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黄炎培故居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年初二,我和老伴、儿子去浦东新区的川沙镇游玩,参观了黄炎培的故居。

百度百科介绍,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之前知道黄炎培。一是45年他去延安,与毛主席讨教如何避免之前各个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二是他的儿子黄万里很有名,名在坚决反对修建三峡水库。中午到的川沙,由于纪念馆中午工作人员午饭休息,我们到川沙镇里转了转,这是浦东的一座古镇,街道很干净,游人很多,他的公园建的很是漂亮,看见一所学校,也是很有档次,窗明几净的楼房,朔胶的运动场,周边是茂密的大树。儿子请我们吃的饭,奶茶、面包,热乎乎的。下午又转回到纪念馆参观。黄炎培故居的门面不大,名曰“内史第”。到里面细看知道,这里原为黄炎培外公的宅邸。黄炎培父母早亡后,他就在外公这里生活。黄炎培在1899年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1902年后又中江南乡试举人。是同龄人中佼佼者。 故居的遗物不少,展览的手段也较先进。黄炎培45年到延安与毛泽东的一段著名谈话,以滚动的方式,用电教片播出。选取的不知是哪部电影的一个片段,唐国强饰毛泽东,张铁林饰演黄炎培。片子中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据记载,听了黄炎培的这番话后,毛泽东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不知为什么,这里,毛泽东还没做回答,片子就放完了。以前从一些文章中知道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坚决反对者。当年他和李锐曾多次上书党和国家领导人,态度甚是激烈。故居里的介绍没有避讳,并且倾向于对黄万里敢于坚持己见的人格予以赞赏。参观中又知道,黄[]炎培的二儿子黄竞武在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因积极组织策反国民党部队起义,被国民党特务抓住,被打断腿后又被活埋而壮烈牺牲。能让黄家略感欣慰的是,共产党没有忘记黄炎培一家的历史贡献。黄竞武之子黄孟复,在2003—2012年,走上了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现在是全国工商联的名誉主席。故居里还陈列记载着宋庆龄一家的不少史迹。据介绍,宋家也曾在这里居住过,宋庆龄的母亲是川沙人,宋庆龄就是在”内史第“出生的。不过,这一说法在史学界仍有异议。 展览中还介绍,胡适曾在这里随母亲短暂生活过。
黄炎培故居免费对外开放,故居修缮的也很好。值得一看。










参观黄炎培故居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2030.html

更多阅读

访老舍故居有感 参观老舍故居有感

访名人故居——老舍,“字舍予”——离歌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这么多年来,我都津津乐道于老舍先生独特的“老舍式幽默”。今天有幸来到了老舍先生的故居,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老舍先生的故居

瞻仰林觉民故居有感 林觉民故居观后感

2009年春节期间,我带儿子来到福州市中心东街口附近著名的三坊七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位于杨桥东路17号的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故居。大门左边的牌子“林觉民故居”、右边是“冰心故居”,他们俩都在这个屋檐下生

探寻浦东新区唐镇镇——培德商业学校旧址 浦东唐镇

探寻浦东新区唐镇镇——培德商业学校旧址 培德商业学校:1920年,浦东大湾西宋家宅人上海瑞记洋行老板宋搢渠在家乡培德堂创办“私立培德商业学校”。办校过程中得到了时任川沙县教育局长张志鹤的鼎立相助。为办此校,宋搢渠的母亲宋冯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许村镇:曹小萍陶行知这位出生在徽州大地上的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他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我们全徽州人的骄傲。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陶行知,高瞻远瞩,他主张:一、少生小孩子;二、创造富的社会;三、建

声明:《参观黄炎培故居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为网友厛寞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