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柱”的传说
在海南岛的最南端,即“天涯海角”东300米的浅海处,有一高出水面约7米,径约5米的柱形巨石。其状酷似从海底钻出来的特大号导弹头,人称“南天一柱”。此石柱黄沙色,略有黑皮,垂直站立于海水中,顶部锥形,通体光滑。水下还有多长,不得而知。游人至此,无不称奇,争相拍照。
关于它的来历,说法不一。今选出一个,供网友茶余饭后品评。
1.“南天一柱”的来历:
相传远古时代,巨人共公因不满黄帝把帝位传给他的孙子颛顼而被流放,于是怒触不周山(即昆仑山),使天柱折为多段,并分崩离析。史料记载:天柱折,地维绝。顿时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星移斗转,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洪水滔天,人民苦不堪言。后经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生民方得安生。被撞碎的石块远近不等地飞散到华夏各地。于是九州各地均出现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飞来石。当时各地人对此飞来石不明就里,因此叫法不一。有的地方叫“飞来石”、“飞来峰”或“奇石”、“怪石”、“神石”。对体型浑圆且顶天立地的飞来石称为“柱”。如散落在华夏各地的“天柱山”、“天柱峰”或“天柱石”等。据《山海经》天柱之巅陨落琼涯之滨。由此可知海南岛这块飞来石就是当年昆仑天柱的顶尖。
(关于黄帝传位颛顼《史记。五帝本纪》有明确记载。“共工怒触不周山”可能巧遇超级地震--,不然人哪有那么大的神力?此事《山海经》、《淮南子》等有记载。)
2.“南天一柱”是谁的手笔。
这块巨石北面上三分之一处,由上往下刻着“南天一柱”四个红色大字。关于这四个字是谁写的?有说是明、清时某某人写的。有说是民国时某某人写的。在我的印象里是苏东坡写的。因为此前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末年苏东坡曾被貶儋州即今海南海口市。一日他和佛印在院中写字对诗。佛印先写“北冥有鱼”。苏东坡后写“南天一柱”。各自刚写一句,忽然来个旋风,把二人的字卷上了天。一幅向南飞去,一幅向北飘去。三天后三亚的渔民发现大风刮来一个条幅,挂在天柱石上。近前一看上写“南天一柱”四个大字。人们以为这是神仙赐的,赶忙找来石匠,把这个条幅按原样刻在天柱石上。从此当地人都说是神仙赐字。1962年郭沫若到三亚考察听说此事,为了破除迷信,解开谜底。让人搬来梯子亲自登上察看,发现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两个模糊小字——“子瞻”。郭老据此并根据笔体确定是苏东坡写的。因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
当年苏子谪居海南的地方即今海口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坡书院”。至今每日游人不断。同志们登岛不可不看。
3.80年代,国家文物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把它印到人民币上。于是1990年版2元券背面便出现了“南天一柱”的画面。这张纸币背面的主景就是那块巨石(此画右下部画宽了,有点走形。平时并无海浪,巨石静立水中。退潮时耸立在沙滩上),其上“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清晰可见。海南人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是海南诸多景点中唯一印到人民币上的一个。同时三亚旅游局决定把“南天一柱”彩照印在海南旅游通票的硬卡上,以示海南岛历史悠久,古迹、传说众多。
2000年我曾到此一游,不仅与“南天一柱”合影留念,而且还亲手摸摸这块被当年“人类侠祖”——共公撞来的巨石,并近距离地欣赏了苏东坡的笔迹。当时感觉就像置身于2元纸币的图案里,觉得特别神奇。那天所拍照片和那个印着“南天一柱”的彩色硬卡至今我还留作纪念。(篇头照片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