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苏州地方志上的记载 苏州地方志官网

宋元之际,随着杂剧、南戏的兴起,被称为“勾栏”的固定演出场所已经出现。元夏伯和《青楼集》记:“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勾栏有门,门口张贴演出花榜,架有顶棚,内设“乐座”(表演台)、戏房、神楼、腰棚(观众席)。虽十分简陋,但已初步具备剧场的规模。据《繁胜录》记载,南宋中叶,临安城外的瓦子就有二十座,仅“北瓦子有勾栏一十三座”,说明艺人在勾栏作场(演出),已较普遍。在平江(苏州)亦然。《青楼集》即记有小春宴请张氏自武昌来浙西,于“勾栏中作场,常写名目贴于四周槽梁上,任看官选拣需索”的情况。另有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四“勾栏压”条,记述元至元壬寅夏(按“至元”应为“至正”之误,即1362年),松江府前勾栏倒塌伤人之事,有“劝入勾栏观排戏”和“每闻勾栏鼓鸣则入”以及“棚屋搭然有声”,四十一人“遂毙于颠木之下”等语。除“勾栏”外另有“路歧人”临时在广场演出者,称为“打野呵”。据《太仓州志》载,元代的太仓,每年四五月间,在大街设台演剧,狂欢终日。富家官署的厅堂,也是歌舞演剧所在。如元末昆山名士顾瑛,隐居茜溪,筑玉山草堂,即是冠绝一时的宴乐之所。在农村则是在旷场搭棚架台或利用庙台演出。

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由于昆剧的兴起和发展,演出场所除上述瓦舍勾栏外,凡行宫官署、园亭山庄、会馆公所、第宅厅堂、神祠庙宇、茶肆戏园和船舫田头,都有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演员活跃在红氍毹上、固定戏台或临时性、半临时性戏台上,众采纷呈,盛况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驻跸织造府,在行宫中建有歇山顶戏台、看戏殿、内外戏房。太平天国忠王府内亦设有戏台多座。李鸿章付其弟鹤章书中云:忠王府内“花园三四处,戏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忠王府内梨园小班曾于此开台。官署宴会演剧亦成常例,除织造府设有戏台外,大都在厅堂平地演出。名士大吏宴乐,也经常由家乐或延戏班在厅堂演出。据明刊剧本插图,主席设在屏门前面,厅堂中铺上红毡作为演出区,音乐场面设在红毡侧面或轩前,脚色上下仍保持着左上右下的上下场门,后人称舞台为“红氍毹”即源于此。向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山庄,亦时有演出活动。如明范长白家班即活动于天平山庄。清初拙政园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居,筑有戏台,尤侗等曾赴宴观剧。晚清拙政园西部归张履谦所有,除在遗存的明代大厅内备有临时搭卸的戏台外,并筑有额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的鸳鸯厅,常于此拍曲演唱。厅四角设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应之用,殊为罕见。清初剧作家侍讲尤侗的亦园筑有鹤栖堂,为其娱亲演剧之所。在其文集中存有自编的《钧天乐》剧本演出场面的版画。著名的寒碧山庄(留园)的舞台在抗战前尚保存完好。沧浪亭经清康熙年间宋犖和道光七年(1827)梁章钜相继整修,在明道堂南筑有戏台,“左右有厢,规制甚壮”(《小方壶斋舆丛钞》第四帙,无名氏《游沧浪亭记》)。据《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赴沧浪亭观剧,与榷使、两司、一府、三县分坐五席,为竟日之聚,二鼓散回。”现观剧主厅尚存,戏台犹有遗迹可寻。虎丘千人石、可中亭也是中秋曲会竞艺之处。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外省州府商人和寓苏人士,在苏州纷纷设立会馆,如八旗奉直、潮州、全晋、全浙、三山、嘉应、武安、金华、钱江、江鲁、江西、岭南、宝安、冈州、全秦、东齐等会馆。纱丝绸缎、喜神水仙、花神酒仙、金玉木药各行各业的聚议公所,均筑有固定戏台,大都以门楼作为戏台楼房,台身较高,下为正门通道。如全晋会馆戏台即是在门楼上筑有“凸”字形戏台、戏房,台顶穹窿藻井,音响效果极佳。两厢建有看楼,中间为露天戏坪,正向为大殿,呈四合院格局。另有如八旗奉直会馆戏台则较低,凸出于戏厅前,也是三面可观的戏台。

吴楚之地,崇尚祀神,除了各行各业的祖师庙外,尚有泰伯、羊王、火神、水仙、关帝、财神诸庙,一般也筑有祀神演剧的戏台。至于祀城隍之俗,起自孙吴。明清时,苏州的城隍庙、土地庙星罗棋布,遍及城镇,苏州郡庙戏台是昆剧坐城班常年固定的演出基地。在村镇,农闲时节、春秋社日、祀神赛会,都以庙台为演出场所。太仓浏河镇天妃宫与城隍庙的两座戏台,相距仅二十余米,紧邻排列在同一广场上。每逢神诞节日庙会,两台邀班演出,演员角艺,精彩倍呈,观众择优看戏,热闹的状况自可想见。

此外,尚有临时性或半临时性的春台,亦称“村台”、“草台”、“芦扉台”等等,由来已久。至明末清初,据陆文衡《啬庵随笔》记:“我苏民力竭矣,而俗靡如故,每至四、五月间,高搭台厂,迎神演剧,必妙选梨园,聚观者通国若狂”。清玄烨、弘历南巡时,沿途构搭棚台,演戏迎銮,盛极一时。城乡临时性戏台形式多样,有较简陋的“田”字形结构铺上台板,盖有篷帐,设有后台的“四凳一单被”的方台;有以芦扉作太上板、后台壁、台顶的芦扉台。有以油闼做台顶和后壁,两边有耳台,太上板装有可启闭的麒麟门,太上板和上下场门上都悬有横额,台面较宽深,形制与固定的万年台相似,称为摆台。晚清吴江陆高升特备有殿堂式木结构可随时搭拆的活动戏台,则专为流动各地临时搭台演出的戏班子所用,亦称“行台”。

船台,乃是苏州泽国水乡的特殊的演出场所,明末清初在虎丘山塘尤盛。船名捲梢,重檐走轳,体制宽大,船头作戏台,船舱为戏房,观戏者在岸上或另唤沙飞、牛舌等船观看演出。康熙时,王永宁曾连十巨舫为歌台,在石湖行春桥演出。康熙二十八年(1689),随驾南巡的部院大臣专程去阊门,在船上观看昆剧《会真记》。乾隆南巡时,有船台逆水而行,御舟顺行,正向观剧。后因船台有诸如遇风雨难以演出等种种不便,渐为茶园、戏园等专业演出场所所替代。

戏园在苏州是较早出现的,明末已有供应酒席兼观戏班演出的场所。据顾公燮《消夏闲记》,雍正年间,在阊门外郭园始创戏园。至乾隆时“城内城外,遍开戏园”(《长洲县志》)。是时戏园既是戏班演出场所,又是商贾待客宴会之处,道咸间“盖金阊戏园不下十余处。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栏外观者亦累足骈肩,俗目之为看闲戏”(清顾禄《清嘉录》)。同光时期,阊门外金桂茶园、三庆戏园、庆乐戏园是当时著名的演剧场所。宣统三年(1911),春仙戏园成为苏州第一家用电灯照明的戏园。辛亥革命前后,在阊门外开设的戏院有凤舞台、大发舞台、新舞台、吴门彩舞台。民国时期苏州戏剧演出场所集中在阊门外和城内北局地区。这时期具有一定规模的戏院,都改进了旧时茶园建筑,仿造了镜框式舞台,设有正厅、边厢、后座和楼座包厢,采用电光源照明,成为新型剧场。

建国后,对仅存的古戏台有重点地加以整修。对保留下来的戏院,普遍进行了改造,一般扩大了舞台面积和承高,加宽台唇,增设乐池和灯光操作台。后台设有更衣室、化妆间。观众厅采用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月牙形交错排列软座,斜坡地坪,改善了观众视听条件。各市、县、镇普遍新建了具有演剧、放映电影、会堂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据1985年底统计,全市共有一百五十二座,为发展戏曲事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浏河天妃宫戏楼和城隍庙戏楼据乾隆《镇洋县志》卷二记载:天妃宫在浏河镇北澛漕口,旧名“灵慈宫”,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海道万户朱旭创建,至正五年(1345)毁,后重建。明洪武年间改为“圣妃宫”,郑和下西洋时期屡次修葺。清雍正元年(1723)商民捐修,乾隆五年(1740)重建殿宇,规制益宏丽……道光十四年(1834)江苏巡抚林则徐又重建,咸丰十年(1860)大殿被毁,剩后殿等建筑。天妃宫东侧有城隍庙,建于明嘉靖年间。

天妃宫和城隍庙各有戏楼一座,向北面对大殿,两楼并列,相距仅20多米。戏台面阔8米,台深10米(其中2米为幕后过道),高3.5米,两翼有明轩各一。台上有两柱,前后台有木板分隔,左右各设一门,为“出将”、“入相”处。屋顶有飞檐翘角,歇山式结构。天妃宫戏台比较古朴,而清末民初重建的城隍庙戏台比较精致,穹顶由一千多块大小一致的雕花木榫卯螺旋式结顶,不用一支铁钉,构成一个完整的半球形,直径4米左右,犹如半个镂空的绣球覆盖其上,最高的中心点为一圆形浮雕彩球,音响效果很好。

城隍庙的观众场地较小,从山门到大殿二十多米。天妃宫因大殿被毁,仅存后殿(即现在的郑和纪念馆),故场地较大。

天妃宫戏楼建造年代不详,相传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返航时常在此演戏酬神。渔民、船民出海前经常要祭祀天妃(海神),祈祷平安,求神许愿。平安返航时,演还愿戏几天酬神。建国前,小阿靳班子(靳剑鹏等)演过《黄天霸》等京戏,陈菊林班子演过苏锡文戏,嘉定县娄塘鼓手林春和堂等堂名班子,每年重阳节都要在此坐唱昆曲三天。

天妃宫戏楼于建国后不久拆毁,城隍庙戏楼于1965年拆除。

苏州府城隍庙头门戏楼苏州府城隍庙简称郡庙,据民国《吴县志》卷三十三载“旧在子城西南隅,明洪武三年改建今所。”即现景德路94号内。明清年间均有增修。郡庙建筑宏伟,有杏黄照壁、四柱三间三楼石柱木构牌楼、重檐歇山顶头门、歇山顶戏楼、露天石板戏坪、单檐歇山顶仪门、正殿、后殿和寝宫等。

郡庙戏楼呈凸字三面伸出形,坐南向北,面对仪门与正殿。共两层,通宽6.2米左右,深约5.5米。其下层高约3.2米,作为头门出入通道。戏楼北面两端对峙台柱各一,其下半截为石柱,上半截镶接木柱,原有抱柱对联。上层为演区,其楼面别具特色,先于楼板上架置搁栅,中放黄沙,再以方砖贴面,演出时复于方砖上铺设氍毹。北面台口高3米左右,其下沿外缘精筑砖细贴面狭长平台一座,台边镶刻吉祥图案。台口下沿两侧及演区东西两面,俱设木格镂花矮栏。演区上方为木构髹漆平顶,中央凿有八角形藻井,内浮雕团龙图案,又于井沿八方按《周易》刻“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图形,井周四面则缀饰吉祥彩绘。置于演区南面底线中央之太上板,由六扇荫门组成,其东端为“出将”,西端为“入相”。音乐场面历来安置于太上板前面正中。

郡庙头门以北之露天石板戏坪,纵深约15.7米,横宽20.6米。该戏坪左右两翼为双层看楼(又名“厢楼”或“耳楼”),宽3.8米左右,深与戏坪等。

光绪间,本地昆弋文武班曾假郡庙戏楼作为坐城班开演昆剧的主要场所,仪门是观剧正厅。仪门通宽13.4米(中楹宽4.77米),深7.5米,方砖铺地,从地面至正脊高8.1米。郡庙戏楼向以酬神演剧为主,民国以后,有时亦在台上延堂名清唱。戏楼与正殿遥遥相对,正殿凡五楹。建国前夕,郡庙香火渐衰。建国后,先后为学校、机关、工厂所用。1956年苏州府城隍庙工字殿(正殿与后殿相连呈工字形)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前后,庙前牌楼、戏楼被拆。1983年因工厂火灾,寝宫又被焚毁。1985年整修工字殿和仪门,并重建正殿前两庑。但戏楼仍缺。

旧时,苏州府、长洲县、吴县三座城隍庙相连,构成吴中一大古建筑群。长洲县城隍庙居郡庙之东,吴县城隍庙居郡庙之西,均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两庙头门亦有戏楼,其坐向、结构、规制、用途等与郡庙戏楼基本相同,惟其体积稍逊于郡庙。两处戏楼建筑已遭破坏。

大郎桥堍两面戏台 坐落在城中大郎桥西堍原关帝殿头门,即今小太平巷8、9、10号第一进。据《吴门表隐》卷二:“两面戏台在大郎桥堍,或云明蒯侍郎祥所造。”戏台歇山顶,太上板设在台中,两侧为“出将”、“入相”,从而将戏台隔成东、西两面。其正对关帝殿之西面,主要演酬神戏;正对大郎桥之东面,主要为里人演剧。迨至民国初年犹有演出。大殿、戏台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前后俱废。

三山会馆看楼戏台 三山会馆坐西朝东,头门在今万年桥大街121号,东向护城河,西背大马路(今盘门路618号),南眺万年桥,北望夏驾桥。自东及西之建筑顺序为:水码头、石牌坊、左右吹鼓亭、细砖贴面头门、仪门、戏台、露天石板戏坪(其南北两边各筑看楼)、大殿、梳妆楼、南北附屋、文昌魁星宝阁(坐南朝北)、武帝圣殿(坐北朝南),南边水仙、财神两殿与高会堂(客厅),北边一枝山房、妈祖厅(妈祖即天后圣母)、后花园、石库后门。

据《吴县志》卷三十三、三十四载,旧名“天后宫”,“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福建商人集赀建,一名三山会馆,清康熙三十五年闽人刑部侍郎郑重暨浙江巡抚李馥拓地重建。”又据《重修三山会馆捐款人姓名碑》载:“道光十年(1830)十月间,三山会馆由江苏布政使司梁章钜等会同福建洋帮、干果帮、青果帮、丝帮、花帮、紫竹帮商人同心捐题,择吉重修,焕然一新。”

馆内戏台坐东向西,正对大殿,歇山顶,三面伸出型,台顶藻井有彩绘。台高约1.1米,演区宽、深各3米余,呈正方形。台后筑戏房三间。南、北看楼之下层,高不及2米;上层设观剧席,可在楼上同时摆宴、看戏。

大殿内祀天后圣母金身坐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九月初九日为天后诞辰,该馆必演剧祭神,香火鼎盛,踵趾相接。至本世纪二十年代,该馆逐渐衰落。三十年代始,只在大殿前举行堂名清唱。民国二十八年(1939)农历九月初九晚,戏台与看楼、大殿等失火被毁。遗迹仅存右吹鼓亭一、道光十年所立石碑一。

温天君庙隔坊凌云台温天君庙又名温将军庙,坐落于胥门内原吴县县学东,由坐北朝南与坐南向北之相对两部分组成,中间横隔通和坊。据民国《吴县志》载:“宋淳祐间建,元毁。明洪武初道士韩清虚重建。万历初郡绅蒋(太守)彬舍宅广其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建,列入祀典。同治中重修。”

大殿为主体之坐北朝南部分,即今通和坊14—1号,计三进。其东另有一新厅,昔供宴集与接待香客等用,后为西区救火会借用。以凌云台为主体之坐南向北部分,即今通和坊12号,一落三进。凌云台宽6.98米,深6.6米,分上下二层。其下层平时为出入通道,高3.22米。向北一面磨砖贴墙,中间筑砖刻门楼,宽2.06米。东西边门各宽0.9米。门楣高1.99米。上层向以酬神演出为主。东南西三面俱墙,另于东南角楼板上开一上下口(上置活络盖板,下设楼梯),演出时即以下层作戏房,从而构成苏垣比较少见之硬山式“曰”字镜框形戏楼。演区深5.78米,宽3.98米,台口高2.3米,其上沿外缘原悬一匾,上书“凌云台”三字,其下精镂二龙戏珠图案。屋檐内缘现存朱漆镂花边框,框间悬置木雕花篮四座(可挂明角灯)。台口下沿亦相应特设高约0.5米之朱漆镂花矮栏,栏间置狮头望柱四根。演区两端各贴高1米余朱漆护墙板,板上细镌八仙等人物故事。置于演区底线上之朱漆太上板,演出时选挂各色锦绣幔幕。“出将”与“入相”口,各辟拱顶门。太上板后优伶候场处宽0.82米。其后墙离楼板高0.99米处置半窗。

清代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温天君诞辰日,循旧例自有各种艺人“随愿乐助”,为之开台演剧。初以昆剧、清音堂名、苏滩等为主,民国以后复有京剧、小堂名、昆剧清客串与提线木偶戏等参与演唱。

现温天君庙坐北朝南第一、第二进及其东首新厅,已被改为住宅。坐南向北部分的基本结构与遗迹尚存,“凌云台”已被改作“通和旅社”,其余亦散为民居。

五路财神庙戏楼 据《吴门表隐》卷十一载:“五路财神庙在芝草营桥,向在桥上,明初建,甚小,仅丈许。国朝(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府萨载、吴县程兆选、绅士陈王宾、张萼咸等捐购西首民房改建。道光十九年(1839),郡绅顾森、潘曾琦、王汉涛、陈鼎元、杨裕仁、马钊等捐募重建。”共四进二十一间,在城中芝草营巷(古名灵芝坊,今名范庄前)东口,坐北朝南。戏楼隔巷正对五路财神庙,坐南向北,坐落于今范庄前5号。

戏楼分上下两层,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建之通和坊温天君庙“凌云台”同属苏垣比较少见之硬山式“曰”字镜框形戏楼。上层演区深4.2米,宽7.34米,其东西两面俱墙,南面设太上板,宽3.34米,由六扇白漆荫门组成。其上方正中原悬匾额题“囗舞”两字。太上板两侧,各宽2米,东“出将”、西“入相”,演出时悬挂锦绣幔幕。在太上板后东端,专开一个1.11米宽的上下口,上置活络盖板,下设西向楼梯。自太上板后至底壁(上层用长条木板拼成,下层以砖砌),深2.3米,演出时作优伶候场处。又有太上板东、西两端向其正前方延伸3.2米处,相对支撑木柱各一,柱与东西墙相距各2米(下层无此二柱)。柱以南,上设船棚轩,高3.97米;柱以北,上设菱角轩,高3.06米。北面台口高2.5米。自此而外之建筑装饰凡三重:一在台口上缘,精镂如意头形镂花朱漆木边框3组,中间1组宽3.34米,东西两侧各宽2米,其下沿相应设置高1.04米之花格朱漆木栏;二是伸出于台口前方1米左右之菱角轩檐口,檐下亦镶缀镂花朱漆木边框,框间悬置木雕朱漆花篮垂柱四根(中间两根可挂明角灯),边框中央原挂一匾,上题“万福尔臻”四字;三在台口下沿以北,另砌一磨砖贴面狭长平台,其中段长3.66米,宽0.96米,两翼各长1.84米,宽0.66米,并于平台外缘设置高0.64米砖栏,栏间等置十二根砖望柱。以上三重建筑装饰,镂工精细,风格雍容华贵。

下层三楹,面积与上层等,通高2.93米,演出时作为戏房。戏楼前石板戏坪深4.69米,沿巷并立四根狮座方形金山石望柱,柱高2.27米,柱根深0.47米,石柱间设置等高木栅,正中设木栅嵌花大门二扇。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53年间,该庙第三进曾经作为南词(苏滩)同业公所“开智社”社址。公所内敬供一祖师老郎神立轴。1966年,庙内神像等被毁,仅存开智社所供老郎神立轴一幅。1972年、1987年先后拆除头山门、大殿、二殿、斗姆阁,拓建苏州口腔医院。仅存的隔巷戏楼,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

潮州会馆戏台 馆址在今阊门外上塘街279—1号。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潮州会馆记》:“我潮州会馆,前代创于金陵,国初始建于苏郡北濠,基址未广。康熙四十七年,乃徙上塘之通衢,列层五楹,为殿者一,为阁为台者各一,闬闳高敞,丹雘翚飞”。该台是目前苏州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早期戏台。

当时该馆敬祀关圣帝君与天后圣母,别祀潮州刺史韩昌黎。戏台除“迓神庥”外,平时亦作“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等演戏用。据《潮州会馆记》载:乾隆第一次南巡,“适经上塘,(潮州会馆)诸商跪迎于门外,天颜温霁,赏赐彩缎二十匹。”第六次南巡,于“甲辰(乾隆四十九年)春,恭届銮辂重临,敬设歌台灯彩,众商踊跃相将,输诚欢庆。”

该戏台顶部乃八角形穹窿藻井,运斤奇巧,结构符合音响要求。台周横梁上缀天官赐福等人物木雕五组。戏台坐北朝南,右出将,左入相。原音乐场面安置在太上板前之正中。台深5.9米(其伸出部分2.2米),台宽6.8米,台高2.98米,后台深4.5米,宽18.8米。后台靠底墙之衣箱平台深1.2米,宽12.12米。露天戏坪长29.7米,宽18.8米。

自1955年至今,该馆的戏台等部分为苏州市第五中学所用,1982年10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存乾隆四十九年残碑一块。

宫巷关帝庙戏楼关帝庙在城中宫巷今28号内,一落三进,坐东朝西;戏楼临街,坐西向东。始建于清代早期。

关帝庙正殿三楹,殿前露天戏坪宽与正殿等,深5.48米,戏坪正西即临街戏楼。

戏楼两层三间,其上层中间为演区,属歇山顶半伸出型戏台。台深3.77米(伸出0.95米),宽3.94米,台口高2.15米,自台面至屋脊高3.6米。太上板后优伶候场处深0.78米,底墙临街,其上层高2.28米。演区南北两翼接硬山顶戏房,深3.6米,宽3.67米,自地板至屋脊高3.04米,底墙临街。下层三间面积与上层同,通高2.92米,向为该庙出入通道。

戏坪南北两翼为硬山顶看楼,上层自地板至屋脊高2.48米,宽1.66米,深5米,其西端与戏房东外角相联;下层通高2.92米。

戏楼建筑结构比较完整,头殿、正殿框架尚存,现部分为街办工厂,部分散为民居。

行宫戏台行宫位于葑门内带城桥下塘织造府西侧。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南巡至苏州驻跸织造府时创建,屡经扩建修葺,为“圣祖高宗两朝十二次临幸之所”(同治十一年德寿《重建苏州织造署记》)。行宫内建有平座戏台、楼阁戏台、观戏厅、内戏房、外戏房、小戏房等演戏观剧场所。

在行宫西路,经大殿,过垂花门,于正寝宫、后寝宫之后建有殿堂式看戏厅,正对戏厅建有平座戏台。戏台为三间四柱凸字型歇山顶建筑,后台两侧筑有厢房。戏台后有廊屋,与内戏房相连,如工字形建筑。其西,过更路,另有外戏房三间,专为承应优伶听候之所。

在行宫东路内侍房后,又建有三间四柱凸字型戏台一座,上层起歇山顶戏楼一间,为演出神仙剧所用。此种双层戏楼为苏州古戏台中所仅见。戏楼与两庑、看戏厅等自成一建筑群。在行宫东膳房后又有三楹小戏房一所,或是演员临时歇息处。咸丰十年(1860)行宫、织署俱毁。同治十年(1871)重建织署而行宫仅立墙垣。现仅存织造署头门、仪门与宋代花石纲遗物“瑞云峰”。


木渎遂初园补闲堂 该园旧址在吴县木渎镇东街今77号内,地处阑干桥西首,三落七进一大园,坐北朝南。清康熙、雍正间,江西吉安知府吴铨(字容斋)退归吴县后始建。该园中路昔用以会客、喜庆、雅集、演唱及藏书。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轿厅,第三进大厅系该园主要戏曲演唱场所,雍乾间名“补闲堂”,咸丰间归柳氏后易名“尊德堂”。

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九月吴县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所示,该大厅由轩厅与前船棚轩组合而成。轩厅凡三楹,歇山顶,四面无墙,绕以木格矮栏。厅北立六屏门,屏门前设观剧正席,居中朝南安置三方桌,每桌坐一人,东、西两翼设副席,分列二长方桌,每桌坐两人。与轩厅中楹相衔之前船棚轩,歇山顶,宽与中楹等,深不及厅半。其正南中央所砌石阶,正对大厅与轿厅间之砖雕门楼(按:该门楼正中,原有砖额一方,两侧精镂唐明皇游月宫与两将对阵马战戏文砖刻各一方,其上排亦有戏文砖刻三方)。

图示该轩厅内适逢诸名士宴集,特延堂会演剧。在观剧正席前之东西两翼间,亦即在前船棚轩以北地面上铺设红底粉花氍毹一大块。又在氍毹以南,亦即前船棚轩北首居中,安置两红漆向北靠背椅(间距约0.4米),以作通用道具兼太上板。优伶则从其右侧“鬼道门”上场,左侧下场。演出时就在前船棚轩内分设场面:左首东向而坐两人为正吹与副吹(俗谓“青龙”),右首西向而坐两人为鼓手与司锣(俗谓“白虎”),旁立一人似为司小锣兼检场者。斯时在氍毹上所演之剧目,经考证系昆剧《白兔记·麻地》。当时厅内演出照明以遍悬大型宫灯为主。

清末民初,该园日渐荒芜。1951年后,园址被改建为吴县第二中学。迄今中路仅第四进藏书楼仍旧,结构较完整。今存大厅遗址通宽11.08米(中楹宽4.52米,东、西楹各宽3.28米),深13.5米。中楹南首石阶凡三级,宽3.78米。厅基高0.34米。其方位、体积、规制、功用,与图示基本相符。

福神殿戏台位于苏州织造署西隅。乾隆三十七年(1772)苏州织造舒文创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庆瑞重修。正殿前更建前轩三楹,因而将戏台向后移置,以保持一定距离,“并缭以游廊四间,凡靡白金八百两,阅三月而工竣”(庆瑞《重修福神二圣殿记》)。此戏台当为织造内府班等演剧之所。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七年(1868)织造德寿重修,并增建戏台两庑。辛亥革命后废。

常熟炳灵公庙戏楼 清代庙台。位于常熟市辛峰巷18号炳灵公庙头山门。乾隆五十九年(1794)建,为酬神演剧用。咸丰十年(1860)八月太平军攻克常熟,庙与西邻燕园,俱为太平军将领居处,其间时有演戏活动。据陆筠《海角悲声》中《看演戏》纪事诗云:“日日开场看作戏,盍将面目自家看。”门楼沿街,面阔14.5米,水磨砖贴壁。歇山顶,檐高6米,檐下砖刻重拱。戏台北向,演出区阔7米,纵深10米,上有穹窿藻井。两侧次间,各阔3.78米,深6米。施五铺作斗拱,双抄单下昂。楼北有甬道直达大殿,大殿今废。戏楼保持完整,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潘宅厅堂乾隆时潘麟兆建。潘麟兆号青桥,歙县豪商,耗资十五万两,历时三年余,在苏州城内卫道观前营建六落七进朝南巨宅。东界徐家弄,西抵平江路,后靠混堂巷,占地十余亩(现有面积六千七百余平方米)。有砖雕门楼八座,镂工精细华美,其前厅门楼砖额上款所刻落成年代为“乾隆丁未夏日”,即乾隆五十二年(1787)。宅内礼耕堂、稼秣堂、半砚斋三处向有演剧活动。

大厅宽17.86米,长13.7米,后并排置本色屏门二十二扇,屏前居中设朝南男宾观剧正席。上悬“礼耕堂”匾。其梁架间有棹木八组十六方,镌刻各种民间故事。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宴会,则于堂中铺设氍毹,张灯演剧。东西两侧各隔宽2.7米,长6.3米之厅翼,其朝演区一面下砌高0.97米砖基,上置木栏,嵌木制隔障四大块,演出时则撤隔障而挂细帘,专供女宾在帘内观剧。大厅南端横贯轩廊,廊北并列一式落地长窗十四扇。两侧各悬固定宫灯两盏。清末民初,大厅内有时亦临时搭台,曾演昆剧、京戏(含小京班)与提线木偶戏等。

大厅东首,隔一备弄即为花厅,名“半砚斋”,作会客与小型演出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该斋犹有评弹响档如周玉泉、徐云志、严雪亭,苏滩名家沈金根,以及堂名、古彩戏法等演出。半砚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除夕失火烧毁。

“半砚斋”之东南隅,别筑一中型客厅,名“稼秣堂”。该堂清静雅致,专作艺事、雅集、演剧等活动用。堂宽12.014米,长7.7米。北并排置本色屏门十四扇,屏前居中设朝南男宾观剧正席,上悬“稼秣堂”匾。堂北倚回廊、天井、假山。该堂东西两侧各隔宽3.57米,长6.3米之厅翼,内设女宾观剧处,一说昔时在厅翼之上,曾筑专供女宾、家眷暨未嫁女子等观剧之阁楼,楼板与屋脊相距3.67米。该堂南端横贯轩廊,廊北并列一式落地长窗十四扇;廊南为石板天井,其宽与堂同,长7.4米,昔时曾于天井中临时搭台演剧。天井正南筑砖雕门楼一座,上刻“艺苑口芳”四字,门宽2.8米,门外两侧原为戏房。潘宅现部分被用作振亚丝织厂仓库,部分散为民居。

周宣灵王庙三座戏台周王庙由苏城玉器琢造业创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四月,位于今周王庙弄28号。该庙香火鼎盛,并逐渐形成骨董、珠宝、玉器等商市。嘉庆二十五年(1820),苏城玉器琢造业又于庙西南隅之石塔头宝珠庵内呈官公建玉祖师庙暨玉业公所(其正门旧址在今石塔头5—1号,西界专诸巷,北靠石塔弄)。据《吴县志》载:周王庙“咸丰十年毁,同治中重建,祀金阊集祥里土谷神。”光绪间,金陵帮寓苏玉器商另行集资于天库前(今54、55号内)成立“玉业汇市”,俗称“南京公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复为其金陵清真教友筹建“从圣堂”,堂址在今天库前56号后进。光绪末年(1908),凡列入苏州商务总会首届会员名册中之玉器业大户计十二家,珠宝业大户计十一家。宣统三年(1911),珠宝业众商重修周王庙。

该庙大殿居中朝南,正对仪门,门后专筑坐南向北之伸出型石柱戏楼一座,台高2.85米,与仪门门楣相平,下可通行。台宽5.7米,深5.4米,楼顶为歇山式,台顶有上凹约1/3米之八角形平顶蟠龙藻井,其伸出之台沿围以镂花贴金木栏。每届重大节日与庙会,例于此大台开演酬神戏。露天之石铺戏坪宽6.3米,长9.6米,两侧各筑石柱耳楼,楼下庑廊南端又辟东西角门。

大殿后进为二殿,二殿庭前又筑背靠大殿后墙之伸出型歇山顶木柱戏台一座,供平时一般酬神演出,以清音堂唱等为主。台高约1.3米,台宽3.7米,深4.4米。(内含纵深约1米之后台,后台两侧各置木阶五级。)太上板由四扇荫门组成,伸出之三面台沿围以镂花贴金木栏。露天之石铺戏坪宽5.26米,长3.2米,东西两侧为庑廊。

大殿前戏楼正东2米许原系该庙头山门屋基旧址,另筑坐南向北之伸出型硬山顶木柱戏台(原址在今之天库前小学操场),高与大台相仿,面积次于大台,约占地六间,太上板由六扇纱窗组成。台前之戏坪,南北相距约9.6米,昔时两侧各植桂树一棵。正对戏台乃同治中重建之东花厅,既可观剧,又为平时骨董、珠宝、玉器等店铺竞展珍品与议价交易场所。庙东戏台以同人间笃乡情、联嘉会、襄义举、迎节日等吉庆活动为主,宜小型演唱。

至1958年,金阊航运社于庙内办托儿所,嗣后该庙逐渐散为民居。上述之庙东戏台在“文化大革命”前被废,二殿戏台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毁,大殿戏楼在1976年上半年被当地房管部门拆除。

天库前明离道院头门戏楼 该院俗称“火神庙”,位于阊门内天库前16号,朝南三进,始建年代无考。据清道光十九年(1839)腊月《里人公启募捐碑记》载:“谨启天库前明离院供奉火烈大帝,神前向来并无宝鼎,于道光十九年间里人等领袖募捐……修整山门,各殿聿新,至十一月廿二日完工结顶,宝炉呈辉。”以上说明该院建于道光中叶以前。

该院正殿分上下二层,并筑坐南而面向正殿之临街头门戏楼,昔时常演酬神戏。戏楼下层高4.57米,其头门高2.58米,故出入通畅。楼顶为歇山式。上层之演区,宽3.2米,长4.82米,其两翼各宽2.3米,西通楼梯,东作后台。演区之北面台口呈镜框型,其下沿外置镂空花格木栏,内装活络裙板,高0.93米,上置一式并排半窗六扇,演出时则与裙板一并卸去。台口底线之外缘,原有磨砖贴面平台,其镶边刻吉祥图案。台口两侧,朝北各开八角形窗格一扇。

头门戏楼与正殿间之露天石板戏坪,呈边长4.8米的正方形。东西两侧各筑耳楼,楼上过道增设木阶四级,使头门戏楼上层得以与正殿上层相配。正殿上层之朝南轩廊,俯视角科学适度,无论观剧与聆曲俱佳。

自民国三十一年(1942)始,该院陆续散为民居,今属苏州市道教协会管理。头门戏楼尚在,其下层之东首为天库前居委会借用。

嘉应会馆墙门戏台 嘉应会馆坐落在胥门外枣市街20—22号,后门通长春弄,坐北朝南一落五进。由外及内之建筑布局为:街南胥江水码头暨平屋货栈两楹、大门与东西翼门、墙门戏台、天井、圣帝大殿、后进内楼附屋等。该会馆由广东嘉应州(治所在今梅州市)一郡五邑(程、兴、平、长、镇)旅苏士商,自清嘉庆十二年(1807)倡议筹建,十四年三月集资购地基旧屋,道光元年(1821)建造正殿,六年建造戏台,十三年冬月朔日起续建码头等。迨至道光乙巳(1845)至丙午(1846),光绪甲辰(1904)至乙巳(1905),又两次“重建会馆大殿、戏台、水码头等项”。

墙门戏台坐南向北,正对圣帝大殿,属歇山顶凸字三面伸出型,分上下两层。其上层演区宽6.46米,深4.6米。置于演区底线中间之太上板,宽3.5米,右“出将”,左“入相”。在太上板两端及其正前方3.25米处之两角,各立1柱,柱上承船棚轩,高3.75米。又自船棚轩分向四面枋檩间,各构宽1.35米。当时苏州戏台建筑中比较少见的菱角轩顶棚,构成烘云托月之势。台口装置活络长窗八扇,台侧排满活络长条裙板(演出时可卸至下层台侧),台面用双层平铺厚木板组成,其台沿围以镂空花格矮栏。伸向观众之三面檐枋间,饰有枫拱象鼻昂桁间牌科二十朵(北八,东西各六)和镂花垫拱板。

太上板后筑有硬山顶戏房三间,深5.25米,宽15.5米,其东西两间北檐下,各置象鼻昂桁间牌科四朵。楼梯原设戏房西南角。戏台下层高3.06米,方砖铺地,向为大门与翼门出入通道。

从戏台至大殿间之露天戏坪长17.3米,宽15.5米。至于光绪间重建之圣帝大殿,其工程用料等比较简朴,与墙门戏台风格不尽一致。大殿东首备弄壁间砌有历年所立石碑十八块,其中有关酬神演出之前期记载,见道光二十年(1840)所立《嘉应会馆捐补礼器碑记铭》:“乃择吉于夏五上旬辛卯载,洁牲牢,侑以菊部,昭告于神而陈诸器。”后进内楼供奉南华六祖。

迄今该馆旧貌基本保存,大部由苏州市日用杂品公司作仓库用,其余为民丰锅厂职工宿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况公祠戏台 况公祠有二,府学况公祠已废,今西美巷31号况公祠尚存。据《吴县志》卷三十三载:“祀明苏州府知府况钟。清道光六年(1826)知府额腾伊即大觉寺基建,旧为宋五显神祠。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十一年(1872)署吴县知县高心夔重建,并以吴之名宦:明吉水刘恒、永丰郑轼、宋仪望,清靖安舒化民、石城刘同缨附祀。”又据光绪二年(1876)二月初二日《申报》载:“苏城西美巷于新正兴工修造况公祠。”民国二十二年(1933)再修。

该祠堂由四个院落组成。入祠门第二进即该祠堂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享堂,宽10.6米,深10.52米(含堂前船棚轩廊,宽与享堂等,深2.19米),梁枋间分布彩绘多幅。堂前正中为露天石板戏坪,宽7.3米,深9.4米,东西两廊各宽3.5米。

戏台正对享堂,坐南向北,歇山顶,台后毗连硬山顶戏房一间,属“日”字式三面伸出型戏台。演区宽4.51米,深4.44米,四角各立木柱一。台高0.7米,自台面至天花板平顶又高3.74米,平顶中央迄今犹存直径2.2米团龙彩绘,其外围饰蝙蝠图案八。北面台口高2.89米,上方正中原有彩绘一幅,檐下等距设置六悬灯铜圈,东、西两面各二。北、东、西三面台沿原有镂空花格矮木栏,台口两侧木柱上原有戏联一副,演区底部原置太上板,今俱佚。太上板东侧为“出将”,西侧为“入相”。其后设台阶两座,直通台后戏房。戏房宽与戏台等,深4.5米,三面俱墙,其南墙上开窗,窗外有石板天井。

该祠堂往昔香火鼎盛,致祭时例必张灯演剧。况公祠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堂、戏台现由沧浪区文教单位使用。戏房外西南角尚存道光六年《大清改建明苏州府知府况公专祠碑》。

公输子祠临街戏楼 公输子祠在玄妙观洙泗巷内今清洲观前34号(其后进通牛角浜后门及东脚门21号梓义小学),坐北朝南。民国《吴县志》卷三十四载:该祠“初在憩桥巷,清嘉庆间建,咸丰十年毁。同治中移建今所,为木工业奉香火,一名梓义公所。”据道光元年(1821)至同治九年(1870)间小木公所同业公立碑记,初在憩桥巷者乃“合城内外锯木、床作、杂木、机子作”共组之“小木公所”。“庚申兵燹,公所房屋被毁”,同治九年十月仍由同业捐款“复兴公所,即于(憩桥巷)地基上请示起建上下楼房六间,现已成工。”

公输子祠由外及内之建筑布局为:正门、边门、临街戏楼、天井、大殿、后进附屋等。

临街戏楼两层六间,硬山顶,坐南向北,正对大殿,向以酬神演出为主,属镜框型戏台。上层中间为演区,宽4.3米,深4.35米,其两侧砌粉墙。自楼板至屋脊通高3.9米。其面向大殿之台口高2.45米,置有一式活络长窗六扇,窗外底部台沿围以镂空花格矮栏。自太上板至后墙间之优伶候场处相距1.4米,宽与演区等,其两端专辟边门与戏房相通。

上层东西两间为戏房,各宽2.9米,深5.75米,通高4.6米。其屋顶与中间屋顶贯联,然其楼板却较中间楼板低0.7米,故自东西戏房至优伶候场处之间,各需附设木台阶三级。又于戏房东南与西南楼板两角,各开1.4平方米之上下口,上设活络盖板,下置扶梯。

下层中间为出入通道,方砖铺地,自地面至楼板高3.2米,其石库正门高2.99米。下层东西两间各高2.5米,边门高2.1米。露天戏坪宽10.1米,深4.95米,其东墙底部居中,原有一砖砌香火祭灶。大殿三楹,宽与戏坪等,深8.43米,硬山卷棚顶,其朝南檐口置双昂枫拱十字桁间牌科十三朵。

公输子祠自清道光三十年(1850)起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止,共立石碑九座,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关于临街戏楼之酬神演出活动,在清道咸同光年间一般以昆剧与清音堂名等为主。据光绪二十九年(1903)《梓义公所规定新工价及捐款收支数目碑》,其中有诸如“本公所三月廿五日堂名双堂,胥门外四月初五日堂名一堂,阊门外四月初六日堂名三堂”,“共用四月初一至初七止五千九百念文,茶担一副,堂名一堂,神马香烛”,“闰五月十五日堂名一堂,三牲另物钱粮,计共八元二角”等有关堂名演唱活动记载。辛亥革命后,始有大小京班等参与演出。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营造业同业公会衰微,该祠逐渐散为民居。戏楼与大殿结构未损。

程公祠享堂戏台 程公祠在城中南显子巷今苏州市第十五中学内,坐北朝南。清同治三年(1864),该祠以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翻建。据同治六年(1867)十月《新建安徽会馆记》所载,同治“甲子,奉敕建程忠烈公(按:程名学启,字方忠,桐城人,同治二年十月廿七日从李鸿章陷苏城举首功,不久战殁于嘉兴,谥号忠烈)祠于苏州。其旁基广袤,乡人谋创为会馆,宫保李公(鸿章)出资以先。越岁丙寅,得韩氏之洽隐园(按:该园先归倪莲舫,修缮后改名‘皖山别墅’,同治丙寅年后易名为‘惠荫园’),益扩充之。其明年,复于后得隙地,引水作亭榭,题曰‘寄闲小筑’。……包孝肃公(拯)产皖北,朱子(熹)出皖南,乡人旧奉祀之,遂于馆之中堂并为两公神主。以同治六年十月落成,都屋二百数十楹”。迨至光绪间,又在程公祠西增建昭忠祠,一名安徽先贤祠。于是南显子巷遂形成安徽会馆、惠荫园、程公祠、昭忠祠四大并列建筑群,当时大门外俱有照壁及辕门。

程公祠自南而北建筑顺序,前有照壁、辕门、头门、石板天井等。天井以北,即该祠主体建筑享堂和戏厅所在。戏厅分前后各三间。前三间从地面至屋脊通高6.48米,硬山顶,梁枋间镂花精美。戏台居中,坐南向北,其形状呈“巨”字,为三面伸出型,深5.5米,宽5.8米,台座高约1米许,台口又高3.29米,两端矗立台柱各一,其青石柱础高0.27米。戏厅前檐伸出横檩1.87米,檐下横贯轩廊,其东、西两端各有边门。今戏台东、西两翼各有一间,深与台等,宽4.22米,方砖铺地,北面无墙,其用途无考(按:以上两间原先可能与居中一间同为戏台组成部分)。置于戏台底线中间之太上板,原由六扇荫门组成,东侧为“出将”,西侧为“入相”。太上板后为戏厅后三间—船棚轩戏房,其宽与前三间等,深2.68米,后檐伸出1.87米,檐下亦有廊。太上板后之优伶候场处,原有平台,高与戏台等,东、西两端各设台阶。戏厅以北为露天石板戏坪,宽与戏厅等,长17.68米。戏坪两旁原筑双层看楼,楼宽2米左右,长与戏坪等,其下层通高约2米。戏坪以北为享堂,共三楹,坐北朝南,硬山顶。享堂内梁枋间遍布彩绘,其中戏文故事彩绘共计大小十八幅。堂中及船棚轩梁枋与棹木上,亦有八组十六方戏文故事木雕,风格淳厚古朴。

辛亥革命以后,程公祠等四大建筑群仍旧。民国十九年(1930),惠荫园、程公祠等曾被改作“惠荫乐园”游艺场,其总干事为张大痴,交际主任为张一鹗。抗日战争时期,又由张建初等创办“私立育英女中”。程公祠今为市第十五中学校舍,戏台与看楼已被拆,戏厅与享堂规模尚存。

春申君神祠头门戏楼 祠在苏州阊门内王洗马巷今16号,朝南一落五进。其临街头门戏楼,坐南向北,正对大殿。该祠所祀春申君黄歇,系楚相,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以子城为宫殿。其祠原在子城内西南隅,明洪武四年(1371)移祠今所。清康熙间郡人顾藻扩地重建,乾隆四年(1739)又重建大殿(今大门外照墙旁尚存当年石碑一块,上镌《春申君神祠重建大殿记》)。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五年(1866)重建。

现存头门戏楼向以酬神演出为主,歇山顶,双戗飞翘,“凸”字伸出型,上下两层。上层为演区,台宽4.85米,深5.5米,高2.97米。天花板平顶,其中央上凹八角形藻井(直径2.74米,上凹0.51米),彩绘蟠龙图案,外围缀饰蝴蝶、古钱等。伸向观众之三面桁枋间,置象鼻昂牌科十四朵,间以牡丹纹垫拱板。其下之台沿,则围以镂空花格矮栏。台口外缘上额枋镌有二龙戏珠木雕,其下方横铺狭长花边平台。台口东西两侧屹立石柱一对。演区底线上之太上板,由四扇白漆荫门组成,迄今完整无缺。右“出将”、左“入相”白漆拱门,上有昔日挂门帘之如意头铜钩一对。场面设于太上板前之正中。太上板后,别筑硬山顶戏房三间,深4.4米,宽11.64米,其向北两间亦置象鼻昂枫拱牌科各三朵。该戏楼建筑是苏州现存晚清时期庙台中之较有代表性者。

戏楼下层为大门出入通道,方砖铺地,从地面至楼板高2.81米,楼梯设于东南角。戏楼与大殿间为露天石板戏坪,长17.5米,宽9.52米。戏坪两翼为东西庑廊,亦分两层,长13.1米,宽1.45米。大殿三间,长14.5米,宽12.42米,中祀春申君。殿前原有一铁铸宝鼎,已佚。后殿木枋上精镌巨幅二龙戏珠图案。

迄今,前三进之戏楼、大殿、配殿、后殿等基本结构与遗迹尚存,大部分为工厂作仓库,其余散为民居。由于缺乏维修,该祠日趋破败,计划由道教协会收回,加以全面整修。第四、五进旧址已改为西城小学。

普安桥关帝庙戏台普安桥位于阊门外上塘街,系明代“桥、庙、台”三位一体的石拱桥建筑。太平天国战乱时庙、台被焚毁,现桥上关帝庙据碑载系同治五年(1866)重建。戏台同时重建,跨越河面,紧靠桥南,面对关帝庙门。台高约1.3米,阔约4米,深约9米,顶高约6米,硬山式。戏台入口处有三级木踏步台阶,演出时两旁有临时木栏杆围护。台口有屏门六扇,演出时全部卸去。太上板为花格长窗六扇,两边各开一门,上有扇形“出将”、“入相”门额。后部为化妆更衣间,深约2米,临河有六扇短窗。

昔时香火极盛,桥上戏台每逢正、五、九月的十三日刘、关、张生日时,有酬神戏剧演出。现庙、桥仍在,戏台已于1951年下半年拆除,仅剩东面台基下四个石柱脚残迹可辨,其他已无遗迹可寻。

蒋侯庙头门戏楼 蒋侯庙在齐门内临顿路任蒋桥西今蒋庙前19—21号,坐北朝南。头门戏楼正对大殿,坐南向北,其底墙临街。该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清雍正四年(1726)里人重修。咸丰十年(1860)“庙毁于火”,同治十年(1871)重建。

该庙大殿高敞,歇山顶,桁间枫拱牌科比较完整,殿前露天石板戏坪中置铁香炉一。

戏楼分上下两层,各三楹,硬山顶,属“凹”字镜框型戏楼。上层自楼板至屋脊高3.96米,演区原宽11.11米,深3.17米,东西两面砌墙,南面正中设4.25米宽之太上板,太上板两侧各宽3.43米,右“出将”,左“入相”。北面台口高2.75米,下设镂空花格木栏,栏高0.97米,栏内装活络裙板,其上置半窗,演出时与裙板一并卸去。自太上板后至临街底墙深1.1米,演出时作为优伶候场处。其东、西两端各设宽1.1米、长1.37米的走马过道。越过道即东、西戏房,房宽4.36米,长4.27米,高3.57米。又于东、西戏房北首楼板靠戏坪一边各开一上下口,下设南向楼梯,上与东、西看楼之南首出人口相通。戏楼下层通高3.09米,面积与上层等,向为出入通道。

戏坪两侧筑硬山顶两层看楼各一。该楼以宽敞与近台为特点,上层宽4.36米,长6.59米,自楼板至屋脊高3.57米,朝演区一面上置半窗,内设贵宾、香客、女眷等观剧席。

昔逢阴历六月二十三日火神诞以及八月二十八日蒋侯神诞,该庙例必演剧打醮致祭。本世纪三十年代后,香火渐衰。“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等被毁。今大殿、戏坪与头门下层等为镜片厂所用,戏楼上层与看楼等散为民居,原建筑结构尚存。

火神庙头门戏楼 火神庙位于清嘉坊与郡庙前之间,坐北向南,即今景德路212号。据民国《吴县志》载,“明万历间里人申时行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织造李煦修,乾隆七年(1742)知府觉罗雅尔哈善拓地增建。”增建后规模见觉罗雅尔哈善同年自撰《火神庙记》:“正殿三楹,高视旧倍之,广辟三之二。其前增筑戏台,两旁为楼各三楹,又于左方建文昌阁以应文明之象。”该庙曾于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六年(1867)重建。

沿街坐南面向正殿之头门戏楼,通高6.32米,分上下两层,迄今屋基与梁架等犹存。上层为戏台,顶高1米,歇山式。台口宽4.6米,高2.7米,下设高约1米之花格木栏,内装活络裙板,上并排置半窗六扇,演出时与裙板一并卸去。梁枋间镂花古朴。台口两侧石柱疑为始建时旧物,上镌光绪十二年(1886)补题楹联。台深3.9米,东西两翼为后台,各宽3.5米。下层高2.62米,砖砌地面,向为出入通道。

正殿与戏楼间之露天石板戏坪宽4.6米,长6.6米,东西两侧之耳楼各宽3.5米,上层即为看台。

民国以后,该庙香火式微。抗日战争前成为景德路地段救火会驻所,后又改成小学。现为环秀幼儿园。东首第三进之花篮厅,已拆移至虎丘万景山庄。正殿、戏楼及文昌阁,现借予苏州市郊区供销联社日用工业品公司,其余散为商铺和民居。

安齐王庙戏楼 昔苏郡安齐王庙有三:一在北园渔郎桥浜,明洪熙初建,久废;一在胥门外万年桥桥亭,亦废;一即本庙,清康熙三年(1664)建,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中由齐门外大兴会馆东西两汇木业同人重建,光绪五年(1879)夏落成。地处齐门外环城河北,今东汇路68号内。坐北朝南,共三进,原房舍合计四十六间半。该庙由外及内之建筑顺序先为正门及东、西翼门,与上述三门相距仅2.55米处又各辟宅门,越正中宅门即临第一进头门戏楼演台基址,台北为露天石板戏坪及东、西看楼。第二进为大殿,第三进为二殿。

头门戏楼坐南向北,正对大殿,向以酬神演出为主,歇山顶,属山字形两层三面伸出型。其上层演区宽4.49米,深3.92米。置于演区底线中间之太上板宽2.23米,右“出将”,左“入相”,朝北台口高2.36米。演区中央上方为船棚轩顶,其宽与太上板等,深2.79米,自台面至屋脊通高4.79米。围绕船棚轩顶之北、东、西三面演区上方,构筑宽1.13米的菱角轩顶,并与太上板后之同式顶棚交会,构成烘云托月之势。其三面伸出檐口设枫拱双昂十字牌科十八朵(北六、东四、西四、四角各一)。三面伸出之下方台沿,环置镂空花格矮栏,外装活络裙板,上设半窗十八扇(北八,东、西各五)。为与戏台配套而筑的硬山顶戏房共七间,其并列于太上板后之临街戏房凡五间,通宽15.72米,深4.5米,正中一间与戏台衔接;其左右两间北首面对露天戏坪,檐口各置枫拱双昂十字牌科两朵;东西端两间各宽2.55米;在东西端两间戏房北首,又延伸出戏房各一间,并以之与东、西看楼上层直接贯通,该戏房宽2.55米,深3米,高3.56米,其朝戏台一面置半窗七扇。

戏楼下层通高2.59米,下砌人字砖,向为出入通道。楼梯原设西看楼南首戏房下层。正门高2.48米,宽1.42米,东、西翼门各高2.2米,宽1.18米。戏楼向北一面,两端对峙台柱各一,其下半截凿石为柱,高2.76米,上半截镶接等高木柱,木柱上原悬戏联。露天石板戏坪长22.5米,宽8.68米。东、西看楼长11.25米,宽2.55米,硬山顶,其上层设木业“上房”(司董、经理等负责人)及贵宾、女眷等观剧席。

该庙演出以农历十月廿六日神诞为最盛,每年自正日起至十月底止,例必每日张灯演剧。清末民初以昆剧、京戏为主。迨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渐为堂名清唱所替。1958年始,庙产由政府代管。“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等全毁,西看楼被拆,头门、正殿租给东吴酒厂作仓库,其余亦已翻建或散为民居。迄今戏楼与正殿结构尚完整。

[转载]苏州地方志上的记载 苏州地方志官网

吴县南桥城隍庙戏台 晚清庙台。位于吴县北桥乡南桥镇西城隍庙内。山门朝西南,戏楼面东北,为高台楼阁式建筑,檐高约7米,台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台高3.2米。东西两侧建有看戏的厢楼六间,呈“四合院”式。台前广场约二百平方米,青砖铺地,为观戏区。庙内原供奉城隍塑像,每逢城隍生日,当地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开台演戏,热闹非凡。现庙台格局基本完整,是吴县地区仅存的古戏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看楼戏台 地处娄、齐门间东北街拙政园东部住宅区,系在中路第四进硬山顶楼房及楼南四合回廊的基础上加以改建与拓建而成。回廊南面第三进厅堂曾改建成戏房(后台)。第二进天井石库门上砖额纪年为“康熙辛丑仲秋”。

露天石板大天井(戏坪)长16.1米,宽15.55米。戏台背靠南首回廊,居中朝北,属品字伸出型三面露天戏台。光绪元年(1875)十二月二十四日戌刻“以厨灶下失火”,上述戏台与戏房等被焚毁。嗣后,八旗奉直会馆在戏台废墟因陋就简又建四方小戏亭一座,亭基宽4.36米,长4.1米,高0.56米。

现存看楼之底层宽19.05米(三间),长13.65米(含楼前回廊),高4.17米。梁枋间镂花浑厚古朴,其第三根“搁栅”正面,镌有吉庆戏文人物木刻三幅(按:系拙政园东部住宅区所仅见,故该底层疑是当初始建人的厅堂演出场所之一)。改建后的楼梯位置亦较别致,设于底层中间腹部。楼上,自楼板至天花板高4.87米,中间贯通,其南首观剧席轩敞壮观,一览无遗,俯视角与声光俱佳。

太平天国时此处曾为忠王府演出场所。最近苏州市园林管理局已将看楼、四方小戏亭与回廊、戏坪部分基本修复。

拙政园花厅戏台 地处娄、齐门内东北街拙政园东部住宅区东路花厅内南首,居中朝北,宽4.1米,深2.64米,高1米许。其朝观众之三面伸出,略具半腰圆形,台沿围以花格矮栏,背靠落地长窗之一面原置屏风,其东西两侧各设台阶以供献艺者上下。

该戏台始建于清同治后期或光绪初叶,其始建者疑是同治十年(1871)春莅苏卜居于拙政园东部住宅区内之江苏巡抚张之万。翌年,其家属亦移居其中,前后不下二十余载。一说该戏台为八旗奉直会馆所建。

上述戏台平时以主家至亲好友及同事内眷等举行小型自娱活动为主。至民国九年(1920)左右,该东部住宅鬻与李鸿章侄李经羲(清末云贵总督),作为退隐处。花厅戏台则一直保存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不久被接管者拆除。

太平天国忠王府戏台 忠王府为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李秀成攻克苏州后建,在苏州东北街。史载王府“绵亘里许”,其西占用汪氏宅,其东没收潘氏宅,“纰连拙政园结构焉”。现为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平江区医院等处。太平天国癸开(亥)十三年(1863)太平军失守苏州,李鸿章入踞,付书其弟鹤章称其“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燐血丛抄》载:“静轩入天朝后……遂令忠府‘典采’张老全教习梨园一部,选童男女一百二十人以习之,已亦学度昆曲。五月初五日,居然至忠府开台,静轩扮《絮阁·惊变》中唐元(玄)宗,颇为忠王许可。中秋后,又选四十人习武戏,合为一班,时常唱演宴客”。太平天国失败后,其地屡经易主,诸多变迁,戏台仅存一座,位于今博物馆东路戏厅之内。据考,现存戏厅乃是在原有轿厅、大厅及石板天井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总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左右。北厅三间为正座,东西两厢各五间为边座,南厅三间则作为后台(戏房)之用。增筑戏厅,居于中央,高9.85米,构筑歇山卷棚顶,建筑跨度达15米开外,不设间柱,视线极佳。戏台突出于戏房正间之后,呈方形,两层建筑,通高8.78米。下层台面高出地坪0.98米,纵深8.7米,横宽6.17米。演出舞台面为6.9×6.17米,高4.4米,平顶,三面敞开,一面设置上下场门。上层高3.4米,外置低栏,内设活络窗板。台口有可以升降之铁杠一根,显系演武戏“上杠子”时所用。

另据近人考证,此戏厅乃康熙南巡时改建。忠王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顾宅戏厅顾宅南向铁瓶巷,北达尚书里,东至护龙街(今人民路),西与铁瓶巷浙江巡抚任道镕(筱沅,叶堂唱派的研究者)宅毗邻,清收藏家顾文彬建。顾文彬字子山,号蔚如,晚号艮庵,元和县(今苏州市)人,道光辛丑(1841)进士,官至宁绍台道。据《吴县志》载:“未五稔,引疾归。晚筑怡园,弆藏法书名画,著有《过云楼书画录》及诗词各若干卷。”同治末,顾文彬在尚书里购明吴宽等旧宅陆续营建住宅、家祠、义庄及花园(怡园)。住宅在今铁瓶巷14号内,计五路七进。中路第三进为大厅,计三楹,宽11.92米,深10.55米,梁枋间镂花精细,厅北屏门后之廊屋深4.06米。该大厅为顾宅厅堂演出场所,时常聘姑苏诸昆班在厅内临时搭台演出。东西厅翼搭小阁楼,朝大厅中央一面蔽以木隔障,上开小窗孔若干,内装活络遮板,可自由启闭,专供女宾在内观剧。厅前天井与楠木轿厅内,昔逢喜庆例以昆曲堂名清唱等承应。顾宅戏厅现为工厂仓库。

留园东山丝竹戏厅 坐落于阊门外半边街(今留园路)留园东南隅之“东山丝竹”院内,原系姑苏园林中仅有的室内双层三面看楼的戏厅和室内戏台。戏台坐南向北。光绪年间盛康建。

戏厅凡三间,通宽18.75米,深35.17米。戏台建在戏厅南首之中间,属“凸”字形三面伸出型。其演区宽约6.25米,深约6米,演区上方为天花板平顶。戏台高约0.9米,台口高约3.9米,其两侧各立一台柱,上悬俞樾所题抱柱戏联一副,上联为:“一部廿四史演成今古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下联为:“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座簪缨、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台口上方镶雕花木框,其宽与台口等,高约0.8米,框内横嵌“福、禄、寿、喜”四字,边框之上,并立高约1.1米之朝北半窗十扇。台口下沿两侧,设立高约0.4米,宽约1.75米之镂空木格矮栏各一,东西两面台沿亦设同样矮栏。又在演区底线两侧宽约1.4米处,开辟“出将”、“入相”上下场门各一,上下场门之间镶嵌宽约3.45米,高约2.07米之木框一座,其上方高悬“和声鸣盛”篆体横匾一块。该戏台之太上板由六扇荫窗组成,较同时期戏台布局已有所改良,即将荫窗移至木框后深约1.2米处,从而把音乐场面亦相应移置在荫窗与木框间。

戏台后面附建戏房上下两层各三间,宽18.75米,深约5.15米。戏台以北,为主要观剧区,东、西两侧亦可观剧。在台北与戏厅中区之间约5.6米以上高处,即厅顶所在。厅顶凡三层:第一层由南、北、东、西四面高约1.1米之垂直半窗各十扇,组成高、宽均为6.25米的四合正方形顶口;第二层循半窗上沿之内缘,平铺成宽约0.91米之四合等宽泥幔边框;第三层在泥幔边框内,开凿一下口大、上口小之倒置升状白色泥幔厅顶。此即厅内最高层,兼具当时比较先进之聚音物理效能。

循观剧区北、东、西三面底线之内缘,特筑面朝戏台之“门”字型双层木结构看楼,观剧席位基本上仍以旧时“状元台”组合方式排列。上层通常以招待女宾、内眷等为主,其北面即是“花楼”,东、西两面习称“包厢”,三面前沿俱装花格木栏。花楼后沿并排一式木板半窗。包厢后沿则并排一式玻璃半窗。花楼下层之正前方即是“正厅”,在正厅以南之室内方砖戏坪上,需要时还可设筵观剧。

留园在抗战沦陷时期遭日伪军严重破坏,此厅亦在所难免。迨至抗日战争后期,该戏厅又陆续为附近棚户及游民拆占,以至践为废墟。

拙政园鸳鸯厅 拙政园位于苏州东北街。明正德、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创建,四百多年来屡经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修开放,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鸳鸯厅是该园西部的主体建筑,清光绪三年(1877)张履谦购得拙政园西部营筑“补园”时增建。该厅面阔三间11米,进深12米,均分为隔而不断的南北两厅。南厅宜冬居,前院植有山茶,清陆润庠题额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北厅临荷池,鸳鸯戏水,悬有洪钧所书“卅六鸳鸯馆”匾额。结构别致,四隅各附有九平方米的正方形耳室,为宴乐更衣化妆和僮仆俟命所用。顶为船棚轩,音响效果较好。张氏爱好书画、昆曲,曾延聘俞宗海(粟庐)鉴定书画,并为其孙紫东拍曲。其时多次在十八曼陀罗花馆内举办昆曲清唱会。光绪二十年(1894)俞氏手书的《补园记》犹存园中。

全晋会馆戏台 旧馆在山塘街半塘桥,乾隆三十年(1765)季春由山西钱行众商集资创建,四十二年孟秋竣工。咸丰十年(1860)四月,遭清军总兵马德昭兵燹而尽付一炬。自后旅苏晋商迭议复兴,直至光绪五年(1879),遂由汇票、办货、印账三帮集资购置城内中张家巷旧宅园,陆续积筑至民国元年(1912)始告成功。该馆西路桂花厅、楠木厅为清代前中期建筑。中路相对之关帝殿与戏楼,以及东西耳楼、头门、吹鼓楼等,俱为新营配套之建筑。戏楼和头门梁架上缀饰“三国”等戏文木雕二十六幅。近四十年来该馆散为民居及工厂、职校,其关帝殿于1976年1月9日凌晨遭火全毁。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该馆筹建苏州戏曲博物馆。

晋人素敬山西解县关羽,在该馆专筑坐南朝北“凸”字伸出型戏台以娱神。台高2.7米,台宽6.55米,台深6.24米。台顶穹窿藻井由六百三十二片木构件榫合组成,从下而上盘旋十八圈,符合古戏台真声演唱之物理要求。原音乐场面安置在太上板前之正中。可三面围观之露天戏坪长26.32米,宽22米(含耳楼),无论遐迩,所聆音质清晰不变,较康熙以来苏州同类戏台有所发展。当时演出人员上下楼均在后台,其面积相当戏台五倍。“传”字辈昆剧艺人在三十年代曾在此演出。

武安会馆戏台 武安会馆坐落于苏州阊门内天库前10号,建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十一月。据同月所立《苏州新建武安会馆碑记》载:“吾豫武安之业锦绮纨縠者,置邸大梁,贾贸墆鬻于苏,蓋有年矣,顾未有馆舍。光绪十二年(1886)春,(董事)阎君步锦等谋于众,规乌格之略,创捐营建,凡得资若干,度地于吴县北正三图天库前、舒巷(今舒巷38号为边门)之东南。”主要建筑由大殿、戏台与堂庑、寝室等组成。

大殿南向,础雕花鸟,梁枋贴金,宽8.85米,深6.75米,内供“勅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神像。正对大殿特筑坐南朝北、穹窿藻井顶半伸出型戏台一座,高4.8米,屋顶为歇山式,故其四面椽子相应呈倒悬折扇式。戏台宽3.3米,深2.85米。太上板由六扇明瓦镂花荫窗组合而成,窗后优伶候场处深2.08米,与附设于东西两侧之后台(面积各六平方米左右)相贯通。戏台四角各置高约0.6米之石脚,俟演出时方在其上架横木与铺台板。平时则卸去横木、台板,敞开戏台朝南大门,以便行人出入。戏台前之露天戏坪宽6米,长7米,两侧建有廊庑。

该馆自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至二十六年正月所立石碑五块俱在。近数十年来,该馆逐渐散为民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桂茶园(戏园) 金桂茶园在苏州阊门外普安桥堍。清光绪时园主姓徐(名不详)。园内设有戏台、戏房,是既售茶又演戏的营业性演剧场所,亦称金桂戏园。外有门楼,额“金桂茶园”,右侧悬一“本园今日准演×××等”剧目牌。光绪十一年(1885)七月二十日该园演出京剧《𧈢蜡庙》时,有人上台寻衅,发生后台飞镖伤人事件,次日被江苏巡抚谭钧培责令吴县知县查封。同年九月,《点石斋画报》特载由苏州山塘街画铺年画艺人田子琳所绘的“伶人肇衅”时事风俗画。图中画有园门,贴有光绪十一年七月廿一日吴县正堂“告示”和“封条”,门前官吏林立,兵丁持鞭驱使戏班人员抬运衣、盔、把、杂戏箱和把子道具、行李等查封时情景。歇业年月失考。


三庆戏园坐落于阊门外渡僧桥下塘街东首,背河朝北,两层楼房。兴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仲夏。据全福班老艺人曾长生口述:“三庆实际上是茶楼兼戏园,观众就是茶客,茶客坐在桌边喝茶,高兴就侧过头去看一下戏。……起初(楼下)正厅就是舞台,在平地上演戏。后来在靠墙正中,用木板搭成正方形的高台,使正、左、右三面观众都可以看到。台上没有幕,只有上下场门帘,形式极简单……每天的戏目单是用墨笔书写的,案目把戏目单送给有身份的观众,可以得赏钱。戏票常由案目送到‘公馆’家里推销,可以记帐,半年或一年结算一次。结算时除了应得票款外,还可以得赏金。戏院的营业,主要是依靠案目销票来维持的。”又据苏州曲家贝晋眉回忆:“光绪初叶,城里有两家专演昆剧的戏馆,一是黄鹂坊桥颐园,即现在的环秀山庄,二是镇抚司前老郎神庙。后来阊门外渡僧桥堍开设三庆,专演昆班文戏。当时昆剧无夜戏,一般自下午一时演至六七时止。”

民国前期三庆戏园改为岳阳楼茶馆,现已散为民居。

庆乐戏园在阊门外普安桥后。兴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夏,上下两层。八月间开张,专供京班或徽班演出。据光绪八年(1882)五月十七日《申报》载:“普安桥后,刻下大兴土木,不久即可落成,行将大张旗鼓,并闻设有女客观剧之所。”又据全福班老艺人曾长生口述:“该园戏台设在楼下靠墙正中,三面伸出,正面叫做正厅,左右两面叫边厢,正厅后面叫后座。楼上正面叫花楼,两边叫包厢,用木板隔开,里面甚至有摆上烟铺,让观众抽鸦片的,也可以叫酒席进去吃。……庆乐戏园在二楼西侧用木板砌了几间小阁楼,只有面对戏台的墙壁上开了两个小窗洞,于是妇女就能上戏院,从这些小阁楼的小窗洞中看戏,叫做偷看戏。”

福安春仙舞台 坐落于阊门外大马路西首,其门面坐南朝北,后门通小杨树里。清同治、光绪间,苏浙沪一带开始出现全由青少年女伶组成的京剧坤班,俗称“髦儿戏班”。苏州曲家贝晋眉亦谓:“光绪年间,苏州有昆、弋、徽、京、髦儿戏等戏班演出,城内昆剧得天独厚。”阊门外福安春仙舞台则是在清末民初以演唱京剧为主的髦儿戏馆。据《苏州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载:“福安春仙舞台,宣统三年,大马路,髦儿戏。”又据《苏州振兴电灯公司创业史料》载: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五日,该公司第七配电线路“由春仙戏园至广济桥止,采用二点三千伏直配线正式供电”,福安春仙舞台是姑苏最早用电灯照明之戏园。及至民国七年(1918)左右,该舞台曾改称“春仙第一台”,仍旧挂牌上演“坤角髦儿戏”(京剧)。未及五年,该台终于以翻建旅店而告辍业。

道和曲社戏厅位于玄妙观东脚门现花鸟商店后面,原为火神殿。戏厅南北朝向,三开间,方砖地。南面为十八扇长窗,靠北面屏门前有一小戏台,约占戏厅的四分之一,呈半月形。台口极低,仅置三级矮踏步。台上前沿有极低的红漆木栏杆。舞台三面临空,底部太上板为屏门,两边有“出将”、“入相”的门帘,门帘进去有一小化妆间。戏厅后面过石板天井还有一小厅称“小蓬莱”,也是曲友活动的所在,设施极为讲究,但无戏台。戏厅的戏台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常串戏,抗战爆发后昆曲活动衰落,遂拆除戏台改作民居。

开明大戏院 位于苏州北局。民国十八年(1929)2月15日(春节)正式开幕,命名“东吴乾坤大剧场”。观众厅座位简陋,楼下中间为木板椅约五百只,楼下后座和两边厢均为长条高脚木板凳,楼上为固定木质长条板凳,共约一千七百只座位。专演京剧。后因经营者易人而先后改名“大观园乾坤大剧场”、“发记大舞台”(仍演京剧),“东方大戏院”(专映电影)。民国二十年因楼面倾斜,停业整修。观众厅楼下前座更换铁面翻板坐椅,楼上前座安装木板椅。全院座位增至一千八百七十四只。修缮后,沿用原名,仍放映电影。民国二十一年底,改名“开明大戏院”,再演京剧。后经营者又数次易人,仍沿用“开明大戏院”,而冠以合记、元记、荣记、和记等以示区别。1951年4月,由苏州市文联租赁经营,沿用“开明大戏院”。从此,戏院一改过去单一的京剧演出,成为越剧、沪剧、锡剧、歌舞等多剧种的演出场所。1952年国家正式接管,更名“开明剧场”。

1957年8月停业翻建,1958年1月竣工,耗资四十三万元。1958年2月18日(春节)开幕,改为“开明戏院”。戏院建筑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包括门厅、前后楼、观众厅、票房、休息厅等,整个面积为2354平方米。休息厅墙面、地面为磨光花纹大理石,观众厅为乳色拉毛墙壁,活动方窗。观众厅呈折扇形,高10.5米,长25米,宽35米。底层面积645平方米,楼厅345平方米。座位一千六百四十五只,其中楼座五百七十八只,均为软席翻椅。舞台高12.8米,台口宽12.8米,框高6.8米,深12.3米。台前乐池24.8平方米,深2米。后台楼下服装室78平方米,排练厅122平方米,楼上化妆室83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中,戏院曾改名“东方红剧院”。1971年3月安装全套暖气设备。1975年3月安装冷气设备。1977年起兼映电影。1979年初改称“开明影剧院”。1985年5月7日恢复传统院名“开明大戏院”。

自建院以来,曾在该院演出的我国京剧名演员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周信芳、唐韵笙、盖叫天、言菊朋、黄桂秋、林树森、李万春、李少春、谭富英、金少山、高百岁、叶盛章、赵如泉、高盛麟、裘盛戎、李多奎、张君秋等。建国后,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来该院演出的有:苏联乌兰诺娃芭蕾舞团、巴西歌舞团、玻利维亚歌舞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京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吴晓邦(天马)舞蹈团等。

新艺影剧院 位于苏州北局。民国十年(1921)建,为苏州基督教青年会电影部。面积不大,仅有木质靠椅百来只,全场可容五百余观众,每逢周末放映电影招待会员。民国十五年开始对外营业。民国十七、十八年,由苏州昆剧传习所租赁演出昆剧。以后,京剧票房、昆曲曲社彩串或筹募社会慈善基金公演时,亦常借用该处。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苏州沦陷时,为日军侵占。民国三十五年,苏州基督教会收回,主要放映电影,有时演出戏剧。

1950年10月由苏州市文联接管,首任经理顾笃璜(兼职),改名“新艺剧场”。1956年扩建化妆、服装、道具房等十间,后台面积比原来增加四倍,建筑面积达1623平方米。砖混结构。1962至1963年,该院曾为苏昆剧专用剧场。1972年5月,改名“新艺影剧院”。1979年6月进行大修,改装舞台,扩充楼面,更新座位,改善灯光照明。翻修后的舞台深8米,高5.8米,台口宽10.2米,观众厅有六百二十只座位,楼厅二百七十八只座位。成为以演戏为主,兼映电影的场所。

跃进影剧院位于苏州胥门外。前身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泰让桥北首(现跃进影剧院南部)的同兴剧场,四开间,楼下为菜馆,设备极简陋,座位二百左右,以店门板搭戏台,白天做戏台,夜间做门板,演出苏锡文戏。两年后,迁至原址北部,即今跃进影剧院址,于民国二十三年春节开幕,改名“胥门戏院”,座位增至五百左右,曾先后演出苏锡文戏、越剧、淮剧等剧种。其间业主数易其人,民国三十五年一度停业。民国三十六年8月复业,改名“胥门电影院”,放映电影。民国三十七年春,又改名“胥门戏院”,仍演越剧、淮剧、锡剧等。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征用少数民房,修建后改名“跃进剧场”,1959年6月改“跃进影剧院”。“文化大革命”中停业。1974年起专放电影。1979年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对门厅、观众厅、舞台、休息厅、票房、前后楼都有扩充和改善,建筑面积达2792平方米,砖混结构,座位从原来七百二十六只增至一千二百四十四只。舞台深13.2米,高6.8米,台口宽13米,台前有乐池。台后有演员化妆间、服装间,并有演员宿舍楼。扩建后,演剧为主,兼映电影,成为胥门地段主要的演出场所。

人民影剧院位于苏州阊门外大马路(今石路)。原址为光华戏院与和平戏院。光华戏院原为新舞台,民国三十年(1941)重建改为大新舞台,民国三十七年一月由洪青圭经营,1950年洪氏病故,其子洪子元继承,起初放映电影,后为阊门外专演京剧的场所。戏院为砖木结构,有一千零七十三只座位,木质翻板凳,另备小方木凳五十只,为客满时加座用。1952年5月3日至10日,接待过盖叫天父子合作观摩演出,除《武松》、《贺天保》、《史文恭》外,还首演新作《黄三泰与窦尔墩》、《林冲》两剧。5月12日至25日,马派老生言少朋、文武花衫张蓉华领导的新华剧团也在该院演出过。除京剧外,兼演过锡剧、越剧、沪剧、滑稽戏、绍剧、苏剧和昆剧。

1953年7月,私方经理自动离职,由职工王绍元、王云负责,组织生产自救。1956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其时光华戏院年久失修,已属危房,租下隔壁停办的和平戏院作演员宿舍,也是危房。市文化企业公司遂于1960年1月16日决定停业,拆除翻修。但因经费困难,延至1965年初方始正式动工。1966年1月竣工,命名为“人民剧院”。翻建后的剧场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达1896平方米,座位一千零二只,舞台深12米(含乐池加盖板),高5.95米,台口宽12米。1971年后,又陆续改建门厅、休息厅、售票房、演员宿舍、食堂、灯光照明等设施。1973年元旦至1977年12月,为江苏省苏昆剧团团址和演出场所。1978年1月更名“人民影剧院”。

吴江“高陛台”流动舞台。清末吴江陆高升仿芦墟泗洲寺正殿式样制成,全部竹木结构。前台宽7.5米,深6.15米,后台宽11.8米,深4.3米,左右设耳台。全部构件俱用活络榫头,可以随时拆装。搭一次只需七八人,用工两小时,即可装成一座舞台。建造十分精致,飞檐戗角,鱼龙吻脊,正脊中央葫芦结顶。拆开后方方正正,正好装满定制的台船,运输方便。高陞台一般由戏曲团体租用,每场台租约五六石米。流动在嘉兴、海盐、太仓、青浦、昆山等水网地区。1962年被毁,现存“踏子”,“翘角”各一件。

昆山县锡剧团流动舞台 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是县剧团的主要任务,而昆山农村地处水乡,交通不便。六十年代全县二十二个乡镇,只有四个剧场,剧团只能在露天演出,靠借门板、车轴、车墩、船板及学校课桌临时拼凑搭台,诸多困难。1964年,剧团自行设计制造流动舞台。该台总面积为43.4平方米,宽7米,深5.2米,台口高3.5米,台高1.5米,副台宽2米,深3米。后台另加一长条长2米、宽1米的候场过道。台柱为固定铁架,顶用帐篷布,可挂三道横条幕。侧幕、天幕、幻灯字幕皆有固定吊装地点。乐队台即副台,位于舞台后。面光、顶光、侧光亦不用临时悬挂。装拆简便,全团动手只需半小时。一只十吨船即可将流动舞台和其他演出道具全部装运。流动舞台上,曾先后演过《平原作战》、《沙家浜》、《光绪与珍妃》等数十个剧目。1978年后,农村乡镇影剧院逐渐兴建,始废弃不用。


苏州市市区剧场变迁一览表


几点说明:

1.表格中所列为1951年至1955年存在的剧场戏院,共十八家。当时属于规模较大,座位在950只以上的,有开明大戏院、新艺剧院、金门戏院、光华戏院、皇后大戏院;中型的,座位在620只以上的,有中国大戏院、和平戏院、大都会戏院;小型的,座位在540只以下的,有鸿运大戏院、美琪剧场、万利剧场、胥江戏院、迎仙剧场、金明戏院、易兴戏院、东方戏院、复兴剧场、新村剧场。

2.1956年2月公私合营时,只剩八家:

国营戏院—开明大戏院、新艺剧院;

合营戏院—光华戏院、新光剧场、胥门戏院、万利剧场、金明戏院、中国大戏院。其余十家:合营前自行关闭的三家(复兴剧场、新村剧场、美琪剧场);属危房,设备又破旧,合营时调整关闭的六家(和平戏院、大都会戏院、鸿运大戏院、迎仙剧场、易兴戏院、东方戏院);合营前已改为电影院的一家(皇后大戏院)。

3.1966年,公私合营戏院全部改为国营。光华戏院与和平戏院旧址翻建,1969年改“人民剧院”,1978年1月改“人民影剧院”;胥门戏院1958年翻建后改“跃进剧场”,1959年6月改“跃进影剧院”;金门戏院1956年8月改“新光剧场”,1964年10月翻建后改“新华剧场”,1972年改为“新华电影院”;中国大戏院合营后改建,1957年1月开业,取名“桃坞影剧院”,1970年改名“桃坞电影院”;万利剧场与金明戏院分别于1958年和1964年关闭。

4.1985年底尚有5家戏院(包括影剧院):

开明大戏院:1985年5月恢复原名称,有座位1645只,1977年开始兼映电影。

新艺影剧院:1972年5月改名,有座位898只,1970年开始兼映电影。

人民影剧院:1978年1月改名,有座位1002只,1978年开始兼映电影。

跃进影剧院:1959年6月改名,有座位1244只,1959年开始兼映电影。

观前影剧院:原为苏州地区影剧院,1983年3月并入苏州市,有座位600只,1962年开始兼映电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816.html

更多阅读

楚留香怀旧电影系列之四——秋官篇上 楚留香新传官网

上文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a998d010003e2.html2秋官电影篇郑少秋在连续剧中出演的楚留香毋庸置疑已成为永恒的经典,他因楚而被更多的人所熟识,楚也因他的表演而走进更广大的千千万万人的心里。当年无线的那出电视

德国宝比珊化妆品是假的 宝比珊官网

德国宝比珊化妆品是假的目前北京森森森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走私进口德国宝比珊婴儿系列化妆品的未经过进口检验检疫,该公司的产品产自于被国际卫生组织确认的疯牛病和高致病H5N1禽流感疫区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

转载 5寸CMMB手机评测——CSAP88 cmmb官网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部CMMB终端,向这个厂家致敬了!愿意开发软件做好软件的好商人......原文地址:5寸CMMB手机评测——CSAP88作者:睛彩不是qing彩随着三星NOTE的流行,大屏智能手机也逐渐被用户所接受,基于MTK大屏方案的兴起,国产手机也越来

韩国贵妇AMOREPACIFIC的囤货 amorepacific官网

前段儿有小姐妹去棒子国游玩儿,当然不可能放弃这次人肉的绝佳机会!话说小姐妹可细心了 ···每样要买的都买到了···并且还帮我要了很多赠品!韩国给赠品小样神马的很大方呀···等我卸货 断奶了自己要去要去!话说对棒子国的产品

声明:《转载 苏州地方志上的记载 苏州地方志官网》为网友男奇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