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阅读与人生,附2014年书单

摄于2月22日清晨,下雪后兔子的脚印:


白岩松:阅读与人生,附2014年书单
我极少在blog中转发别人的文章等,主要是自己的生活原创,不过白岩松在厦门大学的演讲文稿我打算,贴在这里,因为说得实在、透彻,时不时看看,能起到更正生活习惯的作用。最初看到这个是因为看到了橡皮擦的朋友圈,那也是两个月前的事了,

原文链接是:

http://www.wsxm.net/article-25490-1.html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好讲,为什么?年龄层相差太大,36到42(岁)的一群人,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你怎么把一家两代人融合在一起还要给他讲呢?讲养生上一拨听,下一拨不听;讲励志,下一拨听,上一拨不听;讲成功,底下(有)一半儿人都有经验,很难,所以,聊聊天吧。

这一个月正处在厦门的读书月,我是受出版社的“裹挟”,来跟大家谈阅读之美,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稍微悲哀的事情。今年台里头做一个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这几年(都在)做读书的推广,我总纳闷一件事,你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说到国际吃饭日,没有。那既然国际没有吃饭日,那为什么要有一个读书日呢?对于人们的身体、肉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我很纳闷,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的一件事吗?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这样一种现状?我觉得这件事情恰恰印证了此时此刻中国的某种悲哀和某种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前不久在APEC上,普京送给了总书记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我看完细节之后发现,只有俄罗斯能做,中国做不了。是他们技术很高科技吗?没有。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这面跟咱们的手机一样是正常的,另一面是跟kindle一样的、像水墨一样的屏幕。我为什么说中国做不了?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是很靠前的,脑海中能诞生(这样)一个手机,一个屏幕是正常的彩屏,另一个屏幕是墨迹的屏幕,只有爱读书的国度才可能把它研发,他才会把一个手机跟阅读和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我们设计成两个屏幕,一定是为了变得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而不是考虑是否更适合阅读。

同样的道理,今年八月份我去法国巴黎的时候,大家知道,八月份的时候,巴黎人民非常可爱,把整个巴黎全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见着中国人的可能性会比见着法国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都去度假去了。就在探讨这个度假的事情当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中方的高级官员跟我说了一番话,给我的触动非常深。他说该怎么看待法国人像命一样地捍卫这一个月的休假?中国人经常会觉得法国人太懒啦,一到夏天钱都不挣全跑啦,都去度假了。我们非常容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法国人是怎么去面对、思考、解读这一个月呢?在全世界,如果论有创造力的国家来说,法国,是最好的比如说在诺贝尔文学奖,法国有多少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包括法国的电影,现在我依然是法国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只要看一部法国电影,当然,也是他不错的电影中的一部,我就几乎从来没有失望过。在我最喜欢的三部电影当中,就有一部是法国的。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这个月休假紧密相关,因为每年他们有一个月去保证安静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经常有发呆的时间,让他们了解生命。每年都要休息一个月,宁可少挣点钱,在这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

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口号上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都在忙碌着,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法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度,跟他们经常要停下来,面对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对话,与时间和空间对话紧密相关。后来我总结,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条件:有钱(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没有这三点,想有创造力,不可能的。

去年是《东方时空》创办二十年,它在1993年创办,为什么几年就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节目?那种创造力是从哪儿来的?我觉得就从这三个“由于”来的:由于进行了改革,大量的人可以进来,不合适的人可以走,每一个栏目的人都会有一点富余。这种富余就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也有了生存的压力,这就需要更有创造力和干得更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当时搞改革,钱制片人可以支配,干得好的人可以多给,干得不好的人可以少给,有一点闲钱。第三个由于不是满员,同时还可以吸纳社会的大脑,优秀的人云集在这里,就会有多余的时间和智慧,创造力就诞生了。那样的几年时间里,永远是前面在播节目,后面就有人在研发新节目,所以,很多新节目都不是领导指令的,而是我们自发推动的,像《实话实说》这样的节目,领导没让做这个,一看还不错。创造力就是这样诞生的。

四个苹果创造世界。第一个是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第二个就是牛顿的苹果,发明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第四是中国的小苹果,解决了庞大的大妈们多余的精力,这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说牛顿的这个苹果,我相信在此时此刻的中国,这样的传奇不会诞生,此时此刻有几个中国人有那个闲工夫躺到苹果树下去?在一个讲究“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这是闽南语对这个国度最大的贡献,好多不会讲闽南话的人都会讲“爱拼才会赢”的闽南说法,在这个“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有几个人愿意躺到苹果树下去闲呆着?好,即便有人躺到了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完之后的反应也一定很“中国”。

第一个,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抱怨。此时此刻的中国最大的特质是抱怨,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馆去听,小三在抱怨正房,领导在抱怨下属,下属在抱怨老板,老板在抱怨体制内,体制内在抱怨体制外,反正所有人都在抱怨,因为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在抱怨中把自己给摘(除)出去了。其实,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你进步了中国就进步了,但是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第一个反应就得抱怨,“谁管的树?你们领导在哪儿?把他给我叫来!”一定会演变成为这样一种局面。

人家说一个外星人如果掉入地球,掉到其他国家命运可能相同,掉入中国会有不同的命运,要看它掉入哪个省。如果掉到陕西,就会把它埋上,一百年后再挖出来。如果掉浙江义乌,就制造一批模型。如果掉在东北,训练训练上二人转舞台。要是掉北京,更搞笑了,“赶紧问下是什么级别要不不好接待。”所以我们会有我们此时的特征,你就会去想我们现在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时代吗?当你看多这样事情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种本源,此时此刻有多少中国人会去做无用的事呢?但是创造力就恰恰跟无用的事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黄金周,我在厦门。全中国的第一个黄金周那天我在厦门,带着老婆孩子,孩子还很小,我们喝茶喝到十点半的时候就被临时通知“全走,所有的茶室要改成宾馆让人睡觉”。因为第一个黄金周,厦门没有想到游客是如此的海量。等我回到宾馆的时候,大堂里全是人,在等床位。

第二天去鼓浪屿,噩梦一般的旅程,但是,到了鼓浪屿之后没有几分钟我就成为最幸福的人。一艘艘船在鼓浪屿停泊,(大家)下船,99.5%的人直奔日光岩。还有人问:哪儿是鼓浪屿最有名的?日光岩呐!旁边的人也不用问,跟着人流走了。我带着家人跟着人流到了日光岩一看,人满为患人山人海,都快看不到日光岩了。我就势拐到了鼓浪屿的巷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那一上午直至下午,我们把鼓浪屿都逛了一遍,甚至还钻到那时候还有一个什么洞里。最美的鼓浪屿在最火爆的黄金周是没人的,几乎属于我们这一家人。但是,涌入的人们都在日光岩,因为他们要照一张相,留言“我到了鼓浪屿”。从此我几乎不到任何一个景点去照相,因为生命很短,照相的那个时间不如留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去感受。

所有传说中最美的鼓浪屿,比如说钢琴的声音,从窗户里头传出来,我全听到了。野猫跑过,张三丰的奶茶等等。这个时候要反过来去思考,我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问题?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有哪些问题?闲逛是没用的,我们讲究直达目的地,干任何事情我们都是功利地直奔目标,过程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拥有的所有好处。这句话开始很绕,但是当我开始想明白了,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无聊是有价值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无聊的时间,只要一“无聊”,人们下意识地就拿起手机来,“无聊”就被填满了,看个微信瞎搜一番,“无聊”就没了。无聊之中所临时诞生的某些千奇百怪的、天马行空的创意都消失了,甚至“无聊”本身也消失了。“无聊”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母体,而我们现在连给它时间的可能性都没有。

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叫有用的事?与升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比如说在我们的学堂里,现在的学子提的(问题)跟过去不一样,现在的学子提的问题都是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功利性极强,“我该怎么办?”“应该怎么着?”“你直接告诉我一个什么?”我每次都回答我不是卖大力丸的,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说一些慢道理。但是现在的人觉得慢道理不叫道理,你必须要告诉我一剂药吞下去立马要见效,只有一种药真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是)剧毒的毒药。你只要吃下去,保证两分钟后啥事儿都没有了,你吃吗?所以,有用的药恐怕都需要时间。

现在中国人很有意思,看名片、递名片。回到家一看,这哥们没用,撕了,因为你用不着他。就在一个又一个筛选名片、把没有用的名片一张张撕掉的过程中,你(错过了)生命中有趣的人,留下的全是有用的人嘛,有趣的朋友越来越少。

我们该怎么重新去理解无用之大用,包括阅读本身?今天下午有个小伙子跟我聊,说我特倒霉,本来报了某个学院的某专业,后来被调剂到了汉语言文学,它有啥用啊?我给他四条出路。现在12月份了,回去复读可能有点来不及了,自己考虑清楚。第二条,学校能转系,试试。第三条出路,大学本科学的是思维方式的熏陶,研究生选专业的时候选择一个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专业。第四条非常重要,没准你会爱上它,试着爱上它……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对汉字的喜爱是在增长的,好多人跟我说,谁这年头还在读诗啊……诗歌里有最浓缩的中文,我要告诉他们几件事情,第一,中文是每天面临再次发明的。发明这个词是理科啊,怎么会跟文科有关。我说不,汉字的常用字五、六千字,但是每天当你落笔要写字写文章的时候,你都承载着或主动或被动的重新发明汉字的可能。想想我们厦门的诗人,舒婷,很多年前同样路过神女峰,为什么她能写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上痛哭一晚。”这两行诗有哪两个字你不认识吗?但是她把我们熟悉的汉字重新组合在一起,诞生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而且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在诗歌里头,同样存在着看似无用的东西,但是汉字每天都可以重新生长,我们要探讨中文的无限可能。

海子写过“今夜我不想人类,我只想你”。这是海子最伟大的一句情诗,依然是大白话,但是它有我们最浓缩的东西。当一个民族有持续二十多年的时间不读诗厌恶诗,而且把它边缘化的时候,你就知道我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现在都知道,有些东西开始重新有用了。但是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是什么?戒指。你告诉我一个实用功能,它有吗?但是它非常贵。顶针,几毛钱一个,但是戒指呢?无限。还有服装,比如说,服装有用的功能是什么?保暖和遮羞。如果要是满足它有用的功能,去个小商品市场,100元一身,拿下。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10000都拿不下,这9999花在哪儿了?花在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觉、样式。它一点也不会为保暖和遮羞增加更多的因素,很贵很贵的东西在遮羞方面反而能力减弱了,尤其在夏天。无用的才最贵,(你们可以)去研究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看看是有用的贵还是无用的贵?

曾经有一次我在讲这个事情的时候,陈丹青非常认同我的看法。陈丹青他们干的这活儿有什么用?请问画家有什么用?诗人有什么用?没用啊,大前年我去了浙江富阳,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的富春,到了那儿之后,我详细地了解了黄公望的故事。老爷子九百多年前到富阳,之后也被边缘化,六七十岁了才在边缘的山里画这幅《富春山居图》,城中心都是领导、企业家、达官贵人,黄公望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把这幅图在寂寞中画完,画完给了一个僧人“无用”。一个寂寞文人感叹自己无用,恰恰遇到一个叫“无用”的僧人还喜欢这幅画,送了。九百多年过去了,城中的达官贵人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这幅无用的人画的无用的画可是真有用,成了这个城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名片,甚至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都谈到了这幅《富春山居图》。它有用吗?没用。真没用吗?

今天下午,也有学生跟我沟通关于读书的问题,“我喜欢读书,但我的很多同学都去看美剧等等,我是不是需要坚持”等很多这样的问题。(其实)炫耀读多少书和炫耀多少财富没什么区别,都挺招人讨厌的。另外,当用“坚持”这样的字眼去说读书时,已经坏了,读书是一种乐趣。有人问我,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功利性的结果,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定最有用。但我觉得对我最有用的书肯定就是新华字典啊。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剩下的、所有的书都像小溪流从源头出发,长江黄河在开源的地方都是涓涓细流,然后不断地有水系汇入其中,然后不断地、慢慢地壮大到长江和黄河如此之辽阔。你能知道是哪条汇入的溪流、哪条汇入的河流让黄河成为黄河,让长江成为长江?我当然无法回答,我这一路上汲取的这么多营养,到底是哪个营养塑造了我。有人问我读了多少本书?我说无法回答你一个数字,此时此刻我什么样就可以反过来告诉你我读了多少书,因为它变成了我。最重要的是,读书本身是一种最大的乐趣,不是我的结果让我得到了乐趣。

现在去中国的书店,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这样几摞书。第一个是与考试有关的书,第二个是(关于)养生的书,第三个是所谓的畅销书。这涉及到人们所关心的(内容),要过关,要长寿,要有谈资,怕被时代抛弃,其实全具有功利性。但是有很多好书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有过程。你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得到很多乐趣。

今天我在来的路上看的这本书,一次又一次地让我热泪盈眶。这种热泪盈眶我觉得很好,我还有热泪盈眶的时候,我还知道自己是谁。当你知道自己是谁的一个重要缘由是,知道你还容易被什么所感动。我来的路上看的是《西南联大行思路》,是张曼菱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让人热泪盈眶的地方。比如说邓稼先的爸爸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著名教授,在抗战爆发的时候,他的儿子即将要去昆明读西南联大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儿子,学科学吧,科学有用。”这句“有用”的确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某种心声,但是如果没有哲学,没有他所拥有的境界,(他)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在国难当头,抛离这一家子?最后,邓稼先(成为了)我们的两弹元勋啊!

南开大学在1937年7月29日被炸成一片废墟,当时的校长张伯苓写了一句话“物质之损失我毫不挂怀,南开之精神将在这个废墟上永远。”蒋介石决定彻底抗日就是在头一天,南开被炸之后第二天作出的决定,蒋介石讲了一句话:“中国在,南开在。”张伯苓的儿子从军学了飞行,最后驾驶那种简陋的飞机,在与日本人的战争中阵亡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校长,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校长公子。我那时候眼泪就下来了。这都是一些无用的叙事,藏着这种无用的阅读乐趣。你的人格就是在这种无用的事情的一步步熏陶过程中,慢慢健全独立起来。

现在应该提倡越来越多的人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我每周必须跑五天的步,非常无用的事儿,但是在跑的过程中慢慢成为一种享受,你跟自己对话,把自己放空。累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的确,当我跑完步的时候,累的是双脚,但心和脑子都缓和过来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辩证法。

大学是止于至善,这是我认为大学最重要的因素,永无止境。创新需要具备的素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立的人格,人心的自由。我们过去对自由的理解是狭隘的,真正的自由在内心。面对最小的宇宙和最大的人心,只要可以探究的而且能得出一定结论的就不算辽阔,无法掌握的是最辽阔的,人心是最辽阔的。创造就是对固有牢笼的挣破。所谓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就不会有创新,一所好的大学是将有用的和无用的相结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错,这是常理。我舅舅是中学数学老师,以前每天都跟我玩一个游戏,每天都给我出一道题,但缺德的是他往往先画一条辅助线,让我去找第二条辅助线。当时我是一个孩子,只是每天去完成一个任务,总能找到,因为任何一个平面几何题都有一条两条甚至三条四条辅助线能把它搞定,很多年后,我突然意识到,他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因为我从那时候开始,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不止有一个答案,当别人有一个答案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要去找第二条辅助线,创造力和不同就在这一个小细节上诞生了。你要知道,第一条辅助线是功利的,第二条辅助线是无用的,但是第二条辅助线提升了我,塑造了我。作为一个学生,只要我找到第一条辅助线,得10分,OK啦,我完全不需要再去找第二个答案,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玩的训练,深深成为了今天的我。我不相信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当别人有了答案我也从不绝望,我再去找第二个答案就好了嘛。所以我称之为第二条辅助线,而它恰恰来自于不功利性的无用的训练。所以未来中国的创造,一定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发呆,开始思想,开始与众不同,开始另类,开始有第二条辅助线,开始做无用的事情都被鼓励。

人类的进步是由科学家的好奇推动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相通的,杨振宁跟我说过,物理学到尽头是哲学,而哲学学到尽头是宗教,所有的东西是一个大圈,因此他的话对我是有相当的说服力的,他是这个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一个大家会看到一个相通的地方,而不是聚集在这,他之所以给我讲这句话的缘由在于他经常做无用的事儿,而且感谢这件事儿,就是读大量的金庸小说和各种文学作品。

谢谢各位。

—————————————————————————————————————————————

2014年2月14日,二新出生啦,他出生前的几个月我主要是研究产经类的,生二新后不算绘本、希尔斯、斯波克、那种查询功能的育儿书和孟老师那种烘焙书,我大约看了这些:

《我们仨》杨绛

第二遍看,之前瓜说他很喜欢,我也就买来看。虽然时间过了这么久,我仍然记得我看书的前一章的心情:奇怪、看不懂,不知道在说什么。后来渐渐明白了,那是一种隐喻,是杨绛的梦境。杨绛真不容易,一边照顾生病的女儿,一边照顾住在北京城另一侧的老公,两头跑,之后女儿圆圆、钱钟书先后去世,她独自一个人在人间。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

知道刘瑜也是因为瓜,之前看过几篇她的blog,这本书就是她几年间的blog的一个汇总再加以编辑的。刘瑜虽然是研究政治的,但这本书不是那么的“政治”,所以我才买来,刘瑜真风趣,说话特带劲。这本书陪我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两个月吧。因为没时间也舍不得一次看太多,就是几天才看一篇的进度。看那一篇的时候,浑身就跟蒸个桑拿似的,从里到外的舒服。里面讨论什么的都有,因为是生活随笔的合集嘛,有八卦、做饭心得、有趣的人,很和我的口味。

这本书让我很放松。

《看见》 柴静

这本书不是让人放松的书,而是让脑子空空的人装点东西进去,而且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文笔一看就是做文字工作的,特别、有力,有些话我看一遍不能够理解,以后还要重读。

这是柴静做“看见”这个节目的几集她觉得有代表性的记录、补充、当事人现状。

真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前几天朋友圈刷屏柴静的“穹顶之下”的时候,我也顺便说了句,一定抽时间看看这片子,顺便推荐了这本书,于是雷前几天到我家来借去了。

记得看到一个评论,说“穹顶之下”刚出第一天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关注,觉得中国还有救。结果第二天就又铺天盖地指责柴静的私生活,比如美国生孩子等,他就觉得中国没救了。

同感,美国生孩子怎么了?人家觉得美国技术好就去生,鸟人才天天盯住人家私生活而不思考柴静的雾霾调查。我觉得国内有一批人,他们就受不了别人牛掰。比如柴静这片子一出吧,大家都对柴静很佩服,有的人就坐不住了,又是攻击柴静私生活又是说她做那个样本机器不可能支持24小时(人家更换了电池还得特别拍个照片展示给你还是怎么滴),以及其他细枝末节挑刺,显示自己更牛掰。整天唧唧歪歪,一群乌合之众。

我觉得很聒噪。

真的,不只是这一件事让我觉得:国内的整体环境实在太不踏实,太浮躁了!

比如记得前些天我登陆qq,弹出新闻,说王思聪怎样怎样,什么国民老公云云,还有左拥右抱俩女的照片,说很多女的伤心得死去活来云云。刚开始我都不知道王思聪是谁,还科普了一下。跟长颈鹿一说,他直笑。在瑞典,即使是有钱人,也是非常低调的,这种新闻根本不可能上头条,实在是太肤浅了。

《酥油》 江觉迟

一个汉地女子去西藏支教的故事,有自传体的色彩,里面也有很多藏民的生活、习俗,能开眼界。

这也让我知道西藏到底有多落后,有多迷信。不能说西藏都信佛这就是迷信,不能说一个人信教就是迷信,可是在这本书里,人们的信教导致的后果,比如一个男孩手臂被砍得残疾、比如西藏盛行的神药,其实就是各种污秽物做成的(里面还有粪便),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西藏,江觉迟却留在了那里,其实她的身体适应不了,已经很差,实在太差了就返回汉地治病,好点再回去,让人肃然起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不多说了,尹建莉的第一本书,绝对值得每个妈妈看看,尤其是国内的妈妈,因为尹建莉的女儿也在中国长大,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很多文章正中下怀。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鸟居昭

日本的鸟居昭美出了两本指导孩子画画的书,这是第一本。值得一看,但很快就可以翻完,不必像词典那样反复查阅。所以几个朋友合买一本就行。

就先说一条关键的吧:少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教孩子画形象画,那样会束缚孩子的创造性。

《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

我跳着看的,不算全部看完了。小巫的妈妈跟小巫的关系很不好,因为她的妈妈也是那种非常强势的、有时候会用极端的教育手段的人。小巫在书里写到(大意),有时候写着写着书,想起她妈的种种,恨不得把她妈从坟墓里揪出来理论一番!

简直是说出我的心声。我亲妈还没死呢,我能够想象她死后我和小巫的心情也差不多。为什么这么恨?童年的境遇造成的,只有长年累月经历过的人才会有体会,比如,瓜。没经历过的,理解不了。

尹建莉有一个“正常”的妈妈,而小巫没有。她们现在都是教育界的翘楚,可以看她们的书你会发现不同,尹建莉更随和而小巫暗含着犀利。我像小巫,说真的我能够调整成今天的状态,已经是一个奇迹。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长颈鹿妈不明白,还问长颈鹿,说怎么miao和她妈关系那么不好,还是母女呢。长颈鹿说你别管这事。经过这么多年,长颈鹿妈看到了我亲妈的一言一行,她也明白了。

那天,长颈鹿妈微信我,说我亲妈又跟我亲爸吵架了,找来我表哥一家三口来评理。就因为她让我亲爸擦防盗门,她觉得我爸擦得不干净。夫妻有小矛盾正常,但您总吵架找一堆人评理,谁不烦?

长颈鹿妈说,我表哥听我亲妈说完,说:“这也叫个事?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就你那暴躁脾气,我姑父已经够能忍你的了!我得去看看我姑父。”于是回我娘家去看望我亲爸,当时他们评理是集中在长颈鹿妈家。长颈鹿妈说:“终于,终于有人敢说你妈了!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她那扬眉吐气的语气让我觉得好笑。平时因为她厉害得不行,没人敢说,我也真佩服我表哥,我亲妈旁边围着好几个马屁精,都是惦记着让我亲妈找工作的。

长颈鹿妈还说,那天我亲妈还跟她说:“我这辈子真是倒了大霉了!跟xxx(我亲爸)结婚!”

长颈鹿妈安慰她:“我跟老岳也说不到一起。”

我亲妈:“那你还有个好儿子呢!孩子也跟我不亲!”

长颈鹿妈不吭气了,她只是微信里跟我说:“你说你亲妈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啊?怎么就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呢?”是啊,老公在家不理你,能躲就躲,孩子也离你远远的,就你没问题?

所以说,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我那天还跟长颈鹿说呢,我敢说我亲妈就算到死那一天,她也不明白。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部分

身患重病的母亲教会5岁的阿花生存下去 的本领,真人真事,是一家三口共同撰写的。

白岩松的这演讲录给我一个提醒,真的应该抽空读读诗。记得见过一个博友说过:假如没有钱去旅行,就读诗吧。我真是好久好久没有读诗了,记得几年前我读的最后一本诗集是日本金子美玲的。最近有人海运,我买了快900多元的书托人带过来,买了海子、席慕蓉等几本诗。

今年不知我会不会读书比去年多一点呢?难说,虽然二新秋天去幼儿园,但我也开始学瑞典语了,时间仍然是非常紧张的。我现在每天学半个小时的瑞典语,孩子若生病我就暂停。

能够不慌不忙地有大把时间看闲书,恐怕得3年后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439.html

更多阅读

阅读与人生:“宽严皆误”话“攻心”

书载,说成都武侯祠有副“攻心”对写得极好,古今很多官员都奉为为官理政的要诀。此言如雷灌耳,我虽去过武侯祠,也看过那里的对联、匾额,可都没留下任何印象?足见自己之平庸与浅薄。后来我去成都武侯祠就特地拜读了那副对联。对联共三十字,是

白岩松谈同学聚会 最好不要参加同学会

白岩松:同学们,至少还有你摘自《阅读和欣赏》2010年第11期 作者: 白岩松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儿子与同伴们十来岁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

2014年10月10日,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海报

心理分享:重点不是在于拥有爱,而是能从心里承认它。——-海灵格少年:什么都信,故有了信仰。青年:啥都不信,故有了探索。中年:啥都怀疑,故有了思想。晚年:啥都看透,故有了顿悟。陈立夫至晚年才悟得绝妙一联:上联:合情合理合势做成大事,下联:轻名轻

白岩松:中国人没有信仰哪来的幸福

白岩松:中国人没有信仰哪来的幸福别去信那些没用的举龙永图先生的一个例子,当时他还是副部长,有一次把我们几个人叫到他的办公室,当时他也正处在最艰难焦虑的时期。因为是我们内部会议,当时他脱口而出:“我要是为了当官,你见过有这么当官的

声明:《白岩松:阅读与人生,附2014年书单》为网友蝴蝶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