一天,妈妈或爸爸生病了,我一定会像妈妈照顾姥爷那样关怀备至地照顾他们”。有女若此,夫复何求!?然而这不正是妈妈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吗?等您开车的时候遇到老人孩子过马路是否会停下来,等待他们安全的过去?等你遇到乞讨者是否愿意拿出一点小钱递上去?等您在外地旅游遇到为了赚到学费而做点小生意的孩子是否愿意多买点东西而帮助他们?这些我从她写的日记里面看到了很多她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常常惊讶孩子的观察力与感悟力。生活中处处都是爱的课堂,只要父母做一个有心人,给孩子树立一个示范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孩子会学会很多。
爱亲人、爱朋友,关注弱势人群,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拥有阳光心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爱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爱护一草一木,环保意识就会成为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初一的时候,有一期《焦点访谈》是关于云南某地在大肆砍伐原始森林严重破坏生态的报道,她越看越气,节目播完,她立即拿起电话按后面的号码打到了中央电视台。讲了很多森林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破坏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还有很多数据,最后带着哭腔恳求不要再这样破坏环境了。在高三紧张复习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看人们残杀鲨鱼制作鱼翅的视频,突然放声大哭,也不继续查阅资料了,马上写了在人人网写了倡议,呼吁同学们一起抵制再吃鲨鱼,首先劝自己的父母以后不允许再吃鱼翅……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身体力行,经常给父母很多“戒律”。比如在车里,不到万不得已不允许开空调;在任何地方都要随时关灯,不穿或者少穿皮毛制品、不允许吃鱼翅……绝对不允许伤害任何小动物,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这种自觉的环保意识所感染,我们也自觉的遵守。
从小孩子就喜欢观察各种小昆虫与花花草草,只要她喜欢,我们就带回家,什么牵牛花、狗尾巴草、蒲公英、萝卜、土豆……,各种千奇百怪的小动物,小兔子、小蝌蚪、小乌龟、毛毛虫、蚁狮、蚕、甚至吊死鬼……等等。我们也故意“夸张”自己的童心,拿着放大镜与孩子一起好奇的观察各种奇妙的变化,孩子开心的不亦乐乎,培养了观察的习惯,懂得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孩子总是兴奋的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写了很多观察日记。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订了《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科普刊物,拓展她的知识面,经常会就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互相发现有意思的文章推荐全家来看,家长适时进行一些启发与引导,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这个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只要有了亲身体验、观察、感悟,才会逐步经过思考形成自觉的意识,最后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动。在孩子的《缀叶集》里面就有很多是她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三,爱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既长见识、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宽阔的胸怀
喜欢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与手段,就好比是一个成长发展的“引擎”。
李若辰从小阅读面很宽泛,非常喜欢看书,即使到高三也是坚持有一定的时间看“闲书”。开卷有益,爱看书是一个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而读书的习惯最好从小养成。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自主阅读获取很多养料来满足成长的需要。
其实几乎所有孩子小时候都是喜欢阅读的,特别是喜欢“读图”,一本图画书会翻来覆去的看很久,这个时候家长的因势利导很重要。很小的时候只是看报纸杂志里面的漫画、找不同、笑话等简单的内容,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以“没有用”为由制止孩子!因为随着认识字的增加,孩子自然会扩大阅读范围,到小学以后,每天放学回家,首先是拿来当天的报纸浏览一遍,有时候连书包都没有放下就拿着书聚精会神的看了。有不少家长经常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孩子就是不喜欢看,就是喜欢看那些“没用”的闲书,主要是因为家长是根据是否“有用”来选购图书,只买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而孩子是根据是否“喜欢”来选读,喜欢的才是有用的!喜欢才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成为习惯。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啊!
作为家长要小心呵护孩子阅读的本能兴趣,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喜欢的书来读,假以时日,孩子自然会形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有了阅读的好习惯,就有了获取知识的“金斧头”,孩子会受益终生。
不仅要读万卷书,还有行万里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我们家都是班里最爱“玩”的家庭之一。周末总有一天是我们的“家庭日”,这一天是我们“法定”的走出去的日子,一般不去人多的景点,喜欢去没有开发的郊野,近距离的观察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在她写的二十多万字日记、周记里面绝大部分是我们出去玩的真实记录与思考,很多是很有深度的。
遇到长假,那更是逢假必出,去过大连、青岛、长白山、庐山、恒山、丽江、西双版纳、苏州、上海等很多地方。小学的时候她妈妈花了半个多 月,从山西最北边一直玩到山西最南部;去过英国、韩国;在孩子高二的时候,为了让孩子看一场真正的流星雨,全家一起连夜“飞”到呼和浩特,仅仅就停留了几个小时,这个被很多朋友认为“疯狂”的举动,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正常。即使在高三,我们一家还是丢下功课去三亚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由于环境改变,孩子大脑也得到了彻底的休整,为最后的高考冲刺做好了准备。记得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的时候,她妈妈作为优秀家长曾经写过一篇《玩出一只快乐鸟》的经验交流文章,就是强调一定要带孩子走出去,到大自然界中快快乐乐的玩,还有什么比孩子快乐更重要的吗?
在出去走走的过程中,孩子实际会有很多收获。对很多知识有了感性的认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国家,体验了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丰富了阅历,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胸怀,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对提高写作也大有裨益的,同时也锻炼体魄和毅力,别看她个子不高,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呢。
四,爱学习。作为学生要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要有兴趣、方法,还要有目标、规划,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孩子高三的时候,为了配合学校的成人仪式,我们把她从小到高中的日记、周记、作文进行了整理,编辑了一本《缀叶集》作为成人礼物送给她,这本23万字的文集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她的成长历程。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一直没有在家里做,我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尽管辛苦,但那种幸福与满足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但我就是要坚持,因为我太想给孩子留一个值得永远珍藏的成人礼了。孩子18岁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是监护人是管理者是责任人,我们要给孩子一个交代——作为父母我们给自己一个总结,同时也暗示孩子以后要为自己负责任了。
一位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问我:“从你们孩子的记录中发现一个问题,你们一直在带孩子疯玩,几乎没有关注孩子学习这回事!为什么学习成绩一直那么好?”说真的,这个常常被人问起,我经常说:学习成绩优秀与生活丰富多彩一点没有矛盾!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在她的生活里面只是一部分,边学边玩才会快乐成长。试想,如果学习变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不管什么功课要想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产生了兴趣,不仅学的轻松,而且也会取得好的成绩。就拿她成绩一直很好的英语来说,她在英语上付出的精力最少,她曾经写过一遍作文《奇妙的ABC》,就谈到了她英语成绩好的原因就是兴趣。比如她非常喜欢看英文电影,喜欢看英文原著,她通过看这些对里面的人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英文水平就得到了提升。有一次期中考试前一晚,由于被一本英文原著的内容所吸引,她一口气看到凌晨四点!当然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也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单词记不住,孩子着急的哭,这个时候她妈妈就认真的拿着课本与孩子一起分析,怎么巧妙的记住,教了常用的发音的规则,当时学校还没有教发音,很快这个“坎”就迈了过去,从此她的英语学习一路顺利。也有一些同学说过为了学习英语可以一部电影看几遍甚至十遍,李若辰从来不把一部电影看两遍,她说有这个时间看十部电影更有收获,这个收获是全方位的。功利性太强反而会影响兴趣的培养,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保持兴趣,就会爱学习。
语文的学习,孩子一直是非常轻松的,这个主要得益了喜欢广泛阅读与喜欢动笔。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她并不是天天要写,当做任务,而是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及时记下来,有话就多写,没有话就少写。我们也从来没有要求要写日记,但整个小学就保存下来差不多15万字的文字量。这个习惯的养成可能与我们当时采取的一个交流方式有关,那就是家庭成员尽量使用文字交流。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类似单位文件袋的挂件,有3个口袋,挂在家里,谁有什么话要对别人讲就写一个便条放到对方“信箱”里,对方就及时写“信”回复。记得有一次她受了委屈,没有当面发脾气,而是写了一封信,还画了一个留两把长辫子的小姑娘哭的很伤心的样子,制作了一个小信封还画着邮票,上面写着:“爸爸收,速回信”。一言不发放到我面前,我赶紧写了一个便条,交给她,同样的写上“宝贝收,速回信”,反复几次“书信”来往,矛盾解决了写作也锻炼了,真是一举两得。同时我们家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是我们全家轮流写点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在上面经常写写,但叫她看,慢慢地还在也参与进来了,还会指出我们写的错别字,最初是在边上写上“谢谢妈妈,谢谢爸爸”之类的短话,慢慢就写的多了,成了我们家交流的“BBS”,不仅沟通了感情化解了矛盾,还有效提高了写作水平。
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就注意,当然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习惯与方法。作为学生,首先要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还有就是不要积累问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知识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遇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就好比人体的疾病,就不应该“积攒”的,否则会积重难返,后来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学习方法千千万,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己的方法,要有从善如流的开放心态,积极主动的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也要积极主动的问老师。这个方面,我感觉女儿在高三的时候做的最好。
高三的时候,女儿经常会提到哪位同学的什么功课学习成绩好,她就主动观察人家是怎么学习的,上课做什么、课后做什么,还主动请教探讨,非常欣慰的是她们班同学关系非常融洽,总是会得到帮助,虚心的学习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她也说高三她最重要收获是学习方法上的优化。
高三的时候,明显感到孩子的时间抓的紧了,高三的女儿比过去更加努力了刻苦了,原来孩子心中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要上北大!说实在的,过去,我们只强调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很少关注成绩排名,孩子也没有任何压力。尽管我们认为孩子素质很全面,但高考是要实实在在的分数,要圆北大梦必须付出比过去更多的辛苦与努力!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可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作为家长,只要调动起孩子内心那种原生的内在动力,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
在学习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要针对相对差的科目制定突破计划,咬紧牙关,尽量早日补起来。越是到高考临近越是见不到效果。比如我们孩子的数学是她比较弱的,她在高一的时候就只报了外面一个补习班,针对数学进行强化,假期更是集中力量突破实施“弯道超车”,她心里知道如果数学提高不了,总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终于在高考的时候考了137分,是各科里面分数最高的。数学是典型的不是靠兴趣而是靠纪律实现突破的。我们经常强调想做的与该做的都要做好,突破数学就是该做的。在数学学习方面,我自己感觉是有教训的,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多在数学方面下点功夫,不致产生畏惧心理,那么物理与化学会相对感到轻松。其实作为学理科的我一直有理科情节,希望孩子将来学理科,就因为数理化一直兴趣不大成绩不理想,最后选择她比较喜欢又感到轻松的文科,但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数学早点成为优势学科很重要。从最后高考成绩看,也是各科比较均衡,没有出现明显的短板。
文综对文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越来越强调能力立意的今天,仅仅靠课本是根本不够的。要鼓励多看相关性强的课外书,因为课本限于篇幅只能突出主干知识,其实政治与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发生的鲜活的事情,课本通过压缩已经是索然无味的知识点了,就靠记忆背诵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而课外书一般有血有肉可读性比较强,比课本内容“有意思”,有意思就会有兴趣!我比较推崇《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很多精彩的文章就是把政治、历史与地理融合在一起来写的,阅读这样的课外读物利于学生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知识迁移中加深了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面对越来越强调能力的高考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尽管李若辰高考文综只拿了240分,应该说没有发挥好,当然也与高三以后阅读的课外知识减少有关系。但我依然相信,她的文科综合能力还是很好的。
帮助孩子清晰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刚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与孩子在茶馆有一次谈话,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了她高中以来的考试成绩,逐科分析了存在问题与潜力,找到了可能的提升空间,短板在哪里?当前所在的位置与要达到的位置存在多大差距?基本有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学习目标明确以后就是措施保证,两大措施,就是制定规划与改善学习方法,这个都由她自己完成。这次谈话我还重点提醒了心态问题,高三阶段考试会很频繁,成绩上下波动会比较大,要有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要把每一次考试当做“火力侦察”——只是发现知识漏洞的机会,要好好珍惜。在高三频繁的考试中,尽管情绪也有波动甚至非常沮丧痛苦的时候,但也会很快调整过来。
特别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要注意要有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要太受到影响。我们孩子2011年参加了港大的校长推荐计划,很顺利获得了加分;获得的人大的校荐,也获得了北大的自荐,但“北约”、“华约”的笔试都以2分之差没有获得面试机会,当时确实对孩子心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刚刚知道结果没几天,一天晚上孩子很认真的对我说:“没有加分我就裸分冲击北大!即使上不了北大,我不管去了什么学校,我都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我非常的欣慰!立即翘起了大拇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作为高三的家长,在孩子参与自主招生的时候,请密切注意结果对孩子心态的影响,努力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时间降到最短。几乎每年都有拿到加分学生过度兴奋与骄傲、没有拿到加分的学生消极低沉而影响孩子正常发挥。
五,爱国。爱国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一代孩子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充分的。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补上这一课,不失时机地、见缝插针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小使孩子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一砖一砾地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女儿小时候起,我们就注重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遇到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我们就会和她一起看;看到社会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一起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发现有意义的文章我们会放到她的书桌上,“诱导”她去阅读去感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树立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是支撑她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竭力量源泉。小学时候的日记就写到: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在条件那么差,有那么多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也能造出原子弹,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应该向邓稼先那样,学习许多知识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
“读了《无声的竞赛》这篇课文,我想:我为祖国做出了哪些奉献?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学生比外国的学生学习好,让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都很有天分,能做的很好。”
她小学的日记里面这样的感想很多,文笔虽然稚嫩,但毫无掩饰她朴素的爱国情怀,这个也是我在整理她的《缀叶集》的最大感受。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她依然很关注新闻报道,积极思考。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有了责任感,就有了全局意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源泉,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不竭力量。看到社会上很多不好的现象,孩子都会很感慨,初中的时候孩子去韩国回来,兴奋的给爸爸说:非常高兴看到首尔满大街都跑的是“北京现代”!我真不忍心说出……矛盾犹豫片刻后我尴尬地告诉了她真实的情况,顿时孩子满脸的凝重与无奈,孩子,你长大了!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引擎”,我坚信这个良好的品质会支撑一个人走的越来越远!
回想伴随孩子成长的18年,感慨良多,最重要的感悟就是:
首先要重视“爱”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孩子家国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怀;
其次是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作为家长不可太功利化,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要作为目标紧盯着;
第三是从小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教育越早越好,但绝对不是拔苗助长,要科学。
第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处处是课堂。教育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用心,家长那个教育的“雷达”要永远旋转着,要扑捉任何机会,珍惜与孩子在一起时光。
第五,注重科学,尊重一个人的发展规律,珍惜与把握教育的最佳“时间窗口”,孩子在一天天快速长大,她不会等你有了时间、赚够了钱,我们最好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让我们一起践行“爱”的教育吧,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尽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素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李岩)
2011年8月
-------本文是根据北大招办要求写的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受字数限制,更多经验分享在妈妈刘称莲最新出版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的自由里》(2012年10月),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的自由里》
--------关于《缀叶集》请点击这里《传说中的缀叶集是这样的》。这本文集是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三时的大部分“作品”。23万字,50余幅照片与手绘插图,真实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中学生的成长。是送给孩子的成人礼物。
——————女儿李若辰出版新书《一认真你就赢了-北大师姐写给学弟学妹们的青春私房话》(2013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专门写给学弟学妹们的青春励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