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批判之三 作者:本

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批判(之三)

消费函数的问题

凯恩斯这乘数理论还有别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显然这理论严重地依赖于那个消费函数。一切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拉动国民收入多倍的增加,都要依靠消费支出既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民收入反过来又决定了消费支出,二者互相影响,才能形成那样的循环效应。但问题就是:现实中的消费函数,真的是凯恩斯所设定的那样吗?

《货币理论》一讲已介绍过货币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但他对凯恩斯理论的批判可不仅限于货币理论。1957年,他发表了《消费函数理论》一文,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针锋相对,提出了“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的理论。

弗里德曼指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一个短期(现期)的消费理论,即凯恩斯消费函数中的收入(y)与消费(c)是现期收入(yt)与现期消费(ct)。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认为,现期收入由两部分组成:永久收入(yp)和暂时收入(y’)。同理,现期消费也由两部分组成:永久消费(cp)和暂时消费(c’)。所谓永久收入,是人们在长期保持稳定的收入,实际上是人们把预期的未来收入折现加总之后再乘以一个稳定不变的利率,从而计算出每一期都是稳定不变的收入——根据《利息理论》一讲的内容可知,这其实就是“年金收入”的概念!同理,永久消费是人们在长期保持稳定的消费,实际上也是人们把预期的未来消费折现加总之后再乘以一个稳定不变的利率,从而计算出每一期都是稳定不变的消费。因为这永久收入与永久消费都是稳定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即cp=c(yp)。而暂时收入是偶然发生的收入或负收入,是人们无法预期的,同理可定义暂时消费。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在本质上是随机变量。而随机变量之间是不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的。显然,这里的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就是《租值的概念》一讲所说的“盈利”,是意料之外的收入与支出;反之,前面所说的永久收入与永久消费则是意料之中的收入与支出。

注意:说永久收入(消费)是稳定的,那是基于一定的预期为前提来说的。随着局限条件的变化,预期也会加以调整——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例如,一个人买彩票中了100万的大奖,在中奖之前他并不能预料到这事情发生(至少不是百分之百地确定),因此这100万属于盈利,也就是暂时收入。但中奖之后,他确定地知道自己现在的财富增加了100万(即财富这一局限条件变化了),若预期每年稳定不变的利率是10%,则他能确定地预期自己每年有10万的收入增加,他的永久收入也就比中奖前增加了10万。因此,说永久收入是稳定的,并不是说它一定永远不变,而只是说站在目前这个时点上,根据我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对有关局限条件的全部了解),我对未来一生的预期是如此这般。

这样,现期收入是yt=yp+y',而现期消费是ct=cp+c'。由于暂时收入(y’)与暂时消费(c’)是随机变量,因此现期收入(yt)与现期消费(ct)也是随机变量,于是凯恩斯认为现期收入与现期消费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完全是错的!

当然,弗里德曼这理论只是一个“假说”,因此他那篇《消费函数理论》的宏文,在陈述了以上的理论假说之后,就是以统计数据雄辩地证明他这假说是得到事实支持的。那篇文章一经发表就轰动经济学界,被奉为经典之作,最重要的原因倒还不是它批倒了凯恩斯,而是该文章所展示出来的弗里德曼作为一个经济学大师处理统计数据以实证理论假说的功力之深厚!

经济学讲义-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批判(之三)(作者:本

事实上,弗里德曼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是个统计学家。他在二战期间从事的工作,就是为美国军方设计武器、战略及对冶金实验分析数据,统计学可谓是他的看家本领。他提出的这个“永久收入假说”,也处处可见统计学的影响深远。例如,把现期收入(消费)分解为确定的永久收入(消费)与不确定的暂时收入(消费)两部分,这正是统计学都把回归方程写成确定的函数变量与不确定的随机变量之和的习惯。此外,前面说过永久收入(消费)是人们对其终生收入(消费)的预期的折现总值再乘以一个固定的利率,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对不同时间的预期收入(消费)给予不同的权重——越远离现在,预期的准确性越差,对现在收入(消费)的影响越小,其权重就越小。显然,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永久收入(消费)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加权平均数。

弗里德曼这“永久收入假说”理论的政策含义非同小可,那就是它否定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的政策含义——增加(现期)收入就能增加(现期)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而变成是:除非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增加人们的永久收入(也就是使人们形成未来收入会增加的预期),才能增加其永久消费,从而增加现期消费,真正地刺激经济增长。用这理论一观照,人们就会发现,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刺激总需求的措施,都只能增加人们的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根本无助于增加现期消费,于是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链条就此被打断了!

附:四万亿的神话

鉴于有不少人对08年金融海啸之后中国出台四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似乎是成功地刺激了经济增长,使中国摆脱了金融海啸的影响这表面现象有着严重的误解,于是以为那是证明了凯恩斯的理论正确,我在这里特别写这一个附文,以澄清真相。

首先,正如张五常教授在这四万亿的政策提出时就指出的那样,里面的大部分投资其实早就决定要投,只是提前了时间。

其次,事后张五常教授与我谈过这四万亿,认为中国政府是上了当!像加拿大、瑞典等这些与美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它们完全没有推出任何政策应付08年的金融海啸,却也平稳地渡过了这场危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并没有造成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毒资产”,所以美国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对这些国家来说只是一个纯粹地来自外部的冲击,没有内因支持其延续,于是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没花多长时间就已经成功地缓和、甚至完全地消除了它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中国也像这些国家那样并没有“毒资产”的内因,即使不搞什么四万亿的刺激政策,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回想08年的情况,早在当时张五常教授就有文章指出,真正导致中国经济放缓的其实是新劳动合同法,因为经济开始显出不妙的苗头是07年已经发生,只是08年的金融海啸恶化了出口环境而造成“屋漏更兼连夜雨”的效果,反而是扰乱了人们对经济不景气的真正根源的认识。其后,中国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优良传统”发挥作用,企业普遍想出应付新劳动合同法的招数,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该法的实际作用,中国经济得以重拾升势。

第三,现在回看四万亿的效果,其实反而是造成了两大问题:其一是导致高铁建设一类的“大跃进”,要是投资慢一点,建设慢一点,多点时间测试检验,温州动车事故那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但四万亿的主旋律就是要加快计划中的政府投资,不能不说是这悲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二就是导致了09年以来的通胀回升。一方面政府项目大举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央行为了控制通胀而拼命收缩银根,结果自然是资金市场上“国进民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显而易见。四万亿的负面效果还有一点,是我去四川时发现的。因为那四万亿投资很多是投向了西部,当地确实享受了一把发展资金充裕的好处。然而,不止一个四川的朋友向我提到,这些年来四川经济是发展快了,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严重了。其中一个说得最为详细,直指贫富分化的根源就是那四万亿!他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只因很会巴结政府,于是拿到了那四万亿中建筑项目的水泥供应商的资格,短时间内大发横财,令人侧目。是的,政府投资是很难避免会产生这种寻租现象的。我也听说近年来贪污的情况变得比前些年更严重的说法,恐怕就是四万亿的政府投资客观上为之提供了一场“盛宴”吧。

第四,最近中国经济增长也在放缓,其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比08年更严重,有说仅次于08年。然而这一回关于政府会否推出政策稳增长的气氛却跟08年很不同,都说不可能再有08年那样的“大手笔”了。这几天发改委更是公开地高调驳斥媒体认为近期密集审批的投资项目是要稳增长是误解,极力否定会再有四万亿的投资刺激政策推出。这是发人深思的:如果当年的四万亿真的很成功,中国政府为什么不食髓知味、故技重施?显然,中国政府是深明当年的四万亿至少并不像刚一开始看起来的那么成功,甚至可能认为是个错误!中国不是民主国家的好处,在于那些短期有效、长期却是危害的“饮鸩止渴”式的刺激经济政策的最终苦果是长期执政的政府要自己吞下去的,于是它受过一次先甜后苦的罪之后就不会再上当。而那些过得四年、八年就有可能换了另一个政党当权的民主国家的政府就难免短视得多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千秋大计固然成了傻事一桩,反过来说,前人种下先甜后苦的恶果由后人吃苦的那部分这种事情倒是乐此不疲的。

上期优秀评论选登:

新浪网友2012-06-04 13:54:11

乘数效应关键在与MPC<1,旨在描述每单位新增产品再转化成收入的比例,循环放大就是后果。但新增产品转化收入的途径只考虑了消费,储蓄的后果被遗漏了。储蓄永远等于投资,在个人角度是储蓄的部分一定会被社会转化成新的投资或者消费。因此MPC不是<1而是=1,乘数的效果应该等于1/(1-1)等于无穷。这般一劳永逸,岂不是和人们挣扎求利、市场奖励聪明人的现实矛盾?

y=c+i这公式描述的是没有交易费用的虚幻世界。真正决定y值大小不是c+i本身,而是他们的效果,或者折现值。借用银行股东会上的一个实例,有人大规模借钱养鱼,结果一场风雨,鱼死个精光,投资效果就是社会净损失了一塘鱼;消费也是投资,人也是资产,如果人类选择长期消费毒品,全部死光,租值散尽,y值取0便是后果。哪有乘数效应可言?

罔顾财富等于收入的折现值,虚幻世界中的乘数效应,鼓励人们只要投资越多,财富就越大。精明投资、谨慎从事完全成为了讽刺,代价昂贵的MBA课程直接取消算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完全交给投资最便利的政府代劳,老百姓坐等喂食。话音不久,西红柿最高领导风声笑谈,只要政府舍得为老百姓花钱,花的钱越多 ,老百姓就越有能力消费,有能力消费经济就越好,政府也就有更多的钱为百姓办事情....。胆战心惊未停,财政数字便揭开真相,当年财政开支超过收入1000亿,占到广东贡献给中央财政收入的1/5,如此乘数爱民,还讥笑别人没有决心为百姓办事,真是希腊门徒!

归去来兮,人间正道是沧桑。只在有各个主体为自己行为负责,自食其“利”的制度中,才会有动力权衡利弊且勤于算计,降低交易费用,引导稀缺的资源落入最高价值用途,从而为社会创造财富!市场奖励聪明人,正是含义降低交易费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正途。

上一讲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2dxeb.html

下一讲链接:http://user.qzone.qq.com/908961321/blog/1339587084

(说明:

1、这系列文章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根据给本科一年级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而整理出来的讲义。使用的主干教材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所编写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张五常教授的旧版《经济解释》三卷本有机地结合进来,是本博客管理员在实际的经济学教学之中探索将张五常经济学透过主流教科书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成果。

2、如有愚蠢无知、明显缺乏科学逻辑的评论,一律不予回答,只作删除处理。另外,不看完这个系列最新更新之前的以往所有文章就急于提问,提问内容其实早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出了回答的,也是一删了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367.html

更多阅读

庇古效应-凯恩斯效应 凯恩斯乘数效应

物价水平的变化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影响均衡产出水平的,这种影响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凯恩斯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依靠政府行为从外部创造需求以推动经济增长。二战后,这个经济理论被罗斯福政府对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凯恩斯的贡献—空中楼阁理论与搏傻 我的空中楼阁

股票定价理论股票市场产生波动的原因,传统和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都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传统和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来源于格雷厄母的价值投资论、法马的有效市场论和马克维茨—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些理论是在假

生活用纸的市场前景 凯恩斯预言我们后代的生活前景

     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大萧条时,他写文章预言人类的发展前景,从而鼓舞人们的信息,他认为人类100年内将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他说,三个因素会延缓经济问题的解决:对人心的控制力量,避免战争和内讧的决心。人类有两大需求:绝

日语 从未成功过 凯恩斯从未失败 佛里德曼从未成功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挖坑-填坑”,佛里德曼的理论,被称为“直升机撒钱”,但这些都是比喻,都是为了说明道理,而进行的简化,在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会去挖坑,也没有任何一个央行行长开着直升机去撒钱。大萧条时,罗斯福实行凯恩

声明:《经济学讲义-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批判之三 作者:本》为网友做你的英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