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风向和风向标,主要以动手制作为主。第二部分内容是:风速和风向,主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在室外进行。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1、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2、让学生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3、学生能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4、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
上课前,需要准备如下材料:各小组或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备课:
1、指导风向标的制作
因为有现成的材料,课本上有对风向标制作过程的详细指导,在制作风向标时,我没有过多地指导,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使用风向标的指导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因此如何正确地判断方位,在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如何判断。(2)风向的概念,风吹来的方向才是风的方向,风向的八个方位的描述。另外,还要对观测的场所有一定的要求。风速旗的制作比较简单,同学们完成没有难度。
2、风速和风向的测量
这个环境主要在室外进行,在出教室的时候,首先提出进出教室要求,并提醒学生正是其他班级上课的时间,不要打扰其他班级的学生上课。指导学生在操场上先确定方位,然后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整个过程还比较顺利。
反思:
这节课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风的方向和速度。从前面这两个课时的情况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很热”“今天好冷”“晴天”等等。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但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本节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因此,一开始主要是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对风的认识,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帮助判断风。接下来认识风向,本以为这样简单的问题靠生活常识就能解决了,而实际上在这儿用的时间很多,但仍然有学生不清楚,学生还自制了风向标和小风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制作的成品也很好。
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在制作风速旗的时候,由于对制作旗面的材料要求不严,有的学生拿来很厚的布,由于旗面太重,没有办法进行测量。其次,学生因为到室外上课,感到很兴奋,有几名学生不遵守纪律,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对以上的问题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