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状元的巨大成就与高考状元的全军覆没
中国人有“状元情结”。尤其每年高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省状元”、“市状元”都会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一、现在的高考状元们,中了状元等于人生失败现代,人们从三岁开始学前教育,小学6年,初高中学六年,大学一般4年,本科毕业时一般就23岁左右了,不加读研,我们共需要接受现代教育20年才能走入社会,走入社会,我们能做什么呢?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事实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事实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二、古代的科举状元们:状元约等于成功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佼佼者。科举制度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具体而言,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古人6岁入塾,“七年小成,九年大成”。约在15岁就可以有能力参加科举了,应考的书生要读诵多少书呢?据程羲在《中国历史帙闻》一书中统计,《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样子货,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三更灯火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二十五史》记,唐代状元王维等34人,五代至宋代王溥等56人,辽金元郑子聃等9人,明代吴伯宗等36人,清代刘子壮等56人。纵观历代状元的入传情况,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甲、才高八斗的文艺状元。
读书人以科举入仕,工诗善赋,挥毫泼墨,系安身立命的工具,故在古代的状元中,以文学出名者为最多。
唐代王维,“九岁知属辞”,苏东坡称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则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比王维稍晚的柳公权,书法驰名千古。《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送梨贴题跋》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宋代的状元中,以文学出名者较多,如宋庠、张九成、张孝祥、陈亮、文天祥,皆工诗词,善文章,有才名。其中尤以文天祥最为时人所知。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已经成为中国学人的座右铭。此后,元代之王鄂、明代之杨慎、清代之马世俊、戴有祺、汪绎、翁同龢等人,皆领一代文坛风骚。 乙、皓首穷经的学术状元。“文章千古事”,古代学人皆极重视学术研究,状元也不能例外。他们常将精力投身于经史性理之学,长于考据校勘之示,或兼晓天文,通达地理。五代十国时期的状元王溥,著《唐会要》一百卷、《五代会要》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为研究唐与五代的典章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代苏易简、王十朋、袁甫、刘章,金代张行简、杨云翼、明代吕楠、罗洪先等人,均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而稍晚的焦竑更是博览群书、严谨治学,尤精于文史、哲学,为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藏书家、古音学家、文献考据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共有八十部九百余卷。其中,《澹园集》四十九卷、《澹园续集》二十七卷、《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系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清代的状元人物中,彭定求、陆肯堂、潘世恩、毕沅等人,在学术创见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前辈。
丙、位极人臣的理政状元。“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素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志愿,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加之状元的头衔,又为其官场升阶提供了有力保障,故自古以来,以状元而居高官并能有所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为朝廷重臣,曾上书高祖,坦言三事:一“开言路”;二废“百戏散乐”;三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北宋状元吕蒙正,三度入相者,为人质朴宽厚,以敢言著称,太宗夸京城繁盛,他即指城外饥寒而死者甚多。他知人善任,识富弼于幼龄,荐吕夷简于真宗,后俱为名相。此后,陈尧叟、王曾、李迪、王尧臣、王拱辰、商辂、谢迁、徐元文、吴廷琛等人,也是官至宰相中的佼佼者,更体现出状元本身的杰出理政才能。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的状元中有才有学的大有人才!三、清末民初古今教育过渡阶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人才清末至解放前,中国外侮内乱,战火不断,古代科举制度 被否定,但新式教育因为国家混乱尚未统一,大多数人仍继续着私塾读经为主的教育,奠定了很好的人文基础,后来其中很多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就在这样一种极其混乱的局面下,出现了这样的一些人才,他们无一例外,统统是或多或少读古书长大的:政治军事: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军事人才不胜枚举;文学艺术:茅盾、老舍、郭沫若、聂耳、冼星海、徐悲鸿、齐白石、梅兰芳、舒同、启功、冰心、曹禺科学技术:杨振宁、丁肇中、李政道、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竺可桢 。。。。。。综合结论: 1、现代教育基本是失败的,最优秀的人才最后都不成才说明他违背了教育之道2、教育是启发人性的工程,任何把人不当人而是当成产品来生产的教育模式违背人性 3、在关于人性的问题上,我们祖先是全世界最知道事实真相的 4、经是智慧的结晶,读经也许不是万能的,但不读经是万万不能的5、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孩子成就的是家长,不是别的任何人。所以应该把教育权交还给家长 6、每一个家长和老师以教育官员,必须静下心来,思索真正的教育了7、对教育的重视,根本不在于对教育的投资增加,而在于对教育之道的深度探索。
来源:insight777于2014-03-3003:03:32
施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