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是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充分利用襄垣县历史悠久的传统纺织工艺、投资上亿元兴办的企业,公司成立两年来,发展形势喜人。
公司商标由来
襄垣始源于五霸称雄的春秋末代,因公元前455年,赵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襄垣。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襄垣人民,诸如刺绣、打铁、织布等一系列的传统手工艺。为了更深层次地发掘襄垣的人文历史,体现千年古县及手工老粗布的悠久历史与传统特色,同时也为了缅怀襄垣的创始人赵襄子,所以将老粗布产品的商标注册为“襄子”。同时“襄”又是一个象征人人有衣穿的象形字。我们还可以从“襄”的字体进行剖析:上下两部分组成了一个“衣”字,中间则由左右两个“口”字和底部“一横”之上四个“十”字上下重叠、左右连接组成,因此可以说“襄”,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产品特色特点
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已在襄垣县各乡镇和平顺、武乡的一些乡镇开设了多家分店和多个生产基地,同时,还和近千户农民签订了加盟协议,解决了200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产品问世后,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环保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粗布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古代民间工艺等特点显得尤为珍贵。手织粗布产品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用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200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目前公司已能纯手工制作床单、被罩、衬衣、睡衣等家纺织物。产品的主要特点为:手感厚实、肤感舒适、透气性好、防静电、防辐射、防紫外线照射,同时它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由于纯手工织造,所以布层表面形成了无数个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是一款纯天然的绿色、环保、低碳产品。公司产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纺织产品博览会,特别是在2010年国庆期间,两次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在会展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对襄子老粗布精湛的织布工艺和产品赞不绝口,对这一返璞归真的历史文化遗产报以由衷的敬意。襄子老粗布还先后参加了福州博览会、南京博览会、西洽会、山西品牌节、山西省农运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市委书记田喜荣在襄垣观摩期间,对襄子老粗布产品赞不绝口。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承办和举办了多次国际、省、市、县级体育、文艺比赛。成功协办了“襄子老粗布”杯中澳国际女篮对抗赛和山西省 “襄子老粗布”杯农民健身秧歌大赛;举办了 “襄子老粗布”杯第八届篮协会员联赛及襄垣县首届“襄子老粗布”杯干部职工乒乓球赛等项赛事。2011年7月份,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襄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组建了专业研发队伍。2011年12月份,公司成功通过了山西省企业评审标准。
品牌社会影响
公司还先后被授予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长治市明星企业、中国名企、中国著名品牌、中国著名畅销品牌、中国优质名牌产品及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企业和全国消费者青睐首选满意品牌、长治市明星企业等荣誉。公司还诚邀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老劳模申纪兰作为襄子老粗布的形象代言人,她多次亲临车间视察工作,亲自体验手工织布这一古老传统的技术。目前,襄子老粗布织布工艺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企业发展前景
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省、市、县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两年来,通过不断创新,产品质量不断升级,襄子老粗布系列产品不但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同时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公司已在长治市、襄垣县、平顺县、武乡县、潞安矿务局设立五处襄子老粗布直营店,解决了当地2000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五年内从事纺织户可达到10000户,也必将改变农村妇女农闲时无事做的局面。今年年底,公司的直营店、加盟店将达到100个,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最佳的购物选择,逐步满足市场对襄子老粗布产品的需求。
公司将在两年时间内,以省会太原为中心,将襄子老粗布产品辐射到全省的各市、县区,并打入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周边地区,使襄子老粗布产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真正把“襄子”这一品牌打造成全国粗布行业的第一品牌!
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简介
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是山西省领先转型项目工程之一,该工程选址在襄垣县的富阳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26157.95平方米,集经线、合股、落筒、后整、倍捻、缩水、烘干、印染、纺纱、织布培训为一体,建筑面积103994.18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企业文化展厅,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投产达效后,可年生产2000万米的粗布系列产品,可安置3000~5000人就业,同时可拉动20000余户农村妇女加盟织布,每台织布机可为农户年增收1万元~1.5万元,年产值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目前,已覆盖襄垣、平顺、屯留、武乡、沁县、沁源、潞城等地,建立襄子老粗布生产基地,发展加盟农村妇女织布2000余人。该项目的实施,将会成为上党地区又一新兴地面转型产业,为长治市的“十二五”翻番目标及转型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一行来到襄子老粗布生产基地实地考察指导工作
爱尔兰华人联合会主席陈敏琪在世博会期间评价老粗布时说:老粗布这个产品其实并不粗,反而更显时尚,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在欧美市场赢得青睐!图为陈敏琪与参展工作人员
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董事长栗树斌接受央视采访
襄子老粗布新闻发布会在龙城迎泽宾馆盛大举行并签约加盟商74家
襄子老粗布生产车间
襄子老粗布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襄子老粗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2010年3月,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成立伊始,是一个固定资产投入仅50万元,生产人员20余人的手工粗布小作坊。三年后,当织布女工崔晓琳携带着织布机出现在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上时,人们回头搜索她的“后台”——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时,这个当年的小作坊,如今已是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独家赞助商,注册资金达1亿元,拥有专业设计、研发团队200余人,加盟织布农户2000余户,在全国拥有1000余个销售网点的民营商业。
三年的时间里,步步为营的耕耘、稳扎稳打的攀升,襄子老粗布始终坚持挖掘中国传统纺织技艺,始终专注地研发、生产具有原生态品质的老粗布系列产品,在经纬穿梭间不懈地追赶着自己的纺织梦想。
襄子老粗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我们迎合了当代人崇尚原生态、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简单、舒适的生活追求与消费观念,我们掌握了粗布行业标准的话语权,”企业负责人栗树斌风趣地说道,“我们被市场推着走,根本停不下来!”
生产:大打手工牌“宅女”动起来
三年前,栗树斌四处奔走考察市场、选取投资项目时,无意间得到村里老者相赠的一件粗布床单。“当我得知不仅这位老者不再制作这种粗布,整个村子也没有人再制作这种粗布时,遗憾之余,也嗅到了行业先机。”栗树斌说,“当时就想,我能不能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呢。”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栗树斌便迅速付诸实践。在与多位同行交流后得知,虽然在山东省的部分地区有经营粗布家纺的企业,但却没有一家形成系统的规模,更没有所谓的品牌。细究原因,原来市面销售的产品多为机织,没有完全将粗布的优点呈现出来,产品品质与一般家纺无太大差异,市场销路未能因粗布的特点而迅速打开。
“分析了市场现状,我们将生产定位为纯手工制作老粗布,而且我们就是要依靠这样‘土得掉渣’的手工产品做成国内首家粗布品牌。”回忆起当初,栗树斌仍旧带着踌躇满志的神情。
在本地发展手工织布业,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守在农田上的男性壮劳力多外出打工,撇下需要照料的农事、需要照拂的双亲、需要看护的孩子,统统丢给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留守妇女。“留守妇女一天中空闲的时间能达到80%,没有工作又不能离家,实属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栗树斌的倡导下,公司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在襄垣县上马乡、王村镇组织召集了1000余户家庭粗布制作农户,由公司提供原料、设备、技术、物流服务,而这些拥有织布技艺的“宅女”提供劳动力,“合作”生产出真正手工织造的老粗布。
手工生产不仅将广大闲置在家的农村妇女组织起来,为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家庭收入,更为企业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
在当今追求舒适、简约、自然的消费理念引领下,低碳、环保、原生态纯手工织造的襄子老粗布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短期内销量急速攀升,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提高。在公司创办仅7个月的时候,便在2010年“十一”期间两次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不仅对于襄子老粗布精湛的织布工艺和产品赞不绝口,更对这一返璞归真的历史文化遗产报以由衷的敬意。如今,“襄子老粗布”的织布工艺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营销:六家直营店实现销售“全球化”定位精准推动品牌专业化
襄子老粗布打破了长治传统销售市场的直销模式,搞加盟、代销,甚至搭着潮流走上了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直销、加盟、代销、电商等多种新型渠道相融合的营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当代市场发展的模式与需要。”栗树斌解释道。
按照栗树斌的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六家直营店,为襄子老粗布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做好襄垣店保基础,利用长治店辐射本市各县市区、大型酒店和特产店,通过太原店让销售网络遍及本省所有地级市,北京店和上海店分别辐射北方和南方城市,这五个店当下正做得风生水起;计划实施中的香港店将成为襄子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通向世界的一个高起点平台。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和几何级增长的利润额,栗树斌并没有趁热打铁的实行扩张战略,增开实体店铺,反而放缓脚步慎重地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今年一季度,在对市场经过考察与核算后,审慎确定粗布家纺为襄子短期内市场主导产品,逐渐形成以家纺为主,服装、布艺为辅的产业结构,轻装上阵,在家纺业占得鳌头。
看似收缩的战略,却为襄子老粗布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栗树斌表示,将重点放在家纺产品上,以专柜形式进驻商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店面选址对企业发展造成的阻碍和影响,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手工产品的产出量还能够得到提高,物流配送等服务环节也能够得到加强,襄子产品的知名度和公司发展速度反而会加快。“品牌专业化带来的最明显优势就是,成本降低了、客流量却增加了,销量跟着上去后,好口碑成了活广告,这对于品牌打造是莫大的幸事!”
目前,襄子老粗布已申请加入中国家纺协会,目标是在3到5年内,进入国内家纺行业十强。
发展:以小博大粗布标准“襄子”定
制定一个行业的标准远比创立一个行业品牌更有意义。深谙此理的栗树斌带着这个年轻的企业,与众多老资格、大规模的粗布生产厂家博弈着。
“市售手工老粗布幅宽一般在48~50厘米之间,人工支出费用每米1.5元,但咱们襄子的活儿,每米人工费用要支付到5元甚至更多,因为我们的织布幅宽为54厘米,这超出了人体作业舒适度的范围,却提升了产品质量。”栗树斌自豪地说,“仅这一项,我们就有能力掌握粗布行业的话语权,因为我们在做的就是粗布生产的标准,我们甚至会规定1毫米有多少针脚。”
襄子老粗布将一系列生产标准融入织造过程的每个环节,从织物正反面、经纬向、经纬密度、经纬原料到织缩率、捻度和捻缩,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统一标准化作业。虽然按标准生产成本会提高,但襄子从一而终地坚持、从未放弃。如今,国内粗布行业实行的生产标准是由襄子老粗布起草制定的。
为使“襄子”的粗布织品达到最优的纺织标准,栗树斌并没有将粗布织品从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一系列流程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利用合作、代工等方式,巧妙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整合,利用别人成型的技术与自己的手工产品衔接,将全国各地区的优势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上海创办全资子公司上海襄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销售上开疆拓土;在久负盛名的东华大学成立设计研发中心,负责“襄子老粗布”的织品设计;与山东、江苏等省、市的优秀手工纺织工艺企业、作坊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代工合同,减少生产投资消耗……整个产业链得到高效、优质、快速的良性运作 。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服务”,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博弈中,襄子以小博大,成功地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转型:乐享政策红利积极回报社会
在投资襄子老粗布之前,栗树斌是一位从事煤炭生意的商人。“全省转型发展的理念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一味依靠资源的开掘不是长久发展之计,唯有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限定,才能获得长久的商业生命。”栗树斌感慨地说道,“对于‘襄子老粗布’三年来的发展壮大,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政策的福利让我们受益良多,从融资到扶持,政府为公司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展开拳脚,大干事业。”
对于政府的帮扶,栗树斌更多的是化为回报社会的具体行动:抓住发展“一村一品”的机会,襄子老粗布公司对襄垣县下良镇红土坡村开展“六个一”住村帮扶活动,为村里送去了20台织布机,将织布技术送到村民家,并与他们签订订单合同,帮助当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月收入上千元。
介于纯手工织造的生产模式,发展初期定位为高端市场的襄子老粗布,在经过三年的发展后,毅然设立了中端市场线上品牌“襄子坊”。新品牌的创立,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工薪阶层认识、接受、使用襄子老粗布;另一方面,织布工厂的建立,又能够为周边百姓提供很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留守妇女守家在地工作,逐渐缓解农村“空心化”的趋势。
……
如今“会呼吸、能养生”的襄子老粗布,独家赞助央视《艺术人生》栏目,《星光大道》上襄子织布女工崔晓琳织布技艺的精彩展示……借由央视的宣传平台,襄子老粗布这个山村里走出的名牌产品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和追捧。
今年,襄子老粗布预计销售额将突破1.2亿元,发展加盟店达到75个。这个承载了悠久人文历史及传统手工技艺精髓的纺织品牌,用三年时间铸就了自己的行业利剑,并以铿锵有力的步伐持续向“全国粗布行业第一品牌”的梦想踏实迈进。秦楠楠解婷2013-10-22
短评:“老玩意儿”产业化开发的成功典范
纯手工制作的老粗布,不是新产品,也不是高精尖,而是我们的老祖先传承上千年的“土得掉渣”的手工产品。然而,就是凭着这样的老玩意,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就从一个固定资产50万元,生产人员20余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销售额突破1.2亿元,加盟店达75个,注册资金达1亿元,在全国拥有1000余个销售网点的民营商业奇迹。“老玩意儿”之所以重新焕发青春、创造奇迹,是因为襄子用了新玩法。首先,他们用现代工业的管理办法融入传统织造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统一标准化作业,为国内粗布行业打造了新的生产标准。其次,巧妙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整合,利用别人成型的技术与自己的手工产品衔接,将全国各地区的优势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上海创办全资子公司上海襄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久负盛名的东华大学成立设计研发中心,与山东、江苏等省、市的优秀手工纺织工艺企业、作坊建立合作关系……整个产业链得到高效、优质、快速的良性运作。第三,公司采取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召集了1000余户家庭粗布制作农户,由公司提供原料、设备、技术、物流服务,而这些拥有织布技艺的“宅女”提供劳动力,确保“合作”生产出真正手工织造的老粗布。
通过新玩法,手工老粗布这样的“老玩意儿”成就了产业奇迹。这是工业时代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堆锦、刺绣、布艺、铜乐器、根雕、木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民间社火、上党乐户、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秧歌、顶灯、鼓书、八音会、道情、瞪眼家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老玩意儿”如今仍然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用现代的新玩法对这些上党的“老玩意儿”进行产业化开发,将长治文化创意产业推上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