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札记之一:也想起了老甘龙

飓风过岗,伏草惟存。这是老干龙的一句名言,在商鞅变法时期他常挂在嘴边,以提醒他的学生和他自己要时刻韬光养晦、避敌锋芒。
一直都不喜欢老甘龙,因为他是反对商鞅变法并偶尔使一些阴招,商鞅变法的最大的阻碍力量——老世族也是被他整合的。秦孝公死后,他带领着老世族反攻倒算,最终置商鞅于死地。
但是,如果不带感情色彩评判,老甘龙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一点不得不佩服:
1、头脑异常清醒。
老干龙是秦献公时期的谋国大臣,掌国二十余年,对政坛上的风向观察得异常清醒。商鞅变法伊始,他被剥夺了实权而空戴着一个太师的帽子。被排斥到变法派之外虽然令他大感屈辱,但他没有向所有的既得利益者被剥夺了利益之后那样的暴跳,他立即蛰伏起来。因为他认准了,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秦国的政治环境任何人都动弹不得。他非常钦佩他的政治对手,其一,秦孝公铁心支持变法,其力度,山东六国任何一国的国君都不能望其项背。其二,商鞅是一彻底的法家,坚韧顽强,六亲不认;其三,秦孝公和商鞅心意相通,两人合作犹如一人,任何人都无法撼动。因此他不去触动秦孝公的逆鳞。后面可以看到,违法的老世族无一例外,都被严酷的法办了。
2、大局观念极强。
甘龙虽然对变法是坚决反对的,但和其他老世族不同的是,他并非是出于私心而反对变法,是出于治国理念的不同,出身于山东儒家的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仁治,唯有仁治才能恢复穆公祖业。政见的不同使他对变法进行有限的破坏,但是对于国家的大是大非,他是非常有原则的,就是秦国不能乱,一定要保持稳定。在秦魏大战后,如何收拾乱摊子,他主动挑起重担去东周求救;在集聚国家财富以贿赂魏国时,他率先响应捐出大部分家财;在太子乱法导致白族民乱交农时,他拖着病体率领大臣们劝慰民众,让他们放下武器。他对秦国是出于公心的,这一点毫无疑问,非那些一心顾着自个儿利益的老世族可比。
大秦帝国札记之一:也想起了老甘龙
3、韧性极其顽强。
商鞅执政之后,甘龙就算离开了政治舞台。于是他只有等,他蛰伏起来,闭门谢客,也偶尔沟通联络一下老世族,掌握一下他们的动态。虽然表面上对政治极其消极,但内心的信念却极强,就是等这波变法浪潮过去,他就卷土重来。因此,他和秦孝公耗时间拼寿命。最后,他得算了,虽然他的年龄比秦孝公和商鞅都大了一倍多,因为变法的劳神费力,秦孝公耗尽心力先他而去。而他果然也率领老世族反攻;但是他又失算了,他以为换了国君,天也会变,然而,变法后的秦国对法治已经刻骨铭心,法治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已不是任何个人或集团能够扭转过来的了。
老干龙是中国古典政治中为数不多的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保守派。一个人说,或许他的顽韧也是自己过去奋斗中有意无意的真实写照吧。只是,现在,当自己遇事又开始有些急躁时,突然想起了老甘龙,也突然想起了过去的自己。
一位同样欣赏他的网友写道“所以,大目标,大事情,慢慢来,不要急。”这是有道理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752.html

更多阅读

《大秦帝国》之可笑,商鞅之必死 大秦帝国商鞅经典台词

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令人目瞪口呆:秦国老太后为保护商鞅今后的安全,遗命杀亲生儿子公子虔;老君秦孝公为保护商鞅的性命,要逼死其兄公子虔(公子虔装死才得以逃命)。为保险起见,秦孝公还秘密建立商南新军,准

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好看吗

百科名片大秦帝国2:纵横曾在2009年引起收视轰动,缔造众多大秦粉丝,掀起专家学者和观众共议体现大秦文明的《大秦帝国》,即将再续辉煌。《大秦帝国2:纵横》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惠文王时期,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再一次君臣

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和历史相符吗

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张炯历史小说的新崛起,是近三十年我国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它反映了新时期历史反思意识的加强和深化,也标志着我国文学创作题材更加丰富的的开拓。像姚雪垠的《李自成》系列,凌力的《少年天子》系列,吴因易

大秦帝国全集在线阅读 大秦帝国第二部小说

内容简介:《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

看((大秦帝国---纵横 ---谈投资感悟 大秦帝国之纵横全集

近期央视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纵横))已经播完,看后使人感到振奋。强大的秦国为什么能够由若变强其一:重视人才,广纳天下贤士,敢于重用.其二:秦国不是一人之秦国而是所有秦人之秦国.其三:秦国管理层大局观高,一切工作只为秦国利益。秦国

声明:《大秦帝国札记之一:也想起了老甘龙》为网友俗世的途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