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与尤俊达 隋唐演义尤俊达

七十年代初,新疆处在原始未开发状态,为执行天山深处伐木任务,我们班8个人住在夏尔达力家,这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哈萨克族小村,散落在草原上。当时的新疆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人,地域广大、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站岗,站岗就是守护全连伙房和枪械库。上岗点离夏尔达力家约有6、7百米远,我提着枪推开门,寒风裹着雪花迎面扑来,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背着没有子弹的步枪,艰难地顶风向黑夜中的伙房走去。寒月悬空、风雪吹打着树木,一个人走在野狼成群的草原上,胆怯是油然而生的。正走间、突然身后有轻轻的踏雪声,回头一看是一条大狗,黑夜中借着雪地的返光看不太清,我以为是夏尔达力家的狼狗,这狗就在我扭过身的刹间,突然向我扑来,本能使我举枪迎挡,那狗敏捷地躲过,转而更凶猛的扑过来,我调整了一下步伐,双手握枪刺刀寒光闪闪,直向狗的头部全力刺去,那狗头向一侧偏去,刺刀刺中了狗的左肩内侧,狗被刺伤后,夺路向河边的灌木丛中逃走,消失在寒冷的风雪夜幕中。这时我感觉浑身是汗已湿了棉衣,看着雪地上的血迹和风雪漫天的荒野,不禁毛骨悚然。第二天夏尔达力老汉听了我的诉说,看着刺刀血污上的皮毛,说这不是狗是狼的毛,他说狼的毛比狗长,牧民的狗半夜都看护羊圈,不会跑到草原上。听了哈族老汉的话,我知道了夜里单身走草原,要防备狼的袭击。老乡家的羊圈经常有狼的 袭击,一般不会得逞,因为看圈的狗会全力出击、奋力狂吠撕咬,我就把班里吃剩下的馒头收起来,喂老乡家的狗。逐渐和狗亲热起来,每次上岗只要我一出门,那两条狗就摇着尾巴跟我走,我一边摸着狗的脑门,一边从口袋里拿出剩馒头喂它们,走在寒夜的雪地上心里踏实多了。两条狼狗,一条背全是黑的、我叫它程咬金,另一条背是黄底黑花起名尤俊达。两条狗凶猛异常,偶有牧民骑马从夏尔达力家经过,就会凶猛的扑过去撕咬,直到牧民驱马快速跑过百十米后,它们才会胜利凯旋。一次下午我在伐木时忽然有大便的感觉,可是山坡崎岖不平。我便朝着正北方向走去,大约10分钟后我找到稍平坦的地方,便后原路返回,没想到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原来的地方,到处都是百年以上的松树夹有杂树,我不能再走,否则在这原始林深处会有危险。便坐在一颗倒卧的枯树上休息,几个小时后天色暗了下来,又冷又饿有些慌张恐惧,正在无奈之时、突然看见两个黑影向这边奔来,我以为是狼赶紧站起来,紧握一根桦木棍,看清楚了,前面的是程咬金、尤俊达紧跟其后。我高兴地摸着老程的脑门、握住俊达摇摆的尾巴算是对老朋友的感谢吧。原来我没有及时回去,战友们知道情况不妙,骑马回去报告。夏尔达力老汉闻讯,立即带着狗骑马上山寻找,后来听战友们讲:就是被老汉的狗寻着方向找到了我。多么感谢我的两个伙伴呀!完成伐木任务回营区半年后,我听到了不好的消息。程咬金在一次随老汉放牧时,为保护羊群和偷袭的熊搏斗,被熊一掌击破了肚皮,肠子流出不治而亡。尤俊达自此不吃不喝,半月后忧饿故去。现在这两条狗还经常出现在我的记忆里,多么忠诚仁义负有责任感的伙伴呀!

程咬金与尤俊达 隋唐演义尤俊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39239.html

更多阅读

程咬金 程咬金电视剧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

隋唐演义:为什么程咬金的小舅子是裴元庆

看《说唐》时有一点很是不理解,就是程咬金娶了裴元庆的姐姐,一个是隋朝将门,一个是山东平民,门不当户不对的,后来看了《资治通鉴》,才知道这一段姻缘的原因所在。裴元庆的原型是隋朝将领裴行俨,他跟随父亲裴仁基征讨瓦岗,兵败后投入瓦岗,一

《隋唐演义》英雄排名三 附瓦岗寨排名 隋唐英雄演义

有很多的版本,因为书不一样(说唐,隋唐英雄传,评书等等),但是我有一份最详细的。   一、《兴唐传》排名: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程咬金的兵器不是板斧 程咬金三板斧

来源: 腾讯读书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程咬金三板斧”更是成了挂在人们嘴边的俗话,被用来比喻

声明:《程咬金与尤俊达 隋唐演义尤俊达》为网友蓝鲸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