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管理(CategoryManagement)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商品管理方式,它的运用最早起源于零售行业。
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推行品类管理后,针对店铺的品类优化了商店的品种组合及商品陈列,使得销售额上升32.5%,库存下降46%,周转速度提高11%。由于品类管理带来了卓越管理绩效,其他零售商与生产商竞相模仿和研究,品类管理得到了极大发展。 那么什么是品类管理呢?目前,不同的学者、企业对品类管理有不同的定义,学术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欧洲商品快速响应推动委员会(ECR)将“品类管理”定义为:零售商与生产商将品类视为一个策略经营单位,以提升消费者的价值为焦点,共同管理品类的过程;国外有学者将品类管理定义为:按产品大类管理零售业务,将商品大类看做是战略经营单位 ,从而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并达到销售和实现利润的目标;品类管理是零售商和供应商把所经营的商品分成不同的类别,并把每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它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工商双方企业的营运效益。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品类管理的定义不同,但这些定义均表述了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品类管理应该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2)品类管理的方法是把品类作为战略经营单位来管理。品类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及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下八个步骤的基本流程:品类定义、品类角色、品类评估、品类评分、品类策略、品类战术、品类实施、品类回顾。
![品类管理(CategoryManagement) 超市品类管理](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102630t01ab5ebe316acb15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