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文字

雅俗日记喜欢了朱金才的博文 31分钟前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18)

古文字蕴含的追求

全面和谐的行为科学体系

(七)以和为本,国际和谐(1)

把爱进扩大,就涉及更大的群体——世界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与社会、宗教与宗教的关系。不仅要爱自己的国家、民族、社会、宗教,而且要爱别的国家、民族、社会、宗教。华夏先民因而 产生了“以和为本,国际和谐”的思想观念。古文字发明的代表人物彭祖反对“谋得战胜,兼弱取乱”,就是直接反对战争、动乱,追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宁,显然包含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就继承、发展了彭祖的思想。彭祖代表的华夏先民的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的思想观念也必然会通过古文字表达出来。

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这首先源于华夏先民的国家观念。我们以前讲过“邑”字、“邦”字,目的在于说明“以民为本,官民和谐”,“发展民生,和谐之根”。今天,我们重提这两个字,目的在于说明“以和为本,国际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组成部分。

“邑”本来指国家,但是只画“人”、“口”,“口”既指城池疆域,也指嘴,表示国家要有人民和疆域,要能够在领土上生产,解决人民的吃饭生存问题。“邑”不画“戈”,不涉及军事、战争。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文字

“邦”至今还指国家,如“友好邻邦”、“邦交”,但本来只画“田”中长“禾”,后来加了“邑”(人口),表示国家要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的生存、生活。“邦”也不画“戈”,与战争无关。

“国(國)”字才用到“戈”。这是“国”的古文字:

“国”字最早由“戈”、“口”组成,表示国家要用武力保卫的一方疆域的人民生存、生产、生活的安全。它也是最早的“或”,“或”的古文字演化如下:


“或”字最早与“国”是同一个字,后来在“口”外加了四个边——这才真正表示疆域,所以“或”字本来表示用武力保卫的一方疆域的人民生存、生存、生活的安全。因为动用武力进行防御战争不是经常性的,而是有时候才需要的,所以引申为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有的人,再引申为也许。

“或”字再加上大方框就成为“國”,大方框表示国家疆域,里边的一横和“口”,表示土地和人口,而“戈”就画在疆域之内,表示在国家领土范围内保卫边疆,巩固国防,保障人民的生存生活条件。后来简化为“国”。“国”字表明,在国家形成后,就要强调防止国外入侵战争了。人们渴望“国泰民安”。

与“国”的字源相似的是“咸”字。下面是“咸”的古文字:

“咸”字甲骨文的主体是“戌”,大戈;左下方是“口”,表示全民皆兵,武装御敌因而引申为全、都、皆如“咸受其益”、“老少咸宜”。

这些字反映两点,第一、必须使用武力保卫国家,第二、武力只用于自卫而不用于侵略。

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这还源于华夏先民的军事观念。先看“兵”的古文字:

“兵”字下面原来是双手,上面是武器(斧头),画手拿武器,一方面表示武器,原先指短的刀剑斧头,后有长的戈矛钺戟,再有“远程武器”弓箭,如“短兵相接”、“兵戎相见”、“兵不血刃”;另一方面指手拿武器的人——士兵,士兵组成的团体——军队,军队从事的事情——战争,战争需要的战略战术——兵法。中国先民认为,“要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用之”(《道德经》)——要知道,武力是凶险不幸不吉祥的,圣人只有在逼不得已时才动用。又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臣听说武力是凶险不祥的事情,战争是违背天道大德的,是最后才会采取的措施。暗中谋划计策,违背道德,常常进行不祥的行为,亲自去做这种最差的办法,天帝是不允许的,这么做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但是,“兵”字本身并没有表示对待“兵”——武器、军事、战争的态度,而“戒”却表示了态度:

“戒”字同“兵”字画双手拿兵器——斧钺一样,也画双手拿兵器——戈,长矛,不过提高了作战能力。“戒”的本义是手拿兵器,进行武备,不是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而是为了“戒备”、“防备”,是为了防备敌人的侵略,以便制止战争。

而“武”字更在字形上、造字机理上表示了反对侵略战争的态度:

“武”字,上部是“戈”,下部是脚趾,化为“止”。一方面表示行为,脚趾表示前进,因而“武”表示肩扛兵械,进行戒备,出征作战,抗击入侵敌人,保卫边境家园,如“武警”、“备”。另一方面表示目的,扛械出征是为了止戈,或显示武力和决心,使敌人不敢挑起战争,从而制止战争,或打败敌人,从而结束战争。《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又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力是用来禁止暴力,制止战争,保障统治,建立功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的。

再说一个更能说明问题的“城”的古文字:

“城”字第一个是金文,左边是“郭”字,“郭”字的演化如下:

“郭”字,第一个是甲骨文,里面的“口”表示人民居住区域,四周是四个塔楼,用以眺望预警,而塔楼建在城墙上,所以“郭”表示用来为保卫人民居住区域而预警的外城——外城墙。而内城墙才叫“城”。

“城”字中有“郭”,环绕人民居住区域的的护墙,右边是斧钺武器。第二个也是金文,“郭”改为“土”,表示最早的城墙是用土垒筑的。后来演化为“土”“成”。

“郭”字、“城”字表示修筑外城、内城都只是为了保卫人民的居住区域、人民的生活,而不是主动负的战争对外侵略。

中国有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象征什么?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的象征。为了修建万里长城,可以说劳民伤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但是,在当时不得不修,因为当时有游牧民族入侵,烧杀掳掠。为了维护和平,保障安宁,不得不忍受苦难,付出代价。现代,日本帝国主义也曾经越过长城南下,蹂躏中国大地,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苦难。长城告诉我们,不要忘了历史的苦难,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本性、民族融合过程的象征,由斗争到和谐的过程的见证。修筑长城,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防御,保家卫国,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本性。在战争时期,它是防御工事,而在和平时期,长城关口又是经贸文化交流的海关、驿站,证明了“交相利”。它最终又成为运用智慧实现民族和解、民族融合的见证。古代汉族公主出关远嫁外族君主,外族公主入关嫁给汉族君主,实现了种族的融合。即使蒙古族、满族入关,最终却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现代,汉、蒙、满族后来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反动统治,共同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更全面实现了民族大和解、大团结、大融合。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保卫和平、保卫家园、保卫和谐的坚强决心、顽强精神的象征。我们曾经用砖石修筑了长城,防御入侵。但是,物质的长城也未能阻挡侵略者的脚部,于是我们也用我们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现在我们还在用经济、科技筑起更加可靠的长城。谁也不要妄想再侵略中国,破坏我们的家园,扰乱我们的安宁。谁也不要低估了中华民族的决心和力量。

中国人民的理想是“刀枪入库,马归南山”,永远不要动用武器、战马,永远结束战争,永远没有战争。但是,在还有人企图挑起战争或者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就只有以戈止戈。一方面,要进行武备,为了防止战争,使敌人不敢盲动,不敢发动战争,就像墨子做的那样(帮助宋国搞好战备,从而阻止楚国入侵)。另一方面,是在敌人发动战争之后,能够有力量打败敌人,战胜敌人,结束战争。侵略战争必须用正义战争予以消弭,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打败侵略者,惩办侵略者。追求和谐、和平,不是放弃斗争、战斗。斗争、战斗也是争取和平、维护和谐的一种方式。

中华民族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又源于华夏先民的“人天大道”——哲学理念。前面讲过“天”、“元”等字,它们强调“天地与我同源(元),万物与我同根,人人与我同体”,必须追求人天、人物、人际和谐;“化”、“申(神)”、“中”、“庸”等字强调阴阳和合生万物,必须力求中庸平和,以和为贵,以化(化解矛盾)为上。

中华民族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更源于中华民族伦理理念。前面讲过“众”、“公”、“共”等字,它们强调世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同舟共济;“我”、“义”“仁”等字,强调以我为本,把爱扩大,推己及人,博爱众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华民族追求“以和为本,国际和谐”,最终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实现世界大同。

两千多年前的《礼记》描述了华夏先民的大同世界理想;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什么是“世界大同”?我们先来说说大同的“同”的古文字:



同”字,上部是“凡”,下部是“口”“凡”的字源如下:

凡”字,有人认为原先像浇铸铜器使用的模具,凡是同一个模具浇铸出来的铜器都是一样的,因此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义为凡是,表示概括一切,所有的。有人认为,原先像在方形的重物(如石块)四周连接了四根手柄,指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夯地时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统一动作,力求相同一致,引申为所有的、一切。这个解读更好解释“同”的造字机理。“同”字由“凡”、“口”组成,显示众人在提桩夯地时齐声喊着统一的号子,以此表示相一致、二者无区别,相一致的、一律的,一致地、一起地、一齐地。

当然,“凡”“口”,可以理解为一种协同的行为——所有的人众口一词,同声呐喊,以此使大家协同动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共同的目标——所有的人都有饭吃,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字的造字机理和意义使我们想到了前面讲过的“和”字。一是从“口”从“禾”,表示人人(每口人)有饭吃,社会才能和谐二是下部画乐器,有两个“口”,表示不同乐器;乐器上方的A,表示乐器出气发声,发出乐声;右上部的“禾”画成圆弧形,包裹乐声,中间形成两个相对的箭头符号,表示乐声相应相和,可以比喻“前呼后应”、“一唱一和”、“夫唱妇随”等声音的“应和”、行为的配合。行为协同,人际才能和谐。

还可以想到“众(衆)”字、“共”字。“众”字下面是同向而行的三个人,上部分别是“日”、“目”、“口”和携在一起的两只手。它们表示,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太阳下,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要用同样的眼光看世界,看到人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利害关系,形成同一个舆论(意见),携起手来,相互合作,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共”字在甲骨文中画两只手,后来画两只手共同抬一个东西,表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

这些字体现了共同的思想,人们应该齐心协力。“同”字突出为了齐心协力,要众口一词,同声应和。小而言之,譬如拔河,要喊同一个口号:“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打夯要喊同一个号子:“加把力呀,嘿哟!齐用力呀,嘿哟!”大而言之,国家、世界要形成同一个观念、同一个舆论,人民要同心同德,追求共同的目标——世界大同。

大同思想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礼运》,它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社会、国家、世界)是人们所共有的(而不是个人或少数人私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服务),(人人)讲求诚实诚信,崇尚和谐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而且)使老年人(都)能终其天年,中年人(都)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都)有职业,女子(都)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追求“大同”,是中华先民的夙愿。“大同”有三层意思。一是说大规模、大范围——全中国各地方、全世界各国家的共同繁荣;二是说大人群、多方面——全人类、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幸福;三是说存小异而求大同,在大的方面“求大同”——相同、一致、协调、平衡,全世界、全人类和平共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富裕,个个幸福。这是中华民族早就有的伟大理想。世界大同,追求的是在根本的、共同的、有关人类整体利益方面的和谐一致,并不要求完全相同,并不要求取消各国、各民族各自的特点与不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各自利益,在“小”的方面可以各自不同,可以“存小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0505.html

更多阅读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1 汉字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三千年前的中国梦根据造字者的思维深入解读古文字,系统地发掘古文字蕴含的思想观念体系,这是古文字研究的新课题。我1998年在《徐州三中(校报)》发表《古文字研究的新课题》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改变题目(《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文字

雅俗日记喜欢了朱金才的博文 31分钟前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18)二、古文字蕴含的追求全面和谐的行为科学体系(七)以和为本,国际和谐(1)把爱进扩大,就涉及更大的群体——世界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与社会、宗教与宗教的关

中国酒排名 占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中国文化、中国酒

  如何认识“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个集合的概念,它包含了正统的、非正统的文化;主流的、非主流的文化;正的、负的文化;好的、坏的文化;高层的、低层的文化……   要认识什么是“中国文化”,就必须从这种集合结构上对“中国

中国文化劣根性的28个标识之十九:圆滑与和平

经理人必读: 中国文化劣根性的28个标识之十九  过去当中国饱受列强欺凌时,常有一些西洋的老滑头跑来夸赞老祖宗的热爱和平,热爱和平听起来受用,不是我老大帝国怕洋鬼子,而是不与他们一般见识,我们爱和平呀!我们风格高呀!现在当中国的综

声明:《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古文字》为网友一纸情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