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地势为两山夹一川,即汝河在中间自西向东略偏南从境内穿过,而汝河南北则分别为东西向山脉。一般说法,汝河北面之山,为小熊山,汝州也多把其归为嵩山山系。汝河南岸之山,则为伏牛山系。不过,伏牛山到了汝州境内,向东则逐渐降低,到了东部的小屯一带,以三座小山作了收尾。这三座山,当地人称为三山,再向东,则为平原地带了。
培风塔就耸立于小屯镇丁堂村旁的三山中峰之巅,在207国道和G36宁洛高速上远远就能看到,如今,当地修了一条水泥路,从国道可以直接绕到山南到达新建的三山坡安阳宫。而从安阳宫继续向上,即可到达塔前。
培风塔为一座七级六面砖塔,通高20余米。塔筑于青石铺就的六边形塔基之上,上为砖砌七层六边形塔身,每层砖砌檐口,结构简单。与塔一般南向开门不同,培风塔塔门朝向背面,这可能与建塔者处于塔北有关。原一层至六层塔身朝北建有券门,后在1949年遭遇雷击,一二层券门损毁并掀开大的豁口,可窥视塔内结构。塔七层六面砌有圆窗,其它部位再无其它门窗。塔顶六脊封檐,塔刹已不复存在。

三山培风塔是一座文峰塔,为汝州虎头马家于清嘉庆二十三年所修。虎头村马姓今有一千多口人,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是虎头马家在清朝最辉煌的时期,人才辈出,连续五代为官,是汝州的名门望族。据说在清代光绪三十年以前做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达到17人,举人、秀才、监生、太学生20多人,官职最高的做到吏部侍郎正二品,真可谓名门望族。兴盛时,曾广置良田1200多倾,在虎摇头修建豪华园林,提北京望月楼的样修建转圈楼四十八间及南花园北花园,当铺药店钱庄書店遍布中原各地,到民国时郏县襄城还有几百亩地。据塔前重立的石碑所载,至马家四世祖马卓群晚年,见孙辈文风有衰,屡考不中,遂请南方术士分析原因。南方术士道:文士累考功名不中,究其缘由为灵秀之气不足,文脉不显,可在村南三山中峰建塔加以弥补。马卓群便采纳了术士之法,携其弟在三山督造一塔,取名“培风”,以激励后辈发奋努力,培植文风,使人才脱颖而出。但塔造好后不久便遭遇雷击倒塌,虽后辈重新复建,但此后马家也并未再出为官之人。一塔先后两次遭遇雷击,恐怕在古塔中并不多见,估计与此塔处于山峰之颠有很大关系。不过如今马家仍然人丁兴旺,并于2011年对古塔募款进行简单加固,立碑纪念。
从G36宁洛高速以及国道207线上,可以看到耸立于山颠的培风塔。
近年有人在山顶新修建了一座安阳宫。
在嵩山一带,凡是叫安阳宫的,一般里面都供奉的是无极老母。
从中峰可以看到,三山的东峰上,也有人修建了庙宇。
塔门朝北,因遭遇雷击,塔门豁然洞开。
塔内壁也几乎被掏空,从这个角度看,此塔芨芨可危。
攒尖顶塔刹,毁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