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翻译及原文 神童诗原文 翻译 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写作于苏辙刚满19岁之时,他以一个新科进士的身份著文,目的是谒见当时掌管这着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韩琦。那么当时年轻的苏辙是以什么方法打动对方的呢?身为枢密使的韩琦,看中了苏辙的什么资质呢?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可以从苏辙的这篇谒见信中学到哪些实际应用的技巧呢?答案在《上枢密韩太尉书》里都可揭晓。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翻译及原文 神童诗原文 翻译 赏析
  文章开篇便提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阐明自己对文章的喜好以及颇有研究。其后紧接着提出文章中心思想:“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意思是:文是由气形成的,如不先养气,只是学作文,文章是写不好的。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这个“气”到底暗含这什么意思呢?一封谒见高官的信,为什么要谈如何养气?
  这正式苏辙的高明之处啊!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加强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这正式养气的两点。而文中的“气”是指胸襟气质,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章不过是“气”的一种形式。这种新观点的提出为下文的阐述做好铺垫。在下文中,作者叙述到:为“养气”而结交文人和周游名山,但始终却得不到真谛。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我没有谒见你——韩太尉!“天下之所以恃以无忧,四夷之所以惮以不敢发。”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太尉以才略冠天下。”为了些好文章,为了“养气”,为了“益治其文,且学为政”,我才写这封谒见信的啊!
  不直接提出想谒见枢密使,而是通过叙述自己阅历不够;不直接阐述自己阅历不够,而是通过描写韩太尉的德高望重;不直接述说韩太尉德高望重,而是摆出论证:“天下之所以恃以无忧,四夷之所以惮以不敢发。”;不直接在文章提到韩太尉,而是由“养气”而引入;不直接说是为了“养气”,而是开篇便提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啊!
  目的是为了谒见大权在握的韩太尉,但整篇谒见信中都在阐述如何写好文章,如何“养气”,包括文章结尾提出谒见韩太尉,也是为了写文章,为了“养气”,而不是为了“斗升之禄”。妙哉妙哉啊!原来苏辙就是通过这样的行文打动大权在握的韩太尉,使其接见他的啊!
  苏辙通过巧妙的行文,洋洋洒洒,纵横肆意,打动了韩太尉,使韩太尉在他的这份“简历”中,看出了他的资质与才气。当今社会的我们,通过赏析这篇谒见信——《上枢密韩太尉书》,也可学到应聘谒见的技巧啊!
  《上枢密韩太尉书》将苏辙的资质才华展露无疑,在当今社会也是值得拜读的谒见文。希望每位《上枢密韩太尉书》的读者都能从中有所学习,有所感悟,并且是学有所用,也使《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文学与实用价值有所发扬,有所传承。

附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翻译】: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以上均来自因特网的搜索,属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378.html

更多阅读

经典品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三十三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打印下来认真预习

打印下来,认真预习《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作者简介】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拼音版

【古典诗词欣赏(一四七)】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窦凤才【原作】踏莎行·候馆残梅——[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声明:《《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翻译及原文 神童诗原文 翻译 赏析》为网友好基友一生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