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06月18日http://zqb.cyol.com/html/2012-06/18/nw.D110000zgqnb_20120618_1-12.htm
阅读对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有多么重要?李希贵校长引用了两段话予以说明。
有人问一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还是说:“阅读。”
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
阅读,不仅提高考试分数,还可以增强阅历,提升内涵,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人的修养。精神的富足,能够使人生更加美好。
真正的阅读,从课堂开始。可是现在的课堂教学,却为了应试,把文章支离破碎。孩子们看到的阅读,就是做题,理解字词含义。我建议把语文课拿出一些来专门让学生阅读,以及交流阅读;家庭也可以固定时间集体阅读。我喜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你能从中真正体会到什么,而这种体会是可以用到生活中,要么解决人生的烦忧,要么让你心旷神怡。
真正的阅读,从选择好书开始。不要从成人视角去为孩子选择读物。很多家长都会请我推荐暑假读物,一般我都是不想推荐。因为,我喜欢,未必是孩子喜欢。我不喜欢家长听说哪本书好,就在网上一点,书就到家了。这样孩子之前对书没什么感情,可能不会喜欢。因此,我赞成要带孩子去书店,让他去选择。可以提出选择的要求:一次购买几本书,每一本书要不同作者,不同类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古代的、现代的,可以是中国的,外国的)。为了省钱,然后再去网购。
真正的阅读,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孩子很怕写读后感,但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我认为还是要写,但应该是有感而发,所以应该是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要人云亦云;我不会要求孩子写长篇大论,哪怕只有几句话,一个词语皆可。
真正的阅读,要养成好习惯。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柳斌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12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可见,要让孩子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我觉得美国的教育与中国古代教育有相似之处,都是很强调博览群书。因此,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都很繁荣。日本人把中国古代的吟诵,称之为“素读”。现在,我们却散尽千金,远赴重洋。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能够回归正道。
附李希贵读初一的儿子写下最喜欢的10本书及其理由(大家也可以从中选书):
《纸牌的秘密》——以引人入胜的童话式故事将人引入最原始的哲学思考;
《涅克维奇精选集》——宏大的叙事场面和难以抑制的爱国热情;
《死水》——杰出学者在新诗发展中的一大贡献;
《鹅掌女王烤肉店》——诙谐的文笔、美妙的谈吐和随处可见的讽刺;
《伊豆的歌女》——细腻的叙述、缠绵的感情,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
《唐宋名家词选》——偏重大家而稍有遗珠之憾;
《雍正王朝》——将复杂的官场揭露得一览无遗;
《苏菲的世界》——很好的哲学启蒙书;
《契诃夫精选集》——深刻的讽刺,特别是短篇小说;
《戴高乐传》——略带感情地公正评价了伟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