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六奇迹》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六百字

在本学期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后六奇迹》这一本书,以前在网上听过该校胡建军校长的讲座。一个地处农村、生源较差、师资薄弱的学校在胡建军校长“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下取得如此的成功。

从后六中学的发展来看,对于一所薄弱学校来说,质量的提升在短时间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思想对路、方法对头、引领得当。

实质上,胡建军校长领导的“后六”走的就是一条低耗高效的成功之路,这和当今的一个热词“低碳”是不谋而合的,这也是后六中学异军突起、创造教育教学质量奇迹的密码。

感受一:做好常规

后六中学把“早读课效率”、“学生作业管理”、“教师备课管理”等看似平常的工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强调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后六中学学习,面向实际,面向教学,面向课堂,面向学生,避免“假、大、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每个人在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育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我相信,我们也一定能探索一条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的工作新路子。

感受二:做好细节

前几年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很是红火一阵,读过的人都深有感触。后六中学的管理也很精细,很到位。管理精细,“精”在点点滴滴,处处事事;“细”在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在我们学校,由于实施了条线管理,工作的内容呈线装分布,在管理中对细节的要求尤其重要。以校办工作为例,要特别关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一些小的细节,比如来什么样的人怎样接待、标语的内容怎样更能体现学校的管理文化和个性等,因为从这些细节更能看出一个学校管理的水平。

在德育管理方面要注重实效,重视对学生的细节管理。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说话的语气、待人的表情、行走的姿态、身上的装束等,都可以看作是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在卫生方面的管理细节其中一条就是扫清“死角”。这些死角更多表现在别人不容易看到或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如厕所、食堂、操场四周包括草地里的卫生,教室、办公室物品的摆放等,都是我们在管理中容易忽视的死角,而这些就是整体链条中的弱环。只有在管理中彻底摒弃“差不多”的心态,我们才会养成务实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作风,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感受三:抓实过程

后六中学不仅关注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并且更关注落实是否到位。比如学生的作业管理,既看教师布置作业适量而精当,各科教师把作业量分配协调好,更看学生能够做到“日日清”,每天把当天的任务清理掉,甚至在学校就能消化吸收。在实小学习期间,我发现实小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中午的时间抓得很紧,11点10分第三节课结束,一般11点40分三个老师就都到教室中要让学生“过”作业,这个“过”字,我一开始不解其意,后来每天中午帮强震球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才对这个“过”字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实施的是课课清,天天清,就是每个学生的每次作业都必须当天“过关”。我想,这种抓实过程的做法完全可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胡建军校长面对办学条件艰难的开局,提出:“小米加步枪,照样搞教育;后中人,人人有希望,个个须努力;只有拼搏今天,才能拥有灿烂的明天。”

后六中学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教师。

但是我想,在学习其他名校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不忘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学习后六,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用足用好咱们的资源,我们一定能把教育做大做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0589.html

更多阅读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_婴儿 读西游记有感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2013年1月31日) 2011年暑期,我在北京探亲期间看了《西藏生死书》,书很厚,我却在一周之内看完,看后,舒爽地吐了一口长气。太美太好!西藏,从那个时候开始,深留在我心中。他的悠久古老、他的深沉厚爱、他的明净舒雅,使

读后感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

读《松下幸之助自传》有感去了一次成都,感触颇为深刻,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出去,思维与眼界受到局限,出去走走,放松心情,顺便也能感悟和学习到很多东西,感悟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旅程中顺便也读完了《松下幸之助自传》书籍,走

声明:《读《后六奇迹》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六百字》为网友爱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