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游记》说开去四 ——《封神榜》、《宝莲灯》,苦逼不过 封神榜与西游记的关系

《西游记》作为一部名著奇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不论是深入人心的人物性格形象,还是各种妖魔鬼怪神仙佛祖。

这种名著,总是有着无限的拓展空间的。想那红楼梦,养活了多少砖家叫兽,红学,中国红楼梦研究协会会长,中国红楼梦研究委员会主席啊各种有木有。其实像《悟空日记》《李逵日记》都是不错的读物,想来那梁山一百单八将一人弄本日记,也够天涯上连载个百八十年了。这还只是日志系列。。。。那三国更不必说,张角黄巾大旗一扯,那是为我国国产网游和日韩游戏产业打下了一篇天地啊。

其实在我看来,这类东西吧,要么1,把握住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这点儿不能乱,这些东西故事再杂,总有些神韵;2,重复故事或者分析原著,但说法自成一家,自成一家的关键是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满足这两个条件中任一个,我就买账。

《封神演义》成书于西游记之后,估计西游记一出来,魔神小说火了,小说家发现,我靠,史实(玄奘西天取经)还可以这么(改)写。于是有人去把这个武王伐纣也拿出来这么写了一番。

《封神演义》这部书,为什么不算名著,也从来没有人去讨论它的文学价值。因为它热闹倒是热闹了,倒是人物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没有成长没有“心路历程”。而且人物没有明显的性格特征,感觉就是阵营不一样,法宝技能不一样,师父不一样。其他都是领个命,然后就出去打了,打赢了回来庆功,打输了就死了。。。只有杨戬,打输了还能溜开去搬救兵。

可以肯定的是,《封神演义》里的托塔天王李靖啊,金吒木吒哪吒啊,龙宫的设定啊各种,都是取材自西游记的。有人非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看,要去研究封神和西游在剧情上的联系,这个未免有些牵强。不过我之前也说了,言之有理自成一脉,我就买账。有说法说,封神演义也就是中古时候,佛道还没有分家或者说没有佛教(其实也没有道教就是了。。。不过把道教广义的理解为神仙方术的话,也基本说得通。),所以封神演义里呢,所以后来佛教里的大腕儿,也都和各种道人混在一块。所有的神仙都生活在道派的统治之下,当时,只有这一派。道派的内部又分三教:阐教、截教、西方教。然后周灭商的时候,阐教聚集在周文王周武王身边,当了维新党;截教归拢到纣王麾下,成了“攘夷”志士。然后就是阐教截教的大火并,西方教在教主“接引道人”的带领下趁机暗中偷偷发展势力,并拉拢阐教截教中战败避难或不入流的角色,时间成熟时开山作祖,自立门户,另成一派,也就是佛教。从此道佛分家。

……我说这个干嘛。。。。恩,好吧,我还是挺欣赏有人提出这么个说法的,当然这个说法中还有一些别的论证。基本合理,时间啊人物身份的转变啊什么的,也都还说得过去。最主要是什么,最主要是《封神演义》里,没有“佛”这个字眼儿。全是“道人”。包括现在佛教中三世诸佛中大名鼎鼎的燃灯古佛,还有阿弥陀佛,在《封神演义》里,真的都还是“道人”。燃灯道人在哪吒被爹坑后坑爹追着他老爹砍的时候,出面送李靖宝塔;阿弥陀佛现在是接引佛,应该可以说是《封神演义》里的接引道人吧。封神里这些字眼支持了上面这套说法,我觉得看起来还是蛮有意思蛮欢乐的。

然后说这个苦逼的杨戬/二郎神。我看到维基百科似乎把这两个词条已经合并了。其实二郎神最早肯定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而其是地方性的神祇。这个就不谈了,简单说来,二郎神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里,那就是出现在《西游记》里。而西游记本身并没有说,二郎神叫杨戬或者杨戬就是二郎神。二郎神在西游记里的设定其实就是一个苦逼的沉香:玉帝的妹妹下凡和人生了个娃,然后被压山下了,然后二郎神劈山救母,“心高不认天家眷”,对玉帝是“听调不听宣”。所以《宝莲灯》完全是根据《西游记》中这么一个微末的小段子改编附会而来的,只不过二郎神改成了沉香,玉帝改成了二郎神,桃山改成了华山。就是苦了二郎神了就是了。。。所以二郎神很萌的,你们不要黑他。。

再说《封神演义》里的杨戬。刚才说了,《西游记》里绝对没有说,二郎神是杨戬;同样的——不同于哪吒李天王等人——《封神演义》里也没有说杨戬就是二郎神!

就是说,二郎神是《西游记》里的人物,杨戬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本来并没有联系。

当然,两人的相似点也是颇多的。但是矛盾的地方也是颇多的:二郎神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第三只眼天眼。这个杨戬是没有的;二郎神另一个关键特征就是哮天犬,这个据说杨戬有不过我印象中是没有的。。。。

有“正经人”对这个问题做过“学术上”的研究,说《封神演义》的作者一开始写的时候,应该也没准备把杨戬当二郎神写,就是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杨戬就是二郎神。然后写着写着,杨戬和二郎神的形象越来越不谋而合,干脆就把他当二郎神写吧!;这是不谋而合的情况,如果是“谋而合”呢?那就有趣了,就是说,《封神演义》讲述了杨戬怎么成为二郎神的。这个过程,打怪升级自不必说,拜师做任务学技能,还有杀boss掉宝刷装备!真的!二郎神的标志之一武器三尖两刃刀,杨戬一开始是没有的,是他在《封神演义》第55回里为追怪物入一石穴,取得三尖两刃刀和淡黄仙袍。这尼玛突然让我想到了《博德之门》,你建立人物的时候是个1级屌丝,通关的时候“成为了行走在人间的真神”。

顺便说一下这个“正经人”是刘逸生。。。

如果再往细里说,就繁琐细碎了。我写在这里,反正也不是给谁看的,给自己“发作”时看来方便吧。

《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木吒战大圣不下,观音向玉帝举荐二郎真君。举荐时说“(所举之人)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孙悟空)也。”这是第一次提到二郎神,这里交代了几个问题:

1,二郎神是玉帝外甥,

2,二郎神享受下方香火,基本上算个水神,(不要小看“水神”,民间很重视镇水的神祇的。想那乐山大佛,也是镇三江交汇的水灾的)

3,诛六怪,

4,借以梅山兄弟,

5,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占山为王的样子,

6,神通广大,

7,听调不听宣,跟玉帝或者天庭有矛盾。

我嘞个擦,发现没,除了是玉帝外甥外,其他和孙猴子是一个德行的啊!孙悟空这之前也打杀过妖怪的吧,一回话说山就杀过混世魔王;也结义了很多兄弟,牛魔王什么的;也占山为王,手下也有千把猴子猴孙。(其实反天庭围剿的时候,花果山这边是联军作战的。不光是猴子,还有什么72洞洞主,108鬼王也不知道是怎么说的。反正一大帮子不明生物就是了);猴子也神通广大;猴子也和玉帝和天庭有矛盾。

看出来了吧,你要是无父无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你就连爹都没得坑;有的时候爹不中坑,有个管事儿的舅子也能顶用,哪怕有那么点儿矛盾;当然,关键还是得自己给力,得自己神通广大,不让你还装逼还“听调不听宣”呢,别说一辈子不宣你,早在你装逼的时候不知道把你整哪儿去了。

然后二郎神点了“梅山六兄弟”去战猴子,猴子第一次见到二郎神的时候,文章里有给了一段开头诗:

仪容清秀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由《西游记》说开去(四)——《封神榜》、《宝莲灯》,苦逼不过 封神榜与西游记的关系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前两行没什么说的,到“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问题来了,当时是没有《宝莲灯》的,也没明说二郎神怎么就要劈山救母了,不过根据前面知道的他和玉帝有矛盾,以及后面孙悟空的八卦,基本上可以知道他母亲是被玉帝压在山下作为惩罚的(喂,你们不要觉得我在说废话,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当时是没有《宝莲灯》的你是不知道这些不能一下子反应出来这么多的。)。这个“弹打棕罗双凤凰”就真的是不知所云了。。;“力诛八怪”。。。。前面观音举荐时说的是六怪。。这个有些奇怪,算是个疑点吧,《封神演义》对这点的处理也很奇葩,等下说;最后“义结梅山七圣行”,我当时又想,不是刚点了梅山六兄弟么,这儿怎么又七个。。?我擦,傻逼了,这个真傻逼了,他们是结义啊,他自己还占一个。。。所以一共是“梅山七圣行”,他再点将时只能点到其余“梅山六兄弟”(尼玛总想到桃谷六仙什么的。。)。所以这个没有问题。。。

然后照例是孙悟空问“你是何方小将”,二郎神牛逼哄哄地说“你这厮有眼无珠,不认得我么”,然后说自己是玉帝外甥。。。我擦,你其实还是很自豪这一点的吧!?然后有意思了,这里看出孙悟空在天上呆的时间不长,各路八卦新闻小道消息还是掌握的挺齐全的,猴子说认得认得,“我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曾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

到这里就算把二郎神的身世交代完了,《宝莲灯》的一切也都是从观音举荐,然后开头诗,最后孙悟空的八卦说辞里面提炼出来的。

然后到了《封神演义》里,杨戬最大的战绩就是搞定魔家四将和梅山七圣。

这两组说妖怪也好说神仙也好的东西,也是从西游记里来的有木有。

魔家四将的原型明显是四大天王,连法宝都一样啊有木有。

梅山七圣就更有趣了,前面说了,观音说二郎神曾经(对于西游记的时间来说,封神演义当然就是“曾经”的事了)诛六怪,然后题头诗里说二郎神曾“力诛八怪”。这给封神演义留了个难题,这他妈我用六还是八呢,想着麻烦,干脆取平均数,用7好了。。。。

对了,这个魔家四将是不符合“怪”的标准的,他们在《封神演义》里,就是四大天王,是人型生物。。。;

而这个梅山七圣,是绝对符合“怪”的标准的,他们就是7个动物。。。或者说动物精。

而这梅山七圣里面,最厉害的,又当属一个白猿。我的画本《封神演义》里,这货就是一个齐天大圣形象啊。这个白猿,也是明确说会地煞七十二变的。使的也是跟棒子。被困住之后,也是刀枪不入伤他不得拿他没办法。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如来提到,周天之内,有四猴混世,不属于周天之物,分别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第一个自然就是孙悟空了,然后六耳猕猴被孙悟空一棒子KO了。《封神演义》里的这个神通广大的白猿,应该就是如果提到的这个通臂猿猴了吧。

当然,非把这两部作品联系起来说的所有话都是牵强附会之言。就像你不要纠结怎么《封神演义》里杨戬灭的七怪是梅山七圣,然后到了《西游记》里,他有成了梅山兄弟的好基友,自己位列七个小圣人之一。这只能充分说明,《封神演义》是取材自《西游记》的,而作者写杨戬的时候,是想法儿让人刻意去联想到二郎神的。

最后说一点儿就是,民间传说二郎神会73变,压孙悟空 一头。这点是毫无根据的。不管是哪部作品,杨戬也好二郎神也罢,都没有说他会73变。孙悟空学的叫“地煞七十二变”,猪八戒很得意自己会“天罡三十六变”。偏偏二郎神不在乎这个,他自报家门的时候,只说了玉帝是他舅子,他只在乎他是玉帝外甥这样。。。;《封神演义》里明确说了,杨戬学的叫“八九玄功”,可以“迎风变化”(啊,话说这个词儿不会让你联想到“迎风流泪”什么的么?就是说非得迎着风才行。那需要变化的时候,没有风肿么办。。。?啊,我要继续吐槽,这个我们放风筝都知道,风筝飞高了,接上了“天风”,人就不用再跑了,风筝也不会掉下来。所以需要变化的时候,可以先飞到天上,借了天风变化,然后再落回地上),八九玄功啊,八九多少,七十二啊哥哥,哪来的七十三。中国文化讲究这个的。放炼丹炉里炼七七四十九天啊,九九归一啊,降龙十八掌啊,独孤九剑啊。一般都是带九的或者九的倍数。再不济也要来个合数吧,像什么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小小一个八一个六,还都能被二整除呢。怎么着也不会弄73这么大个质数吧,怎么着也不会弄个几乘几+1,这个真没见过的。

这不科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4802.html

更多阅读

从韩国人注册端午节说开去 从 说开去

从韩国人注册端午节说开去韩国人是一个热衷于整容的民族,那是因为急于为其干瘪的历史隆胸。你看看,他们竟然恬不知耻,说端午节是他们小韩民族的传统节日。居然还在联合国注册成功了。其实,那不过是一种无知,一种忘本。为了面子,连祖宗都

从麦克里斯特尔的"折戟"说开去 石油精神 从心说开去

从麦克里斯特尔的“折戟”说开去麦克里斯特尔,何许人也?堂堂美军驻阿最高指挥官,四星上将。曾因指挥参与活捉萨达姆、协助推翻塔利班政权而名噪一时。如此要职高官为何轻易“折戟”?说来理由也很简单:因其在最新一期《滚石》杂志的人物

声明:《由《西游记》说开去四 ——《封神榜》、《宝莲灯》,苦逼不过 封神榜与西游记的关系》为网友何以笙箫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