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可以不想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自己喜欢的书,无功利之累,也用不着什么目的。喜欢做笔记的时候,细细地记录,不爱看的章节,草草翻过。没有人要求我必须记住什么,也没有任何试卷等待我完成。此时此刻,朱自清的那几句话,就浮出来。什么都可以读,什么都可以不读,“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了。
我可以细读《佛学百科全书》的某个章节。知道佛教创始人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悉达多·乔答摩。“悉达多”是名,意为事业成就者,“乔答摩”是姓,意为最好的牛。母亲摩耶夫人在一棵婆罗树(也称无忧树)下,生下了他,母亲在他出生后的第七天就因病去世了。王太子由姨母养育,在宫廷享受着王子所能得到的最优裕的生活。然在凡事的优裕中,王太子未能寻到内心的安宁与幸福。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出家修行,三十五岁时(夏历十二月八日)觉悟成道。他是释迦族人,后人尊称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称佛陀、如来、世尊、释尊等。
而最著名的佛学“三藏”,则为“律藏、经藏、论藏”。佛教又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佛教:以自利,即个人获得解脱的修行为宗旨。而大乘佛教,不仅以自利,也以利他为修行的宗旨。我国佛教大概就是沿袭了“大乘佛教”。
书读到此,自然又想到房放的《佛是一棵树》,让佛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的联系于一体。
读南怀瑾,感受大师儒、道、佛,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医学养生、西方文化无所不包的博大思想。读刘亮程,体会字里行间纯朴、浓重的黄土乡情,感受沉淀、打磨的梦幻才情。读巴尔扎克,走进十九世纪的法国,在《人间喜剧》集里,观看法国社会的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交际花盛衰记》中为“爱情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曾落风尘的美丽单纯的姑娘艾丝苔,给予无限的同情,美丽的艾丝苔,就像一只风筝,爱情一旦破灭,她和她的吕西安就会从空中坠下,摔得粉碎。
读《国学精要》,从医学篇中感叹,中华医学的渊远之深。读徐志摩,那份“浓得化不开得情”,那个独自在康河边,享受柔柔的青草、蓝蓝的天、潺潺的水的浪漫诗人,总让人心驰神往。
读得很杂,很自由,读得什么都可以读,什么也都可以不读,好是惬意!
这份惬意不仅在读书中。在瑜伽,在习字,在练琴中,都能享受到这份自由自在。没有想成为瑜伽大师,或者瑜伽教练,只是享受瑜伽带来的身心的安宁与愉悦。所以不必勉强自己做如何高难的动作,不必强求自己一日不少的训练,可以随意,可以自由的选择,可以享受这份恣意的快乐。
习字、学琴于我,更无所求。每日研墨习字之时,心静如水,随笔划流转,宁静、安逸,真的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也可以在这份安宁中,静静地去想,给纷乱的思绪理出头绪,心思经这份洗礼而变得清澈。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真的是种幸福。感激我有这样的福份。
20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