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位),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太湖横跨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虎丘区)、无锡市(滨湖区、宜兴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州市(长兴县、吴兴区),其中大部分水域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说,即东吴(苏州)、中吴(常州)、西吴(湖州 )这三个地方,事实上就是一个环太湖城市群。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太湖在苏州府西南三十里,常州府东南八十里,浙江湖州府北二十八里。其滨江之县曰:吴县,吴江,武进,无锡,宜兴,乌程,长兴,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或谓之震泽。吴郡志载(范成大),太湖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二十里,周五百里。中游七十二峰,为三吴之巨浸。城市 | 太湖水域面积 | 所占比例 |
---|---|---|
苏州 | 1576.91平方公里 | 70% |
无锡 | 604.09平方公里 | 28.5% |
常州 | 33平方公里 | 1.5% |
湖州 | 300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属于江苏省,浙江省拥有规划利用权益) | 0% |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2]
太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由第二淡水湖退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由原来的第三上升为第二),在江苏省南部境内。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历史上太湖水域基本属苏州所辖,今三分之二水域在苏州行政区划之内。过去认为太湖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滆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蓄水27.2亿立方米。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余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最美太湖 汇于一湾(常州太湖湾)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板栗、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总氮属严太湖(3张)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时间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时间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时间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7种,隶属14目25科73属。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以刀齐鱼、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