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 佛八识

八识 佛八识

八 识

【整理自淨空法师《金刚经》、《华严经》、《唯识研究》等讲演资料】

◎八识,是法相唯识家所用的名相。法相唯识是佛门的「心理学」,也是佛门各宗共同的学习科目。

◎八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加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中国人常说的「三心二意」,「三心」即是指第六意识、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二意」合指第六意识与第七末那识。末那识称为「意根」,是第六意识所依的体;第六意识即是第七末那识所起的业用。

◎凡夫执著这个「我」,大乘教裡讲这个「我」是末那识。八识,阿赖耶是能现能变,末那、第六意识、前五识都是所变。

◎末那是执著,所以有「我痴、我爱、我慢、我见」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是 根本烦恼,只要有「我」,这四大烦恼即同时而来。

◎「末那」也翻作传送,内裡它是依第八识为它的自体,外面依第六意识做为它的作用;它自己既无体也无用,是真正的依他起。末那识执著,执著阿赖耶的见分裡的一分,以为自我,亦即中国人俗话讲「灵魂」。

◎见分是广大无边,执著一分,是阿赖耶见分裡的一分。经上把阿赖耶比喻作大海,那个一分好像大海裡面起的水泡,它执著那个水泡就是自己,这是错误的看法。如果发现整个大海全体就是自己,那就叫成佛,就叫大彻大悟。

◎第六意识向内能缘到阿赖耶,向外能够缘到虚空法界,就是缘不到法性。

◎学过唯识的人懂得,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也就是我们现前外面境界相,都是阿赖耶识的本质相分,这是不能离的。

◎我们起心动念对一切的感觉的世界,是第六意识、第七识与心心所的相分。

◎再说得明白一点,外面这个境界相,我们真的看到了吗?真的接触到了吗?没有,永远接触不到。我们眼睛像个照相机,眼根把这个景象映到裡面,裡面那个相跟外面相一样,就像照相的底片一样,我们眼见是见底片的相,没有缘到外头的相。换而言之,我们的确没有接触到外头的境界。

◎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意识的执著,没有缘外面的境界相,完全是缘眼识的相分,它从眼识相分转播过去,变成第六意识相分,变成第七末那的相分,六、七识的感受与外面还是一样大。

【八识】--出《宗镜录》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六、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淨,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八、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淨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淨。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淨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淨,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

【八识】--《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

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

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淨影)。

【八识】--《佛学常见辞彙》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

1. 眼识--眼根缘色尘

2. 耳识--耳根缘声尘

3. 鼻识--鼻根缘香尘

4. 舌识--舌根缘味尘

5. 身识--身根缘触尘

6. 意识--意根缘法尘

(以上六者--识,了别为义)

7. 第七末那识(意,思量为义)--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以上七识,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称七转识)

8. 第八识阿赖耶(心,集起为义,根本识)--

*华译藏识。

○能藏-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所藏-受第七识所薰习。

○执藏-受第七识所执取。

*无覆无记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八识心王】--《佛学常见辞彙》

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

【八识】--《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166.html

更多阅读

六齋日-八关斋戒《佛光大辞典》 六斋日与八关斋戒

六齋日- 八关斋戒《佛光大辞典》佛光大辞典:六斋日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第八识--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此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禅宗开悟明心之内容,又名:心、识、如、我、真我、真如、如来、法身、涅槃、本际、异熟、阿陀那、种子识、如来藏、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无心相心、等如是多名皆同一

何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3 何为服务意识

今天说(心所法),心所法又叫心使,是心王应用的侍从,犹如富人家的佣人,奴仆-样。心所法有五十一法,共分六位。第一,遍行心所。遍行就是无时无处不在运行,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遍,任何根性都能遍。遍行又分为五法,就是我们的意.触.受.想.思。如果不是这个遍

声明:《八识 佛八识》为网友小马郎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