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与东阿:张怀芝重修净觉寺(刘玉新)
净觉寺,坐落于刘集镇皋上村东头,东南距南水北调东线枢纽工程位山五里左右,西距阳谷县阿城海会寺八里左右。相传为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后修建的一百单八寺之一,由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监修。
净觉寺是一组青砖灰瓦,硬山式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形式。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60亩左右。寺前有一沟渠,沟渠之上有一座石桥,跨过石桥,拾级而上,便是天王殿,门上方有一石匾额,楷书阴刻“净觉寺”三字,古朴沧桑。天王殿内供奉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和四大天王。出天王殿,两侧为东西钟鼓楼。过了钟鼓楼,便是东西大殿,东大殿供奉观音菩萨,西大殿供奉地藏菩萨。正中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及十八罗汉。香烟缭绕,法相庄严。“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过大雄宝殿两侧的栅门,便遥遥相望60米开外的藏经阁。藏经阁面阔三间,上下两层,顶为硬山式,一层前厦为卷棚式。建筑别致,堪称一景。据了解,藏经阁在当地称为“玉皇阁”。新中国成立以前,玉皇阁上层供奉玉皇大帝及二十八宿,下层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三皇及孙思邈、韦慈臧二药王。现为东阿县佛教协会办公驻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净觉寺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毁于元末战乱。明正统六年(1441),比丘普锦、觉桢“不辞艰辛,普化十方”,在原址恢复重修。后历经沧桑,屡修屡毁。至民国初年,净觉寺破败不堪。时有山东省督军兼省长的张怀芝,慈悲为怀,善心大发,捐重资重修净觉寺,并将僧寮改为义学——张氏私立学堂,招收附近穷苦的孩子免费上学。
提到张怀芝,不仅使人想到他由一个穷苦的孩子奋斗成为一名北洋政府的封疆大吏。
张怀芝(1862年—1933年),字子志,东阿县刘集镇皋上村人氏。少年时家庭贫寒,生活窘困,一家六口人住在半阴半阳的地窖里。其父张士策为了改变门庭,苦力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负担,供小怀芝上学读书。当时授课的老师是附近马家村贡生杨克典老先生。后因家庭实在困难,几次想缀学,都在杨贡生的一再劝说下,并免去束脩,义务授课。这样,坚持学习了四年,终因家庭贫穷所迫,缀学回家务农。
张怀芝长到十八、九的时候,身强力壮,臂力过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他到村南黄河边上挑河泥挣钱度日。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他来到桃城铺亲娘舅家去借年,他舅很瞧不起这个穷外甥,数叨他年轻力壮,不能养家糊口,真是没用。最后仅给他一斗黑豆打发了事。按旧社会迷信说法,黑豆为驱鬼辟邪之物,这简直是把张怀芝当鬼一样的向外撵了。出了门,张怀芝在街上遇到一位叔伯舅,他很亲热的把张怀芝让到家里饱餐一顿,走时还借给钱、粮回家过年。回家后,张怀芝深感世态炎凉,决定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干不出一番大事来,不回来见父老乡亲。他辞别了亲人,去天津卫投奔了北洋军。
张怀芝在北洋军由于表现不错和刻苦努力,再加上那一点点私塾底子,不久便考入了天津紫竹林武备学堂,学习炮兵科目。八年后,被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选中,编入新建陆军。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1905年,北洋新军扩大为六镇,张怀芝受到重用,任第五镇统制,和段祺瑞、冯国璋平级。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组成责任内阁,由袁世凯任总理大臣,任命张怀芝为安徽巡抚。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完全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利用他手中的权利,开始恢复帝制活动。1915年12月,张怀芝被封为一等男爵。1916年5月,张怀芝暂行代理山东将军。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就任大总统,北洋政府任命张怀芝为山东督军,后兼理山东省长,并册封济武将军。
1917年,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任命张怀芝为湘赣检阅使、第二路军总司令,领兵讨伐西南独立的各省。他率部从江西攻入湖南,和湘军刘建藩部大战于攸县、茶陵、株洲等地,结果溃不成军,败逃北窜。逃回山东后,仍任督军。1918年6月,北洋政府任张怀芝为援粤总司令,再次带队去南方战场,与国民革命军作战,援助被困广东的镇武上将龙济光。1920年7月,北洋军阀派系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直皖战争,这时的张怀芝任徐世昌陆军部参谋总长。直皖战争刚结束,直奉战争炮声又起。官场的黑暗,军阀的角逐,使得张怀芝感到宦海沉浮,疲惫不堪,吉凶莫测。1920年59岁的他来到济南趵突泉张公馆隐居,军政诸事概不参与。这个期间,他没有忘记免费为他启蒙授课的老师杨克典先生,并把他接去济南张公馆奉养晚年。1933年10月10日,张怀芝病逝,终年72岁。死后归葬东阿县皋上村张氏祖茔。
关于张怀芝重修净觉寺,在当地百姓中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在张怀芝小的时候,每当夜晚放学回家路过净觉寺时,都有一个小沙弥模样的为他提灯照路,他感到这是净觉寺的神佛显灵,因此,发誓今后如果发达时,定要重修净觉寺,重塑金佛像。当然,这是百姓姑妄言之,我们也就姑妄听之罢了。其实张怀芝重修净觉寺,就是想做一些功德,以弥补当军阀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和错误。在净觉寺创办义学,则是他良知未泯,想到自己小时候上学的艰难,想到杨克典老师的恩情,所以想让自己家乡的穷苦孩子免费学到知识,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张怀芝的这个义举,到得以实现了。张氏私立学堂在建国后改为皋上完小、皋上中学,历经九十余载,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在当地是有口皆碑的。
---------
相关资料:
山东东阿净觉寺
(最早的净觉寺)
东阿净觉寺位于东阿县刘集镇皋上村东北500米,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东阿县佛教协会驻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阿净觉寺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明正统六年(1441)寺僧普锦重修。民国九年(1920)时任山东省督军兼省长张怀芝再度出资扩修, 并将其内设有义学学堂。
东阿净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05平方米。现存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藏经楼、钟鼓楼等。其建筑布局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形式。天王殿位于东西栅门之间,面阔3间,通高8.3米。在前壁的中央上方镶嵌着楷书阴刻“净觉寺”匾额一方。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台阶较高,砖石筑砌,距地面1.8米,圆形窗,边缘饰锯齿纹和三角纹一周。钟鼓楼北紧靠是东西观音殿和地藏殿。两殿面阔各3间,通高7.2米,券拱门窗,2根檐柱支撑,砖登顶,灰瓦覆盖,檐枋绘花卉图案,造型逼真。大雄宝殿位于寺院的中心,面阔5间,进深3间,4扇门,直棂窗,木结构,大殿有16立柱支撑,柱头以额枋、平板枋相连接,柱础为古镜式,顶脊高起,通高约8.8米。殿内雕梁画栋,造型精巧,艳而不俗。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藏经楼为2层,面阔3间,砖石筑砌,券拱门窗,灰瓦盖顶,通高约11.5米。一楼有两根檐柱支撑,内有楼梯一个,高3.85米,30级台阶,楼板为木板平铺。檐枋镂刻麒麟,绘花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房顶檐雕刻、殿内佛像摆设及门窗丢失一空,即将倒塌废弃得以修复。
2004年8月,在中国佛教协会与山东省佛教协会的支持下,得到东阿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国佛教图书馆常务馆长圆持法师的指导,永悟法师住持修复。从九华山请古建队修复。迎请各殿堂佛像。由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亲题寺名“净觉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200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保留以弘扬佛教三大纲领的“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而不迷;”的建寺宗旨为精神。在少林寺曹洞正宗三十三代入室接法传人释永悟禅师的带领下做到了继承祖师风范,禅净双修,自耕自食的农禅并重,道风严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东阿净觉寺的所有建筑物均为硬山式,并全部用砖石筑砌而成。在设计和营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中轴线对称形式,排列有序,使寺院的建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的结晶。
联系地址:山东省东阿县刘集镇关山净觉寺
邮 编:252214
方丈: 圆 持 法 师
监院: 永 悟 法师
======================