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篇报道说,一位博士去到多个单位应聘,笔试非常优秀,可一到面试却都被婉拒,原因是他说的话带“娘娘腔”。这位博士非常苦恼。看了这篇报道后,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增添了我的一份责任感,我心想,要是我认识那位博士,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他的声音调的悦耳动听,富有阳刚之气,而且字正腔圆,跟播音员、主持人一样。也许我过于自信吧,但我要说的是人的声音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一个人的声音,首先要改变的是一个观点,那就是许多人,甚至是些语言类专业的教师都认为的,人的声音是天生的,是不能改变的。这是种传统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仅仅是人民意念中的感觉而已。关键的问题是很少 有人专门关注研究这个问题,或者只从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某一方面入手研究,效果不很明显罢了。我从近三十年播音主持工作实践和十多年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要改变人的声音,首先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这个标准大家每天都能从广播、电视中感受得到,这种感性认识对于学习普通话和美化自己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这种感性认知后,就要把心理学、生理学和语音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美化声音的调音过程中去。先把你的声音从习惯性的生活语言中拔出来,调整好心态,以普通话发音部位及方法的要求,经过训练,固定下来,然后你再返回到全新的习惯性生活语言中去。这一过程,会使你的普通话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音色、音质也会达到你所期待的标准。这么说是过于笼统和概念化了,缺乏可操作性。可复杂的是,人的声音各不相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又不一致,总不能把治“娘娘腔”的方法用到治声音嘶哑上去吧。所以要因人而异,因声施治。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实践中努力研究和寻找着美化声音的那些规律性方法,也有了非常多的体会和收获。前面我说了美化声音的调音过程。下面我来谈一谈具体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理状态决定着口腔的开合度,共鸣腔体的协调,以及声音的宽窄度。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松弛,自然,平和。
二、咬字器官的动程和动率控制。根据普通话吐字归音的发声要求,咬字器官的运动程度需达到要求,快慢速度要富有变化,努力做到随心所欲。
三、避免声音压喉的现象出现。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口腔内开合度不够,后槽牙没能打开,致使气息不能下沉,声音多集中于咽腔,声音易于疲劳。
四、不要多提颧肌和咧嘴,提颧肌和咧嘴会使口腔腔体由圆变扁,气息漂浮、声音不够圆润,缺少共鸣。
五、声调不宜抬得过高。许多人认为在抒发激烈情感时,一定要抬高声调、放大嗓音、大吼大叫。这种认识过于片面了。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指导,一味地高调吼叫,虽然声音显得脆亮,但是极容易题使声带疲劳,甚至小结,严重的会造成声音闭合不严,声音嘶哑的结果出现。正确的方法是在处理富有激情的稿件内容时,应该显的更沉稳、内敛、主动、积极,共鸣腔体要更有力量感,声音就会更具张力,更有气魄。
当然,在发声过程中还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出现,需要很好的解决。如果按上面所介绍的这些方法认真领会,试着练习,我想对美化您的声音会有些帮助的。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因声施教。
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跟看法,或者还有什么疑问,请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地址是:shengyinmeirong@yahoo.cn我会试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