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博客里分享了2010年的读书笔记,当时看的是红色封面的2008版本。最近我又看了母子图封面的2013升级版,感觉多了一些潜意识的内容,包括家庭系统排列,正好我也在看海灵格的书,比较好理解。这里简单概述一下。
增加内容主要在第4、6、10、11章。
第4章提出了人生必备15项能力及如何培养。其中1、建立自我意识;2、说话达意(表达内心感受);3、与感觉在一起;4、理性与感性并重。这四点都着重了与自我意识、本体感觉的连接。
第6章 从感官训练入手——智商培养的技巧。
一、用心看(观察力)
Game:车牌号(记经过的车)
闭眼说画(闭眼说眼前的景象,说完睁5秒再闭,重复3次,尽数细节)
二、用脑听(创造、想象力)
Game:对话练习(先重复对方的话,再说自己的回应)
听话说画(一方闭眼,另一方说5句话,一方塑造景象)
三、“感同身受”(信息接受力)
Game:感同身受(看到人/动物,想象他/它当下感受)
放大感受(聆听<音乐>、观看<电影>时,将手掌按着胸口)
四、记忆力
Game:共创故事(接龙延故事,每人不超3句,先重头说起,超过20次)eg.有比这个更惨(好)的吗?
事例:9岁男孩用脑里拍电影来记忆
第10章 特殊家庭的亲子技巧
一、离婚
1、不责怪
2、孩子对父母的爱完全且绝对
3、解除对前伴侣的投射(对父母需求)
4、面对挫折(同时可教会孩子)
5、父母的事与孩子无关,仍然是父母
二、再婚
1、是家长的事,新伴侣不代替生父母
2、新伴侣不过问孩子与生父母之间的事
3、母子/女关系优于夫妻关系
三、非独生子女
1、“妈妈是我的,不容别人分享”——这个想法从怀孕起持续2年,所以孩子间的年龄差距最好超过2岁
2、妈妈说:“一个妈妈可以给每个孩子她全部的爱,不管有几个孩子。”
引导孩子中较平静的一个对另一个说:“我跟你有同一个妈妈,我也是她的孩子,所以妈妈属于你,也属于我。我是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请你接受我。”
引导另一个说:“我现在拥有妈妈全部的爱,所以我能够看见你了。我愿意接受你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跟你分享妈妈。”
四、领养
领养意图决定关系:
1、为自己:下一代满足上一代,系统的爱的流动方向倒了
2、为孩子:尊重亲生父母先于养父母的次序,尊重生父母,代表生父母照顾,而不是“我的孩子”
五、过继
从一个系统抢过来,纳入另一系统,因此过继者会有:
1、缺位感
2、莫名的愤怒、急躁
3、受害者心态(委屈、抱怨、愤怒)
Solution:重新与原来的家族系统连接。
第11章 三种不好的心态
一、重男轻女
Solution:感谢这个传统为家族曾经的贡献,现在不需要了,让它离开。
二、望子成龙——限定孩子发展方向
Solution:1、维持好奇心; 2、鼓励尝试; 3、多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兴趣。
三、希望“押”在孩子上——过度依赖孩子
成年孩子要清楚:照顾父母≠做父母的父母
四、失去的孩子——被忘却、被排在系统外
Solution:纳入系统,承认他是家中一员。
“幸存者”说:“你是我的兄(姐),我以为是你把位置让给了我,我原本是没资格留在世上的,因此我活得很辛苦,在过去我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你的爱的。现在我决定把你的礼物发挥两倍的价值,我把你放在心里一个特别的位置,带着你的爱活出两倍的好,以此来感谢你。在我心里,你将能跟我分享我每天的成功和快乐,直到我离开的一天。”
第10、11章大量地运用到系统排列的内容。建议看过相关书籍后再去看这两章就很好理解了。
延伸阅读:海灵格 《谁在我家》、《爱的序位》
另外,新版第9页里谈到与父母的关系(连接):
◇ 生命由父母传予孩子,无从拒绝,不能接受的只是出生之后父母没做某些“该做”的事,或者做了些“不该做”的事。
◇ 孩子的资格感根本来源是父母,拒绝接受父母的人将缺失足够力量和爱去营造自己的人生,也难以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我在博文《孝道和自由》里也分享了有关主题,里面也有海灵格与此有关的观点摘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d6a8d701016ysp.html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的读书笔记(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d6a8d70100uc93.html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的读书笔记(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d6a8d70100uc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