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姓名:孔屏性别:
职称:研究员学位:博士
电话:010-82998317传真:010-62010846
Email:pingkong@mail.igcas.ac.cn邮编:100029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信息:
【English】 特提斯研究中心
简历:
孔屏,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1996年3月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德国的科隆大学和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空间科学实验室从事地球科学研究。
2000年5月应中国科学院“百人工程”招聘回国,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起了国内第一家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开展了地表剥蚀速率,河流与湖泊演化,冰川进退,陨石在宇宙空间的暴露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核化学和放射化学
主攻方向: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学科类别:
宇宙成因核素及地质地表过程
职务: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姓名:林杨挺性别:
职称:研究员学位:博士
电话:010-82998413传真:010-62010846
Email:linyt@mail.igcas.ac.cn邮编:100029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信息:
【English】 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简历:
林杨挺,1962年生于福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8-1982年: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
1987-1991年:中科院地球化学所与德国马普核物理所联合培养博士;
1992-2003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4年-迄今: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研究方向:
1.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与恒星演化;
2. 灭绝核素与太阳系早期演化的同位素定年;
3. 太阳星云的形成和演化;
4. 冲击变质与地幔矿物学;
5. 太空风化与小行星光谱;
6. 月球和火星的演化历史;
7. 地外物质撞击与生物灭绝;
学科类别:
比较行星学与天体化学
职务: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在研项目:
1.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恒星的核过程与太阳星云的初始状态 (基金重点项目,2009-2012);
2. 南极陨石研究与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2007-2010);
3. 月岩样品保存和制样的关键技术与流程 (中科院“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课题,2010-201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2000年5月-2003年5月 百人计划:地质样品和陨石样品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2. 2002年1月-2005年12月杰出青年基金(40125010):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在地貌演化中的应用
  3. 2006年1月-2008年12月 面上项目(40573041):青藏高原末次大湖期高湖面宇宙核素成因年代学研究
  4. 2007年1月-2009年12月面上项目(40673054):内蒙东乌旗石铁陨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中铁陨石成因的启示
  5. 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40711120187):宇宙暴露年代学研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和长江阶地的形成年代
  6.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 创新群体(40721003):青藏高原东部隆升的深部结构与地表过程响应
  7.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
2010-10-29| 作者: |【大 中 小】【打印】【关闭】阅读次数:

人员组成| 仪器介绍| 分析方法| 用户须知| 联系方式



人员组成:

林杨挺,实验室主任

博士,研究员。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陨石学,月球和火星等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冲击变质和高压矿物学研究。负责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把握和运行管理。

Email:LinYT@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413
办公地点:新综合办公楼413房间

杨蔚,实验室成员

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负责实验室测试方法研发及其在地球科学的应用。

Email:yangw@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514
办公地点:新综合办公楼514房间

郝佳龙,实验室成员

硕士,助理工程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维修及运行,参与测试方法研发。

Email:sean_hao@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247
办公地点:新综合办公楼247房间

张建超,实验室成员

硕士,助理工程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维修及运行,参与测试方法研发。

Email:zhangjc850206@126.com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电话:010-82998651
办公地点:新综合办公楼247房间

胡森,博士后

博士,比较行星学。主要研究兴趣:(1)太阳风和微陨石等太空营力影响天体光谱的机制以及天体光谱的解译;(2)陨石的H同位素和水含量分析。

Email:husen@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086
办公地点:旧办公楼231房间

冯璐,博士后

博士,地球化学专业。主要研究陨石中的冲击变质效应,以及微量元素在高温高压矿物中的分布。

Email:fenglu@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086
办公地点:旧办公楼231房间

赵旭晁,在读博士

博士研究生,天体化学专业。研究方向及兴趣:陨石中的同位素异常及太阳系外物质。

Email:xzhao@mail.iggcas.ac.cn
电话:010-82998444
办公地点:新综合办公楼444


仪器介绍:


   我所的Cameca NanoSIMS50L型纳米离子探针于2010年12月引进,2011年3月通过验收,开始试运行,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台纳米离子探针。
 

工作原理:

  Cameca NanoSIMS50L型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与传统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的工作原理类似。左图为NanoSIMS 50L的离子光学示意图。它首先将离子源(IonSources)产生的一次离子,加速形成能量为1-20KeV的一次离子束(Primary IonBeam),接着用一次离子束照射固体样品(Sample)表面,激发(溅射)出正、负二次离子(Secondary IonBeam),再利用磁场(Magnet)分离具有不同质荷比的二次离子,然后用法拉第杯(FC)或电子倍增器(EM)测量它们的强度,最后通过测量值计算固体表面所含元素及同位素的丰度。

  Cameca NanoSIMS50L型纳米离子探针相比于传统的离子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极高的空间分辨率,这主要得益于Cameca公司对NanoSIMS50L型纳米离子探针所做的改进。把原来的一次离子倾斜入射改成垂直入射,并使一次离子流和二次离子流共同使用一套共轴透镜系统(见下图)。一次离子流垂直入射可达到缩小束斑直径(即提高空间分辨率),增加离子束亮度,减小仪器扫描成像失真度的目的。使用共轴透镜系统大大缩短了接收二次离子的浸没透镜与样品表面间的距离,进而显著提高二次离子流的接收效率以及仪器的灵敏度。



重要特点:

1.高空间分辨率。铯离子源状态下,一次束离子束斑小于50纳米;氧离子源状态下,一次束离子束斑小于200纳米。

2.高传输效率。在质量分辨率为6000时,二次离子传输效率>55%;在质量分辨率为9000时,二次离子传输效率>20%。

3.极高的灵敏度。在亚微米区域内可获得微量级灵敏度。

4.多接收器。有7个平行的质量分析器,可同时分析7种元素或同位素。同时测量的最大元素与最小元素的质量比可达到22,即Mmax/Mmin= 22。


分析方法:

   CamecaNanoSIMS50L型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能够对天然矿物、固体材料或生物组织的微区或微小颗粒,进行原位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并能对一微区内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进行扫描成像。目前,在国际上NanoSIMS已被广泛应用于比较行星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本所的NanoSIMS50L型纳米离子探针已经开发出如下分析方法:

(1)高空间分辨同位素分布图像,主要应用于生物样品和地外样品。

(2)微量元素分布图像,主要应用于生物样品,材料样品和地球深部样品。

(3)原位H同位素和水含量测定,主要应用于地外样品和地球深部样品。

(4)微细U-Th矿物的原位U-Pb,Pb-Pb同位素定年。

(5)原位稀土等微量元素分析。


用户须知:

《纳米离子探针样品制备说明》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建德桥东100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综合办公楼149室。

联系电话:86-10-8299865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519.html

更多阅读

地球内部结构及研究方法介绍_boris 地球内部结构

摘 要: 本文按照各层在全球系统中的重要性,对地球各圈层的研究资料,按地壳、岩石圈、上地幔低速层、Lehmann不连续面、上地幔过渡区(Bullen区域C)、下地幔、Anderson区域D''、内外核依次进行简要叙述,并穿插了俯冲带和地幔对流的相关内容

彗孛星与地球灾难-天下半倾 孛星

一:彗孛星影响人间与地球现象: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巳占-彗孛占》中记载:彗孛干犯五车,兵满野,天下半倾,百姓徙居,去其乡土,期三年。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彗星(孛 星是大而圆的彗星)西方毕宿进入地球时,人间会出现军兵满天下,天地要倾倒一半,百姓迁

中药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中药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摘要:探讨中药调控(诱导或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概况。分析、总结近年来中医药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文献,从现代医学对细胞凋亡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对细胞凋亡的认识、中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中药与细胞凋亡

声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为网友火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