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大江东去欣赏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念奴娇·赤壁怀古》于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原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书法大江东去欣赏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是一篇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词,曾经在初中、高中我们都不止一次的学到过这首词,但当时基本都是停留在对于其简化文字的欣赏上,其原迹书法还没考究过,图上为苏轼手笔,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苏轼,号东坡(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长于行书、楷书。作品肉丰而骨劲,笔圆而韵胜、态浓意淡、匀稳妍妙、体度安庄、气象雍容,藏大巧于古拙、以茂密寓空灵、淳厚遒劲、风神秀伟。他的书法在宋代名列榜首[],深受后人推崇,是因为他学识修养丰富,且对佛道哲学研究深入,体现在书法中,有一种“技近乎道”的精神之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7871.html

更多阅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电视剧《大江东去》———让历史昭示现实 大江东去电视剧

让历史昭示现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为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把握认知与一个政权对自身合理性的抽象证明:怀古,已从文人骚客的笔锋墨间延展到可供千家万户观看评说的大众影视作品;而喻今,也从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及价值追

《后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名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http://www.zhzww.cn/ViewInfo.asp?id=4940时间:2008年12月10日第五节地点:中大附中高二(3)班执教: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徐瑛洁课前5分钟,请科代组织全班同学朗诵导学案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一、导入师:上课!同学

大江东去浪淘尽。。。 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意思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力拔山兮气盖世!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溃溃 欲凭赤手拯元元十年揽髻悲羸马 万众梯山

苏轼草书《赤壁怀古》拓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声明:《苏轼书法大江东去欣赏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为网友喜夏厌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