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陕北民俗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在陕北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是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负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着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关键词:剪纸 艺术 民俗 文化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许多省份的剪纸艺人已经很难寻找,而在陕西这个孕育艺术的地方,剪纸却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陕北剪纸。陕北剪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每幅剪纸作品都折射出陕北人民的淳朴。民间艺人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间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娴熟的技艺、朴素的手法,以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为题材创作成大量造型奇巧、剪技精湛、生活气息浓重的剪纸精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很好地展现出了民间独特的风俗。

一、陕北剪纸艺术的起源

陕北民间剪纸因为地处偏僻、经济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与黄土高原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老剪纸,其形式和含义都被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剪纸的起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祈福驱祸的民间巫术。过去,人们把一切灾难与不幸归结为命运,尤其当时农民靠天吃饭不能保障风调雨顺,勤劳和善良也不能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天灾人祸都成为高悬在人们心里的巨大阴影。于是,人们便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种祈福的形式。因此,民俗剪纸艺术,究其根源应该首先出自于巫术信仰的动机,其次才是审美的追求。有了巫术信仰,有了民俗精神内涵,剪纸作为它们的物质文化载体才能在民间绵延不断。

二、陕北剪纸艺术的内容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 生命崇拜、生殖崇拜

陕北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闭塞滞后,受自然灾害、战争影响,人们生育、生长的成活率极低,造成人口发展缓慢,正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人的现实需要,所以生命崇拜、生殖崇拜就自然走到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如“抓髻娃娃”源于生殖崇拜,“娃娃”源于青蛙的“蛙”,女娲的“娲”的谐音,源于小孩子“娃”,源于孕妇肚形类似于青蛙肚,源于“蛙”产子聚多,源于祈盼孕妇的生殖能力像青蛙产子一样强。当地极其浓厚的生殖崇拜文化也必然在的剪纸活动中烙下深深的印迹,并在剪纸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剪纸中,有许多关于鱼、莲、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的纹饰图案。用于婚俗的刺绣花样、洞房剪纸,往往以植物或动物来隐喻男女之爱,生殖繁衍;用于丧俗的剪纸则象征生命绵延不断;用于春节的剪纸,寓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民间艺术所创造出的天真世界总是显得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二) 自然崇拜、神灵崇拜

剪纸起源与原始巫术信仰,与神灵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在巫术仪式中做招魂的工具,是其最早的功用之一。由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当地的巫文化便长期保存下来,而剪纸艺术也伴随其得以保存下来。

陕北历史上有许多天灾人祸,人们身处千变万化的天地之中,面对天地变化的巨大力量,感到自己是非常渺小的,他们渴望存在超越自然的力量,于是就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寄托于神灵,也就产生了浓厚的敬神情结。旧时先有庙,后有村是当时标准的生存习惯。驱灾避邪,驱瘟除疫,生者长寿,逝者永生的神灵崇拜论,使当地的民间各种活动也带有浓厚的巫文化,神灵崇拜色彩。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

三、陕北剪纸艺术的功用

民间剪纸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旧社会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 岁时节令时的装饰

在陕北农村,每逢过年之际,家家户户除了贴对联,贴窗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窗户上形态各异,生动精致的窗花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陕北的窗花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比如,在农村门上、墙上、筷篓、米缸,炕围、桌裙、神龛上都喜欢贴上一些剪纸,把室内室外装饰起来,象征着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窗花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纸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在陕北娶媳妇、嫁女儿少不了剪纸,这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结婚、嫁女的洞房、嫁妆上总要剪些喜花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以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剪纸的内容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殡仪中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纸剪刻糊制的,还有用五色纸剪成的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体现了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的寄托形式。虽然这些都是一种迷信的活动,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求晴天。

剪纸多用于民间礼俗活动,其本身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所承传的恰是历史中更具稳定性、更富于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的那一部分文化内容。陕北剪纸艺术能够得以完整的保留与传承,这恰恰得益于历史上这块地方的封闭,使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陕北剪纸艺术得到阐释和继承,散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38004.html

更多阅读

龙山文化高脚杯的文化内涵 龙山文化红陶鬹

山东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代表性器物是“蛋壳陶”高脚杯。考古学家一致认定其陶艺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可惜考古学家的认识仅此而已,对高脚杯的文化内涵至今无人提及,没有过探究,可以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高脚杯不是实

李白饮酒诗的文化内涵及积极意义 李白的饮酒诗

翻阅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有许多著名作家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其中曹操的《对酒当歌》、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醉时歌》、陆游的《楼上醉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是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但

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

浅析西藏天葬习俗的成因及文化含义韶关学院09汉语言文学一班 陈婷指导教师:温阜敏摘要:藏族天葬习俗是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的折射,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藏族天葬是也是人民最

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简体字让意义深远的汉字变得面目全非

原文地址: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简体字让意义深远的汉字变得面目全非作者: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来自:xgj123456在当今世界文字中,唯有汉字具有非常深远的思想文化内涵,汉字具有“形、音、义”特点,文字上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有其

声明:《浅析陕北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陕北民俗》为网友毁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