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解的森林密码三篇 遗忘的森林破解中文版

此组文前二篇已发中国农村杂志社《美好生活·美丽乡村》2012年11月号

萧克将军来过/带着战士们/保护着一方草木//诗人北岛来过/将美的词汇/遗落在花丛中了

小桥流水依然在/瘦马昏鸦未现身/绿树葱茏藏古道/天涯已是美乡村

山上古庙里的大钟/敲了千年//采药老人点上一袋烟/絮叨着/百花山的传说

被破解的森林密码(三篇)

萧克将军来过/带着战士们/保护着一方草木

诗人北岛来过/将美的词汇/遗落在花丛中了

被破解的森林密码(三篇) 遗忘的森林破解中文版

——题记

热闹的植物群落

上了被誉为“仙山神韵,上帝花园”的京西百花山,我不急着去拜谒护国显光寺、玄女寺等古寺庙群,不急着去观赏母子石、镇山石——锦簇攒天等地文景观,不急着去远眺天然长城、云海花涛等奇观美景,而是跟随生态林管护员老陈,沿着山间小道一头扎进林木蓊郁的密林深处,去探究这天然植物园的“静、幽、深、绿”。

老陈平时话语不多,一进枝叶如盖、花草如毡的森林,就像沾了草木的灵气,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

你听,林子里一点儿也不安静,除了雀吵蝉噪,雉飞鼠跳,还有无声的纷争,暗中的搏杀。森林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同样没有完全孤立的一棵树木。每种植物都有其生存的方式和本能,都因繁衍发展而壮大自身。人热爱生命,植物也是如此。生命的可贵之处,除了它的辉煌和短暂之外,还在于能给这世界留下它生生不息的副本。别以为人类才有家族,植物界的亲缘关系也是一脉相承的。老陈俨然成了一位植物学家,指点讲解着——隔着山谷相映的金莲花很可能同宗同祖,分立两个山头的蓝荆子不排除根连着根;豆荚爆裂能将豆籽儿弹射数米之远发芽生根,蒲公英种子像降落伞谁知飘到哪里落地安家?还有诸多蝶为媒、蜂为媒、鸟为媒、兽为媒、水为媒、风为媒的植物,它们的种子更是借着各种传媒播扬天下了。媒播植物是这样,根芽植物何尝不是在想方设法地谋求发展?地盘是它们的立身之本,它们才真正称得上寸土必争,但凡能生根立足的地方它们都不放过。为了争得每一寸土壤,它们使尽浑身解数四处延伸,与异族植物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上争阳光雨露,下争水分养料。为了抵御外族植物的入侵,它们上下通气,左右协力,或以根须的液汁进攻,或以茎蔓的气味迎敌。每占领一分土地,便长起一株新苗,如同插上一面绿色的旗帜,从此据为本族的领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首都地区开展业务植树,老陈就带上了护林员的红袖箍,一带就是30年。每次进山老陈都带上几棵树苗,见缝插针地栽在林间空地上,30年下来植树十万余株,难怪一进林区老陈就眯起双眼一副得意神情,那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中,有他亲手栽植的片片翠绿呢。老陈如数家珍,跟我介绍百花山森林资源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及果林: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的中山地带,以桦树、栎树、柞树等树种为主,还有落叶松,主要是华北落叶松,自然分布的华北落叶松,在北京山区只在百花山有发现;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低山地带,以落叶松、油松、山杨、侧柏等树种为主,在山脚处还有刺槐人工林;果林主要有桃、李、杏、梨、核桃、栗子、柿子等,夏秋两季都有山果丰收。一路上老陈指指点点,告诉我这是青檀、槭叶铁线莲、黄檗,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那是胡桃楸、刺榆、大叶朴、对结木,是二级保护,还有三级保护的硕桦、刺梨、百花花楸、黄连木、蓝荆子等等。老陈不无得意地说百花山有各种树木、花草700余种,因为地处高山,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全年无霜期短,林地土层腐殖层较厚,土壤呈酸性和微酸性反映,适应林木生长,加之近些年林区控制得当,深林下限上升,所以草木繁茂。

远眺森林,一片莽莽苍苍,除了有色彩和高低之分,几乎都彼此莫辨。然而近前细瞧,植物群落就界限分明了——柞树林、桦树林、松树林、柏树林、杨树林、槐树林……进了森林,我们其实是在拜访植物的一个个家族。你看连芳草、野花也是成群结队地在夹道欢迎我们呢。它们成片生长,至少无独有偶,即使星星点点的弱势群体,也逐渐扩张极力形成小气候,与毗邻的其他物种互为对峙,互为衬托,谁也不甘逊色于谁。它们努力的结果是自成小风景,更营造了大环境。也有掺杂一起,和睦相处而又长势良好的混交林带,但是它们之间必定有着互利互惠、各不相侵契约关系,要么是所需养料有所不同,要么是扎根深浅层次不一,要么是空间发展纵横有别互不相干,而互相提供的枯枝腐叶烂根等物质还有益于对方。除了互利原则,植物们绝不苟同。

老陈讲得津津有味。

一连串有趣的现象是:松树宁愿在悬崖峭壁上饱经风霜,也不肯与壕帮谷底的灌木为伍;茅草在当阳坡地欣欣向荣,而在密林丛中却稀稀落落;花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会选择自己开放的季节;荫生植物牺牲了沐浴阳光的权利,但赢得了涧旁溪畔的四季常青……植物群落,因竞争而形成,为生存而发展。正因为有了植物们的竞争精神,才有了森林大地的勃勃生机和万千气象,才有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走着讲着,年近六十的老护林员腿脚矫健,不时的回头关照落在后头的我,脸上皱纹舒展仿佛一朵绽开的山花。

小桥流水依然在,瘦马昏鸦未现身。

绿树葱茏藏古道,天涯已是美乡村。

——题记

山藤缘何攀高枝

护林员老陈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对我约法三章,要我一切行动听他指挥,不得携带打火机、火柴之类物品,才答应带我进山。

在一道峭崖旁,几条粗壮的山藤自崖顶垂下来,我过去伸手就拽,老陈急忙将我拦住,说这样冒冒失失去拉,也许把山藤上面攀着的枯枝朽木拉下来砸着你。我惊诧:它是从下面攀上去的?老陈笑着指给我看:你瞧——顺着他的手指,只见一条长蛇似的山藤,不是沿着树干,而是垂直悬挂于十几米高的一根横枝上。它是如何爬上去的呢?望着山藤在空中悠悠荡荡的自在样子,我百思不得其解。五代晋人王石《续博物志》上说西域有一种酒杯藤,“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花,坚可以酌酒……”能当酒杯的藤花没见过,眼前的山藤却有酒杯粗细。关于藤,文字方面的评价多有贬讽之意:“攀比”、“往上爬”、“攀龙附凤”、“搭着别人的肩膀高升”、“如有足够长的梯子,可以爬到月亮上去”……诸如此类,差不多都是钻营之徒卑劣行径,连这种植物本身都不知错在哪里。

然而这里没有梯子,它竟然攀到高枝上去了!

老陈说,一切都缘自生命的呼唤和生存的本能。山藤也是植物,与其他草木一样,由根须、茎干和叶片构成。虽说有藤本、草本等科目之分,但它们对于阳光、空气、水分、养料的需求是一致的。就阳关而言,对于可变换位置的动物界来说,分配和机会或许是均等的。但是对于落地生根寸步难移的植物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阳光充足,意味着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源源不断,意味着丰衣足食和枝繁叶茂。反之结果就不同了。

山藤需要阳光。它太热爱阳光了。为了得到阳光,它夜以继日地延伸,不知倦怠地攀爬,永不停歇地向前,当然也包括向上。而且,每长一节,只要有附着条件,它都会扎下根须,正所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这样,即便伤了老根,也不妨碍它吸取水分和养料,更不影响它追寻阳光的决心。途中如遇障碍,它便千方百计地绕过去,然后相安无事地各行其是。超越,在生存竞争中平心静气地完成。只要有阳光,山藤倒未必非得占据制高点不可,经常在低洼里也照样长得生机勃勃。然而如果有谁抢占了它应得的那份阳光,并以居高临下的优势藐视它的存在,那山藤绝不能容忍,它会不依不饶地与之一决高下。哪怕壁立千仞,树高万丈,不就是那点儿高度吗?试问哪一棵参天大树高过一条“过山风”?老陈解释,“过山风”是山民对攀山越涧的山藤的俗称。随便任何一条山藤都可以将一棵大树从头到脚缠个遍。如果说高度可以争得阳光决定命运,那么,山藤最有权利充分享受阳光和把握自身命运。你看它,或迂回盘旋于树干之上,或大步流行直奔树梢儿。不为将谁踩在自己脚下那份高傲,只为头顶蓝天拥有骄阳那种自豪。适者生存,山藤在自然界中不是弱者。

不过,山藤也有和树木同归于尽的时候。恰巧山藤的根部受到残害,而被依附缠绕的树木又因老病无法再为山藤提供足够的水分养料,便也只好日渐干枯,最后结束叱咤风云的一生。“枯藤、老树”再加上一只“昏鸦”,那令人“断肠”的悲凉景象,700多年前踏“西风”跨“瘦马”行至京西“古道”的散曲家马致远[1],碰巧看见过,留下了不朽的诗句。

老护林员满肚子墨水呢!可是眼前这条山藤是如何攀上那高枝去的呢?老陈眨着眼皮,故作神秘地说:“它们是同龄植物,从小藤和树就纠缠在一起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树长藤也长,就长成了今天这一奇观。”

为了阳光,植物界的竞争正未有穷期。老陈说,人们一直以为森林里最清静,都到森林里来寻静探幽,想不到这里热闹得很。

山上古庙里的大钟/敲了千年

采药老人点上一袋烟/絮叨着

百花山的传说

——题记

森林密码知多少

生在山下莲花庵村的老陈年轻时就当护林员,在百花山守护了30年,被人们称作“山里豹”。意思是像他这样有经验、负责任的老同志,就同山里的豹子一般稀缺。老陈介绍说,百花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较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首都地区开展义务植树30年来,由于实施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山区林地面积越来越大,森林里的鸟类、啮齿类动物及食肉类动物的数量均有所增加。根据《房山自然资源与环境》记载,分布在百花山地区的野生哺乳类动物有近40种,有豹、狼、狐、獾、野猪、黄羊、狍子、獐子、麝、鹿、野兔等;各种飞鸟珍禽有近120种;爬行类动物有20余种,各种蛇近20种,其中百花山蝮蛇是北方蛇类的代表物种,俗名“烙铁头”,足见其毒性之烈;还有两栖类动物近10种。食肉目的豹、狼,偶蹄目的黄羊、獐子、麝等珍稀动物虽然十分罕见,野猪和野兔等倒是经常出没。

老陈说他就亲眼见野猪偷吃野蜂蜜。野蜂巢圆鼓鼓的像个大篮球,悬挂在矮枝上正好让野猪探掌可得。野猪正为即将到嘴的蜂蜜垂涎三尺,没料到一掌拍去竟惹来杀身之祸,成千上万只野蜂倾巢而出,因野猪的身上皮糙肉厚,就照准它的嘴脸轮番猛叮。只见野猪被蜇得当即倒地直打滚儿,继而一个蹦高蹿起摇鼻摆耳落荒而逃。“山里豹”守护着一方动植物,自然担心他的“子民”的伤情,便远远地跟在野猪身后。跑着跑着,奇迹出现了,只见那头野猪顺嘴掠了一把身旁的植物,在嘴里嚼来嚼去,后来跑到一个烂泥潭,将嚼碎的植物吐在泥水里,然后伸长嘴脸在烂草烂泥上磨蹭。只一会儿功夫,野猪就再不摇头晃脑安静下来,眼见是被野蜂蜇伤的地方消肿了。于是乎,带着满嘴满脸的烂泥浆,野猪又气势汹汹地原路返回,来到刚才被它抓破的野蜂窝跟前。这一回,野蜂们无可奈何了,眼睁睁看着野猪甩开大嘴美餐一顿。看到这里,老陈再无心为偷吃蜂蜜的野猪望风,他找到野猪刚才疗伤的那种植物,带回家几经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治疗野蜂蜇伤的特效草药。

多年前老陈养了一条猎犬,每逢进山总带在身边。老陈说,那真是一只有灵性的狗,曾经多次帮他在森林里搜寻到偷猎者设下的捕杀动物的器具和陷阱,好几次从报复他的偷猎者的手里把他救下来。有一天,老陈又带着他的狗进山了,那狗勤快得很,总是忽左忽右地跑在前面为主人探路。忽然,前面传来了狗的惨叫,老陈急忙赶上前去,只见那狗被藏在灌木丛中的一副夹狍子的铁剪卡住了左前腿。老陈费了好大劲才将那铁剪掰开,但那狗腿已被铁剪卡断了骨头,只剩下一层皮在连着,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叫人揪心。然而,就在这一天,这只忠心耿耿的狗忍着巨大的疼痛,传授给老陈一道专治跌打损伤的良方。老陈本想把他的狗抱回去治伤,那狗却从他怀里挣出来,坚持着三脚两跳地继续赶路。当走到一处山坡上,那狗咬断一株野草,在嘴里嚼碎后吐出来,将受伤的左前腿搁在草渣上。这回老陈再不能袖手旁观了,忙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布条,将狗的断腿连同药草包扎起来。几天后,那条狗腿居然完好如初。可惜的是,这只有灵性的狗后来在山上咬响了一只偷猎者下的野猪炮,随着“轰”地一声,它永远留在了百花山……现在说起来,老陈还痛心不已。

说来也巧,正听着老陈讲草药秘方,我的胳膊不知被什么叮了一口,火烧火燎的疼。老陈瞧了说不要紧,随便在草丛里踅摸着,一会儿掐着几根青蒿回来,如法炮制,替我涂在红肿处。真是灵得很,只觉凉丝丝的,一会儿就不痛不痒了。老陈告诉我这是一种叫“蝎子草”的植物的刺蜇的,我还以为是什么毒虫咬的呢,不会是“烙铁头”吧?老 陈说那可是珍稀毒蛇,要是叫它咬了,任何神药也无可奈何。老陈说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林子里,而且很少蚊虫叮咬的。是啊,时值七月流火的盛夏,百花山上气温比山下气温低有6℃——8℃,山风清凉,空气鲜甜,不愧名副其实的绿色氧吧,真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听着山林深处传来的鸟啼兽鸣,我担心地问现在还有人偷猎吗?老陈说林区管理得严了,人的觉悟也提高了,很少有偷猎者胆敢进山了。我感叹:有了许多“山里豹”这样的一方守护神,京西百花山才成了动植物的天堂啊!

百花山奇花异草遍布林间,说不准哪一株就是可以驱痛祛毒的神奇灵药呢。我问老陈:“野生动物为什么有识别草药的本领,懂得自救疗伤?”“山里豹”望着郁郁苍苍的森林说:“人类尽管有信息遗传科学,却并没有解决许多生来就会的问题。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

哦,“静、幽、深、绿”的森林有多少密码,人们又破译了多少呢?



[1] 马致远,元大都人,字千里,号东篱。与关汉卿、邓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撰有杂剧13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任风子》、《青衫泪》、《岳阳楼》、《陈抟高卧》等7种,散曲有《东篱乐府》。其故居就在京西百花山下门头沟王平镇韭园村西落坡小山村内,今古宅犹存。其《天净沙·秋思》原曲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0956.html

更多阅读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三篇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封具有说服力的导师推荐信对于录取结果是有很大影响作用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三篇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供大家参考。  出国留学导师推荐信范文1  您好!我是柳红红

转载 转载 韩寒的韩三篇原文:说民主

韩寒的看法倒是比政治学者通俗深入公知形象原文地址:(转载)韩寒的韩三篇原文:说民主作者:草藤说民主  问:革命不一定是暴力革命,天鹅绒革命就是完美的典范。

马尔代夫游记第三篇陶醉绚丽岛 马尔代夫游记蚂蜂窝

第三篇 陶醉绚丽岛经过千辛万苦,历时15个小时,终于在北京时间20日早5:40、马代时间20日早2:40登上位于马尔代夫南部的绚丽岛。天很黑,看不见岛上的景致,从码头通向酒店大堂的路是建在海上大约20米长的木制长廊。酒店大堂的前台象一艘大

“韩三篇”的《要自由》出自易中天之手 自由出自

我最近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取证而得出结论:“韩三篇”中的《要自由》应该是出自易中天之手。具体过程可能是,初稿为韩氏其中一人起草,经过易中天的“深加工”而发布出来,其中补进不少易中天自己的思想主张。下面是我结论的主要证据。第一

声明:《被破解的森林密码三篇 遗忘的森林破解中文版》为网友何必再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