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支志明:精心科研随性人生

从香港大学的校门走到校内任意一处,都像是对求学或科研历程的一种暗喻:人们必须先攀爬一段长而陡峭的台阶,然后可以乘坐电梯笔直上升,经几十步短短的缓路后,接着又是一段需仰视才能望见尽头的台阶,到了顶端,大家方可四散开来,找寻各自要去的地方……

  见到支志明教授是3月末的一个周六,时间是约定的中午11点半,避开了上下午正常的科研时段。

  “拿了这个奖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很多香港人开心”

  2007年2月27日上午,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支志明登上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以其“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项目,成为香港自1989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以来,首位获得一等奖这个最高级别奖项的香港科学家。

  对于某些科学家而言,他们耗其一生未必能得到的东西,在支志明,却在不经意间都得到了。近如获得连续两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远如1995年他荣膺中科院院士。

  说起此次获一等奖的项目,支志明告诉记者,其阶段性成果数年前就已经取得。“那为何至今才申报国家科学大奖?”记者不禁诧异。

  支志明回答,原因之一是他这些年一直在持续和深化此方面研究,加之手头另外的科研课题,他实在无暇、无力准备和组织申报奖项所需的大量材料;原因之二是他的学生,现在同样是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的任咏华在2005年以项目“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报奖,并最终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科院院士支志明:精心科研随性人生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先拿奖。”支志明说。

  2006年,在国内学界一些老先生的催促下,同时正值一个支志明任首席科学家的香港大科研项目结题完毕,他终于有了一丝空闲,便“抓紧时间把报奖的事给办了”。

  “我感觉能获奖”,他有这个信心,“但是没想到能拿一等奖。”

  回到香港,他得到了香港特首曾荫权的接见,不过这点,他并未主动提及,记者是在网上看到照片后才知晓的。“拿了这个奖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很多香港人开心。他们未必很明白我的研究,但他们就是开心。”支志明说,看到那么多香港人因此高兴,他也很开心。

  “其实北京并不远,主要是心里的感觉发生了变化”

  1995年,支志明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时不过38岁,是当时最为年轻的院士之一。

  但当记者请他回忆那一“重要时刻”的情景时,他却回答,因时隔12年,他差不多已经忘掉了。他只记得缘起是1994年一位院士来香港大学访问。这位院士是化学专业的,但其研究并非与支志明同一领域,因此二人开始并不太熟,但就是这位院士在看到支志明的研究之后,激动地一再声称回去后必要推荐支志明评选中科院院士。

  这位院士不久离开香港,支志明当时也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该院士打来电话,让他准备材料。“那时候电邮还不是很方便,我是把材料邮寄过去的。”支志明说,结果到了1995年,他得到消息,自己正式被选为中 科院院士。

  对于“中科院院士”这一荣誉头衔,支志明说当时自己只是大概了解,知道“院士是很难当上的”、“是很高的学术荣誉”。

  不过,这次当选却让他与内地的学术交流多了起来,之前他与内地化学界的联系非常少。上世纪80年代,他到过广州,但直到1993年才第一次去北京、上海。“一开始觉得北京太遥远,”支志明说,在交流多了之后,他才发现,“其实北京并不远,主要是心里的感觉发生了变化。”

  “有人以为到外国做研究可以名利双收,但我不这样看”

  有人说,“香港并不是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地方”。而记者在采访之前,对支志明的网络资料查询也发现,媒体除了对他获得国家科学大奖和当选中科院院士有所报道之外,其他的相关消息少之又少。对此,支志明有自己的看法。

  “香港社会对科研相对比较冷漠,让人们觉得这里不太适合科研。也有不少人对本港的科研能力不自信,认为很难做出世界性的卓越研究。”支志明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凡事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对于他自己来说,他更多的体会是好的一面。

  支志明1980年从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了3年时间的科研。1983年他回到香港大学,在化学系出任讲师并从事化学研究,至今已24年。

  “我喜欢香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香港人,支志明这样告诉记者,“在香港这个华人社会,我可以很安定地从事研究。外国的研究资金和客观条件固然较好,但外国文化始终跟中国文化不同,外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我也不大适应。”

  “有人以为到外国做研究可以名利双收,但我不这样看。我现在达到的水平,也不是很多外国同行可以达到的。事实上,在香港也能取得获国际认同的顶尖研究水平,甚至超越外国的水平。”

  “动手能力对化学科研来说很重要,但绝非唯一指标”

  曾经有种传闻,说支志明在大学本科时动手能力差,到了加州理工学院依然如此。他当时的导师HarryB.Gray因此和他的关系疏离,看见支志明会从边上跑掉。

  支志明对此传言付之一笑,说“大家误解了。”他本科写一篇实验论文时,需根据一个文献做化学实验,但经过数月,他都没能做出来。然而事实是,该文献上的实验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同一时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支志明后来在实验中对此进行了改进。

支志明还告诉记者,当时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也非常不错,因此他不太相信科研仅仅只需要动手能力。“我一直认为,动手能力对化学科研来说很重要,但绝非唯一指标。”

  10年前,他的几个学生相继在做一个实验时,遇到共同困境:无论如何实验就是得不到预期结果,反应理论上没有一点问题。但就是反复做,反复失败。“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是很强的,为什么做不出来?”支志明也产生了疑问,他放下手头的研究,在实验室里亲手做这项反应,结果10分钟,他就做出来了。这时他才发现,学生们之前是按部就班地照常规方法展开实验的,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其中的一种反应物是具有高活性的,一旦分离出来后耽搁太久,该反应物就失去了活性,再进行反应当然不会出现理想结果。

  现在,同事们和学生们公认支志明的动手能力很强,因为他的实验很准,在实验之前他都会考虑得相当详尽。

  “到我做不出原创性研究的时候,我会去做别的事情。”

  支志明说自己很“幸运”,因为他在香港大学这么多年来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人给发薪水。”薪水虽说不上多,但也不算少,支志明足以专心科研而不用“为稻粮谋”。而且,没有人在他身后紧追着逼问,“你今年出成果没有?”有没有成果,他的薪水都照拿不误。

  这是支志明喜欢的状态,他认为这样很幸福。这些年,除了春节,他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做着喜欢的研究。他对记者说,这就像别人喜欢看电影、看小说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他喜欢的是化学研究和实验。

  他不求结果,但似乎越是如此,越是能得到丰硕的回报。“在研究上我比较顺利。”支志明说,他很少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东西。

  有人说“科研是很枯燥的事”,支志明却表示,“科研对我来说,绝不枯燥,它无时不刻不让我高兴。如果感到枯燥,我早就离开实验室了。而且,一旦感到枯燥,就说明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离开科研。”

  正因如此,即使他在国际学术界声名鹊起之后,也没有去担任任何的行政职务。“做行政的贡献也会很大,但能做行政的人很多。”支志明说,他认为自己现在做化学研究的贡献会更多一点,“到我做不出原创性研究的时候,我会去做别的事情。”

  ■人物档案

  支志明,1957年生;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一级荣誉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港澳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金属催化有机反应,光化学,发光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已发表SCI论文超过540篇,论文共被引用超过5600次。成果共申请国际专利超过10项。

来源:科技日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498.html

更多阅读

爱,约等于犯贱----简评电影《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是彭浩翔导演继《志明与春娇》后的又一力作,它们既可以认为是姊妹篇,也可以认为是互相独立的两部。前者讲的是两人走到一起的故事,后者讲的是两人走散了再走到一起的故事。其实《春娇与志明》是一部很通俗的爱情电影:他是

马志明相声全集 马志明杨少华相声全集

19:57酒令表演:马志明 王佩元 苏文茂22:09听曲艺表演:马志明 黄族民07:46论拳表演:马志明 黄族民07:59学跳舞表演:马志明 黄族民27:42五味俱全表演:马志明 谢天顺13:37自食其果表演:马志明 谢天顺

志明与春娇 志明与春娇1

春娇说:我一直想摆脱张志明,但是最后我自己却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越来越像他,我都不知道自己会受他影响这么深。志明说:小时候很喜欢吃酱肉意面,它是有点咸,肉也不多,可是喜欢就是喜欢。我喜欢她,她就什么都好。因为看了春娇与志明,忍不住又

胡志明与两位中国女人的爱情 胡志明和中国

时间: 2012-07-08 纽约文摘 推荐 来源: 文史参考 作者:丁东流行的说法是,胡志明终身未婚。但陈晓农记录了其父陈伯达的另一种说法:“胡志明年轻的时候是结过婚的。他的爱人是一个厦门人,但是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很长时间是单身。越南革

声明:《中科院院士支志明:精心科研随性人生》为网友拾你所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