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审美赏析 欧阳修的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审美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是一首闺情词。词人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又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全词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审美赏析 欧阳修的蝶恋花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环境作了精心的描绘。词人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几许”即多少。“堆烟”形容杨柳浓密。“无重数”即无数重。这里,词人描写了“庭院深深”,“杨柳堆烟”以及“帘幕重重”。其中,“深深”、“堆烟”、“重重”这些词语既描写了女主人公生活在阴森、幽遂的环境中,也暗示了女主人公与世隔绝的生活处境。在词语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其中,词人著一“堆”字,描写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特别是词人叠用三个“深”字,描写了庭院深幽,一层层一叠叠庭院结构的状况。这三句中,第一句总写,鸟瞰了整个庭院,第二句写庭院中的丛丛杨柳,第三句词人又把视线推进“庭院”之后的“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一重又一重。这样,从“堆烟”的杨柳到“重重”帘幕,突出强调庭院的幽深,为女主人公营造了产生孤独苦闷的环境,并暗示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障碍。

通过上面铺叙描写,接着词人写道:“玉勒雕鞍游冶处。”“玉勒”即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词人又把笔锋一转,视角转到女主人公的丈夫那里。也许女主人公的丈夫此时此刻已经过着留连妓馆,追逐声色,花天酒地的生活,也许早就忘记了家长的女人,也许……这里,词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由“雕鞍“等代马,最终由马代人。这样,不但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丈夫的高贵富有,更暗示了丈夫整天花天酒地而忘记了在家的妻子。然后视角拉回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章台”即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的说法。唐代许尧佐《章台柳传》中记录了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女主人公正独处高楼,她正想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凝神远望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哪里望得到,也根本望不到,其中一个“不见”强调了女主人公失落而惆怅心情。

词的上片写景,通过深深庭院暗示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词人写道:“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乱红”即落花。因女主人公“楼高不见章台路”,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词人运用了拟人和顶针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女主人公伤春感受。其中,“泪眼”不但表明了女主人公“楼高不见章台路”的失望感,而且也触景生情,感受到自己青春易逝而伤感。面对“落花”,也许是因花而有泪,也许是心中有“泪”而问花。然而,花本无情,无言以对,纷纷飞过秋千而去。这里,不但明白了花儿本是无情物而“飞过秋千去”,更暗示了如花一样的女主人公也难免被在“章台路”寻欢作乐的丈夫抛弃的命运。词人用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与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叫女主人公伤心,落泪!  

在艺术上,首先,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其次,层次清楚。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再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3894.html

更多阅读

《人间词话》 - 全文 人间词话读后感

王国维〖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三〗有有

声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审美赏析 欧阳修的蝶恋花》为网友警告淡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